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潺潺独行 > 第七章 安敢欺民

第七章 安敢欺民

    一路向西,越跑越顺,不得不说,罗夏有点喜欢上跑路的感觉。此时他吐息均匀,气力悠长,每跨一步约有七尺,速率也越来越快,罗夏估计此时跑的最快的狗都撵不上他。

    后面撵着的火把与罗夏的距离,从初时的慢慢接近,到逐渐的保持距离,最后飞奔在官道上的罗夏回头只能看到隐隐约约的火星,直至再无一星半点的亮光。

    盏茶时间,罗夏就来到了临江城下,此时城门尚且紧闭,灾民们也在城外临时搭建的窝棚内歇息。

    取出布包裹内的破衣裳换上,罗夏摸黑溜进其中一个窝棚躲了起来。

    又过了盏茶时间,金山寺的武僧追到了城门下。五个武僧打着火把在城门口站定,城墙上立时有差役喝问:“城下何人,无事速速退去,如若不然,将报靖绥司武者,镇压尔等!”

    “我等乃金山寺武僧,追索窃贼至此,差官切莫误会,不知此时可有人入城。”五颗大光头在火把的照耀下明亮晃眼。

    城墙上差役瞧得仔细,果然是和尚,于是语气稍缓:“既是金山寺的大和尚,当知晓夜间城门关闭不得开启,天明方才开门。且此时我等并未放人入城,请大和尚们此时退去,明早报与县衙,届时自有衙役配合追索窃贼。”

    “既然如此,只得明早在做计较,叨扰。”领头武僧作揖后领着众僧离开城门。

    随后众武僧并不甘心,来到灾民们歇息的窝棚,挨个窝棚查探,然而二十几间窝棚千把个灾民,哪里能找得到换了破衣脸上抹了土的罗夏,鸡飞狗跳一阵后武僧们悻悻退去。

    看到武僧们散去,罗夏躺在草甸上,嘴里叼着一根稻草,恶狠狠自语:“金山寺,竟然以腐烂霉变的粮食调包官府的赈灾新粮给灾民们吃,老罗不恶心你们一脸,枉活这一世。”

    第二天清晨,罗夏在官府施粥处蹭了一碗粥吃,看上去不错,白花花的大米粥。

    “呸,白花花的米粥,哪个缺德的掺了沙子。”喝了几口粥嚼到了沙子,罗夏嚷嚷道。

    “后生仔,喝吧喝吧,别嚷嚷,施粥的官爷仁善才在粥里洒了沙子。”一旁的老灾民劝解。

    “掺了沙子还仁善!太恶毒了。”对于老者劝说罗夏十分不解。

    “唉,后生仔,掺了沙子,这白粥就能全部落在我等的肚子里。”老者说完指了指城里。

    罗夏若有所悟,不惨沙子的粥,城里没受灾的老百姓会想法子混进灾民队伍混粥吃。掺了沙子城里没受灾有吃食的百姓自然嫌弃看不上了。

    人心哪!

    寅时五刻城门开启,喝完粥,罗夏穿着一身破衣服进了城。

    大清早的,自然是集市最热闹,罗夏来到集市,大声宣扬起金山寺一些僧人以烂米调包赈灾新粮的恶行。

    自有虔诚的佛徒斥责罗夏胡言乱语,污蔑金山寺。罗夏回怼不信可以去问金山寺下的灾民,闻此言佛徒哑口。

    罗夏宣扬了一阵,引起了小小的骚动,有管理集市的官差上前查询,见有官差上前,罗夏早早的溜了,换到其他街市继续宣扬。

    至于为什么不去报与官府,罗夏有两怕,一怕遇到昨晚追索他的武僧,被捉回去了可不妙。二怕金山寺势大,官府不追究金山寺,反而将他锁拿交于金山寺。

    走街串巷游击作战宣扬了大半个时辰,罗夏估摸着慢慢的会有小半城的人都知道这件事。在一个烧饼铺买了十几张烧饼,塞进包裹偷摸溜出了临江城。

    出了城后罗夏再一路向西,向云州州府昌都城进发。

    而金山寺烂米换赈灾新粮事件,在罗夏一路向西不停的宣扬中得以众所周知。以上是后话,此时在临江城中,金山寺事件还在酝酿中。

    卯时,有差役将金山寺换粮逐级上报,终于县令老爷也知道了这事。老爷姓黄名秉中,他县平调临江,新任临江县令,像过老农更甚于县令老爷。

    闻知此事的黄老爷先传来了押运赈灾新粮往金山寺的差役老三、老六以及车夫老王,俱都回答粮食运抵金山寺后已交接给金山寺僧众,并有僧众签字画押为证。

    其中差役老三思索片刻后又答:“启禀老爷,两日前赈灾粮交接于金山寺僧众后,有同行上金山寺习武少年罗夏发问:为何僧众将粮食搬至别处存放而不在就地存放。当时我等并不在意,现在想来有些可疑。”

    得知此情后,黄县令又吩咐二人速速前往金山寺灾民处核实粥食是否霉烂。二人得令离去,车夫老王也退下。

    辰时不到,二位差役回返与黄县令复命,言金山寺下灾民所食粥食确为霉烂米面熬制,非是新粮。黄县令额首,挥袖示意二人退下。

    辰时正,县衙的各级官吏也纷纷就绪。廖巡检上报黄县令,说有金山寺武僧寻求巡捕房帮助,要在临江城内索捕一名窃贼。

    黄县令问廖巡检金山寺失窃何物,是否有僧众损伤?廖巡检讷讷不能答。

    县令老爷怫然,传金山寺武僧上堂,金山寺武僧也说不明白失窃何物,只能实话实说乃是寺内人员纷争,一俗家伤僧人后潜逃。

    “伤人者姓甚名谁年岁几何,在寺内任何职,因何伤人,以何物伤人,伤者创于何处?”黄县令一连串发问。

    “回县尊,伤人者罗夏,年十四岁,职司为伙房帮工,因担水一事与伙头圆明起争执,以拳将圆明打伤后逃逸。圆明唇破齿落。”武僧用衣袖擦了擦额头,被黄县令一通急问惊出一头冷汗。

    “罗夏?此人何时入寺。”黄县令问。

    “二日前入寺。”武僧答。

    “十四岁入伙房帮工担水,二日便伤饭头,是此人胆大包天还是另有情由?”黄县令又问。

    “这,小僧实不知。”武僧又擦了擦汗。

    “廖巡检。”

    “属下在。”廖巡检应答。

    “如此就由巡捕房帮助金山寺在临江城内搜查罗夏,切记,寻到此人不可伤他,带来见本官。”黄县令下令廖巡检责成此事。

    “尊令。”廖巡检领命后,合同武僧一道去城中搜捕。

    待堂上闲杂人等都退去后,黄县尊一拍案几,咬牙道:“安敢欺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