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从大秦开始征伐诸天 > 第0064章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第0064章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蒙恬见血月同意其言,遂笑道:

    “血月,你过谦了。

    你并非是杞人忧天,只是未雨绸缪罢了。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智者看待事情或者去做事情之时,应该有远大的眼光、周密的考虑,这样才能将危险扼杀在萌芽之中。

    以后若是有机会,我也不会放过这个冒顿太子的,不过现在我们还是先去收复这片肥沃的河南地要紧!”

    血月听后赶忙冲着蒙恬抱拳,郑重其事地说道:

    “但凭大将军吩咐,愿为将军效死命!”

    两人一番商业互吹之后,蒙恬所部遂在血月此刻搭建的这一个简陋的营寨中进行歇息。

    次日清晨,蒙恬就带着血月等人前去收复这块河南地。

    那些见头曼单于兵败,但心有不甘的匈奴部落不愿就此放弃河套这块放牧宝地,遂心存侥幸地停留在这河南地不走,在心中期盼着这蒙恬能在杀了头曼后,就此退兵。

    但此番秦军既然发动了大战,而且消灭了这匈奴的主力,此时若是不享受这丰厚的战后红利,转而就此退去的话,真成了那天字第一号大傻瓜了!

    当这些停留在河套地区的残余匈奴部落,还在那里做着不切实际的幻想之时,蒙恬及他麾下的秦军已按照他之前下达的命令,在四处搜寻这些残余的匈奴部落了。

    最终当这些匈奴部落发现蒙恬大军来袭后,除了少数顽固分子做了那螳臂当车的反抗外,其余众人都不再抱有任何的幻想,纷纷如鸟兽般四处逃散了。

    秦军也不追击,毕竟他们此刻的任务是驱赶残余的匈奴人出河南地,耗费兵力去追击匈奴得不偿失。

    就这样,在短短的一个月内,这片河南地已尽归秦军所有,如今还留在此处的匈奴人就只剩下那些躺下的死人罢了。

    血月在这段时间内随着蒙恬前往河南地的各处进行征讨,见识了这黄河的雄壮,那流经地域的肥沃程度堪比后世东北的黑土地,不禁心生感慨: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后世那唐朝大诗人李白的一曲《将进酒》,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九曲黄河的雄美壮观。

    这全长5464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自治区)的黄河,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黄河流域孕育出甘青文明、中原文明、海岱文明,以及仰韶文化、中原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等。

    可是,黄河在流经中国黄土高原地区之时,夹带了大量泥沙,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每年,黄河都会产生16亿吨泥沙,其中4亿吨留在黄河下游,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另外12吨全部带进渤海,使得黄河三角洲以每年1.6公里的速度,向渤海推进。

    黄河携带的巨量泥沙,在下游地带沉积起来,使得河床逐年升高。古代的人们为了防止决堤,被迫不断加高堤岸,形成了黄河下游独有的“地上河”现象——这一带河床比两岸的地面要高出几米。

    “地上河”现象的存在,给黄河下游制造了无穷无尽的灾害。官方的说法是“善淤、善决、善徙”,民间的说法则是“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据记载,从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的2540年中,黄河共计决口1590多次,约两年发生一次。

    光是从1918年到1938年的这20年间里,黄河一共决口14次,产生的直接经济损失约1000亿元银洋。成千上万的灾民丧生于洪水之中。数以百万计、千万计的灾民被洪水淹没、摧毁了家园,流离失所。

    除了洪灾,黄河流域还有旱灾。从有历史资料记载至1945年,黄河流域发生旱灾的年份,共有1070余次。

    像“焦地流金,大地生烟,野绝青草,寸粒不收,雁粪充饥,骨肉相食,十室九空”这样的记载不绝于缕。

    可黄河给下游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的同时,也给上游带来了一块肥沃的绝佳宝地,那就是河套地区。

    河套地区位于宁夏、内蒙古境内,被贺兰山、狼山和大青山所包围。黄河流经这一带地区,拐了一个“几”字型的大弯,因而得名。

    黄河经过河套地区时,泥沙含量还不大,水质比较清澈,流速比较缓慢。

    河套地区在黄河的灌溉下,土地肥沃,既可以耕种庄稼,又可以放牧牛羊,种植业和畜牧业都非常发达,被誉为“塞上江南”、“塞外米粮川”、“新秦中”。

    古人便称之为“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河套又分为前套和后套。前套牧草青青,是一个很好的天然大牧场;后套盛产小麦、水稻、谷、大豆、高粱、玉米、甜菜等农作物。

    所以,古人又说“天下黄河富河套,富了前套富后套”。

    河套地区还是放养战马的绝佳场所。在古代,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等于拥有了一支机械化部队。

    由此可见河套地区的重要性,后世凡是强盛的王朝,无不占据这河套之地。而失去了这河套之地,不仅意味着失去了一片牧场,还失去了防备北方异族的主动权。

    毕竟这河套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防御作用。

    先秦时期,河套地区是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聚居地。由于匈奴经常南下侵扰中原王朝,秦朝统一后,派名将蒙恬率领大军,将匈奴赶出河套地区。

    汉朝时期,在汉武帝的派遣下,名将卫青挥师出击,打败了匈奴的楼烦、白羊二王,再次占领了河套地区。

    唐朝时期,名将李靖率领大军从河套地区出发,把唐朝的国境线一直往北推到今天的贝加尔湖一带。

    在那以后,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经常在河套地区展开拉锯战。河套地区成为中原王朝的缓冲地带。

    正因为河套地区的重要性,明朝史学家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说:“河套南望关中,控天下之头项,得河套者行天下,失河套者失天下,河套安,天下安,河套乱,天下乱。”

    -------------------------------------

    答疑解惑:

    【河南地与河套之地的区别?

    河套地区,大致是黄河“几”字上半部分,乃河曲丰旷之野。黄河在这一带的支流和岔流,有点像套马的绳索,因此称为河套。

    河套的称谓大体从唐代开始,历经宋、元、明、清,“大河三面环之、河以套名,故称河套也”。

    河套在秦时称为河南地,因为黄河河道多次改向,后世之人遂对此多有争论,有的人认为河南地是河套的一部分罢了,有的人认为河南地即河套。

    本书取河南地即后世的河套的观点,所以才会称呼这片土地,时而为河南地,时而为河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