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从1990上小学开始 > 第二十一章 一波三折 3

第二十一章 一波三折 3

    一直到周末放学,也没有什么异常,王尚琢磨,难道是唬我呢?

    晚上吃完饭,郭明飞把证照都给王尚送来了,现在算是把弱点给补上了,以后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做事了,俩人都都很高兴!

    王尚:“明飞,你妈有什么喜欢的吗?咱们买个礼物啊”!

    郭明飞:“我妈喜欢什么?我还真没注意过”!说完自己也有点惭愧。

    王尚肩膀顶顶他:“我也是,哈哈,看来咱们都不太关心家长啊,你回去多观察观察,回来咱们再合计”。

    俩人边走边聊,顺便叫出王健和白铁军。

    星期一上学,校长告诉王尚区三好学生已经报上去了,过几天就有结果,附近唐一小,开二小,开四小,也邀请你们去表演,明天后天大后天放学后,咱们坐车去。

    星期二,王尚一群人坐车来到唐一小,学校近,坐车也就几分钟。师生都等在操场了,而且还有记者和摄像机。

    老头子轻声嘱咐:“区里很重视,你们别掉链子,到时候上电视可不好看”。

    众人都很兴奋,放心吧校长!

    轻车熟路的表演,因为有摄像机,又变得激情四射起来。红旗招展,稚嫩的喊杀声在教学楼之间回荡,老头子每次看,都觉得自己年轻了几岁,眼里满是骄傲。

    王尚在表演完又要做演讲,每次演讲,王尚就得绞尽脑汁,不讲又觉得对不起老头子,唉,心累!

    王尚:“同学们大家好,我叫王尚,和你们一样,也是个普通的小学生,今天先给大家念首诗,诗的名字叫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王尚声情并茂的念完:“你们猜这是谁的诗?看来有同学知道,是的,这是一首***的诗,当时的中国共产党的处境并不好,他们不但要抗日,还要提防国民党的明枪暗箭。可就是在这样的环境,***还是写出了这样的诗,这是一种精神,也是人心中的一股劲儿,不服输,自强不息的劲儿”!

    “***和当时的红军就是凭着这股劲儿打败了侵略者,建立了新中国,有时候我就会想,要是能回到那个时代该多好,在铁与火中锤炼自己,为新中国的建立出一份力,我相信肯定有很多同学和我一样的想法”。

    “可是我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他们那一代人建立新中国是他们的使命,而我们也有我们的使命,他们能在一穷二白中建立一个国家,那我们就要把这个国家建设的更好,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讲的是他们同样也是我们”!

    “因为我们要开创一个新的时代,我们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要告诉全世界,这个时代是属于我们的”!

    “那我们要怎么做呢?唯有学习!大家有空和父母买菜问问卖菜的大爷大娘是什么学历,问问工厂上班的工人是什么学历,再问问那些坐办公室上班的是什么学历,到时候大家就会知道,今天的努力,都是为了自己将来能有更好的选择而付出,每一份都不会白搭”!

    “最后请各位同学回家后问问自己,自己将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好,我的名字叫做王尚,谢谢大家听我废话,谢谢”鞠躬。

    王尚往台下走,老头子微笑着一边鼓掌一边口型说,回学校再说一遍,王尚比了个ok的手势,无奈的接受。

    记者还是上次那个,同学们等散会后,又围着记者叔叔问这个那个。

    记者很懂孩子心理:“停停停,别记者叔叔,我没那么老,我叫李伟峰,叫李哥”。

    同学们“李哥”。

    李伟峰:“嗯,这还差不多,这次播出也差不多是周六,你们不是还有两次表演嘛,完了剪到一起,这次时间应该会更长,还是晚上6点,到时候大家别忘了”。

    同学们一阵谢谢叔叔,看李伟峰脸色马上又改成谢谢李哥,李伟峰笑笑把王尚拉到一边。

    李伟峰:“小家伙,你说我是该说你走运呢还是不走运呢”?

    王尚心里咯噔一下,啥意思?有不好的事?难道是卖零食这事?

    王尚:“李哥,你个大记者可别吓我啊,我可什么都没干”!

    李伟峰:“哈哈,还什么都没干,寒假救人着吧”?

    王尚一挑眉原来说这事啊放心了“李哥,你咋知道的”?

    李伟峰:“你知道吗?那天那两个小的是我们领导的孩子,有事放亲戚家一天,结果差点出事,要不是你们几个及时救人,那俩小的说不定也……”!

    李伟峰拍拍王尚的头:“但是呢,又不能直接报道,会让人说闲话的,这次表演的事正好,等过两天,单独给你做个采访”。

    王尚:“李哥,跟我一起救人还有几个小伙伴,而且他们不叫来大人,我自己是很难救人的”。

    李伟峰想想:“行,到时候一起,那几个大人你知道名字地址吗”?

    王尚:“就知道一位是在武装部的大叔叫李邱,其他三人在保卫科,但不知道名字”。

    李伟峰:“行,有名字就好找,我回去和领导商量商量是给你加这期里,还是单独做一期”。

    王尚:“谢谢李哥”。

    李伟峰:“不用客气,做好事不留名这样的事已经不适合现在的社会,人们希望看到身边的英雄,只有这样的英雄越多,人们才会感到安全感和幸福感,所以你不用谢我,明白吗”?笑着拍王尚的肩膀。

    王尚:“嗯,明白”。王尚怎么可能不明白,好人多了,坏人就会变少,同样反过来也成立,就是没想到李哥现在就有这样的觉悟。

    校长召集集合,王尚和李伟峰道别,老头子表扬了大伙一番,要求大家明天再接再厉,最后才放众人回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