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科幻灵异 > 盗艺江湖 > 第123话 铁蒙口

第123话 铁蒙口

    越往前走,地上的骨骸残渣越多。但大体成一线,顺着巨大胃部的中间地带延伸。轻微的铃声也越来越清晰,两边石穴洞口每相隔不远都会出现,距离虽然不等,但是在洞口向里张望,石穴有大有小,陶瓮和挂饰堆都存在。

    李立明说如此布局,即使岩石再坚固,也不能完全承受上方的重力,肯定要压碎的,除非上方也有很多空心石穴。

    “上面是尖的”丁晓东的意思很明显。上方略尖,按体积估算重量应该不足以压垮下方,他可不是经验不足,试图否定一些事,八成和我想的一样,现在就收点金银回走。

    张春来确定明哥说的正确,上面的确是空的。在这巨大胃部的空间内,聪虳一直都能准确听辨出上面的空间。“而且,你们就快听到水响了”张春来道。

    揣摩别人的心思我不擅长,也自然局限了我做不了什么,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不能提出。木火烧尸已然觉得不对。但是李立明确有不同的看法,火烧的时间在四壁上有体现,那是一场很旺的大火,爬进来的洞口边,只有薄薄的一层火灰,很明显火源只集中在巨大胃部底下,木料多少根据尸体数量控制的不错。

    “至于烧的什么尸体,暂时不要想太多。很多情形,可以根据现在看到的情况来想象”李立明道。

    巨大胃部前方的岩石上出现很多孔洞,其中很多孔洞上简单凿刻出很多台阶,勉强能够下脚,环环相连盘旋而上。选择一个最宽的洞口,张春来第一个爬上去。明哥叫他小心,这些岩石孔洞外观看去不像很结实。

    张春来凭借聪虳的强大听力,在通道里兜兜转转,我们跟在后面也不能抱怨,犹如蚁穴迷宫一般的通道有宽有窄,当中很多经过的地方能够站起来,空间大小犹如房屋,只是四面都有去路。

    也不知爬了多久,上到张春来坐定的石洞的地面,屁股下坑坑包包,这和下边的巨大胃部不同,地面没经过休整。灯光一扫,洞里怪石林立,空间还算不小,有的支撑石一人多高。石穴虽然不高,但是冷气迎面吹来,一点感觉不到压抑。

    肯定在周围边缘全是通往草莓巨石外部的孔洞,而且高度处于中上部。只要仔细寻找,一定还有向上的台阶。

    只能说是石柱状的支撑,因为宽敞的空间里没有石穴布局,当中数不清的支撑岩石把空间隔成一块块大小不等的区域。无法辨别方向,上下高度又是不等,脚下根本站不稳。

    邵军叫大家过去,悄悄地靠向丁晓东和邵军,在他们不远石柱的拐角处地上,伸出半个青绿色的人脚。肿的发涨的半个人脚脚心向上,如果那边是个青绿色尸体的话,照这个角度尸体应该是面向下,趴在地上。

    丁晓东将酒爵灯端在面前,缓缓的向前移动。我把击锤搬开,如有不测八颗子弹能给我们争取一点时间,出口就在身后。

    ‘尸身发绿,必有诡异’。

    老话绝对有道理,眼前的绿色人脚,都不敢怠慢,绿色本身就是毒尸,不管是毒死的还是活着的时候慢慢服用毒性药物,毒尸起尸很可怕,伤到一点都是致命的。传说中的白毛凶,成尸之前就有绿色的肉毒活体。

    张春来也蹑手蹑脚过来,站的远远的看。李立明不让靠前,灯光进去一点,尸体全貌显现出来,浑身肿胀异常,油光铮亮一大包,男女已然无法判断。周身外边腐烂成一圈的衣物,就像水泡发白的肥皂。如此这般肿胀,想必前面的头也是大半缩在胸腔。奇怪没有臭味,很不正常。

    丁晓东犹豫不前,他是想划开这具青绿尸体,鬼脸哭笑是炼蛊邪尸,这里又出现如此吓人的青绿尸。手里拿刀也不知如何是好,涨成这个样子,刀划上去的情形可想而知。

    “算了”我道:“尽管我也想看看这究竟是什么,但是还是别碰的好”。

    “这东西和下边的木炭应该有关”李立明道。

    楠楠做好记号,几人分头寻找。邵军在最左边的地方找到向上的台阶,贴在石壁一边简单开凿,旋转向上。爬上不到五米高,出现椭圆形的平缓地带,空间一下子变得宽敞起来,说话都有回音。四面密密麻麻的洞口,李立明朝最近的一个伸出头去,无边黑暗显示,这里就是大草莓最上方。

    张春来在另一边洞口弹出半个身子,叫我们过去听。靠近张春来的时候,耳中就听到类似下水管的‘咯咯’声响。前方漆黑望不到边,那种声音就像黑暗中有根巨大水管,流动的水中似乎带有空气。

    洞口外就是巨大草莓上方,可是灯光顺着外沿下去,并不是圆滑的坡面,而是略显平缓的空地。灯光继续游走,这里的方位应该是巨大草莓歇入山体的一侧。强扭脖子回头,最上面居然看到垂下来的岩石。

    离我不远的洞口里,李立明的脑袋也冒出来。两道灯光连起来,照亮的范围加大,原来这巨大草莓,是用来堵住山体空间,后面还有更大的区域。光线这时候向下,只能看出来缓缓的下坡,坡度几乎可以不计。

    草莓尖在山体外面,难怪在挂壁栈道上能够听见一点水响,走到山谷底却听不到。声音在光滑的草莓岩石上,都被挡住传向巨大的空间上方,也只有张春来的聪虳能够分辨。

    “明哥快来,这有东西”楠楠在身后急促的喊,李立明顾不上查看下方,急忙缩头回去。我也只好回身钻回石穴。

    见到草莓上的岩石,方向就容易辨别。椭圆石穴的北侧,邵军蹲在地上,照出面前几具尸体的影子。有邵军挡着,楠楠被夹在我们中间引路,脚下十分不平,几个人摇摇晃晃的走过去。

    丁晓东迅速的掏出‘火腿肠’叼在嘴里,手握沙袋靠上前去。我紧随其后,李立明跟在我俩的后面,扫视身后的宽阔空间。转过身子,被眼前的一幕惊出一身冷汗,死尸见过不少,可死成眼前这样的两具尸体还是第一次见到。

    浑身淡绿色的男性尸体面向下趴在地上,一具女尸脖子上有条锁链连在手里,锁链的尽头在邵军脚尖前,一条腿搭在男尸的背上,一条腿弯在身下。女尸全身衣物,很像扎染绞缬的纺织品,颜色和石穴褐色接近,布满一层薄薄的落灰,使其粗看很难发现。

    李立明戴着手套小心翼翼的去拽那条铁链,他是想把两具尸体分开。就在李立明稍稍用力之时,女尸的头掉在地上,这时才看到女尸的头保持着原来的发饰,头发盘起,上面还有银子做的网状头饰,随着掉在地上散落灰尘才看清全貌。

    女尸身上的扎染主色原本应该是红色,花纹是连理枝。胸前整块挂饰随着灰尘掉落也显现出来,往里是一件右衽长裙。脑袋一掉,身上的衣物片片开裂。明显是一件嫁衣,除了袖口不长,其它样式和古代纯衣纁袡大致差不多。片片开裂之后,再去联想脑袋上的银色网饰,原本下面应该还有一块盖头。

    但是两具尸体的样子,给人一种带着动态的架势,仿佛这个男的想把女尸搬走。

    邵军说道:“那边还有几个穿着和这一样衣服的女人”。

    “先别忙”我道。阻止李立明起身,灯光马上照向女尸的脖子。齐刷刷的切口,根本不是自然断开。

    丁晓东将女尸轻轻地拽倒,倒向一边的女尸肚子部位盘着男尸的一只胳膊,胳膊在女尸肚子里腐烂的十分严重,随着女尸慢慢倒地抽出来小臂骨,皮肉被带下去。

    女尸倒下看到男尸的后背虽然浮肿,几条清晰地印痕像是纹身,颜色发白。李立明仔细盯着半天,才说道:“是烙印,被烧红的烙铁烫的。这个花纹代表什么意思?”。

    走过去之前特意用螺纹钢将女尸的肩关节掰开,一只手上还有铁链,拖着铁链把它放在一边。已然干透,不用担心。

    张春来抽出匕首,轻轻的将男尸头上发黄的东西挑出来。带在脸前的东西被摘下,整个头歪过来,五官聚在一起,没有一点人的样子。只有裤子没有上衣,显然是死在这里之前光着膀子。腰间粗麻绳,活结扎在屁股后侧。奇怪的是头旁边没有头发脱落,难不成这人还是一个光头。

    放在一边的地上,大家仔细的翻看,外表三角形的样子很像大鸟的喙,面里全是腐烂的絮状物,很难判断是什么物质。两边各有数排极小的圆孔,表面光滑经过打磨,凹面和面部轮廓很接近。

    “应该是一种器具”李立明觉得如此形状只能带在脸前挡住口鼻,最贴合实际的功效应该是用来防止毒物的面罩。史书上有过记录,南宋后期的采矿业得到长足发展,当时的铁矿石已经是商品,只不过受国体影响,领土一再压缩,资本主义也留在了萌芽阶段。

    “‘井工善用铁蒙口,形如鸟喙,避肺疾’,这是书上记录的,只是到目前没有一件实物出土”李立明道。恐怕这东西就是古代工匠自己做的防尘面罩,铁蒙口。

    “南宋那强无敌的时代,有什么可长足发展的”我道。

    “别小看了宋代的文官治世国体”丁晓东道:“一张清明上河图,够你研究一辈子”。

    “研究个屁呀!”我反唇相讥道:“知道清明上河图在沈阳机场的仓库里找到的时候,烂成什么样了嘛!”。

    李立明目光似在沉思,后背因为肿胀严重,印记在皮上涨开已然不是原来的样子。确实有点像李立明说的烙印,皮肉肿胀也能显现那种突出皮肤的疤痕,火灼伤的外观应该是一副图案,原本形制极像蝴蝶。尸体居然没有一点臭味,这就不对了。

    张春来在支撑石后面的角落里找到一张很大毛皮,看不出什么皮质,但上面的少许鸟类羽毛说明那是缝制过的东西。几根羽毛颜色鲜红带着微微发蓝的花纹,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孔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