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三国靠属性加点成为最强黄巾 > 第72章:曹军西进,刘军北伐

第72章:曹军西进,刘军北伐

    江夏城主府的规模之小,甚至不如舒城的八分之一。

    前院到后院的距离甚至不如一个舒城大殿。

    城主府内只有四个寝房。

    除了大殿的主房之外,就是侧殿连在一起的三个客房。

    周仓和徐庶没有什么家眷,除了一将一谋之外,侧殿的第三间客房是准备给侍从丫鬟们的。

    但凡随便再来个人,江夏城主府都完全无法接待。

    虽然条件差劲。

    但是再怎么说。

    这也是江夏郡内数一数二的大建筑了。

    “时刻注意军中将士的操演情况,一旦有步履难撑,头昏发热的人,立刻上报!”

    黄巾军开辟的新营在江夏城以西。

    其地理位置既能挡住荆州四郡向江夏进犯的军队,又能最大程度的避免逃兵流向扬州内部。

    三十万流民中能够进行操演的只有七万人,勉强具备战斗能力的不足三万人。

    二十三万黄巾众里,能参与修建新舍的人只有不到十万,十万人里尚处壮年的不到四万。

    好在接连半个月的天气一直都很好,微风和煦,既没有暴雨也没有烈日。

    黄巾众在江夏郡内各地搭建的新舍很快便初具规模。

    鄂城极其周边附属小县安置三万。

    西陵城内外安置六万。

    以上二城之间的丘陵乡野,大大小小安置四万。

    江夏里里外外,周边乡野,从城内到西侧军营共安置六万。

    长坂桥周边直至江夏乡野,共安置大小六万。

    本来江夏郡是荆州境内一个极其偏远的边郡。

    郡内少有集镇,百姓长期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

    先前荆州官家对此地的税收也是极其潦草。

    凡是荆州收税兵团途径之处,家中有人便要收税,无论收过几次。

    若是家中没人,则视为无主之地,将其家财搬空。

    当初周瑜重兵入境之所以会被百姓竭诚欢迎。

    主要因素之一便是荆州的官家太不当人,三番五次地过度收税搞得境内民不聊生。

    正巧当时黄巾军四海名望极高。

    江夏距离扬州又近。

    所以几乎是黄巾军走到哪里,哪里的百姓就直接投降,更有甚者头捆黄巾等着黄巾军到来。

    这三十万黄巾军众的加入让江夏郡一下子热闹了不少。

    若是能苟且发育个四五年。

    他们将会成为黄巾军极其强大的中坚力量。

    可前提是,黄巾军得养着他们。

    当下局势动荡,四方诸侯都在纠集资源练兵铸器以快速壮大自身势力。

    像年事已高的老人或者尚未记事的孩童。

    往往会被他们单方面盘剥。

    在诸侯们的眼中,只有壮丁才是唯一可以利用的资源,其他的,都得先放到一边。

    司隶作为十三州最为富庶的地方,掌握着天下最多的资源和粮草。

    但是在司隶的乡野却随处可见饿死的老者和被抛尸的孩童。

    汉军之所以可以多线交战仍屡战屡胜。

    半月前,董卓所领导的汉军曾同时兵分四路。

    压着凉州马腾打的同时,将北方蛮夷死死咬在雁门关以北,作乱的地痞乡勇更是被打得抱头鼠窜。

    只有突然出现在偃师城的黄巾奇兵对汉军造成了些许伤害。

    但是无伤大雅,黄巾军带走境内的老弱病残后,汉军的后顾之忧越来越少。

    他们索性以惩戒之命横征境内所有与黄巾有染的乡野百姓。

    只要家中有一点点太平道的痕迹,例如黄巾,教文之类的东西。

    那么汉军就会蝗虫式抄家,但凡有反抗之举者。

    均以黄巾乱兵之名斩首示众。

    抄家后,老朽全面抹除。

    孩童已记事者,随父母一并掳走。

    男丁纷纷戴上脚镣,发配到官田耕种,官矿开采,官厂铸兵。

    妇女则统一收容,勒令他们随军造饭,缝补纺织。

    掳掠来的记事孩童,顺从则集中管理,时刻准备成为汉军的新鲜血液或者奴隶。

    不顺从者也集中管理,以铁链刺穿手臂,像蚂蚱一样串在一起,由董卓亲兵全权掌控。

    直至数量合适,再带到董卓身侧,集中抹除。

    汉家昔日的荣耀已经彻底不在。

    取而代之的。

    是民不聊生的大环境,和被蒙蔽双眼的君主。

    可眼下四面八方皆是敌人,董卓想要为自己所掌控的政权续命就必须这样做。

    虽然惨无人道,有悖天理。

    但是这也导致汉家官军的整体构成开始偏向年轻化。

    实力暴涨,投入的资源与战斗力转化比来到了空前的高度。

    几乎是十份粮食就能对应八套甲胄。

    起初匈奴人是细作传回消息说汉家气数已尽才举兵来犯。

    但是眼下,他们不但劫掠不了汉军的城池,反而被汉军日夜劫营。

    好不容易才死里逃生的匈奴部队都是走着回草原的。

    因为汉军不仅拆他们的营寨劫掠辎重,甚至还烹煮他们的战马。

    以劫掠战术统治草原的匈奴狼王从未见过这么恐怖的汉军。

    他被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狼狈地回到草原后更是被刀兵逼迫让位给了其他的草原部落。

    匈奴退去后,并州安定。

    凉州马腾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就在他决定答应汉军的要求,入朝为质的时候。

    冀州来使陈宫将他劝了回来。

    “曹公真能不计前嫌,鼎力相助?”

    陈宫带来了曹操的礼物。

    是一把上等的猎弓和一件新制的黑色大官袍。

    “若是将军能持续对董卓军施压,我主大业必成,届时曹公掌权天下,而寿成公则可全权执掌并凉二州,领并凉州牧!”

    要么一无所有,要么并凉带走。

    马腾并不是一个懦弱的人。

    “天下之人,岂能服曹公?”

    为了打消马腾的疑虑,陈宫带来了一个马腾安插在曹营中的细作。

    那人被随行侍从五花大绑扔到马腾面前。

    “一切事宜,寿成公大可与此人对问,陈宫告辞!”

    那细作是马腾的亲信。

    虽然马腾在陈宫面前不显山露水。

    但是待到陈宫走后。

    马腾赶忙亲自为他松绑。

    从此人口中,马腾得知了秦子豪做客许昌的事实,并从二人的交易中推演出了结盟的可能。

    “天下之势尽在曹公与秦公手中,若是将军能与二人称三,不免是一条出路啊!”

    心一横。

    马腾下令斩杀汉军来使,势要与董卓在凉州死磕到底。

    曹军于酷暑之日向西进发。

    董卓军一时间陷入夹攻,陷入了不得不分兵东西战线进行苦战的尴尬境地。

    就在董卓四方征战,想要给自己的政权强行续命的时候。

    洛阳皇宫中的刘协开始暗暗反抗。

    刘协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

    他只知道,董卓接连好几个月都没有回洛阳。

    借助朝中的宦官之流,刘协开始暗暗发展自己的势力。

    虽然一路磕磕碰碰,但很快,他便夺得了在后宫的全面自由。

    现在,他可以留宿的地方终于不止董贵人的府邸了。

    整个后宫的卫兵全都被刘协的宦官收买。

    他现在想去哪位妃子的府邸就可以去哪位妃子的府邸。

    想要留宿就可以随意留宿。

    一时间,刘协突然有了灵帝的几分行事风格,他也开始西院玩狗,东宫赏“花”。

    十三州之东,刘备和孙策终于等到了机会。

    “明日北伐!”

    这天下大乱之际,八方诸侯都在想着彼此讨伐。

    只有黄巾军在忙着秋收,筹备冬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