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好人

    出凉州,往西北向甘州。

    凉州这一段国道修得真不错,宽阔平整,两边绿树成荫,再往前,到古昌县,树木逐渐变少,大货车忽然就变多了。黄土地赤裸裸的暴露在眼前,偶尔有一片草地,倒像是膏药一样贴在地上。

    考虑到第二天往山丹有几十公里的缓上坡,杨凡没有在古昌县城停留,穿过城区,继续往前,在一个无人的萧条景区搭帐篷过了一夜。

    空旷的土地上风格外大,时不时就带来沙土,再加上漫长的缓坡,从永昌到山丹这一段是最近一段时间最艰难的骑行路段。

    很长一段路都没有人烟,只有大货车呼啸而过,带起沙土飞扬。道路远端矗立着一个个巨大的风力发电机正转着圈,就像杨凡此时的车轮一样,缓慢而有节奏。只不过,杨凡是因为事后疲软,而风力发电机却是持续输出。

    到了晚上,气温下降,杨凡到山丹服务区,对付了一晚。

    第二天,杨凡早早就出发了,天气时冷时热,狂风不时就横穿公路而过,卷起满天飞沙。沿途人烟稀少,一片荒凉,土地像是扣出来的鼻屎,颜色,形状都像。

    中午到达山丹县,吃了午饭,没有停留,全力进发。

    风可能是位姑娘,时而沉浸,时而疯狂,脾气让人难以捉摸。骑行在路上,杨凡也不觉得寂寞,狂风环绕,把杨凡想说的话,全都说了出去,而且还是用“吼”的。

    又经过了四、五个小时的艰难骑行,终于在晚上8点多,到达了河西第二郡——甘州。此时,甘州才刚刚日落。

    今天的骑行强度很大,杨凡随便吃了点东西,洗好澡就休息了,这一天,可把他累够呛。

    第二天是周六,杨凡难得的睡了个懒觉,他决定今天修整一天,啥都不干,只想让温柔的床姐姐轻松的拥抱他的身子。

    迷糊之中,他好像听到有人在他的耳朵温柔的问道:“干吗?”

    杨凡脱口而出:“干。”

    然后一翻身,掉落床下,彻底醒了。

    猛灌了几口水,他自言自语道:“太干了,渴死我了”。

    杨枝甘露入肚,他才醒悟到,原来刚刚是大慈大悲的床菩萨提醒他起来喝水呢。

    看了一眼时间,才九点,于是,杨凡决定用自己的体温继续温暖她。

    与甘州相距约2000公里的鹭岛,此刻正在举行闽省中小学合唱比赛,合唱团的领队——人称腿毛哥的林雯,此刻正站在台侧,紧张的看着台上自信满满的队员。

    尽管已经排练过很多次,但此刻的林雯仍旧有点忐忑,她双手合十,轻轻念道:“凡哥保佑。”

    “呜呜~呜呜~”合唱团开始用人声打起节奏,然后男生部开始进入,唱道:

    “夜空中最亮的星

    能否记起

    曾与我同行消失在风里的身影”

    ……

    随着合唱团的演唱,在稳定的气息间,层层的涤荡铺陈中,洋溢着青春与朝气的声音,宛如天籁,轻轻拂过观众和评委的耳边,进入他们的心里。一时间,他们忘却了烦恼,治愈了忧愁,完全沉浸在歌声中,有的想起了自己的师长,有的想起来了年轻的自己,有的想起了还要打分。

    毫无意外,鹭岛六中《夜空中最亮的星》最终拿到的第一名,并获得去央台参加全国比赛的资格。林雯拿着奖状,在镜头前笑得像尊弥勒佛。

    林雯给奖状拍了张照,发到群里,并且@了杨凡:“感谢凡哥,我们拿第一了。”

    下面不停的“恭喜”和“大拇指”的消息终于把杨凡给吵醒了,他拿起手机,回复道:“厉害,厉害。腿毛哥这下成大腿哥了。”

    林雯又发了两个视频,杨凡点开其中一个,是合唱团的比赛片段,同学们表情轻松,微笑着在歌声里表达自己,极其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让人听了十分感动。

    另外一个,是合唱团同学在马博涵的带领下,对着镜头眉开眼笑,齐刷刷的喊道:“谢谢凡哥。”

    杨凡看着他们真挚的笑容,自己的心情也豁然开朗,一身疲惫消失殆尽。

    “真好听,我听哭了。”

    “第一次感受到合唱的魅力如此大。”

    “你的合唱:鸭子嘎嘎比声音大。人家的合唱:百灵夜莺互补互合。”

    “歌好,唱得也好,相得益彰。”

    “出自《史记·伯夷列传》”

    “我怎么感觉凡哥到处在留情呢?”

    “你不是一个人。”

    “怎么还骂人呢?”

    “……”

    杨凡踏踏实实在酒店待了一天,午饭、晚饭都是点的外卖,睡睡觉,剪剪视频,一天很快就过了。

    听说甘州的七彩丹霞地貌恢弘大气,绚丽多彩,鬼斧神工,说实话,杨凡一点都没动心,看照片的确是美景,各种颜色把无数沟壑、山丘装点得绚丽多姿。层理交错的线条、色彩斑斓的色调、灿烂夺目的壮美画面,形成一个彩色童话世界。

    但,今天下雨。对于一个对阳光要求极高的景点来说,相当于拍照失去了美颜,无疑是致命的。

    一天的休整过后,杨凡满血复活,跨上战车,向肃州进发。

    沿着国道出城大概二十公里,人烟稀少,路旁几乎没有建筑,只有一些树孤零零的站在两边。

    此时,下起大雨,杨凡无奈裹紧冲锋衣,只能慢慢向前骑,周围根本没有避雨的地方。冒雨骑了几公里,更惨的事发生了:车胎被扎了,瘪得像一只三年没用过的“女朋友”。

    杨凡也记不起这是第几次被扎胎了,唯独这一次是在雨中,正应了那句古话:屋漏偏逢连夜雨,提枪上马没雨衣。

    杨凡靠边停好车,手忙脚乱的拆装驼包。一辆小货车停了下来,下来一个年轻小伙子,快步走向车尾部,打开车尾的门,冲杨凡猛招手。

    “你是不是要去肃州,我给你带过去。”小伙子喊道。

    好人有好报。

    杨凡推着车走过去,小伙子又帮杨凡一起把自行车抬上车厢。

    杨凡把湿衣服脱下来,和小伙子一人一边钻进驾驶室,车子启动,杨凡首次的搭车之旅正式拉开帷幕。

    也许是年龄相仿,两人很快就打开话匣子,通过聊天得知,小伙子姓毛,叫毛方,和杨凡同年,别看年纪不大,高中毕业之后,就开始跟着家里干货运,现在独立跑运输也有几年了。他刚交完凉州的货,没接到回程的订单,空放回肃州。刚巧在路上看到杨凡,于是就拉他一程。

    小毛也喜欢运动,平时就在车上健身,一身的腱子肉。

    “我平时就在车里做引体向上,一次能做五十多个,你们骑行的,应该身体也不错,你能拉几个?”小毛随意问道。

    拉几个?我最多能拉一斤半。

    杨凡赶紧岔开话题,问:“这雨真够大的。这边下雨的时节不多吧?”

    开玩笑,他杨凡就一张脸,不得省着点丢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