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梦越之秦 > 第十五章:事态升级

第十五章:事态升级

    走出赤狄大营,大约往东走了3里左右,便出了山林,山林边有条官道,预计沿着官道再走1个多时辰便能到达楚丘城,当大家都进入官道后,只见前方出现点点火光向我们这边逐渐靠近,禽滑黎立刻举手示意大家停止前进,并让大家做好战斗的准备,此时大家的脸色显得比较凝重,没想到对方如此老谋深算,刚刚好不容易才解决了赤狄蛮夷,这马上就来了第二批人马,光从远处密密麻麻的火光点来看,至少3000多人,现在大家逃跑撤离肯定不太现实,毕竟带了很多伤员,怎么可能丢下同伴而不顾,所以大家拿出武器准备最后一战,丹儿来到我身旁,低声对我说:“如若此次可以活着离开,我定向我母亲请示,此后担任先生的护卫跟先生学习谋略之术”。

    我听后心想哪有什么谋略,只是比你们多了2000多年的经验罢了,不过经验这东西在当今社会还真是个吃饭的家伙,你去找工作,没有3-5年相关的经验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当然还是有个别企业不尊重老员工的,说白了就是不尊重经验,尤其是无技术部门,例如质量部,物流部,采购部什么的,觉得招一些年轻人就行,又便宜又有朝气,巴不得把老人都赶走,哎,为什么不能向德国,小日本这种制造业发达的企业学习学习呢,企业尊重员工,希望留住员工,行业对各个工种定义等级职称,经验越丰富,收入也越高,某个工艺的检验员,操作员或者焊接员工作十几年,收入会比只毕业3-5年的办公室工程师(办公室最低职位尊称)工资还高,这些企业家学了这么多年历史为何无法真正的体会“师夷长技以自强”的道理呢,当然这种人还是少数,不能以点带面。不过这2000年前的小子都有此觉悟,我当然没有任何推辞的理由了,说:“嗯,能够让白丹武士当在下的护卫,那是我王某人的造化,那就一言为定吧。”

    不一会儿,只见其中一个火光先靠了过来,夜色中听到一个声音传来,“主公,主公,楚丘城3000千兵马前来救援!”仔细一听是白甲的声音,大家松了一口气,纷纷收起手中的武器,只见白甲骑着马来到我们队前,下马后先对公孙颓行礼,再与众人打了招呼,然后在公孙颓耳旁细语了一番,只见公孙颓脸色突然变的阴沉,随后点了点头,语罢,公孙颓对我和禽滑黎说:“被那潞见平给跑了,哎。。。哦,还有,前面便是姬亶亲自带领的楚丘城3000人马,随行的还有北宫邱,宁阙,石劲,到时不用惊慌,一切由我应付,等会我会引荐一下禽滑黎先生,王田先生暂时还是隐蔽到队伍之中,一个门客自然不会引起他们的注意,等到了楚丘后,我们再从长计议。”

    我和禽滑黎点了点头,禽滑黎便去跟孟胜以及几个墨家的领队吩咐了一下,白甲随后与文姬,丹儿,丙丁讲了一下大致的状况,便和他们一起来到公孙颓的身旁,公孙颓让我跟在2个卫国探子的后面,大约一支烟的功夫,密密麻麻的火光便成了一束束的火把,一队战马走在前面,带头穿着一身白色长袍,头戴白色玉冠,年龄大概二十五六左右,左右各有2个武士护卫,后面紧跟着3匹战马,一个穿着灰色的盔甲,30多岁,表情端正,应该就是之前丙丁提到的北宫邱,另外两个都是灰色长衣,头戴长冠,年龄都在40上下,两人生的都是尖嘴猴腮,常人见了还以为是随军的太监,当然那时还没有太监一词,应该叫阉人吧,还没到我们跟前便见他俩已是交头接耳,这两人必是宁阙和石劲。

    队伍离我们还有十米左右便停了下来,公孙颓便带着众人迎了过去,那带头的卫国公姬亶便和众人下了马,公孙颓带众人向姬亶行礼,然后便是一些官场客套话,大致是姬亶手下发现楚丘城外出现火光,便派人打探,发现是狄人与公孙颓的人马厮杀,就马上赶回汇报,姬亶便立马召集人马赶来营救,但明眼人心里都会暗骂:这火光都有2个多时辰了,再怎么折腾1个时辰左右援兵也该到了,偏偏这仗打完了,他们倒出现了,明摆着是想我们被狄人灭了过来收尸了。他们寒暄一番后,公孙颓便向姬亶,宁阙,石劲,北宫邱引荐墨家禽滑黎和孟胜,那姬亶一听是墨家首席弟子,一下变的恭维起来,两旁一直高冷的宁阙和石劲也是笑脸行礼,看来这墨家果然如翟角所言,当经天下非儒即墨,墨家在中原的影响力确实不可小觑,尤其是二三流国家,危难之时少不了墨家的帮助和周旋,不然随时可能亡国,又是一阵寒暄之后,白甲便吩咐大家随大队人马返回楚丘城。

    一个时辰左右,我们随大队来到了楚丘,楚丘城除了坚固的城墙和朝歌差不多外,其他都要比朝歌小的唉,城内多以一层的平房为主,中央的主街宽度不足十米,两侧的店铺也不多,城中来往多是兵甲和武士,正如公孙颓所说,此城是卫国西北的驻军重地,卫国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兵马驻扎在此,应该战事非常频繁,正常平民如果有机会,估计早已搬离此地。我们进入城内后不久,姬亶和公孙颓停下来聊了一会儿,便先带着宁阙石劲和一些护卫与我们分道扬镳,朝城南而去,我们便在北宫邱的指引下继续前行,大约走了3里,来到城内东北处的一座军宅,里面坐落了五六排长方形房舍,就如现在的宿舍一般,在房舍的后面有一座三进门的宅子,平时应该是官员办公就寝的地方,北宫邱先吩咐手下去安排墨家弟子的食宿,然后便带着公孙颓,文姬,丹儿,我,白甲,丙丁以及禽滑黎,孟胜到大宅内休息,北宫邱在大厅和公孙颓聊了一会儿,便告辞离开了。

    随后公孙颓便派护卫召我前去,我走入大厅,见公孙颓坐于大厅北面,脸部略显忧愁,不时多声叹气,见我进入大厅,便朝我招了招手,示意坐于他的左侧席位上,说是坐,其实就是盘腿坐于地上的席子上,此时还没有椅子,都是席地而坐,席前放了一张矮矮的长桌,就和现在某岛国席地而坐一回事,这让我有些纳闷,难道后来的东洋人就是沿袭了中原的坐席文化,还是另有悬疑,边想边走便来到了席前,在护卫的指引下坐到了公孙颓左侧的席上,公孙颓见我坐定,便吩咐左右护卫退出户外,我见护卫走出关上门后,开口对公孙颓到:“不知主公为何愁眉苦脸,目前我们已经暂无危险,应该是高兴才对呀?”

    公孙颓听后又叹了一口气,说:“先生有所不知,目前看似暂无危险,实则情况要比你想象的复杂的多,刚才北宫邱告知,昨日收到他兄长北宫复的密报,帝丘的孔氏已经将其所属大约1万兵马聚集在帝丘城外了,如果我们回到帝丘城,孔氏一旦动手,仅凭北宫复手中的3千城卫估计也无济于事。”

    我听了公孙颓的回答,倒是有点懵了,问到:“卫国不是那卫公姬亶和你公孙颓两派势力吗?如何又冒出了一个孔氏?”

    公孙颓此时突然反应过来,脸部稍有放松,笑了笑说道:“这倒让我忘了,先生多年不在中原,而且头部受创还未完全康复过来,近年之事应该也是记忆不全,我也一时疏忽,忘了跟你详述卫国的权利分布状况,其实我卫国和大周天子同为姬姓后嗣,官制和大周王城基本一致,为三公六卿五官制,当然经过几百年的演变,现在卫国的权利主要掌控在五官中的司徒,司马和司空三官(其他两官为司士,司寇,已无实权),以及六卿的太宰(其他五卿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基本由太宰主管)四职手中,至于三公的太师,太傅,太保也变成了头衔,属于非官职类了,和卿大夫属于一类,只是一个官衔,没有具体官职。

    这四个要职一般由卫国的权贵担任,正常遇到战事,卫公出征或者抵御外敌,除了公室的兵马,还需要召集公室旁氏以及外氏兵马才行,卫国的卫公姬亶和我都属于公室,为姬姓,还有卫国历代公室中有过功劳的,一般会给予封地另立旁氏,此次和姬亶一起来的宁阙,石劲,还有北宫邱都是我公室旁氏,除了这些旁氏,还有外氏的孔氏,孔氏是商朝王族后裔,大周灭亡殷商后,开始是将其王族后裔封于殷商旧地,称为宋国,后宋国与管蔡合谋造反,周公联合召公奭,太公望(姜子牙)多年作战才平定叛乱,深感殷商王族后裔势力仍然强大,对大周统治存在很大的威胁,所以又将宋国南北一分为二,南部的仍叫宋国,还是由殷商王族后裔统治,但势力明显削弱,北部便是卫国,由周武王的弟弟康叔担任卫国公,并将很多殷商王族后裔迁到卫国,也就是现在的孔氏,所以卫国的权势一直由姬姓王室以及外权孔氏(孔氏为子姓)组成,目前的四职除了公室的我担任司徒外,还有孔氏的孔森担任司马,北宫氏的北宫复担任司空,石氏的石劲担任太宰,宁氏因早前参与孙氏谋反而牵连不再担任实权官职,宁阙只是担任并无实权的太史(宁氏和孙氏谋反失败后,孙氏逃到晋国,宁氏大多被灭族,只有少数未参与者免遭灭门,但被踢出卫国权利中心,目前基本投靠石氏)。“

    我听了公孙颓的介绍后,才恍然大悟,说到:“难怪今日那石劲和宁阙见了主公还是那么的高冷,原来这两个家伙也是公室之后,并且手中掌控一定的兵马,但你所说的都城帝丘兵马目前只有孔氏1万,北宫氏3000左右,还有姬亶的一些护卫,并没有提到石劲的兵马,难道…”

    “先生猜的没错,石氏的兵马就是左丘城的1万驻军,“公孙颓立即回答了我的猜疑,”目前左丘城的兵马由石劲的兄长石山掌管,当然石氏的封地也在左丘,左丘离帝丘只有200多里,一日之内便可到达帝丘,如果真如北宫邱所说,孔氏已经被姬亶离间,明日我等一回帝丘,孔氏定会联合石氏兵马将我和北宫氏一网打尽,就算楚丘的兵马反应过来也来不及了。“

    我听了公孙颓的话,心想当初还是把小小的卫国想的太简单了,之前还以为卫国所有的兵马就掌握在两帮人手里,一半是在公孙颓的,另一帮当然就是现在的卫国公姬亶的,不就是两帮人火拼,再找个厉害的外援,也就是魏国,到时还不是分分钟搞定,没想到中间还夹了个卫国外氏孔森,很明显现在孔森听了姬亶的谗言,是要联合姬亶一起对付姬颓的,我想了想,想当然的对公孙颓说了句:“那为何主公不去和孔森解释一下呢?”

    公孙颓听后摇了摇头,说:“估计还没到孔森的大营,已经被他的手下乱箭射死,或者乱刀砍死,你可知那孔森平日里与我多有冲突,不是为了土地赋税的事就是为了军赋粮草的事争得不可开交,你说现在那有机会接近他,估计姬亶早就用了毒辣的离间之法,不然他也不会在我返回帝丘城之前集结手下人马,明白着是要先下手为强呀。”

    我想了想也是,大家的阵势都摆开了,见仇家来了,哪里还给你开口的机会,早就一哄而上了,不过眼下如果不把孔森搞定,那基本没有任何胜算,呆在楚丘不走吧,那不摆明了公孙颓有加害孔森的意图,所以不敢孤身返回帝丘,但是如果直接找魏国派兵吧,那就是直接发动卫国内战,到时最倒霉的还是平民,估计赢了,最终也是两败俱伤,可能国力不济反倒让楚,或者齐,甚至晋的魏,赵给灭了。

    现在是刀架在脖子上,不能就这么等死呀,突然我灵光一现,让我想起了一个人,如今此人还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我便对公孙颓说:“主公,既然你见不了孔森,那不是还有其他人可以代你去跟他解释嘛。”

    公孙颓听后顿时领悟过来,“先生你说的没错,现在我们只有靠他了,快快快,快请禽滑先生到此,”公孙颓立即吩咐手下前去邀请禽滑黎到大厅商议此事。

    不出片刻,护卫便领着禽滑黎走了进来,他应该也预感到了什么,进入大厅看到只有我和公孙颓在场,便知公孙颓定有要事与他商议,因为从朝歌开始一直到楚丘,他已深知我在公孙颓心中的地位,如有要事必定有我在场,所以他到了我们跟前,便开门见山的说到:“看来公孙兄和王先生又要给禽滑某人出什么难题了,说吧,这次需要我做什么?”

    公孙颓笑了笑,说:“我与家师多次提到墨家的“非攻止战、以弱胜强”八字真言,只是未能亲身经历,刚好目前的处境还真得靠这八字来解。“接着,公孙颓便把楚丘城外孔氏兵马集结和众人目前进退两难的状况详细地跟禽滑黎叙述了一遍,以及我提出的只有他才有与孔森解释的机会。

    禽滑黎听后,点了点头表示赞同,然后朝我看了看,对我说:“先生能否与我一道前去孔氏大营,先生足智多谋,到时见了孔森,指不定还需要先生鼎力相助才能说服那老家伙。”

    原来孔森是个老头呀,我还以为和公孙颓差不多大,没想到是个脾气暴躁的老头子,难怪被姬亶一煽动,便是拿起家伙便要和公孙颓拼命,看来这次不去见识一下也不行了。还没等我开口,公孙颓便已行礼,当然是恳请我与禽滑黎一同前往,既然禽滑黎都没怎么犹豫就同意了,那我还有什么可犹豫的,于是便点头表示同意,不过仔细想想,禽滑黎这么爽快就答应了倒也符合情理,毕竟墨家子弟以平息各国战乱为己任,这种说客的活他肯定义不容辞,只是感觉自己倒是掉进了公孙颓早已挖好的坑,这公孙颓料定那禽滑黎必定会邀我一道前去孔氏大营,因为这来楚丘的路上,禽滑黎一直对我所讲的东方之国像着了迷一样,时不时来问我一些那里的民情,习俗等等,这要是让他离开楚丘几天无法见到我,那不好比是让一个老烟鬼几天不抽烟,比死还难受嘛,所以料定这禽滑黎定会邀我一同前往,什么足智多谋,鼎力相助都是胡扯。

    我随即看了一下公孙颓,这家伙还真在偷偷地暗笑,好你个鸡腿,果然给老子挖了坑,不过也没办法了,都答应了再反悔,那这几天好不容易建立的偶像形象不就毁了嘛,那白甲,丙丁,还有小白(白丹)最近见了我,恭维的不得了,不是先生长就是先生短的,就是和公孙颓同时出现时,也是先跟我行礼,这让公孙颓也是尴尬的不得了,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在美女文姬那里形象是不能受损的。

    第二日一早,禽滑黎和孟胜交代了几句,便带我一同上路了,这楚丘到帝丘的路上,两侧的地势倒是一马平川看不到头,几乎没有山林,应该就是我们现在的平原地带了,这官道两侧的田地倒是比较好玩,都是方形,边长大概150米不到,四周布满沟壑。

    我乘禽滑黎还未向我询问东方之国的事前,连忙问他这方田是怎么回事,这禽滑黎一听,顿时来了兴致,问到:“先生所在的东方之国不是这种方田吗?”

    我摇了摇头,说:“我们那边的田地布局倒是和之前在魏国看到的田地差不多。”

    “哦,难怪,现在除了三晋的田地已经重新布局,剩下的卫国,燕国,楚国,齐国和秦国等基本还是和大周王城周边的田地布局一致,叫井田。”禽滑黎说到。

    “井田?”我好像在历史课上听到过,只知道这田有9块组成,中间为公田,周围为私田,大家把公田先种好了,再种各自的私田,其他就不知道了,于是我接着问到:“这井田是怎么回事?”

    禽滑黎说:“井田是把耕地划分为多块一定大小的方田,周围有经界,中间有水沟,阡陌纵横,像一个井字。一人耕种大约百亩(约合今70公亩)。百亩为一个方块,称为“一田”;

    一井分为9个方块,周围的8块田由8户耕种,谓之私田,私田收成全部归耕户所有;中间是公田,由8户共耕,收入全归封邑贵族所有;

    这井田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最好的部分(即位于河流附近、背山向阳的平展土地)叫“公田”。一般是周王和各诸侯的,因为公田的面积很大,所以也叫“大田”,驱使奴隶集体耕种。

    第二类是把距城市较近的郊区土地,以田为单位分给和统治者同族的普通劳动者耕种。这部分人因为住在“国”(即城市)里,叫“国人”。国人不负担租税,只负担军赋和兵役。他们平时每年向国家交纳一小罐米和一捆牧草,作为军费。战时当兵,自己准备武器、粮食和军需。国人有当兵和受教育的权利,所以也叫“武夫”或“士”。他们受到的教育主要是军事训练和礼仪学习。这部分人是社会里的普通平民。他们表面上不受剥削,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但,当时战争十分频繁,他们经常被征调去打仗,打了胜仗,掠夺来的土地和财富归统治者所有,打了败仗,还有被俘沦为奴隶的危险,如此之下,土地荒废,破产者多也。因此,国人的地位是动荡的。“

    第三类是距离城市较远、土质瘠薄的坏田,分给住在野外的庶人。庶人住在野外,所以也叫“野人”,领主阶级瞧不起他们,认为他们最愚蠢,所以也管他们叫“氓”。庶人没有任何权利,只有给领主耕种井田和服杂役的义务。他们每年要先在领主的大田上劳作,然后才准许去耕种自己作为维持最低生活的那一小块土地。(这就是西周时期“国”“野”对立的由来)“

    我听了禽滑黎这一通解释,才发现2000年前就有城里人和乡下人的区分了呀,这大周时期城里人叫国人,乡下人叫野人,哈哈哈,有意思。

    这禽滑黎见我大笑,问:“先生为何如此高兴?”

    “哦,刚才禽滑兄讲到国人和野人,让我想起来我们那边也有国野之分,只是叫法和你们不太一样,我们国人叫城里人,野人叫乡下人。”

    这禽滑黎听我一讲,马上又来了劲,问:“那你们乡下人也和我们这里的野人一样需要给领主种田吗?还有你们城里人也是需要耕种吗?”

    “我们乡下人只耕种自己的田地,城里人不需要耕种,他们没有自己的田地。”我回答后,心想,这家伙又要来刨根问底了,得赶紧想个法子开溜,不然又是没完没了了,这时胯下的马儿喷了一鼻子气,估计也烦禽滑黎这位好奇宝宝了。我连忙说道;“禽滑兄在我们那里应该是城里人,我刚好是乡下人,我们来个城乡大联动,看谁的马先跑到前面的驿站。”于是“驾”的一声,下脚一蹬,唰的骑了出去,那禽滑黎还没反应过来,就见我骑马跑在了前面,连忙驾马追赶。

    这楚丘到帝丘的距离其实不远,也就100里不到,中间只有一个驿站,从楚丘出发,不到一个时辰便能到达这个驿站,这禽滑黎的马术自然比我厉害,我只是在路上学了几天而已,那里赛的过他,所以不到一刻钟便被他超过了,等我骑到驿站,禽滑黎已在门外等候多时,见我到了,那乐的,笑到:“看来乡下人还是赢不了城里人呀,哈哈...哈哈!”“那是,城里人出身后的起跑线就比乡下人高,想赢当然不容易”我回答到。

    “起跑线?”这禽滑黎突然又来了兴致,我趁他还没接着问,直接喊到:“这一跑就饿,我们赶紧到驿站搞点吃的。”说完便先冲了进去,禽滑黎见我跑了进去,便只好作罢跟了进去。

    驿站里面人不多,大厅摆了五六张坐席,也就两张坐席有人,其中一桌坐了两个穿青衣的男子,在闲聊着什么,见我们进来,时不时瞄我们几眼,还有一张桌席坐了3个商贾,桌旁放了做买卖的木制背箱。禽滑黎向接待的小二出示了官府的通行令,便领我在就近的桌旁坐了下来,点了些饭菜,然后就不再作声了,这很怪呀,刚才这禽滑黎还问东问西,这会儿这么没动静了,他见我看着他,便对我亲身说到:“等等用完饭菜,我们就立即动身,此处耳目众多,不便交谈。”我点了点头,此时对面那桌青衣男子们结账后匆匆离开了,另外一桌商贾倒是不紧不慢地吃着饭菜。

    我们吃完饭后,禽滑黎立即结账,示意我马上启程,我便随他出了驿站,然后驾马前往孔氏大营,这次骑行的速度明显比到驿站之前快多了,一路上禽滑黎也没有再问我什么。大约走了半个时辰左右,禽滑黎停了下来,举起马鞭指向官道右前方,大约距离我们两里左右地方,有一座小山,山下一片树林向远处延绵数里,山上一条河流流向前方的城邑,城邑离此大概五六里左右,依稀可见城邑的轮廓,应该就是卫国国都帝丘,其大小比楚丘大一些。山的中下部沿河流一侧向外驻扎了无数个军营。禽滑黎说到:“前面就是孔氏大营了,等等到了树林边缘必有岗哨拦截询问,到时先生不必慌乱,一切由我应付。”我默默地点了点头,两人便朝孔氏大营骑去。

    不一会儿,我们便到了树林边,果不其然从林中跑出了一队兵士,大约20个人左右,身穿简易皮甲,也就是在胸前包了一块皮甲,里面便是普通的布衣,头上也没有头盔,这些兵士除了一个小尉配剑,其他都是长戟,没有盾牌,比起魏国的兵士真的是差远了,感觉魏国军是正规军,这卫国的兵士就是地方小武装而已。那个带头的小尉举剑喝到:“你们都是干什么的,竟敢来闯孔氏大营,还不速速离开,不然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一旁的禽滑黎哈哈大笑,回到:“在下墨家黑衣门门主禽滑黎,有要事拜访你家司马,还不快快禀告!”此言一出,这些兵士先是震了一下,然后左右互望了几下,看来这墨家的名号的确不容小觑,那个带头的小尉急忙放下佩剑,向禽滑黎拱手行礼,说:”原来是赫赫有名的禽滑大侠,属在下眼拙,不知大侠光临,还请谅解,请大侠在此稍候,我马上命人通报。“说完,立刻指挥一个兵士前去禀报,兵士听到命令后掉头跑向大营方向。

    我和禽滑黎便下马稍候,大约10分钟左右,只见树林中又来一队人马,大约30多人,带头的一身黑色皮甲头盔,年龄大概30岁左右,应该不是孔森,这个带头的见了禽滑黎连忙施礼,然后寒暄了几句,便带领我俩朝大营走去,路上禽滑黎轻声地告诉我这位将领是孔森的儿子孔一休,与他打过几次交道,为人轻浮傲慢,野心不小,大有匡复当年商汤霸业之心。不一会儿我们穿过树林,进入大营,孔一休把我们领进了一个偏帐,却不是大营中最大的那个主帐。

    营帐中有5个席位,中间一个,两侧各两个,我们三人席地而坐,孔一休为中,我和禽滑黎则坐于右侧两个席位,禽滑黎先把我介绍给孔一休认识,这家伙一听我是公孙颓的门客,直接拉长了老脸,显露不敬之意,随即禽滑黎问孔一休为何不见其父孔森,这孔一休先是遮遮掩掩说家父身体不适,不宜见客,然后表示如有要事可以直接与他商议。

    禽滑黎直接开门见山道:“将军是否知道公孙颓返回卫国与赤狄遭遇一事?“

    这孔一休一听,先是迟疑了一下,然后回答到:“倒是听说了一些,不过狄人侵犯我卫国又不是一次两次,有何奇怪。“

    “那为何孔氏兵马此时集结,难道和这些狄人有什么干系吗?“禽滑黎接着问到。

    这孔一休一听,有点急了,满脸通红,回答到:“我们怎么会与狄人有干系,只是收到消息那公孙颓要对我孔氏图谋不轨罢了。“

    “哦,请问这消息从何而来?“禽滑黎再次问到,那孔一休一听,倒是稍微镇定了一些,说到:”这个属孔某无法告知。“

    “哈哈哈哈,看来不拿些证据出来,孔老司马是不会相信我禽滑黎的话了,这再聊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孔老弟能否等我一下,我在驿馆留了一些东西,拿来一看便可证明公孙颓的清白。“

    我一听禽滑黎的话,有点懵了,心想也没见这禽滑黎带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呀,刚想开口,禽滑黎已经站起,并向孔一休告辞,这孔一休和我一样也没反应过来,见禽滑黎告辞,也只得作别,禽滑黎随即给我使了一个眼色,示意我跟他立即离开,那肯定只能跟他先走了,等等再问吧。

    孔一休一直疑惑地将我俩送到偏帐外,也没有多送,客套了一下,表示在此等待禽滑黎回来,然后吩咐手下将我俩送出营地,出了营地,禽滑黎没有向官道走去,而是带着我沿着树林的小道缓缓向驿站的方向驶去,我驾马贴近禽滑黎问到:“为何禽滑兄刚才没有让我开口,难道出了什么问题吗?“

    此时禽滑黎好像一直留意小路两旁的动静,听到我的疑问,轻轻地对我说到:“先生,刚才我营帐中与孔一休交谈,发现营帐外有一个身影在偷听,让我想到了我们在驿站碰到的两个青衣男子,这两者之间必定存在一定的联系。”

    我听后感到很疑惑,问:“这大营有人偷听和驿站的青衣男子有什么联系,禽滑兄是不是多虑了?”

    禽滑黎回答到:“先生有所不知,这青衣一般是我墨家青衣门独有的衣服,就算普通人也穿青衣,但气质和神情和我们墨家弟子是完全不一样的,墨家弟子严格的入门挑选和常年的修炼所具有的气质和神情是常人所没有的,当然先生应该没有经历过墨家的选拔和修炼,自然无法发现这其中的端倪;所以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我想这孔氏必定和我墨家青衣门有所瓜葛,所以想了这个办法引他们出来,他们听到我有一件证明公孙颓清白的东西,必定跟来查看,万一他们有什么勾当,到时一定有所行动,我们可以在路上想办法截住他们,看他们有什么诡计。“

    “哦,原来如此,但是不对呀,禽滑兄你不就是墨家弟子吗?那你说的青衣男子也是墨家弟子,你们不是一家的嘛,怎么好像各不相干一样?“我问到。

    禽滑黎沉默了一会,开口到:“先生有所不知,我墨家由家师墨子一手创立,最初带领我们几个弟子在宋国发展,本着天下为公,平息战乱为己任,逐渐发扬壮大,近年来各国战事规模越来越大,已经不再是早年各诸侯国之间的点到为止,最多几百人的伤亡罢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一般都是小规模的,而且不崇尚杀戮,一般一方战败逃跑,另一方就会罢休),现在各国之间战事一起,动则几万甚至几十万参战,而且杀戮不止,随便一场战斗少则几千人,多则几万人伤亡;墨家在宋国虽然人才济济,但却无法有效平息各国的战乱,尤其是远离宋国的诸侯国,一旦有战乱意向,墨家弟子便会出发,但赶到时,可能战事已经结束,这样便无法有效阻止杀戮,达到平息战乱的目的。所以在10多年前,家师按五行方位建立金木水火土五大墨门,一旦所辖诸侯国将有战事发生,各门主可凭各自的分门钜子令召集所属墨家弟子尽力平息战乱。”

    “所以这五大魔门中就有你提到的黑衣门和青衣门?”我好奇地问到。

    “没错,这金木水火土五行分别对应五个方位:

    木为青色,属东方青龙位,墨家青衣门属地,门主相夫子掌青龙钜子令,主管齐鲁两国事务;

    火为红色,属南方朱雀位,墨家红衣门属地,门主邓陵子掌朱雀钜子令,主管楚越两国事务;

    金为白色,属西方白虎位,墨家白衣门属地,门主相里子掌白虎钜子令,主管秦韩巴蜀四国事务;

    水为黑色,属北方玄武位,墨家黑衣门属地,门主就是我,掌玄武钜子令,主管魏赵燕中山四国事务;

    土为黄色,属中央麒麟位,墨家总坛属地,由家师墨子掌麒麟钜子令,统领四门,并协管郑卫宋等各小国事务。

    墨家按方位分为五门之后,办事效率确实得到很大的提升,但是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家师多年之前身体开始每况愈下,各门之间针对接班人的事明争暗斗,因为各门之间势力相当,所以一时也不分上下,近年来各方想通过扩大自身的势力和实力来压倒其他各方,尤其是青衣门,据说已经通过和齐国田氏联合来扩大自己的势力,但无奈没有十足的证据,家师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今日我到驿站发现有青衣门的人便感到奇怪,按理卫国是总坛属地,为何会出现青衣门的人,当时猜想青衣门的人只是路过卫国而已,但是后来进入孔氏大营也有发现一个青衣男子躲在营帐外鬼鬼祟祟,便知其中必有蹊跷,所以刚才才假意说驿馆有证明公孙颓清白的东西,如果青衣门真的和孔氏勾结,定会随之而来一探究竟,到时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听完禽滑黎一席话,我才恍然大悟,这些细节我倒全然不知,没想到他已经发现了很多端倪,看来这禽滑黎的大名果然不是盖的,难怪魏国的魏成,翟角,北门可,卫国的姬颓姬亶,孔一休等人见了他如此恭敬,应该不只是墨家的名号,本身的实力才是最大的名号,那孟胜好像名望就小了很多。于是便与禽滑黎不紧不慢地朝驿站方向继续前进,不出一刻,到了一片密林前,禽滑黎示意下马,让我把马拴在一棵大树旁,拉着我假装小解,对我轻声说到:“看到前面的一个土墩了吗,等等跟我躲到土墩后面,我点了点头,禽滑黎把裤子绑好,拉我快速冲到土墩后面,土墩后面一出密丛,我们走到里面,蹲下后禽滑黎说到:”先生,我们在这儿等着吧,没个一时半会他们不会露面的。“

    大约过了两刻钟,被栓的马儿前面出现2个黑衣蒙面人,看来是发现不对劲了,我俩不见好久了,定是过来看看怎么回事。禽滑黎让我在此躲好,他出去把这两个探子搞定,说完便潜了出去,不一会儿,那两个黑衣人慢步后退准备离开,只见禽滑黎从一侧跳了出来,一脚踢在一个黑衣人的腹部上,只见那个黑衣人啊的一身疼痛倒地,另一个黑衣人一见不妙,调头想跑,禽滑黎一声“哪里跑“,唰的一下跳到了那个黑衣人的前面,那个黑衣人见无法逃脱,举起刀向禽滑黎砍去,”铛“禽滑黎长剑一个格挡,轻松化解,然后顺势长剑划去,那黑衣人倒是有两下子,左一闪,右一跳,和禽滑黎开打起来,我在密丛中聚精会神地盯着他们,竟不知道后面一个黑衣人慢慢地向我靠近,应该是想从后面包抄,结果发现我躲在这里,突然嗖一声,然后身后传来一声惨叫声,我掉头一看,离我2米左右一个黑衣蒙面人胸部插入一支箭,手握箭杆定了几秒倒了下去,然后不远处跑来两个人,到了近处一看,原来是白甲和丹儿,只见丹儿手握短弓,腰配短剑冲在前面,后面跟着白甲。

    丹儿跑到我的跟前,连忙问到:“先生没事吧?“我惊讶地问到:”你们怎么来了?刚才好在你们出手,不然就。。。“突然我想到那边禽滑黎还在打斗,连忙对他们讲:”快去帮忙,那边禽滑兄和一个黑衣人还在打斗。“

    白甲提刀跑了过去,丹儿则留在我身旁保护我,以防还有其他同伙前来偷袭。此时,只见禽滑黎长剑猛力向下一劈,那黑衣人明显一震,长剑连续一劈,黑衣人手中的刀立马落地,那剑反势向上一挑,直接挑到那个黑人的喉前,黑衣人不敢动弹站在那里,白甲跑到黑衣人身旁,立即拉下他的蒙面布,禽滑黎看了笑道:”果然是你,华巴子,不好好在青衣门待着,跑到这里搅合,我定要拿你回总坛问罪“,此话一出,那华巴子先是一惊,立马跪了下去,请求禽滑黎饶他一命,

    禽滑黎说到:“放你回去可以,这里的事你得给我说清楚,等我把这里的事了了,自然放你走”。于是华巴子把齐国田和和青衣门相夫子合作的计划全盘脱出,大致是让青衣门派人进入卫国离间公孙颓和孔森,等到卫国内战一起,乘石氏兵马大部分调出左氏后,田和便会派兵占领靠近齐国的左氏领地,当然占领左氏领地却是姬亶私下里和田和的交易协定,石氏调出兵马只是一个幌子而已,毕竟空手让出会招到卫国人的反对。

    这时白甲说到:“难怪主公收到消息,齐国大夫田居已经秘密进入左氏城,所以主公派我们来找你们,如果孔氏误会解决,那只要到左氏城拖住石山和田居三天,魏国兵马和主公人马必能控制帝丘,到时会集中兵力打他石山一个措手不及,就算齐国田居反应过来也来不及了。”

    禽滑黎哈哈笑到:”孔氏这边就交给我,有了这华巴子在手,就是证明公孙颓清白最好的东西,王先生就劳烦白甲弟,让他与你们一道去左氏城吧,我办完事后,便会回去找公孙颓商议控制帝丘之事。“

    “我家主公也是这个意思,去左丘城还是需要王先生协助才行。“白甲回答

    看来这鸡腿(姬颓)是真把我当他是救世主了,什么好事都会想到我,哎,谁叫我前几天表现的太积极了呢,现在不答应也不行了,于是我和白甲,丹儿与禽滑黎告别,朝左氏城出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