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再一次梦回 > 第28章 见龙(一)

第28章 见龙(一)

    密妃确实在枕边人身上下足了功夫,胤禛才能好不容易得了“丑、古、彔、霜、降、秦”六个字,十三随后也想明白过来,只是康熙与太后迟迟未表态,两人尚不敢大意。

    (内务府)

    “回王爷的话,姑娘现在近身侍奉太后,只平日不得露面,其余一切安好。姑娘让奴才给王爷带个话,请王爷勿挂。”

    “太后可有旨意给若曦?”

    “奴才没听说,只晓得万岁爷赐姓姑娘钮祜禄氏,姑娘也接旨了。”

    (雍郡王府)

    “密妃的消息不错,红袖所言印证了我的推测。”

    “那弟弟在此先恭喜四哥了!炎夏一过,秋高气爽时便能抱得美人归。”

    “皇阿玛尚未下旨前都不得大意,再说,今年怕是多事之秋,你先看看这幅字,若曦让红袖带给我的。”

    十三接过字条,上头写着“位子”。

    “确实,四十八年起不平静了,不过若曦写字是何用意?”

    “她果然先知,甚至知道的应该比我们多,你把这两个字拆开来念。”

    “人,立,子……立、子,人,二?二立子?二立子?立二子?”

    “嗯。若曦想给我提个醒,现在还不到出头的时候。届时,我们还照原先计划。”

    “知道。朝堂上见机行事。”

    终于,这场耐力赛由占尽先机的儿子赢了,没让康熙看到万年冰山融化成洪灾的模样。或许康熙不能算输,他只是失算于王喜的兄长在李卫手上,又不料自个儿的宠妃与他同床异梦。

    不是有句话说,好景不长?这头若曦安好,前朝又兴波澜,前些日子胤禛与十三商量了半天的事儿,终于发生,兴风作浪者一向是八爷一党,可这浪打得高,把原来说好的赐婚都给淹了。

    废太子后,储君一位悬荡,举朝不安。八爷一党虽遭挫折,但实力雄厚,甚至大到有逼宫之虞,康熙竟想了个举荐的办法,让其大鸣大放后再一网打荆

    张晓这个未来人听过悲情太子的故事,胤禛与十三也得再世先知,就算没有若曦的提醒也晓得该当如何。

    只不料,事情比康熙想象得严重。

    京官四品以上,外官二品以上一尽倡立八阿哥,唯张廷玉、胤禛与十三“立二子”,或零星官员举荐了其他皇子。

    康熙盛怒,严斥八阿哥伪善不仁、事君父不诚、小人党比,边骂又一边想起任季安一案与出塞时太后的密信,康熙严厉,终于真性情的十四听不下去,上前反驳。康熙火大,但让他最光火的并不是十四叛逆,而是老八眼看着十四冒犯圣颜却未加以实质阻拦。

    十四顶撞得下不了台,两人杠到极点时,康熙一怒,顺手抽了侍卫的佩剑砍去,惊慌中,众人只以为康熙要砍的是十四阿哥,但胤禛冷眼能察,康熙的眼神始终盯在十四阿哥身后的老八。

    这一世,胤禛与十三一起向前,抱住气极昏厥的父亲,而不是君威无比的大清朝皇帝,但剑下无情,划了两人胸膛一道。

    (乾清宫)

    康熙醒来,太后就在一旁,德妃带着十四阿哥来请罪,但康熙不见众人,只向太后问起老四与十三的伤势,知道不严重后,就让李德全都带着人下去。

    “皇额娘,老八对于京官与外官的掌控,出乎朕的意料之外啊!近乎是逼宫了!之前尚有太子平衡势力,如今太子被废,官员们一面倒,吏治已败坏不堪至这等地步!照此下去,我康熙一朝无官不党、无官不贪”

    “皇帝可要另立太子?”

    “不可!现在谁坐那个位子,谁就是八阿哥的箭靶,虽能稍缓他的风头,却也平白牺牲了一个皇子。”

    “皇帝对废太子可还有期待?”

    “保成,终究是朕对不住他。但朕无论如何也不能将祖宗基业交予此等有失孝德之人。”

    “如若皇帝已彻底放弃废太子,倒不如再用他最后一用,鱼死网破,四阿哥也日渐出息,久之易遭嫉,或许皇帝也多提拔提拔其他皇子,为四阿哥掩护,待四阿哥或跃在渊之时,江山已定。”

    这份乱于太后离开乾清宫后结束。康熙终究未发落任何人,行旨此次举荐责失不究,也不得再提。三日后,康熙纳太后之言,颁诏天下,复立太子。

    太子复立后,与八爷党的关系恶化至极,另外积极攒取人心,雄厚自己的势力,使康熙对他彻底心寒,连仅剩的一丝歉疚都消磨殆尽。

    康熙为平衡各方势力,另启用五阿哥、七阿哥、十二阿哥等,就连大不敬之十四阿哥也在重用之列。康熙甚至加封诸子,使三阿哥为诚亲王、四阿哥为雍亲王、五阿哥为恒亲王,七阿哥、十阿哥为郡王,十三阿哥、十四阿哥为贝勒,并恢复八阿哥贝勒爵位。

    康熙此旨试探意味颇深,果然八爷一党依旧团结,并顺势推举十四阿哥出现,而使康熙疑惑的是,照理,太子大罪后复位,表示太子得宠不败,一众势力理当回流至太子这头才是,却不料被八爷一党抓得更死。

    正此风雨之际,黄河流域诸省老早开始戒备,胤禛打理的户部更战战兢兢,等康熙终于空出手来,这才想起黄河时,张廷玉老早依雍亲王指示,预先扣下赈灾预算及物资,就等春夏黄河一怒,钱粮即刻到位。

    然而,最墨非的,就是铁齿不信邪时偏出乱子,准备周全了反倒派不上用常康熙四十八年春夏入秋,黄河沿岸稻麦丰收、水沛涛平、百姓安居,多亏若曦给出的点子,胤禛与十三让太子上呈的治水方案,此乃明初至清初之间,黄河水患治理史上最杰出的政绩成就。

    康熙大喜,太后更是打从心底替孙儿骄傲,可不?老祖母都疼孙儿,何况这孙儿上进争气,又是她一手拉拔大的。

    (寿康宫)

    “皇帝太委屈人了,说好入秋赐婚,眼下都中秋了,今年的好日子都给去了大半儿,要是赶在年前,内务府只得匆匆凑数,皇帝就这么不待见哀家宫里的人啊”

    “皇额娘息怒、息怒,都是朕一时疏忽!明日中秋夜宴,朕必给皇额娘一个满意的交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