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惊覆天下 > 第二十三章 编练营

第二十三章 编练营

    五天后,步兵编练营。

    望着眼前的一排大通铺,王惊有点恍然,他最终还是决定进入军队。

    任凭希望多么渺茫,他都不能放弃。

    不过他有点惊讶军队的效率,距离当日报名也就过去了三天,一切审核就办好了。

    个中原因吗,王惊猜测可能是报名参军的人太少,毕竟正值战时,很容易就丢掉性命,而这正是他要的。

    他的床上堆着两堆东西,一堆是一套制式衣物,另一堆是一个自带的包袱。

    翻开早已被检查过的包袱,最上面是需要换洗的衣物,中间夹着一些银子。

    都是这几个月他的工钱,由于铁匠铺几乎没什么开销,也就攒下了一些。不过掂量了一下装钱袋子的重量,有些出乎意料的重。

    松开袋口系的绳子,王惊数了数,多出了十几两。随即他想到了什么,心里一暖。

    包袱最里面是一副软甲,临走前师父亲手交到了他手里。

    黝黑的有些发亮的软甲十分轻薄,看上去其貌不扬,却并非是用通常锻造甲胄的块炼铁制成。

    照师父说,这副软甲是这些年来他的得意制作,用百炼钢混以适当比例的墨石制成,具有良好的抗穿刺能力,拿来保命最合适不过。

    王惊以其过于贵重不想接受,老头儿立即吹胡子瞪眼地说,要是你死在战场上,谁来给我送终?

    无法,王惊只得拿上。

    原本,初到到军营时,他还有些担心这件软甲能否留下来。可负责检查的军官除了看着这副甲的眼神有些发热之外,并没有说什么。

    后来王惊才知道,军队除了发的制式兵器外是可以自带兵器的,只要不影响作战。毕竟每个人的习惯都不一样,说不定关键时刻就能能救命。

    唉,早知道就把三星连发弩带来,只能以后再去铺子里取了,他有些遗憾地想道。

    不过,这件软甲和弩机现在还用不着,等正真上了战场才能派上用处。

    拿出了一件内衬,系好包袱,王惊将它放进了通铺对面的柜子里。

    每人一个储物柜,又宽又深,还可以上锁,这点倒是十分方便,不过他怀疑那把小锁是否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嗯,以后得自己做一把才行。

    回到床边,他开始穿起了那套制式衣物。

    上衣和裤子整体偏淡灰色,摸着有点粗糙,像是寻常的粗麻布,应该很耐磨,非常结实。

    靴子由黑色皮革制成,鞋底厚实,靴筒到脚腕,可以由自由活动的绳子调整松紧系好。

    黑色腰带三指宽,也是由皮革制成。扣上钢制皮带扣,将多余部分缠绕腰带一圈垂在腰间便可。

    最后,用护腕将宽松的袖口扎紧。

    镜子里,一个黑发黑眸的少年出现。

    他眼神刚毅,身材匀称。一身淡灰色制式军服穿在身上,少了些少年气,多了几分肃然。

    王惊活动着手脚,稍有些束手。不过这是领的均码,不合适是正常的。

    换好衣服后,他走了出去,准备去编练官那里报到。

    编练处在演武场边的二层阁楼上,而新兵宿处在另一边,所以需要横穿整个演武场。

    此时是下午,演武场上有着一块一块的人群正在操练,王惊有心数了数,每一块大约是五十人。

    阁楼上,一间写着编练处的屋子房门大开。走进去,发现只有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壮汉靠着椅子呼呼大睡,呼噜打得震天响。

    来到跟前,王惊大声喊道:“这里是编练处吗?我来报到。”

    “嗯?”壮汉猛然惊醒。

    回过神来后问道:“什么?”

    王惊又说了一边遍。

    壮汉生了个懒腰,不满地嘟囔着什么。

    然后一边拿出一踏册子一边打量着王惊,嘴里还说着,“临时抱佛脚,这期都快练到一半儿还往进招人,世风日下啊。”

    络腮胡壮汉将册子翻的哗啦哗啦作响,到某一页时停了下来。

    他迅速扫了一遍,右下角找到了一处空白。

    这是薛同那一队,前两天还在抱怨为什么只有他没有编满。嗯,就放到这里吧。

    “名字。”壮汉问道。

    “王惊。”

    壮汉又拿出另一本名册对照起来,核实后提笔将王惊的名字写在了空白处。

    “你就去薛同那一队吧,现在可以去报到了。”壮汉说着站起来向外走去,王惊跟上。

    “就是那一队。”壮汉伸手指向一处角落。

    王惊眯眼看去,答道:“是。”

    来到队伍前,一位军人脸色铁黑,正在大声训斥着什么。

    “薛将军,我是新兵王惊,前来报到。”

    军人转过身一步步走来,他身形偏瘦,高高卷起的袖子下有着古铜色的皮肤,好似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他嘴角一翘,“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你高看我了,叫我薛队长就行。”

    “现在。”军人突然提高了音量,身形一挺,“新兵王惊,走到队伍最后。”

    “是,薛队长。”王惊一凛。

    “教官,操练时叫教官。”

    “是,教官。”王惊立刻跑向队伍末尾。

    薛同回到队伍前,依旧铁着脸。

    “你们这群废物,干啥啥不行,吃啥啥不剩。看看你们做的这些动作,怎么想靠手里的绣花针捅死敌人?我告诉你,差的很远。现在,跑圈五十。”

    底下的众人手里端着木枪,枪头包裹着布团,保持着刺击动作。

    听到这句话顿时一片愁容,可又不敢表现出来,只得像一堆臭苹果一样集合队伍呈三列慢慢跑去,薛同在队伍一侧陪跑监督。

    整个演武场其实不大,绕着跑一圈没多远,可五十圈就不一样了。

    王惊也跟在后面,一圈下来估计着有个四百米左右,五十圈就是两万米。

    他对两万米没什么概念,想着应该挺多的,到时候可能会跑不动。

    到了第四十圈的时候,队伍已经稀稀拉拉地散成了一条长龙。整个演武场一圈都是他们的人,如果不是薛同还在某一处跑着,已经分不清楚哪儿是头哪儿是尾。

    新兵们已经精疲力竭,他们嘴巴大张,脸色苍白。像一株株无根的杂草,风一吹就会倒下,只能三三两两搀扶着前进。

    远处的二层阁楼上,络腮胡壮汉捏着一杯茶,不时小酌一口,发出一声舒叹。

    看见演武场上东倒西歪的一字长龙,他有些无奈的笑了笑。

    “这薛同还是这么拼命,这些新兵有苦头吃了。”

    不过想到已经爆发的战争,他又呢喃道:“狠点好啊,现在狠点到了战场可以少死点人。”

    队伍的最前面,或者是最后面,薛同一直保持匀速跑着。

    现在已经跑到了四十五圈,当然是以他的速度来说。

    而刚才跑的最快的人已经在两圈以外。

    这时,他才记起了那个新兵。环视一周,却没有找到任何相似的身影。

    应该是跑到一半到哪休息去了,因为这次的训练量是他根据新兵们的极限设置的,这是训练两个月的成果。

    一般人根本坚持不下来,即使体质好一点的顶多三十圈左右。

    而看那小子的体格吗,怕是早歇菜了。

    还得对他加练啊。

    第五十圈的时候,薛同放缓速度,不经意间回头。

    才发现后面跟着一个人,仔细看去,是那个新兵?

    他怎么跟在后边。

    薛同来到王惊身边,喘着粗气问道:“你……怎么在这儿,从哪……钻出来的。”

    “报告教官,我一直跟在你后边。”

    薛同打量了一眼。

    脚步丝毫不乱,只有呼吸有些急促。骗鬼呢,连我都喘成这样。

    于是他只当这个新兵从半路加进来,脸皮薄不好意思承认,也就没再深究。

    五十圈结束,大部分人都能坚持着跑完全程,这让薛同有些满意。

    训练效果很不错。

    而少数没有跑完的他都记在了心里,之后少不了重点关照。

    最后训话,解散。

    又累又饿的新兵们顿时疯了一样冲向了某一处,王惊莫名其妙。

    待他跟着人群到地方后,才发现是吃饭的地方。

    轮到他时就只剩下点稀汤寡水,于是下定决心以后要第一个冲到这里来。

    饭后,新兵们浑身又充满了精力。

    他们冲到演武场,分成不同的小团体。角力的角力,切磋的切磋。

    还有有平时结下怨的,也会在这时公开约架,只要不出人命就行。

    王惊饶有兴趣地这里看看,那里瞧瞧。

    偶尔也下场玩一玩,虽然力气没人比得过他,可技巧方面厉害的却大有人在。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两个月过去。

    虽然编练营的各种训练对他的体力没什么影响,每一次体能训练都能完成。

    可却让薛同和队内的其他人刮目相看,完全没想到这个新兵能跟上已经训练了一段时间的他们。

    另一方面,王惊所欠缺的各种实战技巧土突飞猛进。

    军队中的一招一式非常看重杀伤效率,能直接捅上去就绝不绕弯,对他的启发非常大。

    暗地里,王惊也没忘记继续练习三转长生诀第一层的动作,虽然他没感觉到什么明显的效果,但依然怀有一丝希望,万一功法正需要经年累月的不断练习才能突破呢?

    这天的演武场上,王惊队里的人都非常兴奋。

    原因无他,今天,四个月后的今天,他们能正式拥有兵器,兵甲了。

    是真正的兵器,兵甲,铁铸的,而不是那些包着布团的木头棍子。

    关于这一点,即为何在四个月后才会配给兵器。

    教官的说法是得先打好基础,也怕误伤。

    新兵们对此不置可否,怨气很大,好在之前积攒的怨气都在看到兵器的一刻烟消云散。

    在一个一个叫到名字后,每个人都捧着一堆东西喜滋滋地回到了队伍。

    由于是步兵编练营,训练的都是步兵。

    所以每人领到的东西包括,一副胸甲,一顶铁盔,一杆枪,一柄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