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万历四百年 > 第十一章 学堂生活

第十一章 学堂生活

    老卢!

    快点起床啦!

    一声撕心裂肺的叫声响彻在几百米的高塔之上。

    一把跳起的二人飞快穿戴好衣物,夺门而出,立刻飞奔下楼。

    三十层的楼梯,没几分钟就一跃而下。只留下黑衣宿管员在后面默默注视着他们离去的背影。

    等到二人火急火燎地赶往食堂的时候,发现果然不出所料,原本丰盛的可以说是有点奢侈的早餐只剩下的的是包子了!

    而且大部分还是豆沙包!

    “老卢啊,你说你信誓旦旦和我说,今天你叫我起床,要不是我感觉外面天太亮了不对劲,我们肯定又要迟到了!”

    对面那个小男孩嘴里塞着包子,嘟囔道:“我们现在还能算没有迟到吗?”

    他指了指站在教室的窗户。

    指了指两人身体。

    “这怎么能叫迟到呢?”王安之辩解道,“老师让我们吃完了进去,说明我们不是因为迟到才不让进去,而是因为没有吃完早饭啊!”

    王安之把手里最后两个包子塞到嘴里,道:“唔,我....进去了,你慢慢吃。”

    啪啪啪,跑到门口,大喊道,“老师,我吃好了,申请上课!”

    “进来。”

    一屁股就坐到了自己的凳子上。

    掏出了课本后,把自己埋在书本后面,对着外面的卢大力挤眉弄眼。

    周围的几个同学对此早就有了抗性。

    王安之等完成了预定工作后,开始看起了课本发起了呆。

    自分宿舍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半年多光景了。

    在这里,终于体会到了暗无天日的封建社会的读书时光。

    这里的学生没有寒假暑假。

    每个月也就初一十五放一天假。

    是的,放一天假。

    所以得大早上起来坐着车回去,然后第二天大早上坐着车回来。

    反正王安之回去了一次后就再也不选择回去休假了。

    宁愿在床上躺一天。

    这还是幸亏是过年的时候放了一次比较长的假期,不然恐怕他都早就心态崩溃了。

    而且最恐怖的是,半年时间过去了,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度过的吗?

    天天学习,天天学习,学习念繁体字,简体字,学习写繁体字和简体字,以及学习基础数学和基础逻辑。

    是的,繁体字与简体字交换轮流学习。

    真是绝了!

    这个世界在明太祖时期出现了繁体字简化运动。

    但是和平时期的每一次变革,哪怕有洪武大帝这般强有力的人支持,也必然存在着妥协,与退让。

    简体字出现了,而且绝大部分的字还和后世王安之那个年代的简体字类似。

    但是繁体字并没有取消。

    甚至过了千年。

    还有一些专家会跳出来,要废除简体字这种歪门邪道。

    要不是洪武大帝当年把推行简体字刻在了《太祖遗训》里,再加上后来的那位某个得位不正的皇帝也不咋喜欢学习。

    不然简体字估计早就被废除了。

    更别说白话文和文言文运动了。

    支持双方的文坛巨擘都换了七八茬了,也没有定出个谁主谁次。

    于是乎苦了这个世界的孩子们了。

    双倍的快乐。

    双倍的学习。

    至于什么世界的真相,修行的方式。

    什么都没有。

    唯一接近于修行的也就是体育课了。

    课程的大致内容就是教一下格斗动作和武器技能。

    但是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这些格斗啊武器技能啊,最后大多数都变成了王八拳和拿杆子互相对冲。

    教习们也对此毫不在意,好像就是听之任之一般。活像上辈子一些混日子的老师。

    不过想想也是。

    谁家六七岁的孩子不都是在学习语文数学的吗?上的体育课也不就是在挥洒天性,活蹦乱跳吗?

    也亏得这个世界的孩子素质能力也比上个世界的孩子们强,不对,是比上个世界的自己那代人强。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因为王安之上辈子邻居的小孩,小学一年级就已经熟练掌握大部分文字的书写并还能简单的用英文交流,顺便拥有钢琴技能,舞蹈技能,马术技能。。。。。。

    恐怖的幼儿教育内卷啊!

    咦,这么想的话,孩子的潜力是无穷的啊!

    不过也亏得王安之拥有恐怖的记忆力,在这样残酷的教育之中表现得游刃有余。

    他还试探性的在教习面前展露了这部分的能力,想探得一点家族这方面的看法。

    但是遗憾的是,教习对此无动于衷。

    对此王安之也问过同楼层早已混熟的学长(说是学长,其实也就是大两三岁的孩子),了解到为什么教习是这种态度。

    原因很简单,修行太神奇了。

    它对于一个人来说,不能说是二次发育,因为发育对人的改变都没有它大。如果硬要形容的话,可以用进化来形容。

    它作用在人的身上后,会让人方方面面产生改变,而记忆力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方面。

    说完,那个学长还给表演了一个倒背课文。

    这让卢大力这个小傻子长大的嘴巴,能塞下一个拳头。

    王安之也由此明白为什么这教习会这么淡定了。

    这就像幼儿保姆。这个孩子十个月会走,这个小孩十个学才只会爬对他们来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三岁的时候你们都会走了。

    要是这个孩子十几个月了,连爬都不会,保姆才会紧张,害怕发育上有什么迟缓,需要及早干预。

    这也是王安之发现在学堂这半年多的所感,班里教习最关心的是学习能力差的学生。

    这让上辈子的一些教师都得惭愧一下。

    当然王安之也会旁敲侧击问了一下,什么时候才能修行这个他最关心的问题。

    答案也很简单,学堂会在预估好学生都能对老师的话语进行理解,并且能反映自己想法,能完整准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学堂就会开始修行课程了。

    这也是修行界的木桶原理吧。

    一个班是否开始上修行课的原因是班里最差的一个学生决定的。

    这也怪不得教习这么关心差生啊!

    也难怪,修行在这个世界上太重要了,如果一个人因为小时候还不懂事,还没有明白,在修行路上走了歧途,甚至毁了自己的修行路,那简直就是毁了自己的一生。

    所以学堂如此郑重,也有它自己的道理。

    思绪正在乱飞的王安之,突然听到教习的话语,“今天我们班将正是开展修行课程。请大家做好准备,课程将在早课结束后进行!”

    刹那间,班级里爆发出了雷鸣般的叫声!

    这也让王安之明白了,之前好像从哪里传来过这种声音,估计大概率也是这个原因吧。

    不过想到这,他不由得兴奋起来了。

    等了这么久,本来已经渐渐冷静下来的心又一次沸腾起来了!

    卢大力的脑袋伸了进来,好奇地问道:“咋了咋了,大家怎么这么兴奋?”

    王安之立马装作很难过的样子,“老卢,老师他说.....”

    卢大力急道,“老师他说什么了?”

    “老师他说,你学习太差,还总是迟到,说要给你调去特辅班。”王安之带哭腔道。

    特辅班,王氏族地中传说中的班级。

    传说中,学习能力低下,无法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的孩子,会在老师多次干预下还是无效果的,就会被调入特辅班。

    但是王安之多次打听,好想没有人说过见过谁是特辅班的。一般都是我听说我爸爸说过,我隔壁班的堂哥的邻居是.....

    至于像宿管那位阿姨打听,那个看弱智的表情,至此,王安之熄灭了探听这个传言的心。

    也就当它和无头女教习,半夜裸奔学长哥一样,是王氏族地学堂的校园传说。

    但是卢大力不一样,作为一个对无头女教习深信不疑的六七岁孩子,亦可能是被家里人吓过,如此一听,差点腿都软了。

    “这个........”

    略带哭腔道,“我平常和大家关系也不差,为什么一听我要调走大家如此开心?”

    如此一想,就觉得不对劲。

    立马怒道,“王贼,你骗我!”

    恨不得冲进来与王安之展开一场真人版,血肉模糊的大战。

    可能是因为声音太大,也可能是教习看到教堂秩序有点嘈杂。

    大喊道:“卢介瞻!在外面站着就好好站,大喊大叫是想干什么?要么到广场上再站一下,吹吹风,冷静下?”

    卢介瞻,也就是卢大力立马冷静下来,笑嘻嘻道,“老师,俺和王安之开玩笑呢。”

    教习瞥了他一眼,没好气道,“吃好了没有,如果吃好了就赶紧进来。”

    卢大力立马点头哈腰,钻进班级里,坐会到王安之身边。

    在教习看不到的视角里,还瞪了王安之一眼。

    一副你等下好看的样子。

    王安之对此毫不在意,小样,等你打得过我再说吧。卢大力外号虽然是大力,靠着自己的那股子蛮力,在广场西面几十个班里都小有名气。但是不是自己吹,王安之还是有自信靠着学的这些格斗技巧撂翻他的。

    事实也是,几次切磋中,卢大力靠着王八拳还是打不过王安之的。

    这就是技巧的厉害啊!

    至于卢大力被揍了几次后。

    也试图去学一下教习们教的招式技巧。

    很可惜,半盘菜学了的卢大力输得更惨了。

    气的他,更是放飞自己。

    嘴里嘟囔着什么一力破万法,一力降十会。

    整个广场都响起了学生们欢快的笑声。

    班里的同学早就已经度日如年,待到教习宣布早课结束,更是眼睛巴巴的看着教习。

    教习对此也是习以为常。

    在这个世界,不夸张的说,修行决定了太多太多的事情。

    一个人的大部分人生就是可以由修行决定的。生老病死,可以说修行决定了他们的运行。

    下面在座的学生也是清楚这个道理。

    王氏族地本身的家族成员可能有时候还不如那些外姓之人懂得多,那些外姓人耳边都是听着修行的故事长大的。

    比如隔壁谁谁谁,因为修行资质好,平时也争气,跟着哪位老爷一起在外面混。前段时间归来省亲,连族里管事见到都问个好。

    再比如那谁谁的亲戚,在乡试中得了个好名次。王氏某房的某位老人见他有悟性,收了做门徒,一路上顺风顺水,如今已经在某地当了一个正四品的知府了。

    是的,在这个世界,科举的凭借已经不再是八股文取士。

    修行成为了科举中重要的一部分了。

    ————————

    在这样的环境下长成的人们,如何不明白修行的好。

    如何不知道,这是他们一飞冲天的机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