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人生百味从卖馄饨开始 > 第八十九章杭帮菜

第八十九章杭帮菜

    驱车三个小时范思岩二人就到了杭州,到达杭州的时候已经下午六点多了。在西湖畔找了一个酒店住下。安排好房间,两人延着西湖边闲逛,终于有些饿了。抬头就看见不远处一座酒楼霓虹闪烁,“天香楼”三个字随即映入眼帘。

    “走,咱们就在这家吃了。”说完范思岩带着二汪就进了天香楼。范思岩边走边给二汪介绍来了杭州要游西湖,吃正宗的杭帮菜。他说“我在酒店听到一段俚语‘要划船,西湖六码头;要吃菜,杭州天香楼’今天咱们就尝尝这天香楼的菜。”

    找好座位喊来服务员,点了几个天香楼的特色菜,要了瓶酒两个人准备边吃边喝。

    由于听说了范思岩喜欢听餐馆由来的毛病,结果人家服务员上菜,菜放下报了菜名刚转身要走被二汪拦住,一定要人家说说天香楼的历史。把服务员小姑娘都给急哭了,就因为这个事,还差点和邻桌起了冲突。

    最后天香楼的大堂经理过来和范思岩一起把误会解除了。二汪也是一个劲的服务员小姑娘道歉。最后反而弄的大堂经理挺不好意思。

    看着二汪和范思岩期盼的目光,大堂经理无奈,只好把来探班的老厨师长给请了过来。

    一番寒暄过后,范思岩知道了老厨师长叫崔明九,说是老厨师长其实岁数并不算大,只是因为凭生好酒。所以人称酒爷

    酒爷落座以后,范思岩先给酒爷满上一杯酒。几杯酒下肚,范思岩就请教起来天香楼的来历了。

    酒爷哈哈大笑说,对于天香楼的来历,你们问别人,可能还真的不知道,问我就算问对了。随后酒爷就讲起了天香楼的来历。

    这天香楼,创办于1927年秋,初名武津天香楼,由苏州陆冷年出资创建。陆冷年的祖父清末任苏州知府,民国初迁居杭州。

    他以唐代诗人宋之问“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名句为该店命名。据传,当年陆冷年曾以重金酬谢为“天香楼”取名提出想法的书生。后来,天香楼声明远扬,又有人誉之为“国色天香”、“天下第一香”。

    天香楼开业之初,生意不是特别好,陆冷年受到来西湖游玩的客人喜欢寻购杭州土特产,如丝绸织锦、龙井茶、天竺筷的启示,就决定以经营杭州风味为特色。因此改名为武津天香楼,以标榜其特色。

    陆冷年聘请杭州名厨能师,广搜杭州传统风味于一家。1929年,杭州举办西湖博览会,国内外宾客纷纷进入天香楼,天香楼的杭帮菜颇受赞誉。此后,天香楼在上海、香港开设“天香楼杭菜馆”,至今,香港地区、美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仍有餐馆使用“天香楼”的招牌,经营杭州特色菜。

    天香楼地杭城久居正宗杭菜首席,在海外亦可谓香飘万里。发展1931年,陆冷年聘请杭州饮食业行家孟永泰经营,数年后,孟永泰积聚财力,从陆冷年手中盘过“天香楼”独家经营。

    孟永泰是绍兴人,他善于揣摩顾客的心理,经营方式灵活。

    当时来杭的游客大多是上海人,他便用鱼、虾、蟹、禽等鲜货为原料,制作上讲究清鲜脆嫩,很适合上海游客的口味。他还兼营川、徽、苏菜、以广招来客,并聘用技术好的厨师按特长分工掌厨。同时不惜工本整修门面,建起了玻璃养鱼池,活杀现烹吸引顾客。

    孟永泰还建立蔬菜、家禽基地,使时令佳肴不断应市,因而成为杭城的名楼。当时天香楼是杭州第一家购置电器冰箱的菜馆。

    夏令时节,天香楼自制“冰豆腐”供应食客,震动杭城。店主有坚持薄利多销的原则,时常坐在大堂观察顾客,听取顾客对菜肴质量的直接反映。

    一时间,“要划船,西湖六码头;要吃菜,杭州天香楼”的俚语不胫而走,名扬沪杭宁,生意越做越大。天香楼经营的杭帮菜,口味纯正,特色鲜明。东坡肉,西湖醋鱼,龙井虾仁,火腿老鸭煲,酱香小酥鱼,虾爆鳝背,定胜糕等均为该店的拿手菜。其中尤其是东坡肉冠绝杭城。

    “对对对,我们就是听了这句俚语才到天香楼来的。”范思岩赶紧接上酒爷的话说道。

    酒爷指着桌上的东坡肉让范思岩和二汪品尝。看着桌上那一盘东坡肉,确实红得透亮,色如玛瑙,夹一筷子放入口中,软而不烂,肥而不腻,确实非常好吃。

    酒爷喝的高兴又给范思岩二人讲起了东坡肉的故事。相传是苏东坡第二次在杭州时好像是公元1088年时,酒爷这时补充说道,这个年代我也是听人说的啊!

    西湖久无整治日见颓败,官府花了大钱整治西湖却未见成效。时任太守竟欲废湖造田。危急时刻苏东坡再度到杭州任太守。苏东坡认为“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是绝对不能废的。

    他带领杭州民众疏浚西湖,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来的泥堆筑了长堤,并建桥以畅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现,又可蓄水灌田。这条堆筑的长堤,改善了环境,既为群众带来水利之益,又增添了西湖景色。后来形成了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的“苏堤春晓”,终使西湖重返青春。

    杭州百姓感激不尽,纷纷敲锣打鼓、抬猪担酒送到太守府。苏东坡推辞不掉,只好收下。

    面对成堆猪肉,他叫府上厨师把肉切成方块,用自己的家乡四川眉山炖肘子的方法,结合杭州人的口味特点,加入姜、葱、红糖、料酒、酱油,用文火焖得香嫩酥烂,然后再按疏浚西湖的民工花名册,每户一块,将肉分送出去。

    民工们品尝着苏太守送来的红烧肉,顿感味道不同寻常,纷纷称其为“东坡肉”。

    范思岩和二汪一起为酒爷鼓起掌来,随着范思岩和二汪的掌声,周围为纷纷响起掌声。范思岩转头一看,原来人家天香楼已经打烊了,周围都是服务员。

    范思岩不好意思的和大堂经理说抱歉,经理笑笑,说遇到愿意探究美食故事的人天香楼一直都是非常欢迎的。

    当范思岩结账的时候发现竟然打了五折。大堂经理说这是由于酒爷的关系。弄的范思岩特别不好意思,邀请酒爷转天一起喝茶吃饭。没想到,酒爷和范思岩特别投缘欣然接受邀请。还说要带范思岩他们去尝尝真正的杭州美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