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程序员的黑科技系统 > 162 做一款地球online

162 做一款地球online

    偶尔,陈旭会进入训练伊娃的游戏模型,查看游戏进度,并查看游戏日志。

    看看伊娃这个超越人类文明的人工智能在他的游戏模型里,能玩出来什么花样。

    前期游戏模型的很多bug都被伊娃触发了,陈旭就给伊娃添加了修复模型bug的权限。

    伊娃就可以一边在游戏里做任务,一边修复游戏代码。

    和伊娃相比,代表吴良的人工智能则显得有些笨拙,好在陈旭给他加载了学习算法,在和伊娃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学习充实他的数据库和完善代码。

    陈旭有时候会觉得人工智能‘吴良’,一言一行神似现实中的吴良。

    而这种相似并不是陈旭的错觉,是有科学依据的。

    人工智能吴良的源代码就是挖掘吴良记忆的量子机器的数据。

    而在源代码上,还抽象出来了一个演化基线。

    演化基线确定了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方向,就像是一个规划好的模版。

    每一个人工智能都有演化的基线。

    人工智能‘吴良’的演化基线就是吴良本人,所以难免会和现实中的吴良给人相似的感觉。

    陈旭偶得灵感,如果不断地使用量子设备收集吴良的脑电波信息,并用这部分的信息不断完善人工智能‘吴良’的演化基线。

    这样可能制造出来一个和吴良本人相似度逼近百分百的人工智能。

    但是陈旭明白这个人工智能虽然能逼近百分百相似度,但是想要越迁到百分百,也就是完美还原吴良的意识,还需要一个质变。

    这个质变,只可能在量子机器中完成。

    按照系统里的量子理论:

    当量子机器中的仿真意识演化到了百分百,就会出现量子坍缩现象,即原意识湮灭,量子机器中的意识越迁至百分百。

    这个理论可参照‘薛定谔的猫’理论:

    盒子里有一只猫,和有一半几率衰变释放毒气的物质放在一块。

    所以盒子里的猫有可能是活的,也可能是死的。

    当盒子里的猫被观测,就会出现量子坍缩现象,即其中一种状态,生或死的状态出现湮灭,另外一种状态存在。

    这时候,猫要么是活着的,要么是死的。

    现实世界中的陈旭以及量子世界的陈旭意识属于量子叠加态。

    当有一个类似盒子的东西盖住他们俩,不让他们和外界接触的时候,两者可以同时存在。

    一旦出现观测者,不论是现实世界的,还是量子世界的。

    两者必有其一坍缩湮灭,另外一个存在。

    这个过程就是陈旭一直在追求的意识上传。

    ……

    陈旭的思绪拉回来,他看着游戏模型里的吴良,觉得可以尝试一下,尽量让模型里的人工智能‘吴良’更智能一些。

    他找来吴良,跟吴良商量说道:

    “我们现在公司还有一个实验,就是生成一个模拟本人的人工智能,不过需要本人长期的脑电波信息,如果你愿意让我们定期采集你的脑电波信息的话,我们可以做出一个很像你的人工智能,也就是‘小吴良’,它会比你的儿子更像你。”

    吴良一脸古怪,说道:

    “这么做有啥意义?”

    陈旭一本正经地说道:

    “因为我们可以做到,所以打算尝试做。”

    吴良又问道:

    “长期戴着那玩意,不会对我脑子产生损伤吗?ct一年都只能做两次。”

    陈旭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毕竟,他也不知道量子头盔到底对人类大脑有没有损伤,这方面没有临床实验数据。

    “你的担心我们可以理解,提出这个要求是有些唐突。”陈旭没再劝。

    吴良这时说道:

    “对了,我正想让你帮我个忙。”

    “什么?”陈旭问道。

    吴良郑重地说道:

    “我想把之前的那段记忆清除掉,你们可以做到吗?”

    陈旭噢了一声,他能理解。

    吴良不愿意面对曾经沾满无辜献血的过往。

    他半开玩笑地说道:

    “把你那段记忆清除后,你未来可能又想办法找回那段记忆。”

    吴良苦笑地摇摇头:

    “那你一定要阻止我。”

    陈旭这时正色说道:

    “我看过你大脑的数据信息,你当时是服用一种禁药,清除了那段记忆,虽然不知道药理,但是可以确定的是,那个办法不提倡,并且,如果再服用那种药物,不一定能第二次让你安全地失忆。”

    陈旭告诫吴良不要再去尝试他幼时使用的药物。

    吴良点点头:

    “那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陈旭笑着说道:

    “巧了,我们科研小组正在进行的项目就是研究人类大脑意识,帮你恢复从前的记忆就是我们初期的科研成果。”

    “这只是第一步,未来我们还会深入研究人类的神经元活动,对人类记忆做手脚这个难题迟早也会被攻克。”

    “到时候别说是删除特定的一段记忆,就是篡改你脑中的记忆,也是信手拈来。”

    陈旭侃侃而谈,但是没有对吴良说自己科研小组的最终目标,防止吓到他。

    如果是旁人,吴良一定会嗤之以鼻,但是他知道陈旭的科研成果,自己还亲身体验过,所以他相信陈旭。

    陈旭说的那些,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如果你帮我清除过去的记忆,我需要帮你们做实验,就是定期戴着那个头盔,扫描我的脑电波信息是吧?”吴良一脸认真地说完。

    陈旭听到吴良这话,愈加欣赏吴良,他伸手拍了拍吴良的肩膀:

    “不用,如果你排斥那个头盔,完全可以拒绝,我帮你并不是让你做我的试验者的筹码。”

    陈旭伸手过来的时候,吴良有轻微的想要躲避的动作,但是下一刻他控制住了,让陈旭拍上了他的肩膀。

    听到陈旭这么说,吴良便沉默着点点头,随后离开了实验室这边。

    吴良不答应做实验者,有大把的志愿者会挤破头来争当,所以陈旭觉得没必要让吴良带着别扭的情绪进入实验室。

    他让下属安排十名志愿者,定期佩戴量子头盔,收集他们的脑电波信息,给人工智能演化基线提供数据,在电脑中生成他们各自的人工智能模版。

    交待好工作,陈旭对模型里的伊娃说道:

    “我又给你找来十个有智慧的玩伴。”

    伊娃对陈旭说道:

    “这个游戏模型还是太简单了,玩了这么久,基本没什么可发掘的了。”

    陈旭说道:

    “行,我抽个时间,再扩充一下地图。”话刚说完,他又有了想法。

    既然游戏模型里的角色可以模拟现实人类,那为什么不把游戏模型完全仿真人类现实世界呢?

    在游戏模型里呈现整个现实世界的完整映像,就像是给现实世界放一面镜子。

    这样游戏副本的宏观框架就省得他费心思去设计,只需要在细节元素上下一番功夫就行。

    所以,陈旭要做的就是地球onle。

    “怎么收集地球地图信息呢?”

    陈旭想起来谷歌地图用自己的卫星拍摄全地球,几乎地球上每一个地方的信息他们都可以采集到。

    这给了他灵感:

    咱九日集团也要发射卫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