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大唐敦婿 > 嫡二皇子李泰(上)

嫡二皇子李泰(上)

    大将军行营军帐。

    说句比较实在的话,不管是秦琼大将军还是程咬金,他们原本都是一致的认为,魏王李泰还是比较实在靠谱的。

    他虽然武道修为不咋行,身材也是有些令人咂舌,但是这些年以来他一直文采出众。

    在陛下的几位皇子当中,魏王李泰的个人才华,甚至已经盖过了太子李承乾。

    但是他此行的这些表现,却是令两位大将军甚是失望。

    万万让他们一直都没有想到的是,这才出征没几日,竟然就发生了如此这样的事情。

    嫡二皇子之种种行为,着实是让人感觉到很是惊讶。

    按照他的聪明程度,按照他以往传出来的才气评价,想来他应当也是一位聪慧之人。

    聪慧之人当行聪慧之事。

    对于这个小小年纪身材便已经胖乎乎的嫡二皇子,昌繁其实也是非常了解他之历史。

    他的一生,在他身上所发生过的那些过往之事,大多数的重要事件,几乎都有印在里昌繁的脑海当中。

    虽然昌繁本身是理科出身的人,但是对于历史上每个朝代的各色风流人物,与各种各样的重大事情,也还算门清。

    特别是唐朝,特别是在历史上有过辉煌历史,有过无比强盛时期的盛唐,这一般都会在同学们之间,常常被摆上台面来商讨辩论的。

    嫡二皇子李泰的野蛮式成长,以及他成长起来之后,所做过的种种事情,其实都离不开一个对他影响极其大又无比重要的,还不能不提到的一个人,那就是他的父皇陛下李世民他本人。

    按惯例皇子成年后都应去自已的封地上去生活,是不得长驻京畿的,但李泰因太宗李世民之偏爱,还特许给了他一个“不之官”。

    也正因为如此,在后世的历史评论当中,李泰个人的结局也还算是让人觉得惋惜的。

    他原本就不适合参与到形形色色的宫廷权力之斗争漩涡当中去,因为他原本就没有这个脑子和强大的ZZ手腕。

    其实他非常的适合,去专心的做他的学问,做好他自己兴趣爱好与他最该做的事情。

    然而,事情总事与愿违。

    但其身在皇家,身为大唐的嫡二皇子,兴许在他的身上也会有着诸多的无奈所存在。

    李泰自他少年开始便才华横溢,又聪敏绝伦,好士爱文学,工草隶,集书万卷,也是当时在大堂名气不小的一位书法家、书画鉴赏家。

    李世民陛下还允许李泰在府邸设置文学馆,任他自行引召学士之事宜。

    在贞观十二年,也就是在638年,李泰开始主编名著。

    由于李泰宠禄过盛,李泰他还屡次遭到众臣的进谏。因父亲李世民对其种种的溺爱,更是让嫡二皇子李泰渐渐对那皇位与权柄滋生了想法。

    后来在贞观十七年之时,也就是643年,太子李承乾谋反,李泰涉嫌谋嫡事件产生。

    唐太宗李世民他为了达到目的让李承乾、李泰、李治三个儿子共存,只好采取了那隔离政策,改封其为顺阳王,徙居均州之郧乡县去居住。

    早在贞观十年,也就是在636年之时,李泰便被徙封为魏王,遥领相州都督,督相、卫、黎、魏、洺、邢、贝七州之军事,余官如故。

    然而唐太宗李世民他不仅是舍不得他的这爱子离开自己前去那封地,他甚至还一度下诏想让这个嫡二皇子,也就是他这个最为心爱的儿子搬进去那武德殿里去居住。

    武德殿是极为靠近东宫的宫室,魏征曾说过“今武德殿近储后焉”“在东宫之西”,其地理位置之重要可见一斑。

    野史上有记载,当年的李泰他就是住在武德殿与李建成之间所互通有无的,后唐玄宗即位之初便也是在那武德殿上听政的,可见武德殿它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敏感之地。

    那也就怪不得,作为大唐最为耿直的言官魏征,他要如此极力去谏止此事的发生了。

    唐太宗李世民不但一直对李泰百般的宠爱,还经常的带着他四处游幸,甚至不过短短一日见不到他,也要派自己养的一只名为“将军”的白鹘去送信,一日之内鸿雁往返数次。

    根据史书的记载,李泰他本人腰腹洪大,不过唐太宗见到爱子如此圆滚滚的模样,常常所担心的却不是太胖的话会影响身材,而是他觉得他这个就有宝贝的儿子,这样的话上朝参拜的时候一定会很辛苦。

    李世民他心疼之下便特别准许他每日早会的之时可以乘坐着他的小轿子前去到朝所,这样的事情真是前所未闻。

    此特宠之事,在朝堂百官当中,许多大人都是知晓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