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关平之暴击三国 > 第25章 前往上庸

第25章 前往上庸

    蒯茹芸提到水镜先生司马徽和卧龙凤雏,一下子就拉近了双方的关系。

    司马徽曾向刘备推荐过诸葛亮、庞统,因此这两人可以算做是水镜先生的门生;而茹芸之父蒯祺接收了司马徽的遗书,自然也算是他的门生,这样讲来关平和茹芸也算有些渊源了。

    听到这里,关平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如果蒯祺是司马徽的学生,那必然跟诸葛亮、庞统交情匪浅;只可惜天意弄人两国交兵,致使蒯祺死于兵事。

    如今看来关平的身世跟蒯家姐妹倒也有几分相似,全都一样成了战争孤儿。

    想到这里关平“腾”地站起身来,大步流星走到蒯茹芸面前,双手抱拳开门见山地说道:

    “如此说来,令尊与我家军师乃是同门,本将怠慢蒯姑娘了,请姑娘海涵。你我同病相怜,不必再拐弯抹角。本将有恩必报,你究竟有何要求,直说无妨。”

    说到同病相怜,蒯茹芸不禁目眶微红;旋即恢复常态,冷然说道:“关将军不必多礼。小女子别无所图,只求替父报仇;不如你我做个交易:将军若帮我杀了孟达老贼,小女子愿助将军全取上庸,以为谢礼。如何?”

    关平听了不禁倒吸一口凉气,这小女子口气蛮大:孟达怎么说也是汉中王刘备正式任命的将军,关平哪有权力说杀就杀?

    另外上庸乃副军将军刘封所辖之地,凭自己现在的实力根本无法与之对抗;就算靠蒯茹芸帮忙夺下,那跟造反又有什么区别?

    关平听罢不禁摇了摇头,断然拒绝道:

    “孟达此贼罪不容诛,不过只能由汉中王治之,本将无权擅自处置;再者刘封与我情同手足,本将又安忍夺其辖地?此事万万不可!曹魏大兵近在襄樊,姑娘要报仇雪恨,前去求助不难,何必来找本将?”

    蒯茹芸听了一抿樱唇,道出一段不为人知的原委:

    原来当初孟达攻城甚急,蒯家姐妹去樊城求过救兵,不料曹仁借口防范关公不肯发兵;而夏侯尚贪图女色,欲纳茹芸为妾,茹芸不从逃出。后来听说关平来到房陵,这才前来相求。

    看来蒯家姐妹的身世也殊为可怜,令人同情;关平点了点头毅然道:

    “姑娘不必悲伤。实不相瞒,本将与你一样,也要替父报仇。虽然本将这次欠你一个人情,但我也不能替你去杀孟达;所谓‘多行不义必自毙’,我可以保证孟达老贼一定会受到他应有的惩罚。”

    “此亦足矣。”

    茹芸见关平态度坚决,也不好再强人所难。毕竟二人萍水相逢,非亲非故,关平能答应她惩处孟达已经很给面子了;

    她勉强一笑回答道:“多谢将军。孟达老贼若能受到他应有的惩罚,先父在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我等姐妹愿结草衔环,以报大德……”

    关平也不是来无私奉献的,不过现在谈报答还为时尚早。他在太守府后宅拨出一间小院给蒯家姐妹,让她们暂时安顿下来。

    虽然自己允诺了蒯茹芸要惩罚孟达,但要实施可并不容易。孟达兵强马壮绝不会束手就擒,倘若他狗急跳墙反投曹魏,事情就不好办了。

    关平现在官卑职微,倘若自作主张杀了孟达,只会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所以最好是能擒住孟达,把他押往成都让汉中王刘备亲自处置。

    刘封后来被赐死,除了不救关公,其他罪状之一就是逼反了孟达,关平可不想步他后尘。

    主意已定,关平也就不再犹豫;事不宜迟,拖得久了只怕夜长梦多,决不能给孟达老贼留出反应的时间。

    于是他将诸事宜布置一番,让王甫、赵累负责房陵内政,关索等人负责军事,然后决定亲往上庸去见刘封。

    “且慢!”

    王甫捋了捋花白的胡须,不无担忧地说道,“刘封、孟达其意未测,少将军不可轻往。”

    “无妨。”

    关平摆摆手示意王甫多虑了,他胸有成竹地说道,“本将与刘封自新野时就多有搭档,情同手足;此次刘封不肯发兵,乃是孟达从中作梗。到时候本将自会随机应变,料无大碍。”

    没错,自新野时期开始到刘备入川,刘封就一直和关平搭档,再加上他们都身为螟蛉义子,自然心情上也有一定的交集。

    此次虽然刘封没有发兵救援自己,其实主要是针对关公而不是关平,他相信刘封还不至于向自己下毒手。

    当年刘备收刘封为义子之时,关公曾经表示反对,因此刘封早就怀恨在心。

    后来刘备自称汉中王,立刘禅为世子;刘备可能是出于补偿心理,或是出于其他什么心理,将刘封从中郎将加为副军将军,并派到上庸督军,不能不说是犯了一个错误。

    如果是为了支援关公,刘备于情于理其实更应该派张飞来上庸督军,这样必可与关公协同配合,襄樊之战的结果可能就会大不相同了;

    即便结果和历史一样,关公大意丢失荆州,有张飞的接应,关公军团也不至于全军覆没,留下千古遗恨,令无数后人扼腕叹息……

    “俺带五百名亲兵护送少将军进城!”

    周仓大声嚷嚷道,他对刘封可不怎么感冒,谁对关公不利谁就是他周仓的仇人;同样地,现在谁对关平不利谁也是他的仇人。

    “不可!”

    关平拒绝了周仓的好意,“此次并非前去争斗,汝等皆留守房陵,不可妄动。”

    刘封、孟达他们本来就做贼心虚,多带人马前去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徒令对方生疑。

    况且像周仓这样的大老粗去了恐怕更会坏事,一言不合搞不好就打起来了;上庸城里全是刘封孟达的人马,一旦打起架来,五百个人能坚持多久?

    况且上庸毕竟是刘封说了算,没有刘封点头谅孟达也不敢把他怎么样;并且关平已经让邓贤写了一封假书信,报知孟达一切平安,以稳住孟达老贼。然后他安排好营中之事,只带亲随数人连同邓贤一起来到上庸城下。

    关平大叫开门,早有人报知刘封。

    刘封本以为关平此次是前来兴师问罪,没想到对方不但没有带着大队人马,而且随身也只带个人防身用的短兵,并无争斗之意,因此放心之余又不免有些羞愧。叙礼已毕,刘封力邀关平进城,摆下酒宴为其接风洗尘,顺便叙叙旧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