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走进娱乐圈从入职游戏公司开始 > 第六十七章 贤内助莫先生

第六十七章 贤内助莫先生

    在邹先智的剧组中,莫先生是投资人。

    可是,离了邹先智的剧组,莫先生还有一个在圈内更加广为人知的身份——

    新东传媒的大股东!

    的老公……

    没错,圈内的人每每提到莫先生,首先想起来的绝对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妻子潘可慧,以及她旗下的新东传媒。

    新东传媒在华国的众多文娱公司之中,只能算是二线。

    乍一听,似乎没什么厉害的。

    但如果说,它从建立到在二线站稳脚跟,只用了三年呢?

    可以说,新东传媒,是华国娱乐圈近几年来,最强劲的一匹黑马!

    尽管启明、宇心、华文等几大巨头看见了它的冲劲,有心打压,但最终也没能压住它上升的劲头,直到今年。

    一方面是因为新东传媒确实广纳了不少人才,公司的管理层也很有能力。

    另一方面是因为……

    新东传媒的背后,靠着一座大山。

    互联网巨头,梦联网络!

    梦联有多巨头?

    这么说吧,华国当红的短视频平台“抖手”、三大网购平台之一的“淘惊”、日活数量破千万的社交平台“来点段子”……都是梦联旗下的产品。

    此外,它在互联网的各个领域都有投资。

    例如音乐、漫画、网上医疗……

    就连追星必备的“快博”、装逼平台“知否”,它都占了一定比重的股份。

    有这么一座大靠山,就算是猪,也能飞上天。

    更何况,在潘可慧领导之下的新东,比猪强上千万倍。

    新东传媒在刚建立起来的时候,走的是精品化路线。

    简单点来说,就是大力推出高业务水平的艺人以及高质量的作品,靠着高品质赚钱。

    但很快,潘可慧就发现,这样来钱实在太慢。

    “高品质”虽然能够给公司带来良好的口碑,但却无法带来足以满足梦联要求的营收成绩。

    而且,高业务水平的艺人难找,高质量的作品也难做。

    就算找到了、就算做出来了,观众也不一定买账。

    这种高投入高风险但却不一定高回报的模式,不好走通。

    于是,她果断转换了思路,领导公司转型走向流量路线,借助梦联在传播上的优势,将大批大批没啥实力但是长得好看的男男女女推到观众眼前。

    为了更好的推他们,新东还大批量地配套产出了很多外表光鲜实则毫无内涵的影视作品。

    虽然这种行为几乎摧毁了新东从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良好口碑。

    但是,他们从中获得的回报,足以抵消口碑的损失。

    新东的转型可以说是非常成功。

    转型后不久,它顺利地达成了梦联定下的营收目标——还超出了不少——并且成功挤进华国文娱公司的二线行列。

    然而,好景不长。

    就在今年,眼看着新东传媒的口碑一天比一天低,同行们果断抓住机会,买水军、发通稿,想尽办法各种打压。

    在同行们的打压之下,新东的名声很快就臭如老鼠。

    现在,它每每推出一个新人,或者推出一部新剧,就会收到许多诸如此类的评论:

    “新东出品,必属渣品。”

    “新东怎么还没倒闭啊?”

    “兄弟们,来做道填空题:潘可慧,你()怎么还没()啊?”

    “不会吧,怎么到现在还有人看新东的片子、粉新东的人啊?”

    “梦联搞出新东这么个恶心玩意,就是让它试不试蹦出来强X我们观众眼睛的?”

    舆论的压力,让他们造星的难度大大加深。

    麻烦还不仅于此。

    除了造星难之外,他们已经造出来的星,也遭到了舆论的反噬,只要一冒头,就会引起一番路人、粉丝和黑子的三方大战。

    这导致新东传媒一系的明星,路人缘都差得一笔。

    新星造不出来,老艺人的路人缘又一落千丈……

    巨头们花了两年时间都没有压制住的上升势头,在今年,终于压制住了。

    而且,还不仅仅是压制住那么简单。

    虽然新东此时还稳稳地坐在二线,但公司的前途并不光明。

    如果继续这么下去,用不了两年,等公司现有的明星开始过气,公司就离跌出二线不远了。

    潘可慧清楚,想要扫除阴霾、照亮公司前进的路,她必须想办法挽回公司的口碑。

    而挽回口碑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像从前那样,推出高品质的作品。

    可是,就如同之前所说。

    高水平的艺人难找,高质量的作品也难做,就算找到了、做出来了,观众也不一定买账。

    尽管新东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快马加鞭地做出了两部不求财只求名的精品网大,也没能让观众们满意。

    因为,他们并不买账。

    他们先入为主地认为,凡是新东出品的,一定都是垃圾;凡是为“垃圾”说话、叫好的,一定都是水军。

    所以,尽管那两部网大都称得上是精品网大,但在电影评分网站上,却也只能双双获得六分上下的勉强合格分。

    而给它们打分的人,大都没有看过原片……

    潘可慧和其他高层一合计,达成了一个共识:重症还需下猛药。

    现在新东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已经糟糕到了极点,一般的精品,恐怕难以挽回局面。

    想要破局,必须拿出一部非常能打的高品质大片!

    高投入、剧情优秀、演员厉害、导演也秀到水乱流的那种高品质大片!

    而且,那部大片最好是由新东全程自己制作。

    用的人,最好也全是新东的自己人。

    导演、演员、摄影、后期……

    全部,都用自己人!

    这事乍一听,似乎很难办到。

    实际上……

    好吧,确实也很难办到。

    虽然新东背靠梦联,有许多上好的资源,也有很广的人脉,但是,想凑齐这么一支队伍,还是很不容易的。

    难度主要是在导演和演员上。

    新东并不是没有导演和演员。

    相反,它有,而且有很多。

    但是,它手里的导演和演员,并没有足够的实力完成那部电影。

    不过,为了公司的前途,新东还是尝试去做了。

    他们费了老鼻子劲,才把一位很有水平的准一线导演挖来自己公司,并在那位导演的介绍下,买到了一部高质量的悬疑剧本。

    剧本有了,导演也有了,眼看着电影马上就能立项,可就在这个时候,问题又出现了。

    他们找不到有能力演主角的人。

    公司成立之初的那些厉害的演员,全被这两年才进公司的流量们排挤走了……

    现在全公司上上下下数十位艺人,竟找不到一个能够拿得出手的演员!

    当然,也不是说那数十位艺人都是废物,演技都拉垮得不堪入目。

    他们之中,也有会演戏的人。

    但是,那些人演演配角还好,你让他们演主角……

    还是差了那么些档次。

    没办法,只能想办法去别的公司挖人。

    然而,别人又不是傻子。

    在这个圈子里,随便跳槽,很容易遭到老东家的打压。

    更况且,这段时间,新东系艺人口碑的崩坏速度,所有人都有目共睹。

    就算老东家心慈手软,放了他们一马,新东也会代劳。

    为了一点钱,就把自己的名声和前途给卖了?

    不值当。

    最终,新东看得上的那种演技好、颜值又不错的演员,一个都没能挖来。

    项目都还没有起步呢,就快要失败了。

    潘可慧作为新东的掌舵人,每天都在为此头疼。

    而莫先生这位贤内助,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很想帮一帮自己的妻子。

    可是,他又想不到帮她的法子。

    直到今天……

    徐来,出现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