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大梁御都卫 > 第十章 李慕白

第十章 李慕白

    王掌柜正要下楼安排给白衣剑客的吃食。李宁亦起身跟上去,在楼梯上拉住王掌柜,问这位贵客的身份。

    王掌柜凑近了轻声说道,此人是李慕白,元辰二十三年的进士,曾在翰林院供职。如今已去职,云游四方。

    李宁亦不解道:“一个十年前的进士而已,算不上什么大人物吧。王掌柜如此毕恭毕敬,还要为了他,破了这万年醉一天只开一坛的规矩。”

    “王掌柜何时这么敬重读书人了?”

    王掌柜笑眯眯的说:“李兄有所不知,这李慕白是大梁诗文第一人,京都的“诗经社”曾评价他是大梁百年来诗才第一。”

    “诗才第一?”

    李宁亦曾听二弟说起过诗经社。此社是大梁京都的一个有朝廷背景的会社,以出版一本名为“诗经”的月刊为营生。大梁的文人骚客皆以在诗经上刊登文章为殊荣。

    大梁立国百年以来,各类文人墨客在诗文上一直没有什么建树,以至于没有能传世的诗词佳句出现。大梁的诗才凋落也是上至权贵下至百姓的共识了。

    俗话说越缺什么就越看重什么,也因此,诗才在大梁文人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李宁亦平日不关注舞文弄墨的事情,自然不知道李慕白。但是李慕白在这个时代读书人心中的地位,不亚于他前世的“李杜”。

    账房那边算账还需要一点时间,李宁亦对这个当代李杜也有些兴趣,他回到桌上,想看看李慕白会如何评价万年醉。

    小二打了酒后,盛到酒壶中,配着几个掌柜挑选的下酒菜一齐端上了桌。

    王掌柜则回到李慕白一旁,介绍说这万年醉是咸亨酒楼自酿的陈年烈酒,酒香浓烈之余还有淡淡的杏花清香。若不是善酒之人,一碗便醉。

    李宁亦心想,这些奸商,明明是前几天才勾兑的,他却说成是陈酿。

    但一碗便醉却是真的,这个时代的人普遍只喝过十几度的酒。三十度的酒一饮而尽,确实会醉倒不少人。

    李慕白一边听他介绍,一边饶有兴致的自斟了一碗。

    他不着急饮下,而是先看和闻,并评价说这酒的酒体如此清澈但酒香又如此浓烈,真是难得一见的稀罕品。

    王掌柜在一旁连连颔首,说:“李翰林真不愧是第一品酒师。这酒的特色便是形似清酒但酒香浓烈。”

    第一品酒师是李慕白的自称,他曾在写给诗经社的文章里自述是“品酒第一,诗文第二,剑术第三”。

    把品酒放在第一,除了他真的好酒以为,更多也是装逼。意思是世人只知他的诗才而不知他的酒才。

    随后李慕白端起粗瓷碗轻轻呷了一口,浓烈的酒香瞬间充盈整个口腔,一股刺鼻的辛辣味直抵天灵盖。

    他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对王掌柜说道:“这酒果然非同一般,慕白云游四方,遍尝天下美酒,却无一款有如此醇厚浓烈之感。”

    周围的人也都在观察李慕白的反应。见他的评价如此之高,纷纷觉得无论如何也要尝一尝万年醉。

    旁边桌上有富户模样的人对王掌柜说也要一壶,价钱不是问题。

    王掌柜则端直了身子,头也不回的说道:“万年醉每日只开一坛,今日是李翰林来了才破例一次,岂是你有几个铜臭的商贾能比的。”

    众人腹诽,王掌柜平日里都是见钱眼开,今日为了舔李慕白也是拼了,连奉县当地的富户也敢得罪了。

    李宁亦心想,王掌柜今日是要借李慕白的大名来提咸亨酒楼的声名啊。

    这个老狐狸怎么会不爱银子,他是看不上这点银子而已。

    李慕白不理会旁边桌上的人。自顾自的吃着酒。

    王掌柜怼完旁边桌上的富户,舔着一脸笑意的拱手作揖道:“李翰林既然也觉得这酒是当世一绝,可愿为这万年醉作诗一首啊。”

    那毕恭毕敬的姿态,好像在拜见八辈子祖宗们。

    若能让大梁诗才第一的李慕白为此酒作诗,不仅万年醉的名号能流传千古,甚至连带着咸亨酒楼和王掌柜也能留名后世。

    李宁亦心里一惊,他只想到了王掌柜想借李慕白来立名,没想到他这么敢想啊。

    周围众人这才明白过来,王掌柜这是想一步登天啊。

    纷纷腹诽道:“就你也配。”

    王掌柜心里自有盘算,今日豁出老脸向李慕白讨要诗文,若是不成不过丢一把老脸。若是成了,往后百年王家的祠堂里他都是C位。赌一把绝对不亏。

    酒楼里霎时安静了,都在等李慕白的答复。

    这李翰林呷了一口酒,沉默了一会儿。

    王掌柜作揖的手都没松开,越等越尴尬。

    李慕白忽然开口,低声说道:“也好,如此美酒自当有诗文相配。”

    “麻烦掌柜的备一下笔墨。”

    王掌柜的迟愣了一下,缓了一下他才反应过来。李慕白这是答应他了。

    一朵富贵牡丹般的笑意在他脸上绽开,好像光宗耀祖般的得意。

    旁边众人纷纷议论,说咸亨酒楼这下要青云直上了,以后怕是吃不起这家的酒了。

    王掌柜吩咐小二去拿笔墨,他则亲自将旁边的桌子清空,又仔细擦拭一番。

    此时整个咸亨酒楼都听说李慕白要作诗,纷纷到二楼看热闹,一时间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文房四宝摆好后,李慕白提笔蘸墨,用行云流水般的草书写下四句诗。

    他每写一句,旁边的王掌柜就念一句,周围的众人就跟着惊叹一句。

    四句写毕,王掌柜拍手叫到:“好诗,好诗,不愧是大梁诗才第一的李翰林。”

    王掌柜哪懂得什么诗文,他只知道此刻他已牢牢地站稳了王家祠堂的C位。这辈子活到今日已经值了。

    李慕白自己也颇为满意,他抚摸着下颌的短须,双目微闭,似是还在沉吟回味。

    周围众人也跟着应和叫好,此刻懂不懂诗文已经不重要了,光是想到自己见证了历史已经让人无比兴奋。

    在众人的夸赞声中,一个微弱的声音却突然异常刺耳。

    李宁亦悠悠的说了声:“就这?”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