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合同

    百分之十二!

    宁陵宁大师!

    这两个名词像导弹一样,轰得徐来有些头晕目眩。

    正如前面所说,一般的新人作者,能够拿到百分之六的版税,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厉害的,有名气的,能拿到百分之八。

    在一般人眼中,这种人已经算是大神了。

    而能拿百分之十的,绝对是大神中的大神。

    至于百分之十二……

    就像龚韭所说,整个华国文化出版社,从建立起到今天,只给过一个人——宁陵,宁大师!

    华国唯一一个拿过炸弹文学奖的文学大师!!

    徐来心里一阵难以掩饰的受宠若惊。

    他对自己的名气和作品很有信心,但是……

    和宁陵拿同一档的版税?

    这……

    他自问,自己客观上来说,并没有这个资格。

    稍微控制了一下心情,徐来想了想,问道:“初版你们计划出多少本?”

    “五万到十万这样子。”

    对方很快就回答道,仿佛早就猜到了徐来会问这个问题,已经提前将答案准备好了。

    五万到十万……

    取个中间数,七万五吧。

    徐来算了算自己的那几篇,如果合订成一本书的话,这个厚度,按照市场价,应该是三四十一本。

    按照三十五来算。

    三十五乘以七万五,再乘以百分之十二的版税……

    三十一万零五千。

    徐来摸了摸下巴。

    这……好像也没几个钱啊。

    走红了一段时间以后,他现在对钱的认知,已经发生了些许变化。

    三十多万,对于以前的他而言,很多。

    但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也就那样。

    随便接一个活,就能轻松赚到。

    “不过,对于纸质书而言,初版能出七万五千本,还全部卖完,已经很不错了。”

    “再说了,书又不是只会出一版。”

    “卖完了初版,后续再接着加印,还有钱赚。”

    “随着我名气的提升,粉丝的增长,到最后,这本书说不定能有上百万的稿费。”

    “虽然也不是很多,但也聊胜于无了。”

    徐来想着。

    反正,他同意出书的种种原因之中,“赚钱”的优先级,是排在比较后面的。

    每一个写故事的人,都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变成纸质书。

    徐来也不例外。

    于他而言,书籍出版本身,就是一种令人心动的收益了。

    “怎么了,徐来先生,对这个初版数量不满意吗?”

    见徐来久久没有回答,对方语气有些犹豫地问道。

    “那个……徐来先生,您别看五万到十万本很少,您要考虑到现在读纸质书的人没那么多了,一般的作者出书,初版能有一两千本,就已经很好了……”

    听他的话,似乎是怕徐来提出初版要多印一些。

    要是印出来的书都能卖掉,那他肯定没有意见。

    可问题是……

    不一定能卖掉啊!

    要是印个十几二十万册,最终只卖了一半,另外一半砸手里了,怎么办?

    印刷费、人工费、宣传费、仓库租金……全部算上,这得亏多少钱?

    徐来笑了笑,摇头说:“我知道。初版印个五万到十万本,已经够多了。”

    他大学的时候认识的几位作者,他们第一本书的初版印刷量,也就是龚韭所说的一两千本。

    而那一两千本书,据他所知,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卖干净。

    现在这个年代,除了极个别的大师以外,全职写纸质书,死路一条。

    “噢噢,好的好的。”

    龚韭的语气中透露着一股庆幸。

    幸好徐来以前混过作者圈子,明白事理。

    要是徐来真的提出多印个十几万册,他还真不知道要怎么回应。

    “那……徐来先生,您看您什么时候有空,我们把合同签了吧?”

    签合同……

    “明天吧。明天中午或者晚上。”

    “中午……或晚上……额……”

    徐来听出来了对方语气中的为难。

    很快,他就想起来了,华国文化出版社坐落在京市,而非海市。

    现在时间已经不早了,机票和高铁票不一定还有卖。

    如果他明天想要中午见面的话,对方可能赶不过来。

    “你中午要是到不了海市的话,就晚上签吧。”

    徐来补充了一句。

    “嗯嗯,好好好。”

    龚韭赶紧说道。

    随后,两人又聊了一些关于做书的细节。

    聊完,徐来便挂断了电话。

    他对着逐渐暗下来的屏幕,微微一笑。

    “出书啊……”

    …………

    次日,徐来按照计划,先是去到了全国排名第四的院线的总部,跟对方商谈排片事宜。

    讨论加播放片段,一共用了将近三个小时。

    最终,他拿到了至少百分之十三的排片的承诺,以及一纸合同。

    这个排片量,说实话,比他预期中的要低一些。

    他本来以为自己最少最少能拿百分之十五的。

    而且,排片这种东西,不能只看排片量,还要看排片的时间。

    徐来在和华娱院线签合同的时候,他注意到,华娱专程在合同里写上了他们至少会将百分之多少多少的排片排在黄金时段。

    而他今天拿下的这份合同里,并没有类似的文字。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对方有可能给出百分之十三或者更多的排片,但是,排片的时段不一定会有多好。

    说不定会有一部分的排片是排到零点往后的那种阴间时段。

    排到那种阴间时段,排片是排片了,但是几乎没有作用。

    如果《爆裂鼓手》是爱情片的话,那还好说。

    可它是音乐剧情片啊!

    这种片子,真的没几个人会特意半夜跑去看的。

    不过,往好的方面想,人家也不一定会故意把他的片子全排到阴间时段……

    “算了,既然已经谈完,就不要再想了。”

    徐来回酒店的路上,敲了敲脑壳,心里说道:“这一波,有点小失败。”

    “找下一家院线谈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在合同里明确会将至少多少的排片排在黄金时段。”

    “不然,不安心。”

    拿到了不错的排片量,可是,院线安排的排片全在阴间时段,导致电影扑街的事例,他曾经在小绿和辛导那里听说过。

    他不希望自己的电影也成为别人口中的反面教材。

    “接下来,联系排名第五的院线吧。看看今天能不能把他们的合同拿了。如果不能,就先在电话里粗略聊聊,明天再当面谈。”

    …………

    当天下午,徐来从华国排名第五的那家院线的总部走出来,看了一眼手中的提包,表情很是无奈。

    他尽力了。

    各种据理力争,最终还是只拿到了最低百分之十二的排片。

    唯一的安慰是,这一份合同里,对方明确了会至少安排多少排片在黄金时段、高峰时段。

    “虽然只有最低百分之四……但也比没有要好。”

    徐来突然想到了那些没有名气也没有公司做靠山的个人导演,以及出自小公司的导演。

    他一个拿下了史密斯奖的、有辛导作为副导辅助的导演,谈排片的时候都那么艰难……

    那些个人导演和小公司的导演,岂不是更惨?

    他再怎么惨,也有百分之十几的排片打底,而那些导演的电影,在大部分院线,说不定连个保底的排片都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就算他们拍出了什么惊世大作,也有不小的可能会被埋没。

    想到这,徐来有些唏嘘。

    这个圈子,有靠山,确实才好办事。

    这时,他从口袋里摸出手机,发现屏幕上显示着两个未接来电,和几条未读短信。

    解锁一看,那两个未接来电都是龚韭打过来的,短信也是他发的。

    龚韭在短信里说,他已经到海市了,正在往辛龙这边赶,让徐来有空了告诉他一声,他随时可以跟徐来见面。

    这几条短信,是在一个小时之前收到的。

    现在,不出意外的话,龚韭应该已经到辛龙附近了。

    可惜……

    “我不回辛龙啊。”

    徐来无奈一笑,先是给曾姐打了个电话,告诉她,他准备去和出版社签新书合同。

    曾姐让他先别急着去,她会派一个律师去接他,让他跟着律师一起去签。

    这样可以避免出版社在合同上挖坑。

    虽然华国文化不太可能冒着丢掉合同的风险给他挖坑,但是还是要防一手。

    防人之心不可无。

    在娱乐圈,这句话是艺人们生存的关键之一。

    徐来答应了。

    随后,他又给龚韭打了个电话,让对方在某饭店等待。

    他现在还没有吃晚饭呢,正好可以顺便吃了。

    这样一来,他就能逃掉酒店里那顿没啥味道的“营养餐”了。

    计划通。

    没过多久,徐来便见到了曾姐派来接他的律师。

    两人开车朝着和龚韭约定好的饭店驶去。

    此时,龚韭已经开好了包厢,点了一些菜,坐在里面等待他们了。

    见到徐来和律师进来,他赶紧站起身迎接。

    “徐来先生,您好您好,我就是那个华国文化出版社的编辑,龚韭,就是给您打电话的那个。”

    “我知道。别站着,坐吧。”

    “诶诶,好嘞。对了,这位怎么称呼?”

    “他是我的律师,你就叫他……老曹吧。”

    “好的,老曹,你好。”

    律师老曹点点头,露出了一个颇有些距离感的微笑。

    龚韭有点尴尬,但没有表现出来。

    见老曹和徐来都已经落座,他也坐回自己的位置上,跟徐来说,他已经提前点了一些菜,估计马上就能上了。

    随后,他又将菜单推给徐来,让他再看看还想吃些什么。

    “我提前点菜就是怕您忙了一天,太饿,到这里之后多少还能先吃点东西。但是我点的菜不一定都合您的口味,您看看还想再点些什么?”

    徐来接过菜单,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这家伙,挺会来事啊。

    他没有直接翻开菜单,而是先问了一句:“你点了什么?”

    龚韭说了几道菜的名字。

    徐来大致估计了一下,三个人,吃龚韭点的那些菜,大概率吃不完。

    而且,那些菜也都挺符合他这个羊城人的口味的。

    估计是龚韭按照羊城人的大众口味来点的,点得不错。

    想着,他又将菜单推了回去。

    “不用了,吃这些就够了。再点也吃不完。”

    “没事,吃不完可以打包嘛。”

    龚韭笑道。

    徐来摇了摇头,又说了一句“不用了”。

    “好吧。”

    龚韭点点头,回答道。

    表面上看不出来,但实际上,在听到徐来这第二声“不用了”的时候,他的心里是掠过了一抹庆幸的。

    早在来之前,他就做好了要买单的准备。

    刚才点餐的时候,他看了一眼这家店的价格,贵得让他肉疼。

    光是刚才的那些菜,就花了他将近十天的伙食费。

    如果徐来再点多一些,他这个月怕是要吃土了。

    毕竟,他也没做过这种请作者吃饭的事情,拿不准这些钱出版社会不会报销。

    龚韭也不是第一次和作者谈出书的事情了。

    他知道,谈合作的事,不能急。

    越急反而越容易出反效果。

    所以,他并没有马上拿出合同给徐来看。

    他先是和徐来、老曹天南海北地聊了一会儿。

    徐来不是一个多么擅长社交的人,老曹看起来也不太愿意跟他多聊,龚韭聊得颇有些吃力。

    好在,服务员及时上菜,拯救了他。

    看见一桌子的佳肴,徐来的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了一抹笑意。

    终于……

    终于又能吃到这种有油水、有味道的食物了!

    他没和龚韭客气,直接开动。

    龚韭在吃饭的时候,偷偷观察了一下徐来吃饭的样子。

    他发现,对方虽然吃得很快、很急,但是动作看起来却并不粗鲁,反倒有些优雅的意味。

    也不知道是不是公司有给他特意训练过。

    “这就是明星吗……”

    龚韭默默在心里感叹了一声。

    二十分钟后,徐来满意地放下筷子,抽出纸巾擦了擦嘴。

    舒服了。

    他好久没有吃到油水那么充足的饭菜了。

    光这一顿,他吸收的热量,估计能顶平时三天。

    营养餐,营养是营养,但真的没有这种油水足的饭菜好吃。

    当然,也可能是他从小就没吃过什么好东西,大油大盐的吃习惯了。

    “好了,”徐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给我看看你们的合同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