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江山如意 > 第 3 章 高国凡的故事

第 3 章 高国凡的故事

    上午第一堂课是吕先生讲解大裕律法。吕先生讲解律法不只是解释律法条款,还会结合发生过的案件一同讲述。有些知名的大案,迷案还会讲述破案过程,有时还会讲一些没有侦破的悬案。

    夏涵时常用前世的知识与吕先生讲述的内容做些对比,一些巧妙的方法着实令人赞叹,夏涵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绝对不可以轻视古代人的智慧。

    这原本是夏涵最有兴趣的一门功课,但今天却无心听课,想的都是和老先生所说的话。

    为天下苍生,黎民百姓谋福祉,自己有那么高尚吗?刚才听老先生说的时候,自己也有瞬间的热血沸腾,但很快就觉得完全不切合实际。

    这是一个“学会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时代,皇权是至高无上的。以天下苍生,黎民百姓为根本,是和大多数为官者背道而驰的想法。老先生平日里给人的感觉因循守旧,刻板严厉,怎么会和自己说这样的话。难不成他也是个异世的灵魂。

    老先生的言外之意,夏涵完全明白。自己无根无凭,如果不攀附别人,不小心流露出前世的想法和观念,必然被群起而攻之,一定没有好下场,确实还不如做个小吏活的自在。

    若是以天下苍生,黎民百姓的福祉为目的去做官,一定会得罪同僚,被孤立被打压的情况在所难免,已经犯了官场最大的忌讳,自己有什么想法和观点反而不重要了。

    夏涵很清楚自己骨子里没有那种信念,信念是无法假扮的,而且夏涵也不想那样辛的做官。,

    不攀附别人这一点,夏涵非常认同。实力对等是合作,实力不对等就是攀附。攀附的前提往往还要交上投名状,结果就是被人捏住把柄,成为提线木偶。偶尔分你些残羹剩饭,有难的时候推你出去做替罪羊。这一点夏涵在前世就看透了。

    经商赚钱夏涵更没兴趣,这个时代富豪都是大家族的旁支或者攀附者,你若是没有官府的背景,财富就是催命符,随时都可能被人吃的渣都不剩。

    官就不要做了,府学去不去也无所谓了,还不如有时间多孝敬母亲,早点做些自己感兴趣的事,轻松自在的活着。想清楚这些后,心中释然,夏涵整个人都轻松起来。

    不知不觉中,吕先生已经上完课,离开了学堂。

    “夏涵,你刚说了一半,然后呢?”

    “然后抄二十遍经义五篇!”

    “......你牛!”

    “......他很贱!”

    “别拉着我,我要揍他!”

    “鬼才拉你,你赶紧去!去晚了我怕轮不上你!”

    “你确定然后不是......咳咳~?”

    “都别闹了,让夏涵快点说!”

    夏涵双手交叉,手心向外,抻了抻胳膊说道:

    “此事不合常理,接下来一定会有让大家震惊的消息,至于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也无法判断。目前确实帮不到子煜,我和大家一样,也希望子煜能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说完夏涵指着高国凡说道:

    “高公子,装什么哑巴?你赶紧给大家多透露些消息?”

    “夏涵,好事你怎么不想着我,这时候总提我干什么?我啥也不知道。”高国凡连忙摆着手说道。

    “高公子,你知道你脸上有什么?”

    高国凡用手摸了摸脸,疑惑的说:“有什么?”

    “有我鄙视的目光!”

    众人哄堂大笑,夏涵连忙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是不是都想抄一百遍书?”

    夏涵看了一眼门外,继续说道:

    “高公子,你被你爹下封口令了?你平时常说,舍得一顿打,每日乐无边。这次怎么怂了?”

    在县学里夏涵这样的寒门子弟没有几个,多数都是官吏和大户人家的子弟。但这些孩童自小就在一起读书,小孩子本性大多天真纯良,加之县学在吴老先生的训导之下,风气中正平和。所以大家都相处的很好。因为夏涵有着远比众人成熟的心智,几年下来众人遇事反而都是夏涵拿主意。

    平日里,大家也常在一起玩耍,随着年龄的增长,各自不同的性子也慢慢显露出来,每个人各有特点,彼此间相互斗嘴,挖坑揭短,成了日常,大家也乐在其中。

    “这件事我真的啥也不知道,要说消息,我倒是听说了一件怪事。”

    “哦?说来听听,速度速度,下堂课就要开始了!”

    “韩道道,你去门口看着点!”高国凡对身边一个少年说道。

    “又让我去把风,前几日先生就问过我,为什么总在学堂门口转悠!”少年瞪着眼睛对高国凡说道。

    “哪来那么多为什么?你为什么叫道道?”

    “我那是刀刀,一刀一刀砍死你!”少年一边嘟囔着,一边走到学堂门口,四处张望起来。

    “话说咱保栓县下面有个叫暖泉屯的村子,村中有一户张姓人家,一对老夫妻和儿子儿媳,再加上两个娃娃,祖孙三代六口人。”

    高国凡不爱读书,但人很聪明,口才也好,讲开故事,声神并茂,众人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一家人务农为生,因为勤劳节俭,日子也还过得去。家中养了几头猪,每年下了猪仔,留下一两只,其余也能换些钱粮,每年冬季还能宰杀一两头肥猪,自家留下些过年,其余卖了钱可以用来交税。”

    “上个月中旬的一天,张家的媳妇和平时一样去猪圈喂猪,有一只母猪趴在猪圈的角落,不过来争食,很是奇怪。”

    “你们也知道,猪历来争食,就像夏涵看到了子煜的桂花糕,哪次不是扑上去,想尽办法搞到手。”

    众人又是哄堂大笑,那姜齐更是夸张,边笑边拍着桌案,还不停的说着:“形象~形象~!”

    “媳妇以为猪病了,就去唤婆婆来查看,婆媳二人回到猪圈的时候,那只母猪居然已经生下了一只猪仔,儿子和老父亲闻讯也赶过来查看,此时老母猪一动不动,好像已经死了。一家人全都傻了眼,儿子跳进猪圈将小猪仔抱了出来,你们猜怎么着?”

    “小猪仔也死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