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中孚 > 第一章

第一章

    极东之域,名曰东方震青洲,亦云苍青。

    苍青洲有一道山脉,山脉西南有一绝峰。

    而那绝峰以南,两道山脉所围有一隅,名为陵,是灵气稀薄,仙法难通。

    陵地有皇朝,名为:

    “亨”

    亨朝极西有郡城,名为:

    “檩(lin)”

    檩城郊野边缘与广袤森林相邻,有个村落,村内王姓居多,被称作王家村。

    村中人有半数以农耕为生,另半数则靠山吃山,以打猎为生。

    村中有个四十余岁的老猎人,二十年前进山打猎,被一只恁凶的熊罴蹭伤了左眼。

    村中人都叫他“王瞎子”。

    王瞎子本是经验最丰富,技巧最老道的猎人之一。可如今年近五十,身体垂垂老态,难以遮掩,捕获猎物也越发困难。

    村中人也继而招呼一声“老瞎子”。

    一日,老瞎子入山打猎。

    山中林木茂盛,地皮上根深茎短的野草透过头顶的枯叶,顺着树叶间漏出的微光猛伸。

    是正午时分,灼人的阳光在林中越发衰弱。林深处只算称作是白天。

    林间偶有几声鸟的短啼。

    老瞎子步履稳重,扶着手里的短矛,作拐杖的用处,慢悠悠朝林内探着。

    上方叶间还有两指宽的光落到他沟壑纵横的老脸上,他走得不深。

    前方不远,就是他昨日设了陷阱的地方,是一处多有兽类毛发的树边,兴许能有点收获。

    这山势只是往上,越是高处,越有巨木猛兽出没。

    所以这老瞎子也期冀,能有个跛了腿的小兔儿趴在地上歇息,再被他碰巧遇着,那当然是最好不过。

    可惜这兔儿没见到,密林深处却隐约传起一阵古怪的声音。

    连带着乌鸦的短叫:

    “哇,哇~”

    这种黑漆漆的小雀儿可不是好东西,一副地府看门的模样,指不定要把人强拽到地府里嘞!

    老瞎子心里打鼓,有了不少退意。

    但他转念想到前方不远处的陷阱,又瞧见手臂上拦下的几束阳光,心底对前方的声音也重新有了几分好奇。

    森林又重归于静。

    老瞎子更小心地踩过地上散落的一层枯叶,一点点朝着前方走去。

    他已经准备好随时逃走了。

    幸而这一路上都没什么大动静,既没有从头顶上偷袭的鹰隼,也没有从密林里猛扑来的吊睛大虫。

    老瞎子的陷阱也依旧完好。

    没有什么猎物。

    正当他已经泄了胸中的大半口气时,那道声音又突然出现,在这幽静的地方格外清晰。

    那是婴儿的哭声!

    老瞎子没有犹豫,大步走向了前方的深山。

    指不定是不是王家村里哪个心狠的户,把今年刚生的娃儿趁着打猎丢到这老林里。

    向前走了没多时,老瞎子便看到前方枯叶上,有一襁褓中蜷缩的婴儿,慌忙扑过去抱起来。

    四周扫视几遍后,才由慢到快地回头窜走。

    等到出了林子,老瞎子才开始好好打量眼前的孩子。

    “嘿!还是个男娃儿!”

    老瞎子兴奋地把孩子左看右瞧,引了孩子的哭闹。手忙脚乱下,又瞅见这白布裹的襁褓里面缝了个字:

    “棣”

    “姓什么也没说,真是狠心的人家。”

    老瞎子抱着孩子,步伐轻便地跑回了村。

    村外约有百亩田地,家中种麦谷为生的多在耕种。

    几只雀儿扑腾掠下,叼食地里种子,被村民用长棍驱赶。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怕是踩了别家的田,老瞎子行走慢了不少。

    村外在田边休息的李寡妇一眼就认出了这老汉。

    “老瞎子走那么快作甚?是打到了什么好东西,还用布包了搂怀里!”

    这老汉猛地醒悟,心头激动地抱着孩子凑到李寡妇旁。

    这可把寡妇惊吓了不小。心想这老瞎子平常也是规矩,怎么这回儿跟中了邪一样。

    于是她连连后退,还让地上的石头绊了一脚,摔在田里。

    老瞎子这才稍稍平复,连忙把孩子展给她看。

    “嘶,你这老瞎子,还拐了个孩子?”

    老汉却未听清这话,连连说道:

    “李姐儿,是个男娃!是个男娃!”

    “你还拐了个男娃!不快些还回去!逮到人撵了你这老东西不好活!”

    李寡妇没好气地啐道。

    受了一番没由来的愠怒,老瞎子可算是有了头脑。

    “不是,不是。这是我方才在山里捡来的娃儿,被人狠心丢了!”

    李姐儿皱着眉,将将站起身,狐疑地望着他。

    “你可莫骗人!这娃子身上的细白布可不像是穷苦到丢掉男娃的样子。”

    “这还能骗你不成!”

    老瞎子急躁得跺脚,寡妇看他这样,也信了半分。

    “我也好心想帮你,但这娃来历不清,你可得抱着孩子问咱全村的人,让全村人认认。”

    老汉有些迟疑。

    “既是丢了娃,人家肯定是不认。有强认的就再四处问问,总不能哪家婆娘不声不响就拉了一个孩子!”

    李寡妇斜眼瞪着老汉,催促他快去。

    “成!反正我捡的娃就是我的了!谁也夺不走!”

    老瞎子心定,立即跑进村里,逢人就问。

    八年后

    夏至

    王家村外森林中,一垂髫少年举弓搭箭,目锐如鹰。

    “嗖!”

    只听一声箭响,惊起几道鸟鸣。前方那昏暗树木间,有一灰影应声而倒。

    少年上身只穿一灰布短衬,下身是一件东补西拼的长裤。脚踏草鞋,于枯叶上健步如飞,却少有声响。

    待少年凑上前去,那灰影才现出完全面目。是一头半丈长的傻狍子。

    这狍子腰肥体壮,多亏那箭矢直插在狍子脖颈上,才一击毙命。

    拖拽着狍子返回,林间声息渐静,少年的嘴角也不禁扬起微笑。

    脚下步履生风,手中拖物从山林落叶间滑下。

    地势下坡路,前方阳光渐明,可少年突觉得脑后生风,顿觉不妙。

    而全身却犹如天雷劈过,浑身发麻,动弹不得,此刻便是心神发颤,三魂七魄离身。

    正当此时,其身后有一道白光蔓延,天地仿若一变。

    刹那间,少年神魂方定,手脚却无法移动,只是心惊。

    再一瞬,定身法解。

    连着那狍子一起,少年跳出一段距离,扶住颗比他宽上一圈的老树,才转头朝后望了眼。

    原来是条一丈长的大虫,膀大腰圆,做扑咬状,腾在半空。

    这下可是心惊后怕,胸中似塞了张大鼓,“咚咚”响个不停。

    “小友无恙否?”

    一道轻朗浑重的唤声把少年叫回了神。

    寻声看去,一位大约是耄耋之年的老先生,立于他身旁,面上含笑,满目慈祥。

    这老道身姿挺拔,有仙风道骨之韵,少年连忙抱拳拜下:

    “多谢老先生救小子一命,小子自然无碍。”

    老道听此言,双目炯炯,上下扫过他一趟。

    见这少年眉目俊秀,举止灵动。

    便又问道:

    “小友姓甚名谁啊?”

    “姓王,名棣。”

    “可能写与老道瞧瞧?”

    老道话罢,王棣便以指为笔,拨开地上积年枯叶,在泥里写上两个大字。

    这道长看了看,心底琢磨一会,遂夸道:

    “好!何彼襛矣?棠棣之华。好名字!”

    道长抚了抚王棣的脑袋,轻声问道:

    “你可愿拜我为师?”

    听此,王棣便是一愣,这道长看上去是有真法力的,可二人萍水相逢,又有救命之恩...

    左思右想下,还是拜道:

    “小子家中还有老人赡养,难以从命。”

    老道轻叹,抚须颔首,说道:

    “若小友回心转意,可来此寻我,唤三声道长,我便能知晓。”

    王棣又拜:

    “多谢道长,小子晓得了。”

    “唉”

    道长继而长叹,正欲离去,心中又忧虑。

    小小少年,每日与猛兽搏斗,再有一次今日猛虎袭人之事,焉能保命。

    于是在王棣身上缠了道灵机,才将猛虎丢入深山中,解了它的定身法。独自飘然而去。

    王棣低头弯腰而拜时,也有所感,抬头再看,那老道已无影无踪。

    上面的吊睛大虫也消失不见。

    深林中,鹰腾鸦啼,惊起落叶阵阵。

    烈阳如火,密林下明暗交错,枯枝落叶依旧堆叠,那地上的名儿倒显得真切。

    林中遇仙人,来去未曾见。

    一时三刻,竟恍然如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