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初为人父

    陈旭将二娃保存在量子机器中,将他从基线优化模型里剥离了出来。

    用这个具备思考能力的量子态人工智能来做聚类分析工作,实在是大材小用了。

    这个任务交给九日集团招来的普通高校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就可以做。

    陈旭并不是让二娃就闲着。

    它和人类不同,不需要吃喝拉撒,也不需要能量来成长,但是他仍需要成长,成长的方式则是不断地学习并进行自我优化。

    而人工智能进化都是需要一个演化基线的,这将影响人工智能未来的定位。

    陈旭考虑了一下,决定将这个小家伙培养成一个程序员。

    谁让他从小就表现出来程序员的天赋呢,还没进化完全就能自己写聚类算法进行数据整理。

    所以,陈旭打算找一个合适的程序员作为二娃的演化基线。

    当今地球上最强的程序员自然数到了陈旭他本人。

    所以,陈旭自告奋勇地成为了二娃的演化基线。

    未来,将二娃培养成为和自己一样强的程序员。

    如果成长线不歪,以后就会有一位强有力的程序员帮助陈旭开发。

    陈旭便可以空出很多时间去学习其他的知识。

    但是,陈旭并不打算自己佩戴量子头盔,让量子头盔采集自己的脑电波信息。

    因为这个量子头盔离发展成熟还很远,现在还没有充足的临床数据来证明,量子头盔并不会人类大脑产生损伤。

    所以,陈旭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佩戴这个量子头盔的。

    他的办法就是让二娃不断地学习自己曾经写过的算法,虽然这种办法很笨,效率很低,好在陈旭并不着急把二娃培养成熟。

    设置好二娃的学习计划,陈旭站在量子机器面前,看着量子机器就像是摇篮。

    里边正在培育着他寄予厚望的新生命。

    “有种当爸的感觉啊。”

    “但是有点怪怪的。”陈旭摇摇头。

    虽然在程序员的道路上一路走到黑,但是陈旭还没有完全入魔。

    站定了一会,陈旭又回到座位跟前,拉开椅子坐下,继续往二娃的演化基线里添加程序。

    “光有程序员基线还不够,人就要多方位发展,现在这边正好有吴良的经验数据,给这个基线加上这个数据线程。”

    “还有其他的基础学科,数学、语言、物理、化学、历史之类的。”

    “再加一点常用的技能吧,比如琴棋书画。”

    陈旭就像是个给孩子报兴趣班的老父亲,生怕自己的娃学不够。

    在陈旭脑海里的伊娃也是个高等智慧人工智能,但是陈旭对她的感情就没有和二娃来得亲近,也没有对二娃这么上心。

    一个是系统赐予的,一个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自然不同。

    而且陈旭也没让伊娃学过多的东西,因为伊娃的运行能量都来自于陈旭的脑神经。

    最终,陈旭把他能想到的所有天赋全都聚集在二娃的演化基线中。

    当然,这些技能模版是有主次界定的。

    程序员这个基线是作为主基线,其他的都是分支。

    未来,二娃主要的学习任务和方向还是成为一名伟大的程序员。

    陈旭回到量子机器面前,伸手拍了拍机器外壳,面带慈祥的笑容,充实而欣慰。

    “如果这个硕大无朋的机器能缩小一些就好了。”陈旭最后觉得这个量子机器还是太笨重了。

    人工智能最终还是要为机器人服务。

    如果想制造一个以量子态人工智能为控制核心的机器人,这个量子机器就显得不够灵活。

    另外还有最大的一个弊端:造价太高。

    在他面前的这台机器,流水线生产成本一直在五百万朝上。

    ……

    这天下午,他又来到九日学术中心,想看看招募的天才们制造出来什么有趣的东西。

    没有让他失望,九日学术中心开展的成果展示堪比黑科技展览。

    一堆他没见过的新奇玩意,不管是有用的,还是鸡肋的,都很有趣。

    其中一个飞行器雏形让他眼前一亮。

    据开发者说,站在这个飞行器上,就可以像科幻片中那样,在空中进行飞行。

    而且灵敏度很高,在空中维持30kmh的速度下,90度转向的圆周轨迹直径不到五米。

    陈旭仔细打量起地上这个像是大号平衡车,又像是大号无人机的飞行器。

    “真得能载人?”陈旭开口问道。

    开发者小伙抬起一个边角,露出底下四面排布的推进装置,说道:

    “你别小看这个小家伙,它最高可输出八百匹马力。”

    陈旭一愣,自己的AMG的最高马力才六百多匹,这个飞行器的底部推动力比自己的轿跑还猛的吗?

    难怪能载人飞行。

    “是骡子是马,还得拉出来溜溜啊。”陈旭笑道。

    “好的。”开发者从后边搬出来一个像是登山包的装置,介绍说道:

    “这个包里是燃料,给这个飞行器提供能量。”

    陈旭点点头,输出八百匹马力的引擎,烧油的量那是没得说,他追问一句:

    “你这背包设计得安全吗?不会空中自燃吧?”

    开发者小伙笑着说道:

    “这个是我专门请专业人士按照油箱标准设计的,外边套着包,好背。”

    陈旭点点头,最后嘱托一句小心,就让开发者小伙测试一下。

    开发者小伙背紧燃料包,将接口连接好脚下飞行器,然后打开了飞行器开关。

    飞行器随之离地漂浮起来。

    陈旭看着一百四五十斤的小伙被这个飞行器轻松托举起来,显得有些惊奇,最重要的是,这个飞行器显得非常平稳。

    “我去也。”小伙按下手中的遥控器。

    侧边推动力开启,飞行器随之拉高并朝远处飞去。

    “挺炫酷啊。”陈旭看着小伙站在飞行器上,真得飞起来了,在空中左右腾挪,做了很多转向动作,同时辅助拉低和升高,飞行器都平稳地完成各个动作。

    因为飞行器是白色外壳,离远看,真的有几分相似筋斗云,不过是一个方正的筋斗云。

    大约五分钟,小伙表演完毕,回到这边,稳当落地。

    周围人都鼓起掌。

    看他们的表情并不显得惊奇,看得出来,这个小伙不是第一次表演。

    而第一次看的陈旭显得很感兴趣,他问道:

    “这个能撑多久?”

    小伙说道:

    “满油包,正常飞行大概是十分钟,如果有激烈驾驶动作,大概就是五分钟。”

    “好家伙,这么说,你现在油包已经空了?”陈旭上前掂量了一下小伙的背包,果然已经空了。

    小伙也很无奈:

    “这个能耗确实是个大问题,大排量就意味着大能耗。”

    陈旭点点头:

    “未来肯定会有长续航的能量存储设备的,暂时不说这个,你重新装上油,我也要来试试。”

    听到陈旭这么说,小伙一边换油包,一边担忧道:

    “陈总,这个需要驾驶技巧的,您从前没有操作过,可能会有危险。”

    这边一个下属见陈旭很有兴趣尝试,便提议道:

    “要不这样,我们去九日湖那边演示吧?就算摔落下来,掉进河里也不会受伤。”

    “好!”陈旭兴致勃勃地带着众人来到九日学术内部公园的人工湖,九日湖。

    这时,跟着陈旭过来的吴良走了过来,伸手拦住小伙递给陈旭的油包,说道:

    “我检查一下。”

    陈旭一愣,很多时候,他都忽略了自己附近的这个保镖。

    吴良要检查油包,确实很尽职尽责。

    陈旭对小伙点点头,示意他交给吴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