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赛博朋克:我有一个三国 > 第33章 缺席的蔡先生

第33章 缺席的蔡先生

    晚宴即将开始。

    刘彦与张机结伴进入大殿,在门口被太监伺候着脱下了鞋。

    刘彦的鞋子没换成这个时代的,太监明显愣了一下,随后将这一双帆布运动鞋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此时大殿上已有许多人入了座,宽敞的大殿几乎摆满了矮桌,一看便知今晚是一个大型的晚宴。

    正对门最靠里的位置上,摆着一张最大的矮桌,桌后的坐塌也是镶金雕龙,看样子尊贵非凡,应该是董卓的位子。

    左右两侧竖着几张陪坐,与夏影的鸿门宴很像,或者说夏影模仿的很到位。

    其余的大部分座位,则是在主位的对面,背对着大门,应该算是下位。

    左右陪座上的人,刘彦还都认识。

    代表着地位高的右侧,坐着王允、李儒、董璜,而地位相对较低的左侧,也是三个位子,此时已坐着一位皮肤黝黑,身材强壮的中年男子。

    张机与刘彦一路走来,聊了很多,但刘彦除了敬佩他是医圣之外,其实也没别的话好聊,毕竟他对中医不感兴趣。

    相反,却是张机一直在提问,刘彦只好硬着头皮,照着数据库里关于中医的各种内容,一一回答给他听,直把他听得一愣一愣的。

    入了殿中,两人行礼暂别后,张机坐在了左侧的一个空位上。

    此时两侧的陪座只剩下一个空位,不知是谁的。刘彦在下位的一堆座位中,随便找了一处坐下。

    汉朝的宴席一直都是一人一桌,左右两边的官员们全都伸着脖子聊着天,奇怪的是他们都在聊同一个人。

    “蔡先生今晚究竟来不来?”

    “这……下官听闻他今晚一个人在家抚琴,并没有动身的意思。”

    “莫非太师当真没有请蔡先生?这可不妙……”

    这个蔡先生是谁?似乎相当重要。

    听了一会儿,刘彦发现坐在下位的这些官员们,官职有大有小,最高的是那个叫淳于嘉的人,官至司空。

    司空是三公之一,在曹操恢复丞相之前,是最尊贵的三个官位之一,另外两个则是司徒王允,和太尉马日磾。

    堂堂司空居然在下位,而司徒在陪座,太尉似乎告病没来。

    由此看来,左右两边的陪座并不是按官职来的,而是按照与董卓的亲密程度。

    明明是朝廷的正式宴会,座位却不按官位排,显然董卓已经将朝廷当成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而且,汉帝刘协并没有参加。

    今晚怎么看都像是董卓的家宴。

    下位的众官员中,自然以官位最高的司空淳于嘉为首,他坐在第一排正中的位置,周围的官员纷纷向他靠拢,刘彦也好奇的凑了过去。

    “淳于大人,你们刚才说的蔡先生,究竟是谁?”

    刘彦的声音一响起,所有人都转过头来,木讷的看向了他。

    淳于嘉犹豫了片刻,脸上立刻挂满笑容,“刘大人!久仰久仰!近来太师可好?有没有念叨着什么人?您是太师身边的人,一定知道一些吧?”

    这位司空丝毫没有首席大官的模样,面对刘彦时简直像个阿谀奉承的小官。

    刘彦忽然觉得,这座位的排位顺序,似乎的确代表着身份的高低,不过和官职无关。

    淳于嘉带了头,所有人都凑了过来,纷纷向刘彦“问安”,问的问题也都和这位司空差不多。

    刘彦被弄得一头雾水,赶忙制止了众人的聒噪,“明明是我问你们,怎么反过来问我了?”

    淳于嘉赶紧笑道,“是是是,刘大人说的是……那位蔡先生,就是太师的最尊崇的蔡邕,蔡大人啊。”

    原来是蔡邕。

    这人刘彦有印象,不过对他而言,蔡邕的女儿更加有名一些,那便是鼎鼎大名的蔡文姬。

    关于蔡邕这个人,历史上提过他的确是深受董卓的尊敬,后来董卓被刺杀后,因为对董卓表示惋惜,于是被当权后的王允杀害。

    这么说,蔡邕和董卓俩人算是知己好友,莫非左侧陪座的那个空位,是预留给他的?

    “蔡邕啊……我听说过,他今晚不来吗?”

    淳于嘉和众官员面面相觑,“这个……大家都在猜测,或许是不来了。”

    刘彦看了看左侧的陪座,“那边的空位,不是为蔡先生预留的吗?”

    “刘大人您有所不知,蔡先生若是来,应是坐在太师的身侧,为宴会扶琴助兴,可眼下……”说到这,淳于嘉面露恐惧,与众人一同叹了口气。

    看每个人的表情,刘彦感觉他们像是在参加丧礼似的,而且还是他们自己的丧礼。

    “蔡先生来与不来,很重要?为什么你们很失落的样子?”

    淳于嘉满面担忧的看着他,“刘大人,这蔡先生是文人,虽然一直与太师交好,但对太师的……行事风格,并不赞同……”

    行事风格,他想说的是“残暴不仁”之类的词吧?

    刘彦理解的点点头,“我懂,所以呢?”

    “所以,每次只要有蔡先生出席的晚宴,那必定是相安无事,可若是太师……在晚宴上另有打算,便不会请蔡先生出席了。”

    刘彦听懂了他的暗示,直接一语概括道,“懂了,蔡先生不喜欢见血。”

    这话戳中了每个人的心肺,大家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低下头去,沉默不语。

    难怪他们没见到蔡邕,一个个都如此心烦意乱,原来蔡邕成了“安全”的标志,只要他在,董卓就不会乱来。

    反之,他要是不在……那今晚必定会是一番惊涛骇浪。

    这看似荒唐的推断,实际上很有逻辑。

    以董卓和蔡邕的关系,今晚若真的只是单纯的庆祝晚宴,怎么可能不请他来?

    刘彦隐约觉得,董卓今晚是要拿某人,甚至是某些人开刀。

    在这么多人的面前,杀鸡儆猴。

    “太师到!”

    随着太监那尖锐的嗓音响起,全场瞬间安静了下来,每个人都回到了自己的席位上,正襟危坐,脸上笼罩着一层浓浓的氤氲。

    刘彦第一次遇到这场面,看起来淡定很多。

    只是他想不通,左侧陪座的那个空位,到底是给谁留的?

    所有的官员转过身来,朝着殿门的位置,深深的一拜,“恭祝太师圣体金安!”

    刘彦学着他们的样子,也拜了下去。

    董卓穿着一身宽大的华服,并未像百官那样脱去鞋子,在地砖上踩出了一声声沉重的闷响。

    每一步,都像是踩在了每个人的心头上。

    “子彧呢?换个衣服怎么还把人换没了?”董卓刚走到下位席的中央,忽然皱着眉问道。

    刘彦赶紧直起身子举起手,像个回答问题的小学生,“我,我在这儿呢!”

    董卓一见他,立刻喜笑颜开,“哎呦,你怎么坐那儿去了,说了你要坐在咱的身边!那位子还给你留着呐!”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