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万历四百年 > 第九十三章 北六奇(五)

第九十三章 北六奇(五)

    如果只看这样。

    那么颜大先生也不应该叫贼寇。

    但是只提他的一个作为。

    就知道他的厉害,以及为什么叫他贼寇了。

    颜大先生是自刘六刘七起事之后。

    数百年来。

    唯一一个攻破大明帝国州府大门的人,这里也包括了所有的势力。

    要知晓。

    就算是在海寇闹得最厉害的时候。

    也没有哪位胆大的海天子可以攻破大明帝国的府城。

    这些海天子无论是个人实力,亦或是船舰势力,无一不都是这个世间顶尖的存在。

    但是就算是他们,都没有做到的事情,攻破这世间最一流的顶尖帝国的州府之门。却被这位颜大先生完成了。

    只从这里,就可以感觉到,颜大先生的厉害,以及无法无天。

    而他不仅仅攻破了府城。

    对,在这里,要用不仅仅这个词语。

    他还将一府的首脑——知府给剐了!

    要知道,大明帝国自从洪武大帝之后。历代明天子对文官集团并不算优待,与皇宋上国之比,更是天上与地下。

    鞭笞捶楚,成为朝廷士大夫寻常之辱。

    在大明帝国,是没有士可杀不可辱的话语的。

    明世宗时嘉靖三年。明廷之中发生一件大事——大礼议。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就不深讲了,只说其中发生的一件事情。明天子下令,逮下诏狱廷杖者一百三十四人,编修王恩等病创卒者十八人。

    要知道。

    这个世界可是修行者的世界。

    能在大明帝国的朝廷之上为官之人,都是修为高深之士,即使如此,竟然还有如此多人病亡。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专门对待修行者的鞭笞之刑的厉害。

    只不过就算如此。

    大明帝国对待犯罪的文臣也不会实行千刀万剐之刑。

    为何呢?

    唇亡齿寒。

    兔死狐悲罢了。

    但是这位颜大先生却依然这么做了。

    还是对待一位并没有被官方宣判的知府如此行为。

    虽说,当时的他在行刑之时。

    他的手,在每动一刀,挖下那位知府身上的一片肉之时。

    他就会用响彻一州之地的声音,当场念出那位知府一个罪名。

    并且问当地百姓,这一刀,该不该下去。

    在当地,那一日,百姓们面对那场面,比过年都热闹。

    甚至当天活剐知府的现场视频,只在一天之内不仅传遍了大江南北,甚至远赴重洋,外销到了西大陆。

    这不但算是引起了举国震动,更是友邦诧异。

    也就是在那一天后。

    这位本来被坊间称为亦正亦邪的颜大先生,直接毫无疑问的登上了大明帝国通缉令的前三名!

    帝国震怒!

    天子震怒!

    守夜厂和辑事厂的两位大厂主当天就放下手上的活,就直接从京城出发。

    带着手下的精兵强将直奔颜大先生而去。

    同时,在天子诏令之下,除魔司和斩邪司共计五位副司首也都丢下了身上的活计,从四面八方支援。

    天罗地网!

    插翅难逃!

    就在天下人以为这位颜大先生就要折戟于此的时候。

    世间人又被他给惊掉了下巴。

    在陕西布政司。

    这位颜大先生在万无一失的包围之中,谜一样的消失。

    而在追逐之中。

    又几次三番杀了一个回马枪。

    等到追兵疲惫之时。

    更是反手攻了上去。

    整整三个月。

    颜大先生被围。

    成为当时光网最热门的话题。

    但是只过了三个月。

    颜大先生就将那位从成化天子时期,就担任守夜厂厂主的大宦官硬生生击毙。

    两位除魔司的副司首被打成重伤。

    副司首以下的高手,更是伤亡惨重。

    面对这样的现实。

    那位在位数百年,早就天心难测的嘉靖天子是难得在明面上发了巨火。

    但是没有办法。

    在众位阁老的建议下,他不得不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请文成公相助。

    不过也还算好。

    当今首辅,那时还刚刚入阁的徐阁老算得上是文成公的门生。

    他亲自赶赴文成公的道场,请出了他的亲笔信书。

    带着那幅信书,直接赶赴了陕西布政司。

    正式在那秦岭之上。

    在那位文成公亲手写下的信书下。

    颜大先生被困其中。

    但是即使如此。

    颜大先生依然凶焰滔天。

    反倒是众人,却有点骑虎难下。

    打破囚牢,颜大先生却会跑了,到时候徐阁老可没有脸面再去要一封手信了。

    但是不打破囚牢,颜大先生反倒是坐在其中,安稳如山。

    不过最后还是徐阁老拍板,定下来反正众人也耐不得他,他也出不来。

    这样也算是一种囚禁吧。

    于是当场派出两位副司首带着一队精英驻扎与此。

    将此处设为禁区。

    回京后,倒也是宣传了一番,徐阁老镇魔的功绩。

    就这样,相安数十年之久。

    只不过在嘉靖天子驾崩那年。

    有人曾经看到。

    在北地。

    那座被传说封印了颜大先生的山峰。

    在天空中疾驰。

    不过这种传说,没有视频加以佐证,只能归到以谣传谣的份上。

    但是只从这一点。也能看出,为什么这位颜大先生能够隐隐约约在北六奇之中,有为首的意思。

    至于面前的这位奇道士。

    与颜大先生相比,到算得上是无害的多。

    至少没有公然的反对明廷。

    但是干的事情,却也不算少。

    不然,也谈不上一个奇道士的称呼。

    只不过是在佛宗的那祖庭与主持辩过神通高低。

    跑到道宗圣地——龙虎山,坦然与那位老天师论过道法的上下。

    也去过鲁地,在孔林大放厥词,说了一番南孔北孔谁才是正宗的话题。

    山上修行的大门类里边,一旦倒了明法境,就开始有了拜山头这种说法。明法明法,先明别人之法,后悟自己之法。而明别人之法,不必看法门是否高深,而是要看这法门是否广远。毕竟一千个修士眼里有一千门《道德经》,每一个修士修出的法门,也都是自己的法门。如果法门广远,容得下这位修士,那么这位修士才能谈得上未来一说。

    而儒释道则是东土修行之中最大的几个门类。

    而前面几家,则是儒释道三家的最大的几个山头。

    他竟然都得罪了个遍。

    但是即使如此,他依然生龙活虎。

    活蹦乱跳。

    从这里就能知道这位奇道士这个名头是多么的名不虚传。

    并且这位奇道士,在成名之后,就自称道比天高,如此口气之大,自然是引来无数纷争。但是纷争没有停息,但是喊的人越来越少,这几百年来,这道比天高的称呼在奇道士头上是越戴越牢了。

    这样的人,把太原王氏视为无物,那也是正常。

    毕竟太原王氏再怎么狂妄,也不敢与那三宗相比。

    看着沉默的王惊风。

    元元子笑了一下。

    但是又索然无味。

    世家之流就是如此,欺软怕硬。所以他为什么要这么不给面子,也要把王安之收为徒弟,目的也就是如此。

    他一挥衣袖。

    王安之只见周边景色又变,双方站在了一叶扁舟中。

    扁舟与之前的文家村的游船相比,是小的太多了。

    但是周围的景色,又是大不相同。

    如果说是文家村是舟在岸上游的话,那么此舟则是在天上游。

        岸边仿佛桃花千百树,但是仔细一看却红云一片。

    间有白桃数株,花开如少女可爱。

    云湖如白镜,透的世间凉飕飕。

    元元子看着沉默的王安之。

    笑道,“现在,是不是应该叫我一声师尊了。”

    王安之却是继续苦笑一声。

    看着元元子问道,“前辈究竟看上我什么呢?”

    元元子左手一拢,手里多出一枝桃花,花色与红云一般,他轻轻拧转,“因为你的不喜欢。”

    “你明明是世家之人,但是却不喜欢世家。知道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离不开这些世家,但是愿意却还依靠世家。太有趣了,所以我想帮帮你。”

    看着一脸沉默的王安之。

    他突然朝舟下一喊。

    “全部搞定了没有?”

    下一刻。

    之前那位疑似护道人的道士出现在了舟里。

    他毕恭毕敬的对元元子和王安之行礼。

    “真君的身份一出,太原王氏自然不敢说什么。我也与他们约定,小真君并不会让他断绝俗世往来,以后也算是他们太原王氏的人。他们自然千恩万谢,还约定说等小真君明法之后,去族地选一下族里的攻法。”

    元元子轻轻一笑。

    “这就是世家底蕴。”

    小舟轻轻划过。

    在云层之中溅起一片涟漪。

    王安之突然发现岸边云层间,似有女子凝眸望向小舟这边。

    那女子身穿白衣,神采动人,身背一柄长剑,端的是一副好打扮。

    女子身后有女童数人,与那女子打扮相似。他们也分明看到了王安之等人的小舟,双方对视一眼。

    下一刻,女子面色大惊。

    赶忙鞠躬行礼。

    云舟停顿,不敢再往前进。

    等到王安之等人的小舟开过数里。

    她才慢慢抬头。

    元元子对于世间人的这般作态,早就习以为常。

    倒是突然问了王安之一个问题。

    “好徒儿,入我道门,需要一个道号。你可有什么想法?”

    王安之面色古怪。

    道门的道号不都是长辈给取得吗?哪有道号自己来取的样子。

    不过看着面前之人的古怪之处,他也懒得说。

    反倒是思考了一下。

    问出了一个问题。

    “师尊,真叫元元子?”

    元元子点头道,“千真万确,确叫此号。”

    王安之笑了。

    “那我就叫镇元子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