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求知问道 > 第一章董夏薇

第一章董夏薇

    “连春接夏开,繁花夏景长”,这是一首描写蔷薇的诗句,蔷薇花花叶舒展是在仲春,但是蔷薇盛开是在晚春和早夏。蔷薇多花绚烂,小巧玲珑,次第开花,花瓣同心,花朵圆润,清香四溢,吉祥美好,也被称为佛花,图案广泛用于装饰,称为蔷薇纹或者宝相纹。

    我出生在蔷薇花开得最盛的时候,出生的产房外也长了很多蔷薇花,家族家谱排辈又刚好在“夏”字辈,父母给我取名:董夏薇。

    董夏薇,很美的名字,寓意:美好,生命力旺盛。

    这一切看起来都刚刚好,有问题的是我是个男的!我是个男的!我是个男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我刚出生时就有十三斤六两,出生后的我也没有哭,第一时间就把手塞进嘴里“吃手手”,然后眨着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四周,这或许注定了我天生的“吃货”属性。

    直到我的老爹狠狠地给了我屁股一掌,我才发出了我来到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个声音“哇!!!”(╥╯^╰╥)

    我五六个月的时候就能很清晰的说话了,学什么都一学就会。书什么的我妈给我读一遍,我就全部能自己看了,很快我就学会了读书识字,在我还没学会走路的时候已经可以自己靠着查字典去读新书了,随着看的书越来越多,我懂得也越来越多。

    在我婴幼儿时期的印象里我爹几乎很少在家,基本都是我妈和一个保姆带着我。后面我才知道我爹是国企老总,因为和我们不在一个城市工作也比较忙,所以才很少在家;我妈开着一家本地最大的超市,因为生了我需要休养,且一个人照顾不了我就请了一个保姆,偶尔也会分心去店里看看。

    我妈很喜欢听歌听戏,听得高兴了还会自己来上几段,家里除了休息睡觉的时候,一天音乐声几乎不断;我妈也很喜欢看书,她看的大多都是武侠小说,家里几个书柜里装满了金古梁等各位大师的著作;我妈有时候也会生气,不过生气的对象不是我或者我家保姆而是我爹和住在我家隔壁的老头老太。

    从我妈气愤的吐槽里,我知道我家隔壁住的其实是我的爷爷奶奶,他们是少有的奇葩。在他们那代人中大多数人都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对待子女思想开明能做到一碗水端平的都凤毛麟角,而他们的思想偏偏是万中无一的重女轻男!

    重女轻男到什么程度呢,他们有三女两儿,我爸是老二我叔是老四,他们对我几个姑姑都很好对我爸和我叔却横挑鼻子竖挑眼的。

    我几个姑姑生的都是女娃,坐月子他们连远嫁的不在同一座城市的都给接过来照顾,我婶婶因为也是生了女儿他们也是接过来照顾坐月子,而我妈生了我这个男娃就住在隔壁,他们却不闻不问。

    听我妈说从小他们没有给我这个唯一孙子买过任何东西也没有抱过我,为此我妈和他们的矛盾非常大,隔三差五的就会和他们闹矛盾在我面前吐槽他们,我妈除了过年例行去给他们拜个年,平时见面了招呼都不会打一个。

    按我们这的习俗,每年清明前,中元节和除夕前都是要祭祖的,在我妈的坚持下我家从来不祭祖,我妈说:“既然没把我们当家里人,还祭什么祖宗,我家没有祖宗!”

    我爸倒是挺孝顺,平时对他们嘘寒问暖,隔三差五的也会给他们买各种补品,不过他们对我爸依然横挑鼻子竖挑眼,导致我妈每次都会挖苦我爸,说他喜欢热脸去贴冷屁股,不过我爸从不在意。

    我曾私下里问过我爸:“为什么爷爷奶奶这样对你,你还要对他们好。”

    我爸说:“你爷爷奶奶生我养我,还供我读书在那个需要劳动力的年代很不容易。你爹我这届当年市里总共只考出去两个大学生,我就是其中之一,可以说是那个年代少数完全没有干过农活的人,所以你爷爷奶奶挑我刺,我也不能对他们不好。你妈和他们关系不好是因为他们对你妈不好,所以我也从来不会要求你妈和他们搞好关系,即使闹矛盾了我也会站在你妈这边,做人做事要讲良心的。”

    这次的谈话,让我心里一直因为接触不多而扁平化的“父亲”的形象一下子丰满了许多。

    虽然我家和爷爷奶奶家的关系很恶劣,我家和我的叔叔姑姑们的关系却还好,他们都对我很好,可惜他们都太远了,也就是逢年过节或者过来看我爷爷奶奶的时候顺带来我家串个门。

    我的外公外婆这边是军人世家,他们有三儿三女,我的三个舅舅也都是军人,我妈是最小的是他们的老来女,我的阿姨和舅舅们都比我妈大十几岁,我的表哥表姐们也都比我大十几岁,因此我妈特别受宠,我也特别受宠。

    小时候经常被我妈带着去外公外婆家串门,他们会给我讲打仗时候的故事,每次都听得我热血沸腾,向往不已,导致我从小就立志将来要当一位驰骋沙场的军人,最喜欢的玩具就是各种枪,我的舅舅们也会送我各种子弹壳炮弹壳还有各种徽章给我收藏。

    我妈为了早日恢复工作,在我和家里暖水瓶差不多高的时候,就教会了我自己洗衣做饭,让我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从我能自己照顾自己开始,我家的保姆也就下岗了。

    我妈开的超市离菜市场不是很远,菜市场的人基本都认识我妈,我妈带我去买过一两次菜,后面买菜也都是我自己去了,我妈还贴心的给我买了一堆菜谱,从那以后我就过上了,想吃啥买啥的日子,不过得自己做。

    我妈完全恢复工作后,除了每个月超市盘账盘库存的时候回来一下,大多数时候都是去我父亲那边了,而我被他们彻底放养了!

    虽然没人照顾,但是好的家境还是有优点的,那就是不缺钱!父母给我的小床弄了个暗格,里面放满了我的生活费还有压岁钱,因为我一直都是独自生活,爸妈每个月都会给我一笔生活费,每次过年压岁钱也有好几个W并且不用上交,因此在别的小孩子还在为了一两块吃零食的钱和父母撒泼打滚的时候,我的身价早就超过六位数了。

    其实除了买菜我基本也不用花钱,零食和玩具都是直接去我妈超市拿,甚至我想要什么可以让我妈直接去拿货,小时候各种卡片明信片什么的就没有我收集不齐的。

    大部分时间我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家听歌看书吃零食,年纪稍微大点我发现自己有“过目不忘”能力,为了看书方便,我花时间一口气把汉语字典成语辞典什么的工具书都背了下来。

    我偶尔也会看看电视,不过我对小孩子爱看的动画片无感,连光我都不信,觉得都太二了,我看的大多都是战争和武侠以及神话剧,偶尔也看看悬疑推理的电视剧。

    我三四岁的时候老爹送了我一台“小霸王”,我也爱上了打游戏。

    虽然除了买菜之外基本不出门,但是有一个地方是我必去的,那就是电影院。

    每当电影院有新的战争、武侠或者神话类的新片上映的时候我就会去看。小孩子不用买票就可以直接进去蹭,对我这种看了那么多书的“老书虫”来说,电影除了各种炫酷动作和特效,一些演技炸裂的演员也会让人很有代入感,觉得电影中一人当关万夫莫开,飞天遁地降妖伏魔就是自己的亲身经历....这种诱惑谁能挡得住?

    电影院离我家不是很远,每次走过去都要路过一间很大的寺院,这间寺院虽然在闹市里但是一眼望去给人的感觉就是破败荒凉,这么大的寺院从没见过有人进去上过香,寺院里只有一个守门的老和尚。

    我之前从附近一些老人闲聊中听到过关于这个寺院的传说:传说在大元王朝末期的时候,朝廷腐败百姓没有活路,当时有一个流民逃难路过这间寺院,想让寺院收留他,结果寺院不但没有收留他,还给乱闯的他一顿好打并扔了出来。

    当他奄奄一息的躺在寺院门口,觉得自己要丧命于此的时候,一个老和尚出来为他治好了伤,还给了他一些旧僧袍和吃食。本来这也不是什么大事,人命不如草的年代,天下流民千千万,偏偏后面这个流民起义成功,成为了一代开国大帝。

    大帝立国不久就想起了这件往事,于是又来到了这间寺院,大帝说:“这么大的寺院却不能庇护一个流民要之何用!但是衣食之恩不能忘,寺院我就不拆了但是从今往后不准外人进来朝拜上香,寺院只留一个守门的,从今往后也不准再招人,能守多久就守多久,其他人都滚吧!”

    就这样偌大的一间寺院就没有了香火,只留下了一个守门的老和尚,一转眼几百年过去了,虽然后面也改朝换代了几次,这个传统却一直延续至今。

    本来这些和我也没啥关系,顶多当一个充实童年乐趣的故事听过就完了。偏偏听我妈说,这个守门的老和尚看到我第一眼就特别喜欢我,知道我一直没人照顾还多次跟我爸妈说想帮忙照顾我。

    我父母肯定不会同意啊,寺院的传说他们也是知道的,这好不容易来的大胖儿子怎么可能去当和尚培养,想都不要想!

    被多次拒绝后老和尚也没有再提,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直到我去看电影的时候路过寺院,老和尚又看到了我,之后每次我路过都会看到老和尚面带微笑的看着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