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异界去寻宝 > 第三十八章:老唐卡

第三十八章:老唐卡

    小西看着身边这个“流氓“,真的难以把他和韩老爷子联系起来,这么一个不着调的人真的是韩老的接班人吗?

    这一个梗让小西重新审度他们的相处模式了,老吕对朋友那是相当不错的,就是这个嘴太碎了,做的事让人感觉有种无厘头,不知道话题怎么往下接。

    如果说他不稳重,但他谈起刀剑冷兵器那简直就是古代炼器大师附体,

    小西想着下次去异界是不是有机会找一些炼器的书籍带回来,扔给这货试一试。说不定现实社会搞出个炼器大师来。

    小西神游片刻之后,和老三、老吕打了个招呼,自己出去其他地方逛了逛,留下那两货继续探索美学和忠孝的新解法。

    798艺术区以前是一些厂区改造而成,后来一些商家入驻,这里逐渐形成一些特色街区,新潮艺术的带名词了,小西一个人漫步在这个充满个性的艺术海洋之中。

    小西无目标的穿梭在艺术街区的各个店铺之中,在一处改造为藏地遗宝的小展处停了下来,看到是一个服装的设计工作室,估计是借助其外边七彩珠宝展的东风办了一个小展,工作室不大,设计的衣服很舒适,有点类似汉唐风格,也有一些服务员穿着藏族同胞的盛装在介绍墙上的一些成衣的设计来源。

    展厅内三面墙上分别挂着一些不同风格的服装,一面墙上挂着带有藏地元素佛家八宝纹饰的成衣和唐卡。一面墙上挂着具有汉唐遗风的设计成衣和设计手稿,还有另一面墙上挂着都是设计师的旅游拍摄的特色建筑、人文美图等等,大多是是寺庙和雪区比较多。

    小西觉得挺有意思的,走进去立马看到一位身着藏服的女孩子走了过来,帮着小西引导介绍了一些设计思源及设计产品系列的内容,小西好似听天书一般,唯独让他感兴趣的是墙面挂的一些唐卡。

    得知墙面的唐卡是可以出售的,小西就安静的一幅幅看了过去,还真发现一些唐卡是老物件。

    小西在一幅唐卡面前停了下来,边上配着两张照片,那位设计师说这副唐卡是他们采风时候遇到一位需要帮助的牧民赠送他们的,希望能帮这副唐卡找个有缘之人。

    小西看照片上是一个岁数比较大的藏民,估计有70多岁,沧桑的脸上带着几丝疲惫,其脚下散堆着一些衣物被单之类的大袋子,皲裂双手上放着一些擦擦、老绿松、南红、天铁。

    身上挂着几颗蜜蜡,胸前挂着几颗天珠。手上拿着两幅半打开的唐卡,画卷的挂布留有岁月的痕迹,一看就是供奉朝堂或者寺庙的唐卡,只是不知道里边画的是那尊,小西心里毛毛的,涌出一股特别想购买的冲动。

    小西上手合十做了一个揖,表示对老者的尊敬,转头和那位女孩子服务员说了句,

    “我想上手看看那两幅唐卡,可以不”

    那女孩子点了点头,从口袋里拿出一付白手套递给了小西。

    其实墙上的这两幅唐卡和其他的一些装饰品都是一眼真的老货,遇到真心喜欢的主,这些真的一枪打了,摆到店铺慢慢赚钱,可惜小西现在的视线都在那两个卷轴上了,根本没有顾及其他的物件。

    小西摸了摸卷轴上唐卡画布,感觉此幅唐卡尺寸在40~60左右,望去只见主尊是金刚总持,其髪髻高挽,头戴华丽宝冠头微微向下左倾,眉目高广,低垂的双目表现佛的慈悲与智慧,而精致生动的五官又看到藏人的淳朴与善良,双肩宽厚,腰部收束,躯体融入按,肌肉饱满。前饰项圈璎珞,帜帛搭在双肩又自然垂于身体两侧。腰系连珠式腰带,下身着床裙,衣纹自然流畅,手腕、臂、小腿部位皆有钏饰,花冠项圈等均镶嵌精美宝石,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右手持金刚杵,左手持金刚铃,结双跏趺坐在莲花月轮上,下方有祥瑞二狮,上方有二宝象,宝座上有单层仰式莲瓣,莲瓣肥硕饱满,红蓝相间,

    左右为两协侍菩萨,周围有菩萨、大成就者、上师等画面古朴素颜,画面以红色、蓝色、金色、绿化为主色调,用色厚重,色彩间对比明显;

    结合唐卡的主尊的形象及莲座细节,以及整体布局形式及色彩上,可以确定这是一幅14~15世纪时期左右的早期唐卡艺术品,是一幅长期挂在佛堂前供品。

    小西小心的把这幅唐卡翻过来发现,背面也刻有文字,应该是一份经文之类,因文字全部是藏语或者梵文书写,小西认不得,真的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另一幅相对大一点的唐卡,反而比较简单,是一幅大壇城唐卡,根据形制和颜色及绘画形式,应该也是清朝时期的供品。

    壇城是印度梵语“曼陀罗”的意译,有轮园具足或“聚集”之意,壇城一般分为四种:一是大壇城,总集诸尊之壇场及诸尊的形体;二是三味耶壇城绘诸尊的标识和手印,因三味耶系诸尊的本誓;三是法壇城,图画诸尊的种子真言和一切经的文字意理,所以也称为种子壇城;四是摩羯壇城,塑造诸佛菩萨形象,以立体形式表现的壇城。

    小西觉得这两幅唐卡都是大开门的东西,就是不知道这价格美不美丽能不能吃的下,虽然他的身上已经有二十多万,但小农思想还是占主,不会把所有钱都投进去的,

    “美女,你这两个唐卡我想请回家,你看缘金多少合适?”

    “。。。你稍等等。。。”那位导购员估计跑去询问了领导去了,不一会就回来了,估计来这边的大都对衣物感兴趣,像小西这样要买他们的装饰品的还是特例吧。

    因为这个是艺术街区,不像潘家园可以疯狂砍价,最后小西花了12万元拿走了两幅唐卡。

    付账后小西把两幅唐卡小心的包在怀里,此刻小西不知道是不是心里因素,抱着两幅唐卡,自身感觉暖暖的,满身都是力量。

    最近小西对金钱也有所免疫了,上次进账2200多万,出去购买店铺和车子之外,自己店里又添置一些瓷器和家具之外,身上还有810多万,看着这卡里的数字,小西觉得还不够买相中的那个雍正粉彩九桃天球瓶,以前摆摊时候身上有个20万自己开心的很,现在有两千万都不觉得够用的。

    小西把店里附送的几颗老蜡珠子重新编排做了一个挂坠挂在脖子上,美滋滋的走了出去。

    现在细细观赏这几个老珠子,因为岁月的关系,这几个老蜜蜡分量都很轻,呈枣红色,纹理自然流浪像一块蜜枣似的,都是上好品相的真正的老藏蜡。

    说起来挺奇怪,你说外边珠宝展距离这些店铺也不远,为什么这些店老板不愿意出去转转呢,说不定去那个珠宝展之后就会发现这个老蜜蜡的价值了。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服装设计师店主没有把这些蜜蜡当作真品,估计是当成赛璐璐之类10元一串的来了。

    看到一个老旧书店,里边好似更多是出售水果茶点之类,墙上挂着都是建国初期的贴画,和一些宣传标语,走进一看是个卖饮料的地方。

    小西要了杯鲜榨饮料,真的贵,一杯88元,要是以前的小西一定会心疼三秒。现在有点免疫了。

    给那两位货打了个电话,老吕和老三美名其曰徜徉在艺术的海洋不知归来。

    小西找个角落打开那两幅唐卡,看了看,总觉得金刚总持那副下边的“唐薪”有些太重了一些,“唐薪”就是唐卡装潢时候放在下摆的木棒,可以将唐卡卡住,方便卷起来。而唐卡顶端的那个木条叫做“卡薪”或者“贡薪”。

    他觉得这个“唐薪”不是木质的,好似是一个骨质品用手轻轻的敲击,会发出噗噗的声响,至少是个有个中空的部分。

    正当小西想要进一步研究的时候,电话响了起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