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王佐之才

    见韩涛原地踏步,一动不动,围观的人们再次议论纷纷,一位写传世之作者,还必须参加当场应试,一下子就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接着韩冲,曹操和袁术也来到高台上,接着几个青年走出来,一起排着队站在舞台前。

    几个小童根据台下站着的人的多少,抬起几张小桌子,准备了笔墨,退了出来。

    许劭看了台下人一眼,先深施了他一眼。

    台下的人也匆匆还了礼。

    “各位请安坐听题。今日之题,只为展现诸位内心见地,请各位勿有杂念,凭心作答!”

    大家都在书桌前坐了下来,提了笔沾了墨才等着许劭出题目。

    许劭再作一番嘱咐,便道出主题。

    “请各位在一炷香内写出心目中的古今第一人,并阐述下理由!”

    听了这标题,大家都有些愕然,心中古今第一人?是的,就是他!!

    这可都是各有所见,没有什么标准答案,实际上考验的是大家的格局是高是低。

    大家眉头紧锁揣摩,不轻易提笔。

    毕竟历代名人太多,究竟选谁最适合自己,还得慎重考虑。

    韩涛冥思苦想良久,最终还是拿定思路,第一个提笔起笔。

    见韩涛起笔,身旁的人们再也不敢耽误头发,落笔起笔。

    过了一会儿,现场的人都做完了回答问题,一个小童把答卷收起来,发给许劭、许靖。

    二人接过答卷,开始了一一点评。

    得説大家回答得花样百出,提过任何人。

    而其中数篇,答者多伪善,所撰竟当今帝王,充满歌功颂德之词,奉为圭臬。

    许劭、许靖还不客气地直接张口就来恶评、挖苦这些言辞用词张扬、心怀叵测、趋炎附势、有辱斯文。

    袁术也是这样一个人,他听到许劭评论后,满脸的红白,非常不好看,意识到惭愧,居然没有等到评论的最后,直接站起来走了。

    许劭兄后来又接着评论,韩涛和其他人当中第二位被评论的是曹操。

    许靖念诵着曹操的试卷:“千古第一将才—韩信。负污辱之名,有见笑之耻,卒能成就王业,声著千载。高祖曾称其: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信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

    韩涛听到曹操评价韩信,轻轻点了一下头,身为西汉开国名将的韩信确实堪称汉以前第一将才。

    许劭听到许靖念曹操评韩信后沉思了一会,才开口评价曹操道:“韩信其人,就如司马迁《史记》中所提:”

    “如果他能学会谦让,不把功劳挂在嘴边,不总夸耀才能,也能成功。”

    “他对于汉朝的功劳就可以和周公、召公和太公相比,也不至于被夷灭后世。”

    “孟德称韩信为古今第一将,可见足下对其敬佩之心,亦可看出孟德内心的真实所愿。故此,我对足下有十字点评。”

    曹操连忙走上前去,恭敬地行礼:“愿意聆听老师的教导!”

    “孟德你实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许劭态度端正,给曹操以他的评语.

    在高台之下,曹操听到许劭的评价后,轻轻颔首,面露笑容,仿佛对此评价十分满意。

    “谢先生点评,这十字评语,正是操平生所愿。”曹操虔诚地向上台许劭行礼致谢。

    听台下曹操反应过来,许劭面色微变,却立刻淡定了下来,轻轻点了点头,挥手示意曹操能退避三舍。

    韩涛听了这句话,这才突然意识到,史传许劭评曹操,就是这么来的。

    许劭的分析有点道理,曹操把韩信作为楷模,称赞他千古第一将,内心其实对他的经历也是不公平的。

    前期曹操始终把匡扶汉室作为自己的使命,但是随着身份的日益提升,对于汉室的态度却变得更加贬低。

    在某种意义上说,曹操与韩信在生活轨迹上稍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样以一己之力席卷寰宇。

    只不过曹操生前并未篡位为帝,保留“汉臣”之名。

    这跟今天许劭的最后评论提醒有关系吗,可能只有自己心里有数吧.

    这时许靖又拿起另一份回答,开始朗诵:“颍川荀氏是荀彧荀文若的答卷。”

    韩涛听完荀彧的话,顿时睁大眼睛,注意到这个从队列里走出来、走到高台前听候评论的小伙子已经二十多岁了。

    评诗词字画时,他总是注意到其他前来评月旦的人的姓名,不知道有没有别的东汉末年名仕加入。

    不过遗憾的是,在评论结束之前,除曹操、袁术之外,再也听不到大家耳熟能详的称呼了。

    韩涛连心里都暗喜,这一次并没有太强的竞争对手,他被点赞的机会也提高不少。

    那支箭矢来的异常迅速,让韩涛完全来不及回应.

    好在旁边拉巴子反应足够快,抽刀太晚了她,快速地用手里的弓挥舞着,准确挡住韩涛,把射进韩涛手中的利箭打得落花流水。

    韩涛冷汗直冒,心有余悸的望着拉巴子。

    如果不是因为她出手挡住这个,恐怕连自己也不知怎的会死掉。

    拉巴子扭头朝箭矢射去,原来是前面有灌木丛,很明显这支突袭的箭正是从这里射来。

    接着十几个身后背弓、手拿刀剑、迎着穷凶极恶的男子冲出树丛,扑倒在韩涛、拉巴子身上。

    这儿离官道不太远,竟有贼匪伏兵,这真是意外。

    拉巴子直接从腰间抽出了割鹿刀,催马挡在了韩涛的身前,大声地说道:“韩涛你跑来跑去我就挡在他们前面了!”

    韩涛肯定不会做这样没有义气的事情,他还直接从腰上拔出割鹿刀大声答道:“没办法,我不可能扔下你一个人跑掉,死去活来的。”

    那十多个贼匪,望着亮出武器的二人,却毫无畏惧,并不急于下手。

    就把两人围了起来,嘲讽地瞪大了眼睛,好像又看见了两个死人的样子。

    “你们到底是什么人,要是想要劫财,我身上带了一些,你们拿去就是。”一个身材魁梧的男子站在一旁对记者说,“你看我们这些人干啥?”见对方没有出手,韩涛似乎看到了一线生机,开始自告奋勇地给对方出条件。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