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之韶光如梦 > 番外-上海大观园游赏

番外-上海大观园游赏

    在更新之前,还是想说说我在上海大观园的游览之后的感受。

    关于上海大观园的一些基本情况网上都有,这里我也不多赘述。

    虽然我还没去过北京大观园,但是上海大观园给我整体上的感觉是小(甚至还包括了一些小家子气的小的意味),这可能也是那个时代和环境所造就的。

    未进门前,看着矗立在影壁前的那块写有“太虚幻境”四字的牌坊以及影壁上刻画的图案(注1),我心里还是比较期待的。

    绕过影壁后则是正门,持着手中网上早就预定好的门票(折算下来49元/张),经保安和相关工作人员核验后才进入园内。

    映入眼帘的恰是曲径通幽。

    我本打算经山石中的那条曲径细细探索,求得是那最后的豁然开朗,就好似《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那般。只是这条曲径还未走入,几张蛛网便是拦下我的身形,没有办法,只好退出曲径,择大道而行。

    最先步入的是贾宝玉的怡红院,占地应该是除了主殿(顾恩思义/大观楼)最大的了(个人感官上),里头房间不少,就连绛芸轩也被放在了一块儿。

    至于里头的陈设(主要是床,无论是主子的,还是陪侍丫鬟的,当然林黛玉的那张床除外)给我的感觉就是逼仄,这就回到了上头所说的小,尤其是丫鬟的床和婴儿床差不多(目测下来)。

    从怡红院后门而出之后,我沿着河边进入的下一个主要景点便是主殿(大观楼/顾恩思义殿),毕竟是大观园主要建筑群,又兼有皇家背景,自与别处不同,连顶上的瓦都是青色的。

    左侧是缀锦楼,右侧是含芳阁。只不过都不让进,顾恩思义殿内坐着鎏金宝座,龙旌凤翣插立两边,有那么几分威严气派。

    大观楼右侧的院落便是秋爽斋,当时从大观楼正门出来后,只是眼睛那么一抬,实在是惊喜。主要还是心里对三姑娘的喜欢(这点我不否认)。

    除了先前怡红院中有一株芭蕉外,也就这秋爽斋内还有一株芭蕉。谁让探春是黛玉口中的蕉丫头呢,哈哈。

    要说内中唯一不令我如意的地方便是那张大理石书案,还是小,还没我电脑桌大呢,至于材质什么的,将就即可(我脑子里可以幻想的)。

    接下来是李纨所居住的稻香村,偏僻,在园子北面,也少有人去,我进去的一瞬间是一阵木头发霉味,很浓郁,也呛鼻的很。通往堂屋的游廊地上满是落叶,至于顶上则是蛛网重重。

    冷清!

    自稻香村出来,一路向南,期间经过了黛玉葬花处,旁边种了不知名的花以及桃树。之所以是黛玉葬花处,只因一块写有五字的石头,否则必会错过。

    池塘对面是一处还在修缮的楼宇,纵然是逆光,可我还是认出了那写有蘅芜苑三字的门牌,至于在修缮的应该是宝钗所住之处,可惜无法进入一览。

    最后压轴的自然是潇湘馆,不像别处我是由正门而入,后门或侧门而出,这潇湘馆我反而是从侧门而入,直到自小窗看到后头掩映的竹林时,才猛然心头一震,相较于李纨的稻香村的杂乱,蘅芜苑在修缮的惋惜,这潇湘馆给我的感觉是干净整洁。

    或许是有工作人员日日擦拭所致。

    这里再回过头说黛玉的那张床,床上因躺着人偶,自然较于别处要显得大些,而且位置是东厢房,至于西侧房间则是铺了两张小榻,想来应是紫鹃雪雁二人休憩之所。

    二姑娘和四姑娘还真的像透明人,我反正是没瞧着她二人的住处,也不知被塞到哪个角落了。

    原本还想等一阵的,主要是有戏听,奈何家母在旁,连声催促,最后大都匆匆,实不能尽兴也,也怪园子太小,加之冷冷清清,早上鲜有人游玩,致使家母心中怨怪。

    家母入潇湘馆时,初见那床上黛玉人偶,问我此为何人,我答其为黛玉,家母当时便是一声轻啧,之后无言而去。

    我缀于后,一脸苦笑,亦心知家母对黛玉有偏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