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寒月雪下漫朱华 > 第七章 皇城圣旨到

第七章 皇城圣旨到

    一铁面军翻身下马,抱拳躬身道:“回禀将军,属下不才,恳请责罚。”

    祝联闻言疑惑道:“怎么搞的?责罚什么?不就是没追上吗,你是哪个的部下?”

    那铁面军士摘下面具:“请不要责罚队长,这是我的失误。”

    祝联来了兴趣,他很欣赏这名士兵,明明可以不受责罚,但是依然拦起了责任。祝联问:“先说说,你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失误?”

    那军士道:“那人手臂与左腿被属下砸了个粉碎,便向属下哭诉:‘我上有老下有小,我如今手腿尽废,已然上不了战场了。’属下便放走了他。”

    祝联心中一阵无语,冷声道:“为妇之仁!他逃回去,我们的战术全部暴露!不过,你又如何听懂的骁族话语?”祝联并不是怀疑他,这些人都是他从江州从小的兄弟,和祝联一样都是被拐到江州的孤儿。因为都是孤儿,几人一商议,便结成了兄弟。只不过祝联后来被其师救走,但是男人的情谊从来不会因此完结。后来祝联参加武举,进而获得镇边的官位,出发来边疆之前回江州一趟,不但捣毁那些人贩子的老窝,还一并找到了曾经的朋友。一些尚未有家室的跟随了祝联,其余的便是嘱咐自己儿子跟随,成为了祝联的亲卫。

    那兵士回道:“刚来定北时,我休假期间在城内认识了一个骁族女子,我二人互生情义,便结发为夫妇。”说这话时,那兵士的脸还有几分羞红。

    祝联无言,自己的侄子辈竟然都有了家事,这传出去,他的脸在哪里放。祝联淡淡说:“念你心念长官,我便只责罚你一人。回营后,你自去领三十军棍。”

    “属下明白。”那兵士说完便上马跟上大队伍了。

    祝联回过头,发现许丘和张秀都在以异样的目光看着自己。这时张秀突然说到:“祝将军何时娶妻啊?不会还没有小姑娘钟意吧,不会啊,祝将军仪表堂堂,怎么会?难道是眼光太高?京城到有几个不错的大户小姐,不然我找人给祝将军跑跑?”

    祝联一阵脸绿,忘了还有这两人在旁边了。许丘也是随声附和到:“对啊对啊,师兄什么时候给我找个嫂子?”

    “师兄?”张秀疑惑的摸不着头脑。

    祝联趁此岔开话题:“张统领,忘记给你介绍了。这个就是许丘,是我的同门师弟。许丘,这是张秀,当年和我一起参加武举,只不过武功略低我一些,只拿了个第二。”祝联甚至还贬低了一下张秀。

    张秀无语,这人真不要脸。不过他这倒是没有反驳,毕竟祝联可是从事那位号称当世谪仙的高人。他也是知道那位已经羽化仙去,但是即便如此,祝联的武功也是同辈无人能敌。不过,张秀看了许丘一眼,他能感觉出来,许丘未来绝对不凡,他要和许丘搞好关系,说不定未来可以借许丘捉弄祝联。张秀和许丘互相抱拳,算是打了招呼。

    谈笑过三句,清风吹烈日。

    不一会,这队人便是浩浩荡荡的回了营。

    而祝联刚进大门,就被那皇族使者喊住了。

    “劳烦祝将军传令全军集合。”那公公道。

    祝联心中疑惑,这新皇刚上位,难道就要大清理?祝联也是看向张秀,张秀身在皇城,有什么情报,他不会不清楚。可是张秀也不说话,祝联只能压下疑惑,便是令号兵吹响集合号。

    不一会,全军集结在校场。祝联望向那公公,那公公走上将台。身后跟随两名太监,一名太监手捧尚方宝剑,一名太监手捧玉简圣旨。三人上台,祝联便连忙下台,见尚方宝剑如见当朝皇帝。捧玉简圣旨的太监将圣旨抵与公公,便是朗声道:“跪——”

    一声下去,全军下跪。唯有一人,笔直的站在那里。台上公公脸色愠怒,那人正是许丘,许丘已经趁着集合的空隙,脱下身上斥候装扮。许丘对着那公公,从袖中取出一玉牌,玉牌上刻着云纹,还书二字:谪仙。公公见此令牌便是虚了下去,此令牌是霞国始帝赠予许丘师门的令牌。谪仙一脉,这正是霞国崛起的助力,在霞国建国的过程中有莫大的功劳。谪仙一脉每代收两人,一人入朝为官护国,一人游天下为侠安民。那公公是皇帝身边红人,自是知道祝联身份,也知道谪仙一脉的谪仙人已经去世。谪仙一脉的每代掌门都是由侠客担任,那么眼前之人,必定是下一代谪仙人了。再者始帝有令,谪仙人可不跪皇帝。许丘不知道那公公的内心活动,他本可以继续隐藏身份,但是他害怕皇帝对祝联出手,他不能再失去了!他拿出令牌,就是表明立场,现在他是谪仙一脉的掌门!如果说朝廷对祝联出手,他是以谪仙一脉的身份出手!到那时就是朝廷与谪仙一脉的全面决裂,但是许丘并不怕。朝廷在这种事上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言,相反,祝联镇边多年,功劳也是有些的。而谪仙一脉,在百姓心里,就是正派侠客的代表。民心,大道,都在他们这里。

    公公正要发言,许丘道:“公公,现在你是代表朝廷,而我,则是代表谪仙一脉以及谪仙一脉下属的正牌侠客们,请继续。”

    公公头上留下了一滴汗,但还是念了下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