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掌门的养成 > 第二十七章 拜师3

第二十七章 拜师3

    接下来,一行人来到莫如飞和孙知止的如知院。进入院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墙影壁,壁上画着云雾缭绕的青峰山群峰,郁郁葱葱,上山的路蜿蜒盘旋,若隐若现于云雾之中。远处天空中似有一大鸟向山顶的一作堡垒飞翔而去。堡垒上旗帜盔甲掩在云彩投下的阴影里。仔细看去,这大鸟不似自然而生,是具有人工制造的两翼和支架。“想来这是寓意了莫先生和孙先生的术业”,林枫儿看着影壁想到。

    影壁向左是莫如飞的如飞馆,向右是孙知止的知止轩。程宜武先带领学生来到知止轩。莫先生和孙先生正坐在枫树下的石桌上对弈围棋。红叶之下端坐两人,布衣一青一兰,各执黑白子。此刻孙先生正在举子难落,思谋踌躇之际。他听到步伐声抬眼观瞧,正看到程宜武带着一群年轻人向他们走来。于是他将手中的白子放入棋盒中,对莫先生说道,“心入学的孩子们到了,咱们待会儿再战如何?”。莫先生说“这是你的缓兵之计吧?也罢,容你思索一番,改日再战罢了。”二人于是侧身坐了等程宜武一行人走近。

    “这是孙先生和莫先生,将来分别教授大家兵法和机械制作。”程宜武跟学生们介绍说。“程先生好,莫先生好。”大家很有默契的一起跟两位老师问好。“嗯,好,好”。两位先生还礼到。“两位先生有什么嘱咐的么?”程宜武代大家问道。“这倒没有,如果大家对于老朽将来授课的内容有什么问题,可以尽管问哈。”孙知止答道。“我这边也是一样,大家有什么问题尽管问。”莫如飞答到。

    “请教孙先生,孙子兵法云“先胜后战“而不是“先战后胜“,意思是先做好可以使战争取胜的各项准备和计算,然后抓住战机,在预知有胜算的情况下发动战争,而不是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强行出战,以侥幸获胜。我想问先生以何标准确定胜算在我呢?”郑玉问道。

    孙先生捋了捋稀疏的白胡子说到“好问题。以我之见,不外乎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三者皆是我方强于对手则可以一战。”

    “那如果三者互有优劣,何者为重呢?”郑玉接着问道。

    “这就复杂了,需得你到我的书院慢慢学习。”孙先生回答到。

    “是,先生。学生定当按时来听先生教诲。”郑玉回答的。

    “先生,作战讲究先胜后战,那平时做事是否亦是如此,需得先思索计划得周详,心中以为此事定能成功才要做呢?那是否会缩手缩脚,错过很多机会?”林枫儿接着问道。

    孙知止答到“倒也并非如此类比。战争需要慎之又慎,因为涉及到人的生命和国家的命运,最好一战而胜,一战定乾坤,一战止战,从而减少伤亡。而战争之胜并非只是作战之时战场厮杀所决定,而在于平时之操练,国力之积累,将帅之培养。可以说战争之胜负很多时候在于战前之准备。平时之事,多非与对手竞争,无论胜负,而是多在于自己较之前自己之进步。只要努力的方向是对的,每一步都是向着事成而行的。如果类比,日常之事可以看作是无战之时的日常军事操练和治国。每一次坚持看似平淡,也没有什么用武之地,但是当战事或竞争机会来临之时,这些平时不计胜负的努力便成为“先胜后战”“胜”的依凭。”

    “学生明白了。我们的入学考试,便宛若战场,平时我们练武习文便是备战。那先生是否认为我们是应该觉得自己练的比对手强了才参加考试么?还是要抓住当下考试的机会?”林枫儿接着问道。

    “战争之中,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你们考生之间互不了解,又何谈战前估算胜负一说。老朽认为,无关生死,与他人无大碍之事,但凭心之所向,尽力而为就是了。”莫先生此刻插嘴说到。

    “是这样么?”林枫儿像在问她自己,也像在问莫先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