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楚国帝君 > 第九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第九章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魏国君臣经过精心谋划派出精锐之军劫杀楚、齐、韩、赵四国赴秦使团,针对楚国还派出了威震天下的魏武卒,只因楚国与魏国连年相互厮杀,各有胜负,但魏国国力强大还是让魏国占尽了上风,军队都是用钱用粮堆出来的,没有钱粮光有人才也很难把强大的军队一直维持下去。

    历史上但凡只有强大的军队,没有足够的钱粮支撑那都叫穷兵黩武,几十年后的始皇帝也是如此,以为只要有了强大的军队就天下无忧了,可保大秦江山万世,可最终还是落得个二世而亡的下场。

    而此时的魏国大梁商业发达,可通各国,魏人亦善经商,大梁的酒肆可谓天下闻名,自然有了足够的金钱来维持军饷,提高民众参军的积极性,提高军队战斗力,但商业过于繁荣也有繁荣的危害,会导致人民不事农桑,田地无人耕种,军队粮食短缺,所以商业要发展,但还是要采取适当的限制措施。

    再说魏国地处中原地区,是小麦、粟等主要种植区粮食产量也是不愁的,足以支撑强大魏武卒的发展。

    魏国这边昨晚商议完毕之后,今日魏国的五路军中精锐便乔装打扮,脱下军装换上平民的衣服,星夜兼程,日行百里前行赶赴伏击地点,进行此次的刺杀任务。

    各国距秦国国的距离不一,有远有近,但皆是向西而行,由函谷关入秦国,而函谷关距离秦国新都咸阳较近,且秦国地理位置得天都厚,除函谷关外,其它与六国接壤的地方皆是有高山阻隔,难以逾越,关中之地得天独厚,进可攻退可守,可谓成王霸之业的所在,秦国之后,至唐朝,各统一王朝大多定都关中以控天下。

    由于地处天下中枢之地,近的用了一日,远的用了两日,四路大军皆在各国使团入秦之前赶到了相应的伏击地点。

    针对楚国使团便在韩国境内设伏,事成以嫁祸韩国,齐国距离最远要跨越两国才能到达,途经楚、韩两国,便在楚国境内设伏,事成以观虎斗,以渔翁得利,齐国也本可直接途经魏国入秦,但恐魏国阻挠,经过商议后便改到韩、楚两国,以求万全。对赵国边在秦国边境设伏,事成嫁祸秦国,以破五国之联盟,此计不可谓不大胆,事成则罢了,事败则大魏危矣,将要独自面对五国联盟的怒火,是为火中取栗,被火烧的危险也很大,能想出此计的人也只有志大才疏的魏惠王了,魏国的家底便在他的手中一点点的败了出去,可谓散财童子,前几代魏国先祖积累家业,他倒好不守业反过来败业。

    午夜时分,楚国营地,除了警戒的军士,众人赶了一日的路都赶到很疲惫,吃了点干粮便早早睡下了。

    然今日行军之时,孙膑孙军师曾说:“太子、屈兄,今晚是入秦之前的最后一晚,明日便到函谷关,若魏军想要刺杀我等,便是在今晚了,太子、屈兄需命手下军士小心戒备才是。”

    芈槐:“先生之见,我也很是赞同,魏军若要刺杀,最后的机会便在今晚了”

    屈护:“孙兄所言极是,我也以为若有刺杀便在今夜了。”

    孙膑:“太子,屈兄,今夜之危,我有一计可解之,也可令魏军无功而返,反损兵折将,大败而归。”

    芈槐、屈护连忙道:“孙军师请说,是何计能解我军之困?”

    孙膑:“太子、屈兄今夜我等可在营中各哨位及帐内皆设草人,营地内多设陷阱,我等于营外以黑夜作为掩护,枕戈以待,若午夜时分魏军来袭,必能围而歼之,大破魏军,毕竟我大楚申息之师在楚国先王庄王时期也曾在晋国(三家分晋之后,韩、赵、魏三家分晋,其中魏国实力最强,继承的家业也最多)与我国争霸的邲之战中大破晋军,一举坐上霸主之位。今日吾辈亦能胜魏之武卒!”

    芈槐:“先生此计甚好,此战定能胜魏!”

    屈护便朗声笑道:“先生此计极好,若魏军今夜不来则罢了,来则定可痛击之,扬我大楚国威,也先为魏国夺我楚国土地之仇先收一点利息回来!”屈护一直紧锁的眉头也舒展开来。

    孙膑:“太子、屈兄且安心,众人依令而行齐心协力便能大破魏军!”

    芈槐:“来人,传令全军,务必要依孙军师计而行,不可松懈,今夜有功之人,无论平民或奴隶,我回国后一定奏明父王,为诸位请功,众将士皆赏百金!”

    传令兵上前来听令后把太子的命令和奖励传遍诸将士,军心大振。

    芈槐只觉还不够,便在午时埋锅造饭之时,令诸将士停下手里的动作,让士卒伐木搭了一小木台,开始了战国时期芈槐的第一次演讲。

    芈槐:“诸位将士皆是我大楚的百战之士,为我大楚抛头颅洒热血,屡立战功,是我大楚好儿郎,今夜诸位又要为国用命了,现在战场之地也给不了诸位什么,待他日会国之后,必为诸位请功,升官封爵不在话下,也将为诸位多分田土,努力让诸位有衣穿有饭吃,不让诸位将士为我大楚流血又流泪,他日必将还诸位一个太平盛世,芈槐在此谢诸位将士!”

    众将士:“谢太子,我等必将血战到底,扬我大楚国威!”台下的很多将士还流下了两行热泪,因为在这个时代从来没有统治者领兵之人真正关心士卒的死活冷暖,此举大得军心。

    午夜,魏军武卒便在公子卬的带领下悄悄出来密林,摸进了楚军的营地,谁料楚军营地空无一人,警戒放哨的皆是些稻草人,只因今夜正逢初一,天空中无一轮明月为魏军探路,便一头冲进营地,却见营内空无一人。

    很多武卒冲入营中想着要多捞些功劳,如此轻松又能挣军功的机会还是很难得的,入营便齐齐陷入陷阱之中,虽不深,然而里面设有尖木,一时间武卒间撕心裂肺的哭喊声接连响了起来。

    公子卬此时才感到不妙,原本以为稳操胜券,王兄就是派自己来捞功劳,大功当然要给自己人了,何况自己还是王上的同父异母的亲兄弟,有一句话不是叫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然而此次虎没打着,却被鹰给啄了眼。

    公子卬此刻明白魏军军阵以乱,纵是天下少有敌手的魏武卒,此刻也已是回天无力了。

    公子卬:“撤,撤,赶紧撤退,众将士听令后队便前队,赶紧麻溜的给我撤!”

    公子卬心里还在祈祷着,楚军不要追击,楚军便从四面八方潮涌而出,申息之师在将领的号令之下一阵冲杀,魏军便大溃,公子卬率军誓死冲杀出一条血路,大败而回。

    后半夜,楚军回营清理营地,将魏军尸首都给埋了,楚军的架以柴火,制成骨灰,以便带回楚国交给亲人安葬。

    芈槐先起了个头,为楚军逝去将士默哀,一会营地便响起了楚地的民歌,魂兮归来,魂兮归故乡……。

    众人也没心思睡觉了,下半夜便疾驰前往函谷关,以防魏军重整旗鼓之后再杀回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