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程序员的黑科技系统 > 122 九日对冲基金

122 九日对冲基金

    陈旭从九日外卖离开后没有直接回国,而是去了一趟硅谷地方证监和基金协会拿到了他提前办理的手续。

    他打算在硅谷成立一家国际对冲基金,广泛吸收社会资金,交给人工智能量子机器打理。

    钱生钱,他收取手续费。

    本来他完全可以自己赚钱,但是吃独食不利于扩张九日企业,还会引起一些争端。

    而带着大家赚钱,不仅可以获得民众关注和拥护,还会刺激当地经济周转,利国利民。

    直接表现出来的利益就是地方检察院和fbi来查账的次数变少了。

    那些领导人见到陈旭也不再是看着商业诈骗犯的神情。

    作为美国的税收大户,陈旭日后在美国的商业规划将进行得更顺利。

    而陈旭最近正好需要美国专业的工业生产线和芯片专业技术员。

    铺好了路,后面再跟他们商谈做交易就方便多了。

    硅谷和陈旭不对付的罗格基金听说陈旭成立了一个九日基金,公司上下都感觉到了威胁。

    从陈旭炒股赚了十个亿后,他们就知道,陈旭迟早会进场对冲基金。

    罗格基金的老总罗格最近睡觉质量不太好,整天挂着黑眼圈,对公司的业务也不放在心上,搞得公司员工心态更加崩溃。

    不少人都选择了离职跳槽。

    要不了多久,罗格基金就会面临破产重组。

    九日基金成立之后就要进行人手招募,虽说投资的事情,陈旭可以一手包揽,但是公司运营不光需要操盘手,还需要一些基础部门,另外做对冲基金,法务部门是必须有的。

    尤其是九日基金这种未来打算做成跨国基金巨头的。

    陈旭便在硅谷多待了几天,物色了一名老牌运营官。

    名字叫马蒂瓦斯,是俄罗斯人,长得高高大大,皮肤有些俄罗斯那边常见的粗粝得白。

    手臂赶得上陈旭的小腿粗,上面都是毛。

    这个运营官是从脸书跳槽出来的。

    以前在脸书做二把手。

    据内部消息,脸书陷入了泄漏的官司漩涡。

    用户批判脸书和美国政府沆瀣一气,将用户资料提供给相关部门作为交换筹码,换取他们在局势政策中的安隅之地。

    而脸书在官方那边也不讨好,脸书创始人扎克经常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和官方周旋。

    陈旭也没问这个执行官关于脸书的内部事情,因为有保密协议。

    而且陈旭对这里边的事情不感兴趣。

    行业里的人都清楚,这些互联网公司没一个好东西。

    马蒂很看好九日基金的前景,而且他本人就是陈旭的粉丝。

    陈旭把后边的招聘事情交给了马蒂,除了管理层需要陈旭点头,其他的员工,都是马蒂负责。

    马蒂提出疑问:

    “业务部不需要招人吗?陈总。”

    业务部就是做操盘的,陈旭自己扛,带上外人反而会暴露一些内幕。

    陈旭胡诌说道:

    “业务部是咱们九日基金的核心,需要跟着我做,所以我打算把业务部放在中国。”

    虽然觉得有些不方便,但是马蒂表示他会安排好。

    陈旭点点头,就是因为九日企业结构复杂,他才会高薪聘请这些行业内大鳄。

    他们要做的就是拿钱,办好陈旭交代的事情。

    在硅谷忙了几天,陈旭回国了。

    他来到谷歌中国,去了一趟安全部门,照例检查了一下系统数据。

    这时他注意到李俊海的工位空着,便问了主任张建峰,也是李俊海的带教师傅。

    张建峰说李俊海上周就请假了,请假了一周时间,应该在家学习陈旭交给他的任务。

    张建峰提及前两天他还想找李俊海出来喝个酒,但是李俊海都没空。

    陈旭点点头,看来这个李俊海真得全身心在冲击自己交给他的任务。

    他看了一下时间,从他交给李俊海任务,到今晚刚好就是七天,他对张建峰说道:

    “跟李俊海说,明天早上八点,我在报告厅等他,让他准备好汇报材料。”

    “好的。”张建峰应下来。

    第二天,陈旭来到会议室,李俊海已经在等着他了。

    李俊海拿着一沓资料,站在投影仪面前,最后做着准备。

    秘书江映月把给陈旭准备好的早餐端来会议室。

    当她看到李俊海吓了一跳。

    李俊海挂着黑眼圈,头发乱糟糟的,胡子也没有刮,留着黑乎乎一圈,身上也一股怪味让人难以接近。

    这家伙是怎么了?江映月心里嘀咕着,退出了会议室。

    陈旭示意李俊海可以开始讲了。

    李俊海配合制作简陋的ppt,开始讲他为新光子芯片设计的解释器算法。

    从量子比特的特征出发,根据测试结果的旋度定义个特征值,也就是2的20次方。

    看似将旋度定义为一千多万个尺度,过于庞大,但其实在三维空间,一千多万尺度点很好区分。

    鉴定旋度是用神经选择算法,可以轻松区分那一千多万个尺度点。

    陈旭见李俊海能做到20次方的精度,不禁点点头。

    原本他以为李俊海的水平能做出来十次方就差不多了。

    不亏张建峰一直在自己面前捧李俊海,这小子确实有点天赋。

    难怪把李俊海安排做一个初级工程师,张建峰每次看到都心疼得脸纠在一起。

    汇报做完后,李俊海患得患失地看向陈旭,等待陈旭的答复。

    陈旭对上李俊海的眼神,很空洞,只等着自己的答复。

    看得出来他也是个能把全部精力投入科研工作的狠人。

    “不错,能在这么短时间里做到这样很不错,尤其是量子比特结构重定义那里,你对芯片的理解已经很深了,相比较而言,你的解释器算法显得有些平庸。”

    “不怕打击你,我现在随手十分钟写出来的算法都比你这个算法效率高,而且高不止一点点。”

    李俊海低下头,他丝毫不怀疑陈旭的说辞。

    不过如果再给他多一些时间,他可以做得更好。

    陈旭继续说道:

    “短短几天,你在芯片硬件上的造诣已经盖过了你的专业软件,要我说,你以后做硬件相关吧,国内外做软件的太多了,相反硬件做得好的没几个。”

    “未来硬件很重要,这是底层建筑,就像是华尔街那些人把炒股做到极致却对国家经济发展没啥推动作用,实体经济很重要。”

    陈旭一顿忽悠,希望李俊海跨行。

    因为他确实看到了李俊海在硬件方面的天赋。

    就几天时间,能把硬件结构做得让他都眼前一亮,这个世界上少有。

    “你这些年在软件上学的东西也不是完全丢了,对你未来发展芯片很有帮助,你考虑一下吧。”

    “如果想好了来找我,我可以介绍你去金陵大学一个正在帮我做光子芯片的人,跟他合作,跟他学习。”

    陈旭说完,就离开了会议室。

    李俊海站在原地用最后的气力思考陈旭刚才的话。

    经过陈旭这么一提醒,他想起来自己学习芯片排线的时候十分顺利,比起自己以前学软件算法容易得多。

    “或许我可以试一试。”

    “不行了,我要先睡一觉,睡醒了再做决定。”李俊海虚脱似的坐到椅子上,顺势趴在桌上睡着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