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科幻灵异 > 盗艺江湖 > 第222话 开场

第222话 开场

    坐在门前木梯上,身后昏暗的小楼,远处大山的山脊上一抹惨淡的火烧云,山谷下已是一片漆黑。

    想想几天以前福州夜市灯火辉煌和身后昏暗的小楼,我只能用凄凉来形容此情此景。人们都用十万大山来概括广西地貌,连绵起伏的山脉在落日余晖下各自展示自己的颜色,向远处望去,火烧云下也很壮观。

    山路十八弯,曲曲折折盘旋而上,阿约孤单身影从山脚下走来,渐行渐近,身形纵跃而起,健步如飞,不知为何他的头怎么看起来那么大。等到了不远处我才看清,他手中抱着一个很大罐子,还有一个大罐子顶在头上,几乎以离地几米的高度向山上跃来,真像电影里的轻功高手。

    走进院子放下大罐,我才知道里面不少吃的。“只有这么多东西,请你尝尝苗家的特色,这个村寨里只有我一家是彝族,还有五户是土家族”阿约道。

    阿约的家在这是彝族独户,话里也有一层没什么世交的意思,心里已经猜到阿约的父母也许不在人世,但是我不想说出来,刻意避开父母这些字眼。

    “你不会是偷来的吧?”我问道。

    阿约白了我一眼,说道:“这么多年只有塔鲁大伯照看我家,也只有他还算是阿爹的朋友”。

    阿约不许我碰他家里的任何东西,不知道这是何原因,但我只能照做,坐在板凳上看着阿约点起了炭锅,小铁炉一看就是手打的,蝙蝠纹饰匠心独运。

    也许他只会这样做吃的,香味让我真的感觉到饿了。阿约边忙边对我说了一些苗寨的事情,早在清代就规定苗民入户,苗民大多都有汉姓,每个人都有苗名,基本都是生苗。彝族也有很多分支,本是自成体系的彝族语言文字,却又因为地域不同,发展的各有不同,相邻两个村子的彝族人,语言都有一些差异。

    “所以,当地苗人才会认为我家不是纯粹彝人”阿约道。

    阿约对我讲着这些,不禁对他有一丝同情,我想一户彝人,与其他族人应该很少交集。“少放点肉吧!这段时间吃的肉太多了,不消化啊”我道。

    香喷喷的晚餐,没打乱我的思维,在江西地下和现在,阿约所知的东西不少。按照他和我说的,他只有几年的倒土经历,这些也许不全是在实践中得来,他的家在这么偏僻的广西苗家村寨边缘,能给他这些的应该是他的父母。

    “在南京,你让我们去把钱全要出来,不合规矩的事,你当时怎么想的?”我的话本意是想继续从他那套话。

    阿约闷头吃着东西,对我的话置之不理。老早我就吃饱了,坐在板凳上看着阿约吃,不时也夹起几块咸鱼,慢慢地品尝。阿约的这个小锅放了很多东西,煮在一起别有一番滋味。“你为什么说起这些?”上楼前阿约才对我说了这么一句,弄得我一时没想起来说过些什么。

    “我只是觉得你这身功夫不简单,我不相信这世界上有什么轻功,那是武侠小说里杜撰的东西”我道。

    走到楼上的屋子里,枣红色做箱柜整齐摆在一边,阿约背上来一大卷线毯,这少数民族的手工制品精美实用,铺开在地板上能睡四个人。阿约道:“有点脏,不过不要紧,明天我洗了就好,好几年没回来,这些都是塔鲁大伯给照料的”。

    阿约一直闷声不响的忙乎,也许是这些天事太多,我根本全无睡意,看着他有条不紊的样子,想起了张春来,也许这些从小就孤独无靠的孩子,自食其力的性格是共通的。

    阿约躺下来,缓缓的说道:“是钟磊,从之前的老主顾口中得来的消息,暗店大老板要给日本人招募一些土贼,而且要两伙,两伙人数都不能多”。

    坐起身子,心里一阵莫名的高兴,想不到我问阿约这身功夫,还整出点遥远年代的传说。阿约慢慢的说着,在他很小的时候,阿姆就给他讲过,发丘和摸金雨派,在西汉时期达到顶峰,各自门人无数,各种奇异的体质和绝技层出不穷,江湖上的缩骨功,就是发丘其中一门的绝技。

    一直到东汉末年,双方才真正合作一次,阿姆说的人名他记不住了,只知道那是个道士,仰仗道家‘神通术’肆无忌惮,在汉献帝面前戏弄曹操,为的就是想取宠于汉献帝。可他想错了,这件事惹怒了曹操,发丘和摸金本是水火不容的两派,无形的压力终于使两派走到一起。故事里只说两派进攻太虚山,他们同仇敌忾,那一门所有道徒都被杀伐殆尽。

    那次合作也是唯一的一次合作,之后两路人马再没有相见。然而故事却有后续,传说在当时东吴地境一个叫草履山的地方,两派经过一场撕杀,当地人也一夜之间迁移到不知什么去了,传说中草履山也变成了将军山”。

    阿约的语气很具有煽情作用,神智不知不觉被他带到了那金戈铁马的传说年代。

    “怎么样,是不是像神话一样虚幻缥缈”阿约说完,带着一丝玩味的怪笑,转眼之后又是黯然神伤,他想起了阿姆。阿姆是他对母亲的称呼,有人认为彝人称母亲阿模,不同地区发音有差异,在阿约口中,怎么听都像阿姆。

    “也不一定是传说”我道:“既然提到了神通术,这些故事就是有一定根据的,东汉末年,太平道也是在那时间发展起来的,和这件事当中有没有联系很难说,但神通术这个东西可是的确有流传下来。曹超在东汉末年不也是大力镇压太平道吗?很多人听到这些都当成是故事,可是故事也是有根据的,神通术后来传到日本,也就有了日本忍者,西努比达”。

    说完心里就觉得有一点疑问,可是怎么也抓不到问题的关键。阿约也有点想笑,这聊着聊着就把忍者都搬出来了。看着阿约还是一副略带伤感的样子,我只能把疑问一点一点的理顺出来。

    阿约的母亲,她是彝族人,她给小时候的阿约讲了这些故事,那么这些故事是阿姆在族群中听来的流传可能性不大,也不太可能。想问问阿约他的母亲是什么人,又觉得这么问不妥。

    “怎么一张你家人的照片都看不到?”我忍了很久还是问了出来。

    我突然想看看阿约的家人照片,心里的感觉越发清晰,他的家人应该不是彝人!

    阿约扭头过来,刀划般的脸孔就像一具尸体,睁得大大的眼睛里翻着眼白,在昏黄的烛光下吓我一跳。屋内有电灯,时间长了没人打理,要重新换新电线才能用。阿约手指我身后角落枣红色的橡木箱子,说道:“都放在那里了,十多年了,从来没有动过”。

    “是从你阿姆阿爹离开之后,再也没打开过是吧”我道。

    阿约凝视着我,眼神中带着一丝喜悦光芒,一和他对视,我就看出他是在回味我说的话,不知我什么地方说得不对。

    “离开”阿约喃喃地嘟囔一声“为什么要说是离开”。

    从橡木柜转回头来,觉得阿约的脸色更加复杂,我只是不想说成死那么难听,虽然说是死了也很平常,但害怕阿约接受不了。眨眼之间阿约回过神来说道:“离开就对了”。

    眼睛差点爆出来,他在说什么,让我一点抓不到头绪。“阿姆她一定是因为什么事离开了,不然不会十多年音信全无”阿约大声道。

    阿约的举动让我咋舌,他母亲十多年前离开,只留下他们两父子相依为命,几年以后他的阿爹也去世了。阿约的父亲带着对妻子的思念郁郁而终,临死前只告诉阿约一句不要找,阿约一直坚信母亲还活着。我不想无端猜测什么事情,换成是李立明,此时没准能想到阿约的母亲和人家跑了也说不定,可我完全没有这样的思维,只能回头看着橡木柜。“你看它干什么?”阿约道。

    “橡木质地坚硬,属壳斗科的一种,因为我国产量少所以价格较贵,东北的柞木和它是同科,质地相近。我小时候吃过柞木果实,大人们都叫它橡子,味道不算难吃,也不怎么好吃”我道。

    “你说什么呢?”

    回过头看阿约有些死板的脸,我正色道:“老实说我从你家里一点也看不出彝族的特点,我不知道你阿姆为什么离开,我只想说,坚持你的信念,把她找回来”。对于阿约的家事,我唯有同情阿约的遭遇,换成是我,估计还没有阿约这般坚强。

    说完我回过头继续看橡木柜,阿约在我身后站起来道:“希望你们可以帮我”。一句话道出了阿约的无助,他一个人做不了多少事。

    “一只羊也是赶,两只也是放”我无奈道。

    “羊?”

    阿约没打开柜子的时候,我在旁边显得十分专业,有板有眼的观察每一个细节。“外表没有花纹,样式很普通,除了木质非常好之外,完全没有提高橡木家具价值的工艺,上的是明漆,这应该是木匠在你家打造的”我自言自语道。

    抬头看到阿约瞪得大大的眼睛,看得我有点不知所措,“你干什么?整得我家跟案发现场似的”阿约道。

    “对不起,我只是想烘托一下气氛。十多年没打开了,我们要记住每一个细节,也能让你找到一点回忆”我道。

    阿约的手扶在盖子上,神色带着一丝伤感,微微发抖的双手,让我几欲上前阻止他,生怕他打开箱子,会止不住大哭出来。孩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只有离开母亲的孩子才会了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