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大梁御都卫 > 第十六章 武僧

第十六章 武僧

    几日后,西池书院在奉县的招生考试结果公布。

    整个奉县今年只招录了一人,便是县衙主簿李誉之子,李存浩。

    奉县是个小县,李存浩自幼便天资聪颖,博闻强识,很早就在奉县小有名气。此次又成为奉县唯一一个被西池书院招录的学子,更是一时间风头无两。连远在京都的大伯一家都听说了,还发来书信贺喜。

    李誉在奉县做主簿十几年,也结识了一些朋友。今日一众相熟的朋友们纷纷登门道贺。李誉在家中设了酒宴款待,家里的两个女婢忙的不可开交。

    李存浩虽然不喜欢这样的场合,但他毕竟是今天酒宴的重点,被李誉强压在座位上,不许他离开。

    李宁亦散值回家,他在县衙就已经听说了西池书院的招录结果,准备回家跟二弟道贺。

    他照例从厨房翻墙进来,见柳姨和另一个女婢正风风火火的备菜,心想是家里来了不少客人。他到正厅与叔叔李誉及客人们寒暄了几句。

    李存浩见大哥回来了,便以与大哥叙话为由,匆匆离了宴席。拉着大哥去了他的书房。

    “今日是二弟的大喜日子,怎么不在正厅陪客人,拉我叙什么话啊。”

    李存浩没有回应,反问他道:“大哥最近怎么有这么多事瞒着我。”

    “?”李宁亦不解。

    “我瞒你什么了?兵法题的事情不是都跟你交代过了。”

    李存浩从桌案上拿起一本最新刊的《诗经》,问他:“这是怎么回事?”

    李宁亦翻看了一下,见头版乃是那首《咸亨酒楼赠王允充》的诗文,署名是李慕白。

    没毛病啊,这首诗署名是李慕白,也没泄露跟我有关啊。李宁亦心想。

    “李慕白作此诗时我确实在场,但这不算瞒着你吧?”李宁亦试探的回应道。

    “我指的不是这个,你往后翻几页。”

    李宁亦翻到后几页,发现是李慕白的一篇关于在奉县游历的游记。里面提到了在咸亨酒楼作诗的经过,还提到了万年醉。

    最重要的是,李慕白在游记里提到他在奉县收了一个弟子,叫李宁亦。

    熟知李慕白的人都知道他此前并无弟子,那这李宁亦就是他唯一一个弟子。

    诗经社的新刊一发,整个大梁文坛都炸开了锅。一是《咸亨酒楼赠王允充》在各路文豪的解读下,被评价为是大梁开国以来第一诗。人人都赞叹李慕白不愧为大梁诗才第一。

    二是李慕白成名十几年以来未曾收徒,如今却突然收了一个弟子,而这个弟子此前籍籍无名。什么样天资的人才会被大梁诗才第一的李慕白收为弟子呢?整个大梁文坛都在揣测。

    李宁亦暗骂,李慕白这老贼是把《诗经》当朋友圈吗,怎么什么都往里面写。

    再看向李存浩,见他死死的盯着自己,是在等他解释。

    “呃,李慕白收我为徒确有其事,但我觉得这也没什么,就没跟家里人说。”

    李宁亦眼神飘忽,像是做错了事的孩子。

    “这也没什么?”李存浩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思议的说道:“李慕白是大梁诗才第一的人物,他收你为徒,你觉得这也没什么?”

    大哥一介武夫,从小没读过几句诗的人,居然被李慕白看重,收为弟子。李存浩此刻只觉自己像被柠檬汁泡过,酸的不行。

    做李慕白的弟子是大梁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这可比考中西池书院要强多了。

    李宁亦感觉到了满屋的酸腐味。他这个二弟别扭的很,为了安抚二弟,便将当日作诗后被李慕白要求署名,而后莫名其妙被收为弟子的经过述说了一遍。

    李存浩听罢一脸不相信的表情。

    “诗才第一的李慕白怎么会盗用别人诗文?”

    “大哥又怎么可能作出《咸亨酒楼赠王允充》这等开国第一诗?”

    李宁亦说诗文是他做梦时梦见仙人写的。李慕白拿去署名这事儿王掌柜也见证了,但王掌柜为了自己和咸亨酒楼的声名好听,必然不会说实话。

    “这也太离奇了吧。”

    李存浩对他的说法半信半疑。他不愿意相信,被天下读书人敬仰的李慕白会拿别人的诗文来署名。

    李宁亦继续安抚他,说自己当时也觉得三观崩坏。但不论多离奇,事实就是如此。

    他想转移话题聊点别的。

    忽然书房的门被敲开,是家里的女婢。说门口来了个县衙的捕快,长得猪头模样,喊大郎速回衙门,有要事。

    李宁亦听说有紧急的事情,便让二弟给叔叔带个话,说今晚当值不回来了,自己则随燕小六急忙赶回县衙。

    此时天色已黑,燕小六说众人已在县衙的演武场集结,两人加快了脚步。

    县衙后院的演武场不大,但今夜燃起了火把,照得灯火通明。

    演武场上,六扇门女捕头慕容映雪和杨九、宋纲两名捕快,以及奉县衙门的十几个精壮捕快,都是李宁亦认识的。

    但有二人看着眼生。此二人头戴斗笠,一身黑色披风。披风下鼓鼓的,似是还藏着什么。

    六扇门的三人没有穿皂色云纹的六扇门官服,而是一身布衣打扮。慕容映雪则一身普通男子装扮,虽然穿的是男子衣衫,但她前凸后翘的丰满的身材却掩饰不了。

    李宁亦再次见到女捕头甚是开心,上前去搭话。

    “慕容捕头、杨兄、宋兄,半月不见,甚是想念啊。”

    只怕你想念的只有慕容映雪吧,杨九宋纲腹诽道。面上还是笑意相迎。

    慕容映雪关切的问他伤势如何了,李宁亦说已无大碍。

    杨九一脸诡笑的附和道:“李兄不愧是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恢复的真快。”

    李宁亦暗骂,这小子真满脑子的淫思荡想,一见面就阴阳怪气。

    慕容映雪白了杨九一眼,让他正经点。便向李宁亦说起今晚的任务。

    原来是奉县所在的牧州境内出现了一名西域武僧,这武僧在半月前劫了乌兹国向大梁进贡的使团商队。今日六扇门和御都卫便是来围捕这武僧的。

    信息量有点大,李宁亦不知从何消化起。

    他问道:“乌兹国可是前段时间大梁出兵相助的那个西域佛国?”

    “正是。”慕容映雪答道,“大梁出兵前便与乌兹国立下约定,乌兹战胜后要奉大梁为宗主国,成为大梁的藩属。”

    大梁派出的领将就是慕容映雪的父亲,她对这段事情自然是再了解不过了。

    “如今乌兹已大胜,就派出进贡的使团,向大梁表臣服归附。”慕容映雪继续说道。

    “那这西域武僧又是何来历?”李宁亦继续问道。

    “西域武僧的来历不详,只知道他曾是夜仆国的僧人,犯了杀戒被逐出了寺庙。”慕容映雪说道。

    “西域两大佛国一战,曾经属于夜仆国的圣佛城被乌兹国夺去。这武僧作为夜仆僧人,愤愤不过,凭一身本事劫使团泄愤罢了。”

    素来喜欢八卦的宋纲,自己杜撰了武僧的行凶动机。

    “何以见得是为了泄愤呢?”

    “这乌兹使团带了一个骆驼商队,携带了大量的金银玉器。西域盛产玉石,属白玉最为名贵。”

    “乌兹使团带了一箱子的软脂白玉。但他一块未取,而是抢夺了大量金银,还把金银在附近的村子里散了。”

    “如此操作,自然不是为了谋财。而使团也无人被他所伤,也不是为了害命。那也只可能是泄愤了。”

    “听起来不是多大的案子,怎么六扇门和御都卫都来了呢。”李宁亦又问道。

    他听说过御都卫,据传是专司京都安保和大案要案的部门。

    “这还不大?劫掠使团,还是在大梁境内,这是损天家颜面啊。”宋纲说道。

    “你小声点!”杨九压低嗓子提醒他,“御都卫面前,说话要小心。”

    宋纲也压低了声音,悄声继续说:“这武僧的武者品级甚高,六扇门围捕了两次都失败了,这才派了御都卫的两名百户来相助。”

    “骚呆思柰。”

    “?”

    “没事,宋兄继续说。”李宁亦说。

    “六扇门的线报说这武僧近日在奉县落脚,当前已锁定他的位置在丽春院。”

    “丽春院?还是个淫僧啊?”李宁亦诧异。

    “也许只是为了隐藏身份吧。”宋纲说。

    “也不一定,他不是被逐出寺庙了吗,应该已经还俗了吧。”杨九忽然有兴趣探讨这个问题。

    “西域僧人本来就不用戒色吧。”李宁亦说。

    见三人越聊越离谱,慕容映雪打断了他们下面,的话。

    这时李元芳开始召集众人,并让六扇门女捕头慕容映雪向大家述说围捕的安排。

    慕容映雪朗声说道:

    “杨九和宋纲伪装成嫖客,混进丽春院,探明武僧的位置,引他到丽春院外。避免伤及无辜。”

    杨九和宋纲答道:“领命。”

    李宁亦暗想,这也算是公费白嫖了吧,自己竟还有一丝羡慕。

    “奉县众捕快听李捕头的号令,在丽春院外布控,用绳网和手火铳抓捕。切记不要与那武僧近身对垒。”

    奉县众捕快道:“领命。”

    “祝禄山、冯一笑二位百户,随我在丽春院外待命。一旦陷入缠斗,就得依仗二位了。”

    御都卫两位百户应道:“领命。”

    李宁亦悄悄问旁边的李元芳这两位御都卫百户的武者品级。

    “皆是四品。”李元芳轻声回应。

    三个三品武者和三个四品武者共同围捕一个武僧?看来这武僧相当难缠啊,李宁亦暗想。

    他不禁望向那两位御都卫的百户,两人一直很沉默,人狠话不多的样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