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大顺捉妖师 > 第十章下山

第十章下山

    一旁,有人笑着问道:“幼常师弟,让我看看你分到哪儿了。”

    拿过抽到的纸条一看,顿时笑道:“不错嘛,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捉妖司可着实是个好去处。”

    张怀生瞥了一眼“幼常”师弟,这个浑身上下洋溢着“随便吧”“无所谓了”“爱怎么样怎么样吧”等词汇的颓废男人很随意地摆了摆手:“像我这种废人,估计也就只能去这种地方混日子了。”

    说罢,他下意识看了眼张怀生,见张怀生的眼神恰巧看过来,连忙避开视线。

    怀民皱眉道:“这小子能有那么好的运气?怕不是有暗箱操作。”

    这张怀景一门四真修,前面四个哥哥都有修道天赋,虽说天赋都不是顶尖,但在这龙虎山上,也算是小有势力了。

    张怀生呵斥道:“梦得慎言,若真有暗箱操作,你凭什么能去湖广之地?”

    “也是。”

    怀民愣了下,声音也小了下来。

    他的父母都以制蜡,造黄表纸为生,祖上也没出过什么大人物,但他却被分到了湖广之地,若真有暗箱操作,怎么也轮不到他。

    张怀生见他也醒悟了,轻笑道:“下了山,可得注意你这张嘴,再这么没把门,小心给自己招惹灾祸。”

    “唉,我知道了。”

    怀民轻叹了一口气:“怎么偏生你这么倒霉?”

    张怀生宽慰道:“倒霉吗?我倒不这么觉得。”

    一个清朗温和的声音响起:“都分到九边了还不倒霉?”

    “张天师来了!”

    有人发出了一声惊呼。

    张怀生循着声音回头看去,却发现一个身着鹤氅羽衣,手捧拂尘的中年道人,正笑意盎然地望着他。

    “福生无量天尊,弟子拜见翊宸真人。”

    众人打了个稽首,齐齐向这位执掌南方道门之牛耳,一身修为直臻返虚地仙境的大能修士问礼。

    张怀生不知道这张天师有什么理由来他们这小小捉妖司,但心中却并没有多少诚惶诚恐的感觉。

    说实话,他对这位张天师,心底并未有多少敬意。

    盖因他乃是穿越者,知道按照原先的历史,满清入关后,这位张天师给多尔衮献了四十道符瑞。

    而在此前,崇祯皇帝问“我朝气运还有多久”于张应京,张应京则答曰:“我朝绵延,万子万孙。”

    总之,不是什么多有风骨的人。

    当然,相较于做惯汉奸的曲阜孔家,龙虎山张氏还是要强出不少的,而且对待同宗子弟,也不像孔家那般压迫得狠。

    要知道大顺军当初打入齐鲁之地时,许多孔家旁支,可是箪食壶浆来迎的,可见这孔家人倒行逆施,有多么不得人心了。

    但这到底不该是件比烂的事。

    而且,大顺立国之前,张氏主脉对支脉族人也不咋地。

    现如今龙虎山主脉之所以对待张怀生这些支脉族人还算不错,除了有妖魔乱象,需支脉弟子下山除妖,免得误了太多主脉弟子修行的缘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大顺朝初立,革故鼎新,吏治清明,世家大户也不敢随意作奸犯科的缘故。

    张天师笑着询问道:“贫道刚听你说,并不觉得被分到九边之地是件倒霉的事,可以向贫道解释解释是为什么吗?”

    “据我所知,你是这届捉妖司讲堂最出色的学生,无论是明彰师弟还是景瑞师弟,都对你赞叹有加,称你若是有灵力天赋,哪怕只是乙下,也有登仙之资。”

    九边之地?

    一众捉妖人心中咯噔一下,看向张怀生的神情中顿时充满了同情。

    原本南方也有许多诸如瘴气,荒僻之地,蛮夷丛生,邪祟遍地,要比北方的九边还要更加危险些。

    可自从大顺立国后,统治重心南移,连南越(今越南)之地都征服,设了都司管辖,这南方的危险程度,要远远逊色于北方。

    再加上正一派捉妖人,分配之地本就多处于南方。

    可见能抽中这九边之地,绝对是运气糟糕透顶了。

    “呵,总该有人去的,不是我去,便是其余师弟们去,既然如您所说的那样,弟子在某些方面比师弟们优秀些,这种事,舍我其谁呢?”

    “说得好!”

    “瑾瑜,好气魄!”

    一众捉妖人神情微变,有人情不自禁叫出了声。

    张天师满意地笑了笑:“不错,明彰和景瑞的眼光的确不错,贫道期待有朝一日,能在龙虎大殿上亲自为你授箓。”

    张怀生挤出了一丝受宠若惊的笑容:“多谢真人抬爱,弟子到了宣府城,定会好生修行,争取早日踏入练气,回山授箓。”

    “好。”

    张天师好好勉励了众人一番,也没呆太久便离开了。

    但众人依旧是兴奋至极,在他们看来,这是张天师这位“陆地神仙”看重他们的表现,往前那几届捉妖人张天师就没来见过。

    可见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

    天师府内宅,三省堂内。

    张天师手捧拂尘,缓缓走进,对着一位身穿素白色道衣,姿容秀美的中年道姑说道:“灵姝师妹,那孩子的确不错。”

    道姑矮身行了一礼,道:“既然觉得不错,师兄何不收入门墙,灵力天赋固然重要,但师兄不是正在炼一炉龙虎大丹吗?取出一粒便足以将他的天赋提至乙下了。”

    “都晓得这龙虎大丹金贵,是皇帝也求,王公也求,你们这些师弟师妹们,更是一个个早就盯上了。”

    “可怜老夫这丹药还没闻着香呢,就快被你们瓜分干净了。”

    张应京没好气道。

    灵姝仙姑笑道:“全看师兄你的意见,若觉得不值,自然作罢,师妹我也是被我那徒儿说得烦了,才找您来说项。”

    其实她也就随口一提,龙虎大丹何其金贵,二十年炼一炉,拢共才十二枚,而且大多还没炼出,便去向已定了。

    皇室得送上两粒吧,不然那些炼丹的名贵药材,单凭龙虎山自己,何年何月才能凑齐?更别提每二十年炼上一炉了。

    阁皂山和茅山得分别送上两粒吧,不然人家凭什么认你当老大?

    这就剩六粒了,几位德高望重,寿元将近,急于破境的长老得分上一半吧?

    能留给年轻后辈的,拢共就三粒,这里面所谓的年轻后辈,还包括张应真这种五六十岁的老捉妖师。

    能复返先天,以纯阳经的内息,转为真元,踏入道途之人,才情,气魄,时运皆是上佳,只差了一点天赋。

    “且看看吧,若他真能在九边闯出一番名堂,待老夫为他授箓时,便赐他一丹,收他入门墙。”

    道姑惊讶道:“咦?我倒是没想到师兄居然如此看好他。”

    张应京笑道:“你可知他修的道经是什么?”

    道姑皱起眉:“我怎会知晓,师兄休要卖关子。”

    张应京轻声道:“是大洞秘藏真经,你应该知道这部道经的难度,这届真传弟子没有一个能修成的。”

    道姑笑道:“呵,年轻人好高骛远,倒也正常。”

    大洞秘藏真经,在龙虎道藏中,也属难度顶尖的那一列了。

    “你觉得他是好高骛远?”张应京轻笑道,“可老夫看他修为,分明已经踏入了大洞秘藏的门槛。”

    灵姝仙姑瞪大了眼睛,一双美眸中写满了不可思议。

    “怎么可能!”

    ...

    离开上清镇时,张怀生看着一众和亲人抱头痛哭,依依惜别的同门师弟们,心中也难免升起了些许酸涩。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可他却偏偏连个送行的人都没有。

    穿越到此方世界一十八年,依旧是伶仃一人。

    “唉。”

    心中慨叹。

    突然听到有人唤他,回头看去,浑身书卷气的年轻女子正身着青衣,手捧道经,站在一棵早春抽芽的柳树下。

    “灵韵师姐,你破境筑基了?”

    张怀生露出了由衷的喜色,他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再见到灵韵师姐。

    谢灵韵摇头:“还没。”

    张怀生顿时皱紧眉头:“师姐既然还没破境,怎好接二连三破关?”

    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像那些练气大圆满的修行者,正处于辟谷食气的关键阶段,一旦闭关,都是成年累月的,岂能接连破关?

    “旁人都有人送,我的师弟自然也该有。”

    灵韵师姐很认真地说道。

    张怀生愣了下,心中感动,但见对方一脸清冷,仿佛只是碍于礼节必须如此的样子,一时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离了龙虎山,需知人心险恶,你素来是个令人放心的性子,师姐我也没什么好叮嘱你的,只盼你能早日破境,回山授箓。”

    灵韵师姐缓缓说道。

    依旧是一脸清冷,眉眼淡漠,但说这话时的语气却颇为认真。

    “师姐你放心,我很快就会回来的,到时候,师姐的修为别被我落在后面才好。”

    谢灵韵微微蹙眉:“莫要吹嘘,我现在已经开始辟谷食气,顶多半年便能破境筑基,你哪里赶得上我?”

    “我若真超过你呢?”

    “随你如何都可。”

    灵韵突然扯起了一丝笑脸,只是长久不笑,这个笑容有些别扭:“我本担心你会意志消沉,可见你仍有闲心开玩笑,我便放心了。”

    “...”

    天可怜见,我张怀生绝没有开玩笑的意思。

    谢灵韵伸出手,拍了拍张怀生的肩膀:“好了,就此分别,望你道途顺遂。”

    “珍重。”

    随即,飞身而去。

    望着那逐渐远去的身影,张怀生久久出神。

    怀民匆匆跑来,道:“瑾瑜,爹娘叫我唤你过去,给你准备了不少东西。”

    张怀生摇了摇头:“还是算了,到底当初离家时跟婶婶说了一些恶言,我哪有颜面再见婶婶?”

    怀民嘿嘿笑道:“其实也不妨事,那点小事,我爹我娘都没放在心上...哦对了,刚才那是灵韵师姐?”

    “对。”

    怀民叹道:“唉,师姐可真够偏向的,明明当初我才是整条街最听她话的那个,怎么她老这么偏向你?”

    张怀生的脸上,笑容洋溢:“大概这就是人格魅力?”

    “啧,臭不要脸。”

    两人各背着行囊,一路说笑,同行,下得上来,在山脚岔路处停下,皆神情肃然。

    怀民叹道:“瑾瑜,我们到此就该分别了。”

    “你往北,去九边,我往西,去湖广,相距三千里,跨越大半中华。”

    “唉,也不知有生之年,你我还有没有重逢之日。”

    “一别珍重,别让那些全真的牛鼻子给欺负了,听说那帮人修内丹术,一个个贼猛,你别跟那帮人硬刚,提前画好符箓,阴他们。”

    张怀生笑着点头:“你放心,我省得。诸天气荡荡,我道日昌隆,梦得,保重。”

    二人挥手,相互作别,随后转身,各奔西北。

    站在鹰潭山头,张怀生下意识驻足。

    “这次是彻底离开龙虎山了。”

    回头仰望这座道门祖庭,云气中依旧有龙虎翻腾,一片仙家气象,令人敬畏,可这些都同他无关了。

    张怀生轻叹了一口气,这一世,他前半生几乎都是在龙虎山上长大。

    人离乡贱,这外面的世界,对比前世又是遍地妖孽,危险重重,怎能不生出一种惆怅之感。

    但随即他便将这些负面情绪尽数摒弃,胸臆中提起一股豪情,有灭妖图录在,离开龙虎山,对他而言才是真正的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这万里神州,我张怀生来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