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万历四百年 > 第三十九章 谁是英雄(七)

第三十九章 谁是英雄(七)

    这样的态度。

    就让直接一直以后学末进的身份要求自己的圆脸男子都一脸愠色。

    说实话。

    单能一场游戏,就花费近十个金元的人,无论是家世亦或是身份。

    都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前者是背后势力的大小。

    后者则是自己在势力的地位。

    他心念一动。

    双手突然具现了一双黑色的拳套。

    拳套黝黑。

    看上去是一种特殊材质的金属做成。

    拳套在关节处有十根长短不一的铁刺。

    在月光下。

    散发这一种危险的味道。

    整体的拳套从手掌连接至大臂处。

    拳套厚度不一,但是看上去却别有一番灵巧的样子。

    远远望去,乌黑发亮,瞧上去就有一股摄人心魄的感觉。

    好一件凶器。

    一旁的众人都在内心中情不自禁的发出了感叹。

    徐七郎倒是在内心感叹。

    好一个清虚币玩家。

    原来圆脸男子竟然又花钱具现了自己的武器。

    要知道,清虚天的游戏,大多都是一件普普通通的武器。

    当然,为了增加游戏的可玩性。

    玩家在进入的时候可以选择自己指定的武器类别,比如刀枪剑棍之类的东西。毕竟对大部分还未踏入高阶修行者行列的人来说,缺失自己拿手的兵器,丧失的战斗力那不是一点两点。

    就比如说像皮甲少女,如果不拿剑,随机给她一把青龙偃月刀的话。

    恐怕实力都要打个对折。

    虽然说武器的质量只能算得上是一般。

    但是人均武器质量的相似,本身来说就是一种公平。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随机或者不要任何武器。

    只不过这些人大部分要么是专精术法等不需要武器的修士,要么就是像圆脸男子一样。

    全身的实力都在自己的双手之上。

    靠着一双拳头。

    战遍一切拦路之敌。

    但是并不是说这些靠拳头的家伙就不需要任何的武器了。

    就比如现在圆脸男子手上的拳套。

    他很自信。

    依靠这双特制的,额外花费了二十个清虚币才具现出来的拳套。

    他出手的威力能增长至少两成之多。

    他的整体实力也会上升不少。

    双手摊开。

    一掌就击向了远处的徐七郎。

    徐七郎对此也没有丝毫恼怒。

    反而脸上更是露出了欢喜的笑容。

    那一旁本来同时缠着圆脸男子和另一个NPC的壮汉尸体。

    此刻也放开了对圆脸男子的纠缠。

    只冲向了另一个npc仿佛在告诉众人,来吧,来吧,来一场不受阻碍的战斗吧。

    他双拳祭出。

    直接打了上去。

    但是徐七郎却只是伸出一只手。

    轻轻画了个圈。

    就将圆脸男子酝酿已久的杀招划为了乌有。

    圆脸男子气的满脸通红。

    原来徐七郎在一边对付他的出手,一边竟然提着长枪。

    硬生生的压住了对面的那位剑客。

    但是下一刻,圆脸男子又恢复了平静。

    他牢牢记住着自家长辈曾经说过的话,实力不足,别人做什么都是对的。

    但是他发现徐七郎一击把他的攻击击溃之后,却没有继续追击。

    只是轻轻伸出手,拍了过来,甚至力道还不如他刚刚所展现的那般。

    这样的态度,像极了自己家长辈与自己喂招的样子。

    圆脸男子对此并不反对,论实力的真实高低,他应该不如徐七郎。

    但是这样比较,他可不怕他。

    一时间,掌声大作,又不知道交换了多少招。两人的功力都不是用的很足,一碰即分,尽在招数变化上相互试探。

    徐七郎却是一面接招一面赞道:“这些手上的功夫都属于不同风格,没想到你年纪轻轻,竟然就把百家掌法练的融会贯通了!果然英雄出少年!”

    圆脸男子无视对方的点评,甚至有些懊恼。

    要知道双方见招拆招,两人你攻我防,走的都是轻灵的路线,但是却十分耗费功夫和心神。

    这位男子竟然一只手拿枪力压对面剑客。

    另一只单手与自己论掌法。

    还在点评一二。

    实在是够令人生气的。

    只不过他不说话并不是因为内心生气。

    而是实在不能说话。

    要知道修行者,特别是武道的修行者,讲究的一气上升,百拳祭出的说法。

    就是一口气的吐纳,会影响上百拳的招数。

    现在也是如此。

    别看双方似乎并没有下什么大力气,只是随手见招拆招。

    但是对于圆脸男子来说,他已经耗费了极大的精气神。

    因为现在他们之间的见招拆招比拼的不是修为的高低,而是看双方这手上功夫的高低。

    这高低在于两人的眼界。

    在于两人对掌上功夫的熟悉。

    徐七郎只用了一只手,还能闲暇和他说话。

    高下早就立判了。

    但是圆脸男子一点都不气馁。

    这也是他最大的优点。

    哪怕现在一时不敌,又有何妨。

    我只要是在进步的,那么我永远都不害怕。

    他竭尽全力,用尽全身所学,来与徐七郎纠缠。

    他的两只手。

    与徐七郎的一只手。

    在这高楼之上。

    宛如两只蝴蝶翩翩飞舞,一时间煞是好看。

    圆脸男子也从来没有像今日这般,这么能够纯粹的施展自己平生所学。

    他因为家学深厚,又因为对手脚功夫喜欢。

    所以在幼时就算是博览群雄的功夫。

    家中条件好,各种名门大派的师傅也都请了过来。

    但是说实话,有时候就算他天资再好,对于这些流传了上千年数万年的功夫来说,也显得太过渺小了。

    因此有时候他觉得自己学得差不多了,但是一施展开来,却并没有达到自己想要的地步。

    家中的长辈见识可不是他一个孩子比拟的,但是对于他这样的情况,却也没有说什么。

    原因也很简单。

    把一门功夫吃透太费时间了。

    家中有着体系完善的功法,为什么要去学习别人的东西呢?

    学习了,懂点皮毛,以后等年纪大了,见识光了,自然也会融会贯通了。

    平常和人交手。

    圆脸男子要么就是遇到一些自己完全打不过的,要么就是自己随手就能打发的。

    虽然学了这么多年各家的功夫,但是说实话并没有多用过多少次。

    也因此,圆脸男子在今天,面对徐七郎如同喂招一般的待遇下,终于能够无压力的舒展出来手底的功夫。

    这也让徐七郎大饱眼福。

    这位圆脸男子不愧是出身名家。

    哪怕是他,觉得自己算是见多识广了。

    也一时间觉得收益良多。

    要知道就短短数十息功夫。

    这圆脸男子有用玄门道宗正宗的玄天手印十二式,又用了佛宗的两套般若掌法。

    这还不算数。

    有几套一看就是邪宗左道的手法,也被他施展了出来。

     这些左道的功夫,理念更多走的是诡道,有一些甚至很偏激。有些左道之人,之所以走到被官府通缉的地步,与左道功法长期偏激诡异的环境有不少的关系。甚至徐七郎在圆脸男子手里,看到了一些东瀛洲风格的招数,以及一些西域流派的拳术,不入中原理念的招数。

    按理说,这些武功练到极点,因为配套功法的不一致,是无法与圆脸男子所练的家传掌法进行媲美的。

    但有的时候就容不得家传深厚几个大字的重要。

    圆脸男子的家中有人学究天人,他知道圆脸男子最近喜欢在清虚天玩耍。

    但是家中的那门功法又实在是太过有名。

    因此随随便便,就告诉了圆脸男子几个小窍门,指导他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掌术手法结合在一起使用的小办法。

    圆脸男子对此也没有报太大希望,平日里对敌,也只是施展其中的一两门功法便是。

    哪怕实力打了点折扣,那也总比功法冲突,拖后腿来的好便是了。

    但是和面前这个神秘男子交手短短几息,在他的逼迫下,他便是感觉到了这其中的甜头。随着各种掌法之间的转换越发如意,圆脸男子从一开始的滞涩,变成了熟练,甚至连一些平素里都想不到的招数都自然而然的出来了。

    这也是众多修行之人最喜欢的一种长进的表现了。

    反观徐七郎,他一边左手使唤长枪,一边只是用右手与圆脸男子对敌,招数变幻无方,有的几招用的正是那圆脸男子刚刚手上的功夫。圆脸男子接下几招,忽地道:“你怎么用的好生纯熟。你到底是谁?为什么会我家的功夫?”

    徐七郎却嘿然一声不语,只是一味防守,有心要试探这圆脸男子的底。

    圆脸男子更恼了。

    要知道,刚刚徐七郎施展的招数,除了一些烂大街的招数。

    还有一些秘传的宗门掌术。

    甚至有一招。

    明明就是他家传的掌术!

    他双手加快了速度。

    也不用其他掌术。

    直接使出了自己家的嫡传掌术!

    微风浮动。

    云露相飘飘,尘途忘湫湫。

    蹑屐游已屡,操孤才患少。

    圆脸男子一用此术。

    感觉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了。

    思轧几沉伏,神驰空飘渺。

    谢客兴不浅,尚子计未了。

    何时出尘笼,重看众山小。

    那一双铁掌。

    更是在空中幻化出了无数的幻影。

    但他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变化招数,这三十岁的男子都能应付自如,仿佛对他这手掌法十分了解一样。

    圆脸男子心里一动,明白这男子一定清楚自己这飘渺七十二式。

    但是是谁呢?

    他深吸一口气,心中对这三十来岁的边军样子的男子的身份越发好奇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