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从1990上小学开始 > 第四十五章 冬日的阳光

第四十五章 冬日的阳光

    自从旱冰场多了小剧场,人气是越来越高,有的同学还想拿晚上的免费名额换演出机会,王尚是无所谓,多给两个表演的角色而已。

    与旱冰场的火热相反的是整个唐家庄矿的冷清,大人们都有意识的瞒着孩子们,转岗,放假,上半个月待半个月,成了大人们的常态,外来人口已经陆续撤离了这座百年老矿。

    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又该撤往哪里?过了年,还有几天就开学了,大人们都希望明年会好点。

    同学们的零花钱都被限制了,旱冰场收入明显减少,而父母的争吵却明显见多了。

    随波逐流的人们失去了挣钱的途径,大部分时间只能待在家里,女的看男的懒,男的看女的烦,不吵架才怪了!

    而这样的日子还会持续两年,也不知道会有多少家庭,会坚持不到而各奔东西。

    王尚母亲被分到了服务公司,就是一个每月发几十块钱养老的地方。王尚父亲被分到了养路段,上半个月待半个月,俩人一个月挣得跟王尚一天挣的差不多。

    王尚现在有存款三万多元,不用说初中的学费,就是高中大学的也够了。父母可能是内疚没听王尚的话,也可能是不觉得王尚会挣多少钱,从来没问过这事儿。

    王尚在厂区东边又租了一个200平的小厂房,紧挨着马路,准备开一个粥屋,因为他妈做饭确实很好吃,这是全家人甚至是街坊四邻有口皆碑的,有的家儿结婚都没少请他妈过去帮忙!

    王尚请了白家人给装修,开窗,安门,扒了外面的围墙,走电走水等等,又置办齐新的蒸箱,锅碗瓢盆和桌椅板凳。

    中午回家吃饭,王尚看见父母的样子,心想应该是又吵架了,俩人谁也不说话,一个在饭桌上吃,一个端着碗在屋里吃。

    母亲:“回来了啊,赶紧洗手吃饭”。一边说一边给王尚把米饭乘上。

    王尚洗完手坐下,拿起碗小声说:“妈,你俩又吵架了”?

    母亲生气的说:“还不是你爸,整天就知道玩棋,家里有活计也不知道招招手”。

    父亲:“你整天在家干啥了?非得让我做”?

    母亲:“那你倒是挣钱来啊,你愿意玩啥玩啥,我不管”。

    父亲低头吃饭不吭声。

    王尚太了解自己父母了,父亲喜静,母亲喜动,父亲只要工资上交完,够有个买烟的钱就行,母亲却总想给家里添点什么,所以钱总是不够花,现在这300多块,连过日子都困难,还添什么?

    王尚:“妈,你们那服务公司还有戏吗”?

    母亲撇撇嘴:“啥戏?看猴戏!整天报完道,就一帮老娘们儿拿着瓜子,扯闲篇,有啥戏”?

    王尚:“那就没人组织你们学个啥技术,或者干点什么”?

    母亲愣了一下,拿手一指服务公司的方向:“儿子,他们要是有你这脑子,还会分到劳动服务公司”?

    王尚笑笑:“妈,要不咱们自己干点什么吧,总等着也不是办法,谁知道啥时候是头啊”?

    母亲叹口气:“妈也想干点什么,可是干啥啊?妈没本事,现在家里钱也不多,妈……”说着说着还哭了起来。

    王尚连忙安慰道:“妈,你先别哭啊,你觉得你自己做菜怎么样”?

    母亲抹抹眼泪勉强笑笑:“还行吧,反正没人说过不好”。

    王尚:“那咱家开个粥屋怎么样”?

    母亲:“粥屋?你说饭店吧?可是现在大家都没啥钱,谁还上饭店啊”?

    王尚摇头:“不是饭店,粥屋主要卖米饭,汤面,包子,馒头这类主食,再配上一些小菜”。

    母亲皱着眉头:“这能赚钱”?

    王尚:“多走量呗”。

    王尚到厨房又拿了个大碗:“妈,你说要是这么大碗的米饭外面卖多少钱”?

    母亲:“怎么也得一块钱,外面小碗的还5毛一碗呢”。

    王尚:“那成本多少钱”?

    母亲:“这谁算过啊”?

    王尚笑着说:“额,好吧,不过你现在还就得算一下了,因为我把粥屋已经准备好了,就差你这个老板了”。

    母亲迷茫了:“儿子,你说啥老板,我”?

    王尚笑着说:“对,东西全都买好了,就看你,想不想干了”!

    母亲惊喜的说:“儿子,你说你给妈买了个粥屋”?

    王尚笑笑:“暂时还是租的,不过东西都是新买的,要不,一会带你去看看”?

    母亲:“好好,在哪儿啊”?

    王尚:“不远,就紧挨着三叉路口那”。

    母亲:“三岔路口那除了诊所就是老厂区啊”。

    王尚:“就是老厂区,租的是紧挨着马路的厂房,把围墙一扒就行,一会你一看就知道了”。

    母亲一边说话一边给王尚夹菜:“行,儿子多吃点,一会带妈去看看”!

    父亲竖着耳朵听了半天,却没有说话,嗨,男人的自尊心可能被打击到了。

    吃完饭,王尚:“爸,我和我妈出去一趟”。

    父亲:“哦,路上注意安全”。

    母亲开心的说:“诶,你把碗刷了啊,我们走了”。

    父亲假装吃饭闷闷的哦了一声。

    王尚母亲骑着自行车带着王尚一个下坡到了粥屋。母亲在里面转了一圈,摸摸这个摸摸那个高兴的不得了,摸着摸着一会儿又哭了起来。

    王尚走过去:“妈,好好的,你怎么又哭了”?

    母亲一把搂住王尚,摸着王尚的头说:“妈是不服,凭啥让我去服务公司啊?我比那些人的差吗?凭啥啊?5555……儿子,你记住,只要你能做到,那你就去做到最好,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知道吗?什么谦让什么论资排辈通通不需要”!

    王尚这是第一次听母亲的心声,连忙点头:“我知道,妈,你放心”。

    母亲抹着眼泪,又拍拍王尚的肩膀:“妈信你,妈没本事,还要靠儿子,可是妈真的为有个好儿子骄傲,你知道吗?妈也想和别的母亲一样辅导你学习,可是妈没啥文化,自己看还行,给你讲又怕耽误你,幸好你自己争气”!

    王尚也哭了,曾经也埋怨过自己父母,为什么不像别人的父母一样,关心自己的学习,却从没想过,不是他们不想,而是不会,他们年轻的年代,学习就是一种奢望,而她们却不能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来,因为要维持为人父母的尊严。

    王尚抹抹眼泪说:“妈,只要你和我爸好好的,你们不用管我,我会安排好我自己的,你们放心吧”!

    母亲点头:“好,妈相信你,对了,这花了多少钱?我得记上,等有钱了,妈还给你”。眼泪还没干,又笑了。

    王尚:“妈,算啦,你们养我也没跟我要过钱啊”?

    母亲把眼泪一擦:“那不一样,赶紧的,既然你让妈干这个,就不能糊里糊涂的”。

    王尚没办法,他妈就是这样的人,只要说到钱,那就精明的很,而且是那种不怕苦不怕累型的。

    王尚:“那就回去我给你写张纸吧,你当真啊”?

    母亲:“当然了,其实妈一直想自己干点什么,要不是有这个班,可能早自己干了,现在好了,也没啥牵挂了,儿子你放心,妈不会给你丢脸的”。

    王尚:“妈,这有啥丢脸不丢脸的,就算开始赔,以后赚回来就好啦,妈,你这是心里有数了吗”?

    母亲笑笑:“差不多,走,回家”。

    回去是上坡,母子俩推着自行车边走边说,王尚还是第一次和母亲这么说话,也是第一次听母亲讲自己的愿望,这种感觉比那冬日的阳光,更让王尚感到温暖!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