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李小芬的职场炼成记 > 第三十八章 继续变

第三十八章 继续变

    连德教授被科室解约后,科室的分配体制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科室主任、副主任及护士长们几乎是拿了总奖金的近一半,剩余的奖金才是科室其他人员的分配。自然最受益的是科室的领导们,像李小芬这种刚毕业的小医生,奖金的情况你可想而知。

    也别说谁有多高尚,对一个全职上班就靠工资养活自己的工薪阶层,薪水数额的变化,那还真是牵一发动千钧呢!所以,科室的小医生私下里自然是怨声载道啦。

    但怨声也好,载道也罢,对一个小医生,你还没到有发声权利的时候,那,你就得忍!

    继续的上班下班,时光轮转很快,李小芬毕业已经半年之久了,时间来到了农历新年!

    无论如何,李小芬现在还能养活自己,收入虽不多,但在塞北小城还算绰绰有余。

    既然选择了塞北,那亲情肯定得是第一位的。所以,李小芬早早地就和科里的医生们换好班,所以,春节七天长假,李小芬就可以有五天休息时间,如此,李小芬就可以在林场里的父母家里有五天休假时间了!

    这还是让李小芬很兴奋的!

    于是,春节假期时间前几天开始,李小芬就连续值夜班,就是为了能串出那几天的连续休息。

    灰头土脸地在单位熬了三天二夜,李小芬终于解放了,在大年三十那天,李小芬终于可以为回林场而准备了!

    急急地从单位赶回幼儿园,李小芬和妹妹李小华汇合,两个人一道,去了丹江市最大的超市卖场,买了几瓶父亲喜欢喝的白酒、母亲喜欢喝的葡萄酒和饮料、水果等,再加上之前准备好的给父亲、母亲买好的一些衣服等,中午时分,大箱小箱大包小裹的,李小芬和妹妹终于踏上了回林场的大巴车!

    不得不说时代的进步飞快!李小芬刚开始上大学的时候,从林场到丹江市,还需要在海山镇转乘一次火车或大巴才能到丹江市,而现在,从林场到丹江市,已经有两辆大巴可以直达!如此省去太多换乘的麻烦!

    也正因为就两辆直达的大巴车,所以,每逢春节十一的,那大巴车就拥挤的一塌糊涂!时代的发展,法则的健全,交警抓长途营运车的超载问题也是尽职尽责,所以,每逢节假日乘车,如果你去晚了,就很有可能没有座位了。

    因为经常回林场,而且司机家又是在李小芬父母所在林场附近住的人,所以,李小芬和那两辆大巴车的司机早就是非常熟悉了。那个年代,跑车的师傅为了联系方便,早早就买了那个年代很时髦的汉显传呼机。所以,每次订好回家的日期后,李小芬和李小华都会提前给司机打电话或呼机联系定好座位。

    拥挤的大巴终于开动了,李小芬和妹妹一起坐车回家,那心情,真比天上的白云还要轻松自在!李小芬和妹妹李小华一路说说笑笑,再眯几个盹儿,三个半小时的时间也很快过去,李小芬和妹妹终于在大年三十的下午赶回了建设林场!

    知道小芬小华要回来,母亲何珍和李小芬的几个侄女、小侄儿、外甥、外甥女的,全部到车站来接!拉着小爬犁,把大箱小箱大包小裹的都装上爬犁,大家欢笑着回了家!

    家里早已是一团新年的气氛!

    母亲何珍和李小芬的嫂子、姐姐们,早已经把每年春节必备的什么“肉皮冻”、“蒸肘子”、“炸鱼”、“炸麻花”、“炸大果子”等准备好了,父亲自己以及哥哥姐姐们也都早早买好各式的酒、饮料、蔬菜瓜果等,就等着过好这大年呢!

    毕竟李小芬工作了,所以,李小芬除了给父母买的东西衣服等以外,李小芬春节还给了父母五百元钱。那可是李小芬近一个月的工资呢!此外,春节了,李小芬还要给那些晚辈们每人压岁钱----那是李家一贯的传统和风俗!

    无论东西还是钱多或少,那也是女儿的一片孝心,何珍和李世山都很高兴!春节了,父母对李小芬说了她他们的唯一要求:

    “工作好好干,早点找到对象。”

    邻居家的大娘甚至还开玩笑地说:

    “小芬,年三十晚上,你去搬搬你妈的荤油坛子!”

    “为啥要搬荤油坛子?”李小芬笑着问,

    “嗨,这你都不懂,那叫“动婚”啊!”大娘很认真地说道,

    “哈哈,好,我去搬,”李小芬感到很好笑,应承着,当然,肯定没去搬啦……

    春节五天的假期很快结束,李小芬该回去上班了。因为是串的班,最后两天的假期,李小芬得赶回去值夜班。

    每次在家里待几天,李小芬都是越住越不想走!嗨,人无论多大年纪,在父母身边,永远是小孩子的心态啊!

    赶回了丹江市,李小芬当晚就是夜班。收拾收拾,李小芬就去医院接班了。

    马路上到处是鞭炮的碎屑,到处挂的红灯笼红对联等,时时耳边传来的鞭炮声等,还在彰显着“现在是春节”……

    毕竟是塞北的小城,春节期间,病房里的患者能出院的都出院回家过年去了,留下的,就是几个病情较重的患者。所以,整个病区显得很冷清,空荡荡的没几个人。

    处理完手头的活,李小芬就跑到休息室休息。

    塞北的小城,虽然赚的比大城市少,可也落得个相对清闲和自在放松。

    一夜无大事,就是简单的一些处理,下夜班了。

    刚回到幼儿园,一珠姨就迎上来对李小芬说:

    “小芬,快点进屋,我有个事和你说,”

    “啥事啊?这么神秘?”李小芬笑着说。

    “你还记得你刚去医院时你们医院有个叫连德的教授吗?”

    “记得啊!医院改制他就不干了,”

    “对,就是这个连德教授,他现在被丹江市市北医院聘请去了,在市北医院成立了一个血液病医院,现在他托我的朋友来找你,要你去市北医院给他做助手呢!”一珠姨很认真地说道,

    “市北医院虽然不大,但连德教授的学术水平很高,而且,这个医院的院长很重视他,为了他专门建立的这个血液病医院,还大力引进设备等,并派多人去河海血液研究所专门学习血液病诊断方面的技术等,医院要大力发展呢,我寻思正好你的专业就是血液病,而且到连德教授那里,你做副手,不比你现在就是个小医生好啊?!”一珠姨继续说道,

    “啊?太突然了,让我先想想,”李小芬被惊讶到了,

    “好吧,那你先考虑考虑,等你考虑好了,我给我朋友回话。反正我觉得这是个机会,“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呢”!”一珠姨笑着说道。

    进了自己的屋后,李小芬认真地考虑起这个问题来。

    市北医院是丹江市一个不大的医院,但位置好,处于市中心,交通方便,而且离一珠姨家很近,可以走着就能去上班。如此,比偏远的现在的医院要方便得多。

    再有,连德教授确实是个招牌!先无论连德教授是否独裁霸道,连德教授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确实令人钦佩!尤其是在塞北如此闭塞偏远的小城,连德教授都能在全国血液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那也确实不是一般的能力!

    “强将手下无弱兵!”李小芬想到,自己刚刚毕业,如果在一个学术水平高超的老师带领下,或许自己的眼界会更宽!而且,目前自己在现在医院确实就是个无名小卒,一个干活的棋子。方方面,或许换到连德教授那里会更好……

    李小芬动心了。

    下午,妹妹李小华也从母亲那里回到丹江市。李小芬把一珠姨说的事情和李小华又说了一遍,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李小华,小华沉思了一会儿,说道:

    “按你自己的想法做吧!人有时要跟着心走,将来不后悔就好!”

    于是,春节假期后,一天下班回家,李小芬被一珠姨通知,市北医院的院长路程要见见李小芬。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