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梦越之秦 > 第十九章:魔都陶邑

第十九章:魔都陶邑

    第二日一早,我,白甲,吴起和丹儿一道前去卫公府和禽滑黎,孟胜等会合,顺便与公孙颓,文姬,丙丁等道别,等我们到了卫公的府邸,发现禽滑黎和孟胜早已到了,为我们送行的除了公孙颓,文姬,丙丁之外,还有另外两个人,其中一个一眼便认出是多日前孔氏大营见到的孔一休,另外一个大约40多岁,穿一件灰色深衣,头戴白色长玉冠,留有胡须,长相与楚丘城的北宫邱很是相似,应该是卫国司空北宫复,公孙颓见我们进了议事厅,便把孔一休和北宫复引荐与我,孔一休是新任卫国司马,老司马孔森因年事已高,多日前已向公孙颓提出回孔家养老,孔一休自然与我认识,只是多日前在孔氏大营还以为是禽滑黎的手下没有在意,没想到是卫公手下的得力门客,所以对我说了不好恭维的官话,接着便是引荐卫国司徒与我,北宫复比较严肃,只是向我行了一礼没有说话,不知是因前日扣押他手下一事,还是其人本身就是沉默寡言之人。

    接着文姬私下与丹儿交谈了一会,并将一封丝帛书信给了丹儿,应该是让他到了陶邑交给范老,公孙颓也给了白甲一封书信,万一要去鲁国,自然需将此信交予季孙氏,一切吩咐妥当之后,我,白甲,吴起,丹儿,禽滑黎和孟胜在众人的目送下乘坐两辆马车离开卫公府,朝南城门而去,大概行出2里左右,马车拐进了一个巷子,走了100米左右进入一个院落便停了下来,禽滑黎示意众人下车,随后院内等待的4个男子进入车内,然后孟胜继续指挥两辆马车出发,我们几人很是不解,禽滑黎解释到,因为害怕路上有人跟踪埋伏,为了以防不测,我和孟胜今日去卫公府前便商定由孟胜按原路线向宋国陶邑出发,我们则直接向西南到达卫郑楚三国交界的济水,也就是大梁对岸,再在码头包一条船,然后沿济水直流而下直达陶邑,虽然多绕了百里左右,但是比原来的路线安全的多。

    众人觉得有理,便跟着禽滑黎进屋,大概1个时辰之后,众人又在禽滑黎的带领下挤入了一辆马车,然后驶向东城门,出了城后便向西南方向赶路,中途只是短暂休息便继续赶路,大概行驶了半天左右,我们到达了济水北岸,此处本是卫国和郑国两国交界之地,只因近年来郑国西部与韩国多有战事,所以无暇顾及东部,使得郑国东部时常被楚国侵扰并逐步蚕食,最终东部重镇大梁(开封)落入楚国之手,大梁是中原的重要粮仓之一,周围土地肥沃,盛产谷物,楚国得到大梁后在其北侧的济水两岸大修码头,以促进粮食贸易,所以两岸往来船只不绝,想要包船非常容易,禽滑黎派一个墨家弟子去包了一条商船,船仓内至少可容纳10多人,我们一行7人足矣(我,白甲,吴起,丹儿,禽滑黎和两个墨家弟子),加上2个船夫总共9人,一切安排妥当后,商船顺着济水快速地向陶邑驶去,

    大梁到陶邑走水路有300多里,济水之上顺流而下,足足3个多时辰才看到陶邑城,此时刚入戌时(晚上19:00左右),但已完全入夜,远处大概2里左右的陶邑城却是灯火通明,完全一副不夜城的景象,2里之外便能由上而下隐约见到城内车水马龙,歌舞升平,凭借城内的灯火,可以看出陶邑城东西南北各有10里左右,整个北侧城墙依济水而建,城墙之下便是济水,中间有一道水门,只见点点火光的船只由水门进进出出,水门之内还有一座瓮城,瓮城差不多半径200多米,左右各一个河道,进出的船只在各自的河道行驶,然后停留进行检查,过了瓮城进入城内便又合为一个河道,河道大概长5里左右,到了城中的码头便是尽头,另外3座城门则是陆路城门,入夜之后已经关闭,所以此时我们也需从北侧的水门进入陶邑城,船只缓缓驶入外城门,到了瓮城之内,只见里面河道两侧排满了白衣褐甲的护卫,瓮城的城墙上则布满了同样装束的弓箭手,两个河道的一侧都有十几个码头供船只停靠,船只靠岸后,一个城尉便来询问,白甲拿出入关的蝶文,城尉确认是卫国的使者,便立即放行,我们驶离码头朝城内驶去,过了第二道水门便进入城内,城内河道每隔500米左右便有一座拱桥连接两岸,两岸各有一条宽阔的街道,街道一侧便是酒楼,服饰,杂货,谷物等等各色店铺,路上来往行人不断,车马吆喝声,歌舞声,叫卖声,声声入耳,使得众人都跑到船仓外面一睹两岸的夜景,大概行驶了半个小时左右便到了城中心的码头,整个码头停了多约有百多条船,很多船内点有油灯,完全一副枫桥夜泊之景,让人心旷神怡。

    船夫找了一个空位停了,白甲付了钱便带领大家一同上岸,上岸后见到孟胜和3个墨家弟子迎了过来,原来孟胜今日下午已经达到,算好时间便按之前的约定在此等候,众人寒暄之后便在孟胜的带领下上了两辆马车,马车行驶在码头边上的大广场,透过窗帘借着广场周围的火光,发现广场足足有两个足球场那么大,广场的一侧有一座雄伟的府邸,感觉比卫国的司徒府气派多了,府邸的大门足有五六米之宽,三四米之高,大门两侧除了几名家丁护卫之外,还插有几面白色大旗,大旗上都有一个字,确认是古代的象形字,看是相识却又不识,便问禽滑黎:“敢问禽滑兄,这个府邸不知是陶邑城哪位权贵的住所,比那卫国的司徒府阔绰多了。”

    禽滑黎笑了笑,说到:“宋国由两大家族,一个是在宋国都城商丘的向氏,协助宋公政务,还有一个便是陶邑城这座府邸的华氏,协助宋公商务。”

    哦,我突然想到,来陶邑城前,文姬曾告知与我,这陶邑三大商贾便有一个华氏,今天一到陶邑城,留下第一印象的居然就是这华府,不愧为陶邑第一商户,占据整个城市中央CBD地段,此时天下商货来往多为船运,一则中原各国大城基本依河而建,例如济水之旁的齐国临淄,河水之旁的王城洛邑,汾水之旁的魏国安邑等等,二则当时各国之间道路狭窄,尤其是中原西侧崇山峻岭,东侧河流密布,陆路交通十分不便,加之牲畜运输成本较高,运货量也较少,所有基本各国大城之间商货运输以船运为主,然后由大城向小城分散商货以陆路运输为主。

    华氏府邸能够占据中原最繁华的商业之城中心,可见其在商业帝国中的地位确实不容小觑,难怪位列第二的范氏和第三的白氏只有联合才能与之抗衡,白甲见我一直看着华氏的府邸,便对我说:“先生有所不知,这华氏凭借在宋国的政治地位,不仅占据首要商业地位,而且府中高手如云,最出名的便是华府桃华,荷华,菊华,梅华四大高手,近年来不知多少人遭其毒手,我曾与其中的菊华交过手,使得一手长鞭,百来回合就是近不了其身,最后只能打个平手各自离去。“一旁的孟胜听后说到:”我在楚国和另一个叫荷华的有交过手,此人使用双刀,刀法出神入化,三十多回合下来便是再难抵挡,好在禽滑师哥出手,才将那其打退,以师兄的武力,打败四华中任意一人应该绰绰有余,但是如果与四华同时交手,我看胜算较小,除非家师墨子出手。“

    坐在后面的吴起倒是来了兴致。说:“我在左氏城早就听说华府的桃荷菊梅四大高手,不但武艺高超,而且容貌倾城,本来早就想来陶邑城一见芳容,顺便切磋一下,不想老母家妻知晓此事,硬是不许前来,当然来了也不一定可以全部见到,据说这四华是以春夏秋冬之花取名,后面带个华府之氏,然后对应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进行管事,正常宋国以东的齐鲁两国交由桃华执行,南边的楚越则是荷华,所以孟胜与其在楚国交手不足为奇,西边的郑,魏,韩,秦以及王城洛邑则是菊华负责,我猜白甲兄应该是在其中一个地方与其交手。“

    白甲连连点头,说:“吴老弟说的没错,在下正是在魏国与其交手。“

    吴起接着说到:“剩下的梅华则是在宋国北侧的卫,赵,中山,燕四国活动,据说这梅华武力最强,谁也没有见过她的真面目,就是现身也是带有面罩,用的一手飞针,一般拿下面罩便是对手死期,据说很多高手见其真容而心动,不曾想还没反应过来已中暗器,哎,估计传说中的蛇蝎美人便是与此人一般。“

    在我身旁的丹儿问到:“荷华用双刀,菊华用长鞭,梅华用飞针,不知那桃华用什么兵器呀?吴大哥没有提到呀。”

    吴起笑了笑,说:“大家可曾知道当年刺杀吴王僚的兵器?”

    “啊,鱼藏,你指的是鱼藏剑吗?“孟胜迫不及待的问到,”此剑犹如匕首大小一般,剑身细长柔韧,能够沿鱼口插入,在鱼肠中曲折弯转,抽出则恢复原形,钢韧无比,在极短距离内可轻松取人性命,当年越国灭吴之后便不见了踪影,没想到居然在宋国华氏的手中。“

    吴起说:“没错,正是此剑,当年祖父从吴国逃出便是携带此剑,后来为了安生立命,答应华氏如果可以让吴氏王族取得安生之处,便将此剑送与华氏,华氏族长向卫国孔氏索得左氏城外一块土地,作为我吴氏王族安生之地,后来祖父便将鱼藏送给了华氏。“

    孟胜听后点了点头,说到:“难顾我从未听说这华府的桃华使用何种兵器,但是杀人却是于无形之中,往往都是近身取命,一般的兵器近身都很难取人性命,毕竟比较容易暴露,对手很容易防备,今日听吴兄这么一说,倒是茅舍顿开,这桃华一向衣着暴露单薄,时常与人歌舞作乐之时靠近对方将其杀死,死者明明是兵器致死,却未见其携带任何兵器,如果真的是鱼藏,那就合情合理了。“

    吴起说:“哪天有机会,一定要会会这个叫桃华的女子,不然就枉来这陶邑城一次了。”

    众人听后会意地哈哈大笑起来。

    马车行驶了大概30个小时不到停了下来,前面的禽滑黎走了过来,示意我们下车,众人下车后在禽滑黎的带领下进入一个合院,类似老北京四合院,里面房屋颇多,禽滑黎说这里是墨家在陶邑城的据点,坐落于城南,一般到了陶邑城都会来此休整,然后便吩咐孟胜带领大家到大厅用餐,用完后便安排大家到卧房休息。

    第二天天还未大亮。便听到院外来往的马蹄声,应该是各路的商旅开始往来了,我便再无睡意起床了,隔壁的丹儿估计早已起床,听到我这边有动静便急忙跑过来敲门,我示意他进来,他跑进来便迫不及待地要我跟他一同前往白氏商铺,于是我们便先去用饭,正好禽滑黎,孟胜,吴起也在吃早饭,白甲却不见了踪影,应该出去办事了,我俩便一同入座,顺便与禽滑黎提出要去白氏商铺一事,禽滑黎说会派一名墨家弟子驾车带我们过去,顺便在这商业大城转转,领略一下中原商业气息,其实对我来说还不如将这里称为旅游古城比较贴切,毕竟和我们现代的北上广深相比,这里还真像一个历史古城,只是禽滑黎他们没有这样的感受罢了,可能还以为我说的东方之国并没有如此繁华的城邑。

    然后禽滑黎说计划明天一早带我们去墨家总坛,据此有100多里,处于宋鲁交界的大野泽之内,这倒让我始料未及,因为之前一直以为墨家总坛应该在山谷之中,需要通过层层机关才能进入,没想到却是在一个大湖的岛上,不过明日就能见到墨子大师却是兴奋不已。

    用过早饭后,禽滑黎和孟胜去准备明日返回墨家城一事,我,丹儿,吴起在一个墨家弟子的指引下坐上了一辆马车,上车之后便一路向城西驶去,刚才用餐的时候禽滑黎曾对陶邑城的三大商铺作了大致的介绍,这华氏商铺自然不用多说,就是昨日晚上见到的豪华府邸华府名下的商铺,由城中央向南北扩散,主营渔盐,谷物和漆器,各个商铺位于中央大道两侧,也就是北门的水门进来后的两侧街道以及中央码头向南门的大道两侧,这第二大商铺便是城东的范氏商铺,由陶朱公创立,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丝绸,打造为主的东大街商铺,分布在由东城门开始一直到城中央的东大街两侧,那第三家便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城西白氏商铺,由洛阳白氏创立,主营盐铁和马匹生意,分布在由西城门开始一直到城中央的西大街两侧,三家商铺由东西南北为主轴构成一个完整的商业体系。

    我们从城南先行驶到城中央,然后再向西驶去,也就是沿西大街朝西城门方向驶去,这一路上路过一条条街道,才发现城内除了中央的大河道,很多其他街道也分布了互相交织的小河道,使得货物可以通过船运直接汇入主河道驶出北城门,犹如古代威尼斯,不,应该比威尼斯早好几百年,那威尼斯应该叫东方陶邑才对,陶邑城不但有发达的水运网络,还有互相交织的陆路网络,以达到水路并用的功效。马车在西大街大概行驶了3里左右,向右驶入一个广场,广场大概半个足球场那么大,在广场的北侧有一座豪华的府邸,当然比华府略小,府门前站了10多个红衣护卫,护卫后面则竖了一排旗帜,上面写着古代的白字,与现代白字相似,所以一眼便能认出,那门前的护卫头目见我们马车驶来,应该已经收到来信,知道今日白氏少东家要来,便连忙上前迎接,驾车的墨家弟子报出来访姓名后,那护卫头目连忙吩咐一个手下到府内禀告。

    大概过了5分钟,七八个人跟着一个红衣中年男人走到门前,这些人大多穿着红色的长衣,只有两个人穿着深蓝色的衣服,带头的中年人头发花白,留有胡须和胡子,应该就是文姬所说的苏老,身后一个穿深蓝色衣服的男子只有20岁左右,皮肤皙白,面容秀气,不知何人,其他人倒是相貌平平,应该都是各个店铺的管事,中年男人走到我们跟前,朝丹儿一拜,说到:“少主终于来了,在下苏阳携各管事拜见少主!”其他红衣男子纷纷作拜,只有那两个蓝衣男子没有作拜,丹儿礼貌性的回拜。而后苏老对我,吴起作了一拜,便将身后的蓝衣青年引荐到:“少主,这位便是范氏商铺的范掌柜,今日特地来我白府拜见少主。”那青年微微一笑,对丹儿一拜,说道:“在下范氏商铺第三代掌柜范小鹏,在此见过白少主。”

    丹儿先是一惊,估计没有想到范小鹏如此年轻便能做了商铺掌柜,虽然自己比他年轻了五六岁,但是却对商铺运作一事毫无经验,正常没个十年八年的参与是无法胜任掌柜之职的,所以心中必定惊叹这范氏的第三代掌柜定是非同一般,然后对他回拜,并对范小鹏赞叹到:“范掌柜如此年轻便能胜任掌柜一职,真是天下奇才呀,在下佩服佩服!”

    那范小鹏倒也不客气,说:“没有理想,那有未来,你我今后通力合作,必能成为中原商业新势力。”

    苏老哈哈大笑,说:“新势力,这个词用的好,老夫喜欢,来来来,大家随我一同进屋畅谈一番。”说完便指引众人随他入府,入府第一个院落是一个100平方左右的院子,两侧各有一条通往东西侧院的长廊,院内一座大宅,前后大门敞开,里面很多人正在记录和整理简册,应该是类似现在的会计部,范老带我们走过大宅,进入第二个院落,这里的院子比第一个院子大两到三倍,里面堆了很多货物,有很多人正在搬运,东西两侧则是长方形的货仓,沿着中间的走道走进中间的宅子,里面摆了两排矮桌。

    苏老先将丹儿引入中间的主座,然后指引众人两侧入座,最后在离主座最近的一张桌子落座,然后苏老对丹儿一一引荐各个店铺的管事,有负责内陆食盐的魏管事,负责中条铁器的韩管事,负责燕赵马匹的赵管事,还有负责谷物的苏管事等等,一共8个管事,分管不同的商品,介绍完各个管事之后,又讲了一些陶邑的商业分布,大体还是华范白三家的商铺分布,和来之前禽滑黎介绍的内容差不多,最后特地对范氏的范小鹏进行了夸奖,说近年来全靠范氏商铺的鼎力支持,才能使白氏商铺在陶邑占一席之地,不然早就被那华氏商铺逼离陶邑了,那范小鹏倒也不客气,对苏老和丹儿一拜,说:“久闻洛邑白氏不但善于经商,而且自创的白氏剑法可以制敌于无形,不知今日能否领教一番?”

    众人听后都朝丹儿看去,都迫不及待地想领略一下场白氏剑法,我倒是觉得丹儿还是年轻了一点,不能让这圆滑的范小鹏牵着鼻子走,便说:“白少主多日赶路,不宜舞刀弄枪,不如让我另外引荐一位如何?”范小鹏见我婉言拒绝,倒也没有异样,只是朝我看了一眼,问道:“不知这位先生与白少主是何关系?”我清了清嗓子,说到:“本人王田,乃白少主的老师。”那范小鹏听了略显异样,也许是听了我的名字,或者是认为能做白氏少主的老师不是普通人,他先对我一拜,说:“原来是威震卫国的王田先生,陶邑商贾从卫国回来多次提到先生的名号,如果没有先生的相助,估计那公孙颓也很难夺得卫公之位,小生在此有礼了。”那苏老此时也开始注意起我来,刚才估计一直以为我和吴起是白氏的护卫或者门客罢了,并没有太搭理,那知眼前便是陶邑商贾近日多有提起的协助卫国新公夺位的王田,于是那苏老便附和到:“既然王先生发话了,那范掌柜还是给个情面,让王先生举荐一位如何?”范小鹏听后连连称是。

    我向吴起看了看,吴起估计也憋了好久,连忙站了起来,对范小鹏一拜到:“在下卫国左氏城吴起,愿待白氏少主在此献丑。”范小鹏一听是吴起,连忙回到:“妙哉,妙哉,我乃越国大臣范蠡之后,吴先生正是当年被我祖父范蠡协助越王灭吴后逃亡的王族之后,今日能够重逢,希望大家点到为止。”范小鹏还没说完,吴起已经跳到了桌前大厅之中,被三侧的桌子围在中间的大厅足有一个篮球场那么大,所以双方比武切磋地方足矣。此时范小鹏身后的那个一直比较低调的穿深蓝色长衣的男子也来到了厅中,这个男子比范小鹏大5-6岁,面部严肃,两手空空,吴起右手握腰前剑柄,见蓝衣男子未带任何武器,倒是站在原地有些纳闷,坐在席间的范小鹏将腰间长剑放到桌上,迅速拔出,众人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盤卧,只见一道银光一闪,犹如飞龙一般飞到了那蓝衣男子的手中,吴起挥剑舞起,嘴中喊到:“真没想到,陶邑城中除了有让人梦寐以求的鱼肠剑,居然还有七星龙渊宝剑,今日有幸让我吴某人亲身体验一翻。”“铛”一道银光直挡吴起之剑,吴起只得收回,蓄力再发,只见蓝衣男子将手中之剑180°一转,又一道银光向吴起闪去,众人还未从银色余光中收回,那龙渊剑已如小白龙一般飞到了吴起的胸前。

    “好剑!”吴起并不示弱,手中之剑早已挡在胸前,将那剑头挡了回去,蓝衣男子将剑收回,将剑360°一挥,然后加速挥动,身体左右两侧同时出现两道银光,那吴起再次喊起:“好家伙,七星龙渊七道银光已出有三,让我来会一会这第四五道银光。”同时将手中之剑向那两道银光劈去,“铛,铛”,连续两声碰撞,银光即逝,吴起和那蓝衣男子的剑同时收回,蓝衣男子再次将剑360°挥起,吴起收回的剑明显有异,原来剑口上明显多了2个1公分左右深度的凹口,吴起又往后退了几步,看了看剑口,喊道:“不玩了,不玩了,普通之剑如何玩的过七星龙渊,宝剑果然不同一般,佩服佩服。“那蓝衣男子看吴起不再继续切磋,便顺手放下手中之剑,向吴起一拜返回范小鹏身后,丹儿带头喊道:”好剑,好剑,“众人纷纷喝彩,吴起也返回座位,范小鹏站起说到:”小弟的护卫献丑了,不过今日的宝剑并不是为了切磋而来,而是想尽我越国名剑之名,特意将此七星龙渊剑献于白少主,以作见面之礼。“说完示意那蓝衣男子将宝剑献上,丹儿听后立即向前接剑,口中连连致谢,这宝剑不但是贵重之礼,更是两家永结同盟的信物。

    之后大家又谈论了一些当前天下的形势,魏国的即将崛起应该是大家公认的,这也是范氏为什么支持白氏的原因,因为目前陶邑三大商铺只有白氏与魏国王族关系最为密切,从魏国的盐铁由白氏负责就能看的出来,还有齐国便是大家关注的第二个话题,田氏取代吕氏政权大家认为已是必然的结果,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大家谈论齐国之时,丹儿多次看了我,估计是担心大家谈论齐国时会触动我的心绪,谈完齐国便是楚,赵,韩,燕等,还提到了中山,卫,鲁,宋,郑等三流诸侯国,居然只字未提秦国二字,我便主动提起秦国,众人听了哈哈大笑,苏老说到,那秦国如同中原以外的东胡,楼烦一般,估计已经被西戎人同化了,虽然曾经被周王分封,但是如今却是十足的蛮夷之邦了,更不要提什么商业买卖了,连物物交换都很少发生,所以华范白三家商铺都未将买卖引入秦国,因为根本无利可获,目前也就一些游散的江湖商人会到秦国,所以秦国的国情也很少有人关心。

    我听后也对所学的历史产生了怀疑,历史书中曾多次提到秦国,可是现在大家已把秦国比作了中原塞外之邦,难道是几百年后秦国犹如蒙古人或者日耳曼人一般,野蛮之师横扫中原或者罗马帝国,然后统一天下,继承中原文明再修改所有历史,不然怎么会有焚书坑儒之事呢,重编史书让后世之人误以为是秦国通过变法变强并通过几代人的努力才一统天下的,不过此时想这些感觉也好无意义,最重要之事还是先把吴起推荐给墨子大师或者其他名师,了了此事之后便要找到公孙颓的老师,看如何才能返回现代,这里的打打杀杀,以及落后几千年的文明照实让无法适应,还是尽快返回21世纪才是正事,一份稳定的工作,攒钱之后贷款买房,再追求心中的女神,然后结婚生子才是我人生的规划,可不想在这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万一哪天挂了岂不白来人世间一趟。

    大家谈论到午时(11点)时分,苏老吩咐下人准备午宴,大概1刻左右,便上齐了所有酒菜肉食,样式规模和之前在魏国朝歌魏成招待我们的差不多,只是这里没有乐器表演罢了,饭后范小鹏与丹儿和苏老告辞,走之前走到我身旁,轻声说到:“王先生,刚才与先生座位甚远,很多话题不便谈论,在下祖母多日前曾提及先生之名,并私下吩咐我如果见到先生,还须邀先生有空到府内一见,祖母有要事与先生一谈。”我听后倒是觉得有些奇怪,一个高龄的妇人从未见面,为何知道我的名字,当然了,商贾天下流动,各国之事他们自然可以得到第一手的信息,只是我好像并不认识范小鹏的祖母,为何要邀请我商谈要事,会不会是什么地方搞错了,于是便轻声问到:“范掌柜,我与贵祖母素未谋面,为何有要事与我商谈,不知是何要事,又或者是否搞错人了?”

    范小鹏听了微笑了一下,说:“先生不用猜疑,我家祖母虽然年事已高,但却头脑清醒,四肢灵活,绝不会搞错,至于是何要事,她也未提半字,只是多次嘱咐如果见到先生必须邀请先生到府内一见,感觉祖母早已料到先生回到陶邑城来。”

    此时我也不再猜疑,想到公孙颓提到多月之前他的老师曾到过宋国陶邑城,之后便去大野泽见了墨子,估计来到陶邑城有去过范家与这位范小鹏的祖母见过面,没准这范家的老祖母会有公孙颓老师的一些消息,去会一会也好,还有就是禽滑黎曾提到,这范小鹏已故的祖父便是陶朱公范蠡,就是当年助越王勾践灭吴称霸的范蠡,后来留给文种“兔死狗烹”的警句便离开了越国,最终在宋国陶邑城经商定居了下来,当代野史传闻范蠡之妻便是史书中的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不知是真是假,正好借此次机会一探究竟,于是便答应了范小鹏,约好今日酉时(17-19点之间)左右到范府一见。那范小鹏听后拜了一拜便带着护卫离开了白府。

    范小鹏离开白府后,苏老对丹儿详细介绍了范氏和华氏商铺的一些情况,然后又提到了范氏两大高手和华氏的四大高手,华氏的四大高手自然是白甲昨日提到的桃华,荷华,菊华,梅华四人,一般常在各国之间收集商业情报,所以很少在陶邑城露面,而且苏老也只见过桃华,荷华,菊华,也未成见过梅华,本想借此一听梅花的芳容的吴起见这次也没机会了,所以在一旁摇了摇头,范氏的两大高手其中一个便是刚才与吴起比武的蓝衣男子,名叫范大庆,人高马大,使得一手好剑,经常跟随范小鹏的左右,是范小鹏的贴身护卫,吴起听后连连点头,说到:“此人武艺确实高超,而且耐力极强,与之武艺相当之人,与之交手可能会因为力竭而败于其手,刚才别看我与之切磋不分上下,其实我却知道切磋时间越长,越是落于下风,所以借兵器不行停止了切磋,所以范家商铺打造之术天下第一,此人定是名剑配身,乃是高手中的高手呀!”

    苏老听后哈哈大笑,说白氏少主身边有吴先生这样的高手也是白氏之幸也,说完便介绍范氏另一个高手叫范小庆,此人身材矮小(听苏老的描述不足1米4),相貌丑陋,一般很少露面,时常出入他国收集情报,为范氏商铺立功不少,范氏前任掌柜,也就是范小鹏的父亲,将另一把名剑泰阿剑赐给了范小庆以感谢其对范氏商铺的功劳,说到这泰阿,和之前说到的鱼肠,七星龙渊同样是当时公认的十大名剑之一,而且泰阿剑排名在鱼肠,七星龙渊之上,这泰阿剑与七星龙渊相反,属于阳性之剑,不会像七星龙渊(阴性之剑)本身可以发出剑光,泰阿剑可以吸收天地之剑气,一旦凝聚起来威力无比,挥出的剑气可以伤人于无形无迹之中。

    苏老说完华氏和范氏的商铺状况以及高手的情况,却未提及白氏的高手,我以为涉及白氏商铺人员的机密便没有多问,反而是吴起开口提及此事,苏老笑了笑,说到:“在下倒是忘了吴贤弟并非商贾人士,以为早就知道我白氏商铺的一些情况,这天下商贾都知我白氏不但是善于经商,而且还是武学世家,所以白氏商铺重要人员基本学过武艺,尤其是白氏族人个个精通武艺,刚才宴会上范小鹏也提到了白氏剑法,当年白掌柜(丹儿的父亲)曾与华氏商铺的荷华和菊华同时交手,凭着精湛的剑法让那二华一直处于下风,我白氏商铺除掌柜以外的重要人员虽然谈不上高手,但是一旦动起手来,在数量上却占有绝对的优势。”

    吴起听后点了点头,随后苏老吩咐各个商铺的管事返回各自店铺,领着丹儿,我和吴起将府内各个宅院的状况一一进行介绍,先让丹儿了解一些基本的状况,以便后续慢慢深入学习,带我们逛完府内的所有地方后,已经快到申时(15点左右),苏老招来手下,吩咐备车带少主去各个店铺了解一下情况,丹儿连忙拦住,说再过一个时辰我有要事去办,看来刚才吴起已将我要去范氏商铺的事告诉丹儿了,要么就是丹儿今日不想再学习经商之事,找个借口早点离开罢了,苏老随即看了看我,我尴尬地点了点头,苏老却不想就此停止,问我是否可以让吴起先生暂代护卫一职,反正陶邑城内治安较好,一般不会出什么事情,我听后微笑地点了点头,吴起当然不会有什么意见,跟着苏老和丹儿对他来说也是无聊至极,那丹儿倒是不买账,一本正经地说到:“我娘多次叮嘱,作为学生护卫老师左右乃是头等大事,买卖可以少做,但老师之事不可怠慢!”

    那苏老听后也是无奈,只得放丹儿离开,约好近日拜访完墨子后需返回陶邑城,将各个商铺状况作个了解,丹儿倒是爽快地答应了,匆匆与苏老作别后,便离开了白府,在白府外等待的墨家弟子迎了过来,问我们是否直接返回墨家据点,我说需要去一趟范府,可以到戌时(19点)左右直接到范府接我们,我们现在慢慢走去范府便是,反正一个时辰足矣,顺便可以逛一逛陶邑城的东西大街,那墨家弟子行礼后便驾车离开了,我们三人走过白府的广场拐入西大街,向东沿着西大街朝东大街走去,丹儿显得尤为兴奋,对我说:“要不是吴起大哥刚才跟我提了先生要去范府的事,我都不知道怎么摆脱那个苏老,商铺经营的事真的好无聊,我听了一会儿就受不了了。”

    我无奈地笑了笑说道:“难怪那么多富二代整天游手好闲,不是炫富就是搅和娱乐圈,估计和你一样,一天到晚就想着玩,一说要接手家族的买卖就头痛!”

    吴起听后问道:“先生说的富二代是何物?还有什么娱乐圈又是什么?”

    我突然反应过来,现在还在2000多年前的周朝,这会儿哪有富二代和娱乐圈这些东西,连忙解释到:“哦,这个富二代和娱乐圈是在我们那边的叫法,其实在这里,富二代就是贵族子弟,娱乐圈嘛就是和很多美女帅哥一起玩耍的地方,就是一起玩玩乐器,骑马,游船什么的。”

    “哦,原来如此!”丹儿听后连连点头,说道:“那我也是富二代咯,炫富我倒明白,下次带个一千金出来花花,娱乐圈嘛,看什么时候有机会老师也带我去见识见识?”

    吴起一听娱乐圈这事也比较来劲,说:“我吴起大小也是王族之后,怎么说也算个小富二代吧,炫富不炫富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也想见识一下娱乐圈这玩意。”

    我听后禁不住哈哈大笑,说:“没问题,没问题,其实我也想见识见识娱乐圈!”

    大街上来往行人的装束和之前朝歌城大街上见到的差不多,只是人数比朝歌城要多的多,而且两侧的商铺也比朝歌的品种多,此时迎面走来两个格外显眼女子,后面跟着几个侍女和护卫,周围来往之人频频朝那两个女子望去,吴起和丹儿的眼光也被吸引了过去,吴起突然说到:“你们看,右边那个女子不是左氏城见到的田秀姑娘吗?肯定是她,我看身形绝对是她!”说完吴起急忙朝前走去,丹儿听后显得比较兴奋,快步跟上,6/18我倒不希望那个女子是田秀,毕竟左氏城绑架一事有点过意不去,见面多少有点尴尬,不一会儿,吴起,丹儿和那两个女子欢声笑语的走了过来,近处一看其中一个女子确是是田秀,她见我并没有什么异样,好像根本没有发生绑架一事,见我在此连忙快步上前,喊了我一声“吕哥哥。”

    我倒是显得有些尴尬,问道:“秀儿上次不是和你父亲一起赶回齐国了吗?为何到了陶邑?”

    田秀微微一笑,说道:“哥哥不知,上次离开左氏城,快入齐国境内时,赵国已经派兵封锁了卫国东部边界,而且在卫国东南交界的齐鲁地区,齐兵正在攻打鲁国的城邑,为了安全起见,爹爹让几名护卫带我折返,绕过左氏城先到宋国,待中原战事过后,再护送我回国。”

    我听后点了点头,此时另一个女子在吴起,丹儿和几名侍女护卫的拥簇下赶了过来,见那女子穿着非常暴露,上身粉色宽衣,肩膀尽露,前胸两点以上尽收眼底,中间沟壑似不见底,然后下身只遮大腿上方四分之一,其下全露,一双玉腿不由让人多看几眼,再转上看她面容,应是西域血统,高鼻大眼,但是肤色却不像塞外民族那么黝黑,显得非常茭白,与田秀相比,姿色却是高出一级,难怪吴起和丹儿不停和她搭讪,那女子见我与田秀交谈,便插话道:“这位先生应该就是秀儿多次提到的王田先生吧?”

    “正是在下,“我答道,并接着问道:”不知这位姑娘芳名?“

    那女子见我问其姓名,只是微微一笑,并未立即回答,一旁的田秀说道:”哥哥,她是我在齐国相识多年的好友,名叫桃华。“

    吴起一听其名,似乎有所警觉,连忙从桃华身边走开,来到我的身旁,然后问到:“姑娘可是陶邑城华府的桃华?”

    “是呀。”桃华回答的非常干脆,而且声音带着一些稚嫩,完全无法想象她便是华府四大高手之一的桃华,不知其名的人咋一看还以为是那个富豪家的小姐呢。此时丹儿也回到了我身边,田秀说到:“桃华姐姐是华府负责渔盐的掌柜,经常到齐国处理渔盐买卖之事,齐国海盐由田氏掌柜,多次接触便与姐姐熟了,这次来陶邑城正好找她一聚,没想今日逛街还能碰到你们。”

    吴起听后点了点头说:“秀儿姑娘说的没错,桃华姑娘不但通晓买卖,而且相貌倾城,重要的是还是武艺高手。”

    田秀倒是比较诧异,说:”姐姐还是武艺高手,我倒未曾见过。“

    那桃华听后笑了笑,说:“这有何稀奇,一个小女子行走江湖,不会一点武艺如何防身,至于先生说的什么高手,就有点抬举我了,小女子柔若冰霜,又不带兵器,那有什么高超的武艺,只是平时在华府无聊跟着那些武士学些花拳绣腿罢了。“

    众人听后会意一笑,此时田秀又黏着问我来陶邑做什么,住在哪里,我倒没作什么隐瞒,告知她是与吴起丹儿跟着禽滑黎一同来宋国拜见墨子大师,住的地方倒也不是墨家什么秘密基地,便也直接告诉了她,田秀告诉我她住在南大街的一个客栈,离我住的地方倒也不远,日后有空便会去找我,接着便是众人一番闲聊,然后便相互告辞,我们三人继续向东大街而去,路上吴起说其实从第一眼见到那桃华,他便知此女子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外表看似柔弱,实则脚步稳健,一定是个练武之人,而且相貌倾国倾城,很容易将人迷惑,加之根本不会知道她有武器藏于身中,可谓是厉害之极,只是没有想到她就是闻名遐迩的桃华,今日一见真是不枉此行,用什么来形容她呢

    我倒是马上想到一个词“蛇蝎美人“,吴起和丹儿一听此词,都拍手称赞此词用的恰到好处。

    大概又走了半个时辰,在东大街的中部出现一个长方形的广场,长约100米左右,宽约50米,广场南北走向,两侧并无房屋和店家,就是两排高墙,广场中央挂着一面大旗,上面一个古代的范子,广场北侧的大宅应该就是范氏的府邸了,范府倒是比较低调,大门前就2个护卫,此时正好酉时(17点)不到,我们三人到了大门前,对询问的护卫报上我的姓名,护卫听后便进入府内禀告,不一会儿,范小鹏带着禀报的护卫跑到了大门前,直接对我们三人一拜,然后朝我说:“先生果然爽快,一面之缘便能信守诺言拜访小府,看来祖母所言不虚,请三位随我进府。“说完并带我们三人进入府内。

    府内设计与白府倒是大致相似,估计陶邑的商贾基本都是喜好一个风格,也许这就是群以类聚,物以类聚的道理了,只是范小鹏府内不像白府那样多是整理账册之人,第一个院落内便看到很多年轻人在练武,今日见过的范大庆便在其中担任教头,难怪范府大门前只有2个守卫,那个不知情的硬闯入的后果估计得自负了。穿过第一个院落,进入第二个院落,院中坐落的也是一个议事或者待客的宅子,我们三人由范小鹏引入宅内大厅,招待我们入座,先是说了一些客套话,然后对我说:“王先生,今日特邀先生来府内做客,只要是我家祖母事先交待,还请谅解。“

    我想我并不认识范氏商铺的老夫人,只是后世的历史以及野史对越国的范蠡多有记载罢了,所以从书中知道一二,不知为何范氏的老夫人要与我一见,便客套了一下:“哪里,哪里,老人家一点心愿,在下只是见个面聊聊天而已,不足挂齿。“

    范小鹏听后哈哈大笑,说道:“那先生如此爽快,我便吩咐下人带先生先去与祖母一见,其他二位由我招待便是。“

    我点了点头,范小鹏随即吩咐一个武士带我去见他的祖母,我站起后向众人一拜,表示稍后再见,那武士带我穿过第二个院子的侧廊,进入第3个院落,再进过东边的侧门进入一个偏院,院子不大,大概长宽30米左右,院内一个矮小的男子正在舞剑,其剑橙黄,好似太阳黄昏之色,但院内却是寒气逼人,应是院内阳气尽被其剑吸走。那舞剑之人自感有人进入院内,便停止了舞剑,见我便礼貌的扣剑一拜,我对其回拜,见他手中之剑已然变成普通的黄铜颜色,而且院内突然又暖和了一些,我跟着武士继续朝屋门走去,心想此人是否就是白氏苏老说的范小庆,其人其剑都比较吻合,想着便到了院内屋子的门前,门前屋檐前两个护卫,往里门前两个侍女,带我过来的武士向其中一个侍女传达来意,那个侍女便进屋禀告,稍后便出来说让我一人入内便可。

    我进入屋内,见我屋内一个大的卧榻,榻前站着一个侍女,一个六七十岁左右的老妇人斜躺在榻上,那老妇人听到脚步声睁开双眼,对那个侍女说到:“安排先生坐在席上,然后你先出去吧。“

    那个侍女将我引至卧榻旁边的一个席上,然后走了出去,那老妇人接着说道:“来者可是吕兼先生?“

    我听后先是一愣,心想自从云梦山一醒后,便一直以王田为化名,那公孙颓也曾说过知道我身世的只在个位之数,而且知道我真名的应该只有公孙颓和他的老师,为何这位老妇人也会

    知道我的真名,按道理公孙颓不会这么傻,难道他的老师已经和这位老妇人见过面。

    还未等我反应过来,那老妇人继续说到:“先生是不是疑惑为何我会知道你的真姓大名,其实我倒想让先生说一下,是否知道老妇又是何名?“

    我听她此言便又仔细看了看她,这个老夫人皮肤白如豆腐,瓜子脸,双眼灵光,鼻高嘴小,完全一个江南女子的脸型,而且脸上却没有多少皱纹,要不是头发花白,加之身形老态,不然完全无法看出是一个六七岁的老妇人,可见年轻之时应该有倾国倾城之貌,难道野史所说并无虚假,她就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

    于是我买了一个关子,说:”前辈年轻时是否有遇到沉鱼之事?也就是在河边洗衣时,河中的鱼看见你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了下去之事?“

    老妇人听后哈哈大笑,说:”先生没有一语道破却能回答老妇的问题,却是非同一般,看来鬼谷先生所说非虚,先生果是天选之人,只是前途坎坷,一切皆有变数呀。“

    “鬼谷先生?”我一听老妇人提了鬼谷先生,惊讶地问道:“难道公孙颓的老师是鬼谷先生?”

    那老妇人说:“难道先生到现在还不知道公孙颓的老师是鬼谷先生吗?真是镜中花,水中月,身在其中却不知身临何处,妙哉妙哉”

    是呀,别人未提,我也未问,谁又会会想到他的老师就是鬼谷先生呢,还有这老妇人提到的天选之人又是何意?便问:“前辈刚才说到的天选之人又是何意?”

    老妇人听后沉思了片刻,说:”天下自周平王(公元前770年称王)以来便战事不断,至今(公元前416年左右)已有300多年,杀戮却是愈演愈烈,天下凡人皆受其害,有志之士无不想让天下停止杀戮,共享和平,已故的孔子,老子以及我的夫君,还有现世的鬼谷先生,墨子等无不为此事而找寻解决之法。“

    “你是说范蠡老前辈也在为天下苍生之事找寻解决之法?“我好奇的问到。

    老妇人回答道:“五十多年前(公元前473年),夫君助越王勾践灭吴后,本想助他再征战天下,停止天下多年的杀戮,没想勾践灭吴复仇之后便露凶残之性,不但不思进取,还要杀掉一干功臣,老妇为楚复仇大业在吴国忍辱负重多年,本想吴国灭亡后可以返回家乡过平静的生活,不想勾践却想杀人灭口,夫君早年与我相识,不忍我被杀,便偷偷与我逃出越国,从此隐姓埋名,直到陶邑才定居下来专营买卖,后夫君与鬼谷先生相识,多次提到天下苍生苦难之事,鬼谷先生建议夫君可将所赚之财用于此道,并且提到多年之后将有天选之人降临,可以解救天下苍生,不想夫君在世却未能等到天选之人,死前曾嘱咐我一旦天选之人出现,一定要鼎力相助,两个月前鬼谷先生曾来拜访,有谈到吕先生是为天选之人,多日前我府在卫国的商贾带回消息,公孙颓夺得卫国大权,有得到一个之前从未听说过的士人王田的相助,是想我范氏商铺商贾遍布天下,有才之士绝对不会不知道,所以我猜王田必是突降的天选之人吕先生的化名,便吩咐小鹏那日如果见到一个叫王田的卫国士人,须邀府内一谈。“

    什么天选之人,原来是要解救什么天下苍生呀,试想当年耶稣也是要解救天下苍生,结果被挂死在十字架上,我可没有那么伟大,所以此时对什么天选之人完全没了兴趣,还是返回2000多年后比较实在,便问他妇人鬼谷先生有没有说去了哪里?抑或是否提到什么时候返回老巢云梦山,老是这样跑来跑去不见踪影,完全一个老顽童呀!

    那老妇人似乎看出什么,便问到:“先生真是来自多世之后吗?”

    我看她这么问,心想那鬼谷子应该将我的老底都告诉她了,感觉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便答道:“夫人所言极是,只是很多人听了我来自2000年之后,估计都以为我脑子出了问题,没想到夫人会有此一问。”

    老妇人听后微微一笑,说:“老妇也是深表怀疑,只是我家夫君却是深信不疑,既然夫君死前由此遗愿,何不做个赌注,嬴则保我范氏永存,输则又能奈何,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走,

    就这么定吧。“说完便喊侍女进来,耳边说了几句,那侍女便走了出去,一会儿,范小庆走了进来,对夫人一拜,站在榻前,老妇人说:“大庆呀,我已时日不多,待我死后,这位王先生便是你的新主人,日后一定要好好协助王先生。”

    老妇人说完,便朝我们挥了挥手,说:“去吧,去吧”然后便侧身躺下了卧榻,我与范小庆退了出去,我本来是想来打听鬼谷子下落,没想并没有得到他的任何消息,那范小庆走到屋外,对我说到:“王先生,属在下暂时无法跟随左右,待老夫人归西,在下自然会与先生联系。”

    我对老妇人说的什么新主人倒没有太在意,于是客气的答应了,范小庆对我拜谢后说:“还有,先生近日陶邑城出入还得多加小心,宋国殷商的遗民即将举行祭祀,对外来人员不太友好,所以定要多带护卫才是。”

    我想一个祭祀有什么要小心的,我又不喜欢看什么祭祀,估计这小子太多心了,便点了点头表示谢意,然后带我来的武士带我原路返回,到了第二个院落的大厅内,看到范小鹏和丹儿,吴起聊的正起劲,我也加入其中,大家多是聊的陶邑城灯红酒绿之事,中原的魔都陶邑城就如现在是上海有聊不完的奇闻趣事,作为当时周王朝最大最繁华的城市,陶邑城永远是各国求官求学之士必经之地,一方面有机会遇到各国的贵族权贵,运气好可以被他们邀为门客,便有机会推荐给诸侯为官,另一方面有机会遇到一起求学的士人,便可约为同行一同拜师,日后学成便是多了一些人脉。大概过了一个时辰左右,我们便与范小鹏告辞离去,那范小鹏倒也没有过问我与他祖母交谈之事,将我们送出了范府。

    我们坐上来接我们的墨家弟子的马车,大概小半个时辰便返回了墨家基地,此时白甲早已回来,见到我们,便对我说他刚刚收到探子的消息,华巴子和潞不平多日前已经来到了陶邑城,估计不甘心上次在卫国的失败,到宋国又要搞什么不良的企图,宋国是墨家的总坛之地,近期墨家大会即将召开,所以这华巴子作为墨家青衣门的弟子,借参加墨家总坛大会之名进入宋国也无可厚非,再者这华巴子也是宋国华氏族人,所以此处估计禽滑黎也拿华巴子没有任何办法,至于潞不平,此人神出鬼没,只从多日前进入城内,到现在卫国的探子也没有发现他的踪迹,所以为了我的安危,白甲建议明日赶早与禽滑黎他们离开陶邑,然后直达墨家总坛,办完事后早日返回卫国才是上策,这一路有大队墨家弟子护卫,量那两个家伙也不敢怎么样。

    再者近日宋国和卫国的殷商遗民大族纷纷聚集陶邑城,准备举行一年一度的祭祀大典,所以外人不太安全,要么祭祀之前不要随便走动,或者早日离开才是。此时已是我今天第二次听到殷商遗民祭祀期间注意安全的提醒了,祭祀不就是请一些道士或者巫师,杀些猪牛羊,把猪头牛头什么的当贡品祭祀一下不就完了吗?有什么不安全的,难道他们祭祀的时候会像西班牙斗牛一样,把猪牛养什么的放在大街上乱跑一通,期间平民撞死撞伤不管,然后再把猪牛宰了祭祀呀,真是迷惑之极,于是我问白甲到:“这祭祀不就是拿些猪头牛头做些贡品,再请一些法师做法,族人祭拜一下不就完事了吗?何来什么危险只谈?”

    白甲,丹儿,吴起听我如此一问,都不约而同地看向了我,似乎对我问话感到不可思议,突然白甲先反应了过来,笑道:“哦,我倒是忘了,王先生虽然出自齐国吕氏族人,但是出生后便旧居中原之外,估计你身边的人也没有跟你提过殷商祭祀之事,如果这样先生有此一问倒是正常。”

    我说:“之前未曾有人与我说过什么殷商祭祀之事,难道祭祀不都和我刚才说的大同小异吗?”看了那么多各朝各代影视里的祭祀活动,不都是法师做法,畜生贡品,族人祭拜嘛。

    白甲回到:”先生所说的祭祀内容应该是周人的祭祀方式,基本已经由畜生代替活人作为祭祀贡品了,这殷商祭祀与周人祭祀最大的不同就是不但使用畜生进行祭祀,而其还会使用活人进行祭祀,他们祭祀求雨时会对人施以火刑,祭祀祖先和神灵时会将人头和猪牛羊头一起放入青铜鼎里煮沸,连建房屋时也会击杀人畜放入陶罐举行祭祀安宅,其残忍程度可想而知,周人统一天下后建立礼乐制度,对殷商遗民的人祭进行了一系列限制,但却无力完全禁止,基本每年他们的大祭司都会选择一个地方进行一次大祭,祭祀之地会安排在早已挖好的洞穴中,等祭祀完毕后便将其祭品永远封存在洞穴中,近年来各国奴隶逐渐获得自由成为新的平民,所以殷商遗民很难再用奴隶作为人祭,只能贩卖和抓捕外来人员作为祭品。“

    听了白甲的解释,我不自觉地抖动了一下,一是觉的残忍程度令人毛骨悚然,二是为无辜死去的人感到无比悲愤,吴起接着说到:“我在卫国多年,与很多殷商遗民有过接触,也听过很多人祭的事情,其实很多时候他们的人祭要比大家知道的残忍的多,他们选作祭品的人是精心挑选的,一般只要小孩和少女,还要在这些少女中选出最漂亮的一个作为最后的主祭,其他人会在祭祀前会被击杀然后砍下头颅,与猪牛羊头一起放入普通的青铜鼎中祭祀,最后将主祭的少女先打扮一番,巫师做法后会命人将其扔入大鼎。近年来我们吴氏族人每年也要小孩和少女莫名其妙失踪,我想多是与宋国的人祭有关,本来多年前想到宋国一查此事,只是母亲不允只好作罢,要是有机会查得真是如此,定要将那些祭祀的殷商遗民碎尸万段。“

    丹儿听了也是气愤不已,拔出龙渊七星级将就近的一棵小树瞬间砍断,白甲无奈地摇了摇头,劝我们今晚千万不要出去,好好休息明日一早离开陶邑才是正解,众人平静后想想这几百年的恶习不是凭我们几个人的意气用事,想一下了断就能了断的,估计只能再等几百年的发展,生产力到达一定的水平,人们的认知达到更高一级,自然而来便会摈弃这种恶习。然后我们四人便回屋了。

    晚饭时白甲与禽滑黎谈论了华巴子和潞见平在陶邑一事,禽滑黎的意思基本和白甲之前的建议一致,首先华巴子作为墨家青龙门弟子参加墨家大会来到宋国,他们也无法干涉,还有潞见平已不见踪影,现在他在暗,我们在明,我们在陶邑城多待一天,便是多一份危险,还是明日早早出发离开陶邑城才是。众人商定好明日的方案后便各自回屋休息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