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旁门左道

    “难怪后半本都是新的,原来后半本需要点燃天庭宫才能修炼。”

    王琢将秘籍合上,口中念念有词,朝着桌子上的茶壶一指,壶嘴中就自行吐出水柱,斟满了面前的茶杯。

    王琢喝了口茶,又翻开了收魂要义。

    他今早凌晨练出法力后,已经有了基本的施法能力。

    可惜之前记下的符咒秘书需要文书调兵遣将,而调兵遣将则需要有天庭编制,天庭编制就是法箓,法箓需要花大钱去茅山总坛买。

    而没有法箓的道士,被称为术士,又叫旁门左道,现在的王琢就是。

    旁门左道不代表坏,意思是走了歪路,没踏上康庄正道。

    王琢现在能用的只有三天秘要上配套的手诀印法,斗法能依仗的只有自身法力。

    所以他想要再学会收魂要义,去做一做谭府的生意,把那几个鬼魂收为己用。

    一方面是为了多赚点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试一试功夫。

    就像之前学医时,林根宝曾经跟自己说的,医书典籍上方子记载无数,每个方子都自信满满地写着能治什么什么病,然而到了临床压根不好使。

    做医生最重要的就是临床经验,将所学知识去芜存菁融会贯通,摘清楚哪些好用哪些不好用,那样才算真正入了门。

    法术也一样,符咒也好遁甲也罢,流传下来没有一万也有八千种,这个说自己能驱虎狼,那个说自己能辟山精,有没有用,是不是祖师爷吹牛,都得试过才知道。

    王琢翻开第一页,上面就是茅山术的收魂硬通法术“逆转五行”。

    这个是绝对好使的。

    …………

    距离上次道士被宅中厉鬼赶跑已经过去三天。

    谭家村首富谭百万窝在老屋里愁眉不展。

    那套新宅他花了八万大洋盖的,现在就被这么闲置了。

    他有心再找一个道士试试看,但他又对这些江湖术士有些信不过了。

    十分矛盾。

    “老爷!”管家跑了进来,“外面又来了一个道士,说自己懂安家定宅。”

    谭老爷都懒得起身去迎了,随口道:“叫进来看看,不行就打发了。”

    “哎!”

    不一会儿,管家就领着一个年轻人进来,谭老爷看了眼就扭过头去了。

    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太年轻了,能成什么事?

    这个年轻人正是王琢,他看到谭老爷的态度就知道他信不过自己。

    便道:“我听闻府上有鬼物作祟,千里迢迢过来降妖,现在口干舌燥,没想到主人家连杯茶水也没有。也罢,我自己倒茶喝吧。”

    他单手捏诀,朝着十多步外的茶几一指,茶几上的茶壶便好似被一只无形的手提起来,嘟噜噜往杯里倒满茶水。

    王琢嘬嘴作喝茶状,茶杯里的水便一分一分地少了下去。

    这一手神通直把谭老爷看得目瞪口呆,等王琢将茶喝完,他猛然惊醒过来,起身道:“来福!快!快给道长看座!”

    二人分坐主位左右,茶几上重新冲泡了新茶,上了茶点。

    谭老爷则絮絮叨叨诉起了苦,自己建新宅花了多少多少钱,才住了多少多少天云云。

    王琢分别问了宅屋起建、建成、入住的时间,又问了谭老爷及其长子长孙的八字,用三天秘要中的十二地支指节推算法细细推算。

    算完后,王琢又要来新宅的结构图观看。

    心中大抵有了底,问道:“谭老爷觉得自己这套宅屋值几钱?”

    谭老爷心领神会,道:“只要道长能帮我安定宅屋,老可愿意奉上十元利是,答谢道长。”

    王琢表面不动声色,心里不爽极了,为富不仁,难怪要被风水师整。

    原来通过八字推算,谭老爷一家的新宅根本就是别人做的局,刚好不偏不倚盖在另一家的阴宅上,而且两家的几口连卧室都对上了,那是老爷对老爷,夫人对夫人,少爷对少爷。

    阴间那一家子只是搬人下床,而不是摄气害命,已经说明对方是善鬼了。

    “实不相瞒,人有阳居,鬼有阴宅,讲规矩是先来后到,那本就是人家的地盘,谭老爷的阳居刚好建在人家阴宅上,天天压着人家,人家能好受吗?道理讲上天,错的也是你。依我看,既然谭老爷这个新宅也不值几个钱,干脆也别要了。省得我大费口舌要人家动土搬家,人家不愿意,我请神兵白跑一趟还要浪费香火。告辞。”

    王琢起身欲走,本以为谭老爷会阻拦,没想到对方面露难色,就是不肯开口加钱。

    王琢一直到离开了谭府,心道弄巧成拙,这趟生意泡汤了。

    “走吧走吧,看来这笔财与我无缘。”

    王琢回客栈收拾行李,准备出发去隔壁的福一村,他跟这里的伙计打听过,那个很有名的九叔就是那个村的。

    九叔不同于江湖术士明叔,是茅山正宗,一定收藏着更多的茅山典籍,而且那边正值马贼来犯,所谓正邪对立同道守望,于情于理都应该去助他一臂之力。

    王琢刚下了楼,就见谭老爷带着几个家丁过来。

    谭老爷道:“王道长,你一路远来做客,我们谭府没什么招待。这里是五百两银票,小小意思,不成敬意。”

    终于想通了嘛,房子多少钱,银票才多少?

    王琢满意地将银票揣入怀里,开门见山道:“这件事谭老爷放心,我一定办妥。如果办不妥,五百两如数奉还。”

    谭老爷闻言放下心,敢这么打包票那这个道士一定是有把握了。

    王琢道:“安家定宅需要起坛,还请谭老爷给我准备青黄红白黑。”

    “何为青黄红白黑呢?”

    “所谓青黄红白黑,是指杨柳枝、灶心土、朱砂粉、杀猪刀、墨水。另要纸扎三层洋楼一套,瓦坛一个,一应香烛备齐。记住,杀猪刀一定要屠夫用过的,越陈年的越好。”

    谭老爷命手下记下采办,问道:“道长准备什么时候开坛呢?”

    王琢掐指一算,道:“今晚有月亮,此事越早办越好,就在今晚起坛。”

    月上柳梢头,王琢动身前往谭府。

    而谭府外几个家丁守着置办来的东西,缩着身体瑟瑟发抖。

    不是冻的,是怕的。

    王琢道:“你们回去吧。跟谭老爷说一声,大后天是乔迁吉日,我在这预祝他乔迁大喜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