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关平之暴击三国 > 第49章 建立骑兵

第49章 建立骑兵

    必须组建一支骑兵机动部队!关平心里暗暗想到。

    只要有一支机动力强大的骑兵,就可以进退自如来去自由,于千里驰骋之中迅速甩开敌军的截击,充分地调动敌人并打乱他们的既有部署;而精锐骑兵所拥有的强大突击能力,更是东吴那帮“水货”部队所难以抵挡的。

    想要建立一支像样的骑兵队伍绝非易事,需要极大的资金投入和长期的军事训练,而马的来源更是一个问题。

    好在这次大破曹军,“运输大队长”夏侯尚给关平送来了几千匹战马,另外再加上刘封孟达他们留下来的数百匹战马,好歹也能挑出三、四千匹堪战的来。

    有了马自然还需要骑马的人。说来可怜,关平手下并没有什么像样的骑兵将领;

    不过好在对面的吴军更差,因此也不需要像吕布、马超那个级别的骑将,只要能精通个骑射啥的也就差不多够用了。关平跟着马弓手出身的关羽这么多年,带个骑兵队伍倒是还能胜任。

    再说关平也有意要训练一下众将的骑兵能力,所谓技不压身、一专多能,多学点技术也不是坏事嘛。

    有了将还需要有兵,骑兵的兵源也是个问题。关平手下的骑兵本来就少得可怜,再加上蜀汉这边也是以山地步兵为主,即使是刘备的精锐主力大约也只有数千骑兵而已。

    关平本是穿越人士,玩过三国全战的他很明白,相对于曹魏方面的重甲骑兵,刘备这边的骑兵可以说实在是不咋地;什么“散骑”、“武骑”、“突将骑”之类的全是些渣渣,碰上曹操的精锐“虎豹骑”那就是一波带走的命。

    所以说步兵有了马也不可能摇身一变立即变成骑兵,还需要精良的装备和长时间的严格训练才行。

    关平下令各部挑选“精通”骑射的士兵,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才挑出一千来人,这还是已经降低了选人标准才搜罗到的。

    看到这样也不是办法,关平不禁灵机一动:这次俘虏了差不多万把人的曹军,里头必定有不少骑兵出身的,拿来为我所用有何不可?

    这些曹军俘虏如今正在王甫、赵累手下打工,有的在开荒种地,有的在修补城墙,还有的在伐木采矿等等。

    虽然性命无忧吃喝不愁,但日子还是过得苦哈哈的;如果能高薪招聘过来一批,相信他们一定会踊跃参军主动报名,话说谁不愿意改善自己的生存地位?

    说干就干。关平命令传达下去以后,果然有大批曹军俘虏愿意投效,甚至有不少步兵出身的俘虏也来冒充骑兵报名;

    不过骑兵部队名额有限,关平也不可能全部让他们加入,毕竟这些人的忠诚度还有待考验。因此关平精挑细选了一千余人,跟自己的人马混编在一起。

    新组建的骑兵大约有三千骑,另外还有近千匹马备用,骑兵部队算是初具规模。

    有了像样的骑兵,那么“马三样”也该登场了。所谓“马三样”,也就是指高桥马鞍、双边马镫、马蹄铁这三样。有了这三样“神器”,天下第一的骑兵指日可待。

    高桥马鞍可以让骑兵在马上不会前后滑动坐得更稳,而双边马镫能让骑兵的双腿在马上踏得更牢更能发挥力量,这对近身格斗的重骑兵来说至关重要。

    在坚固耐用的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出现之前,古代骑兵主要还是以骑射为主,近身格斗为辅的。

    当然以近身肉搏为主的重骑兵各国也都有,比如亚帝的“伙伴骑兵”等等,但肯定比不上后世有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骑兵那么强。

    这种没有高桥马鞍和双边马镫的重骑兵要想在近身肉搏中获得优势,则需要更高的骑马技巧和个人力量方面的训练。

    现在关平的骑兵仅是一支规模有限的轻骑,主要的作战方式应该还是以骑射为主、近身肉搏为辅,并不是那种人马具装、夹枪冲锋式的铁骑;

    再说以关平现在的人力物力财力,想要给马也装备上铁甲重铠那也是痴人说梦,就是砸锅卖铁、把裤子当了也不够用的。

    在没有能力组建一支能与曹魏“虎豹骑”相匹敌的、至少上万骑以上规模的骑兵兵团之前,关平还不想把高桥马鞍、双边马镫这些高级技术暴露出去,以免为敌所用;

    不过正是因为马匹数量有限,所以现在的马才更显珍贵,更需要降低马匹的损耗率。

    所谓无蹄则无马。马的蹄子虽说是一种角质,但其实也很脆弱;

    如果长期在坚硬的或砂石较多的路面行走,马蹄必然会受到磨损,长期磨损的结果自然是不堪再用、退出现役。因此给马打上马掌是势在必行,这个就不能顾及技术暴露的问题了。

    好在穿越前的关平也看过一些网上资料介绍什么的,马蹄铁大致的样子他也知道一点;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联想,他很快就画出了U形马蹄铁的图样,交给赵累和周仓令其组织工匠加紧打造。一匹马四个蹄儿,三、四千匹马也要一万多副马掌,全造好也得多费点功夫。

    关平让工匠们先做好一百副马掌样品,要是合适再开始大批量制作,毕竟上庸的炼铁场规模也有限,要尽量降低铁制品的废品率以达到节约的目的。

    不久赵累就让周仓将一百副马掌样品送来,这些马蹄铁根据马蹄的形状打造,其间开有凹槽以容纳铁钉,这样在铁钉钉入后钉头不会凸出于马掌的掌面,以免影响马匹行进。

    见这批马蹄铁质量尚可,关平看了还算满意,便开始试验着给马上马掌。因为挂马掌是个技术活儿,也是个新鲜事物,大家都没见过,所以关平决定亲自动手做个示范。

    他先令人搭了一个护栏架子,将要钉掌的马匹用绳子固定在护栏上,免得马匹受惊咬人踢人,然后将马腿抬起马蹄朝上绑好,才开始动手上马掌。

    他先用小刀和锉子将马蹄表面清理平整,然后将马蹄铁对准马蹄钉上钉子,钉子不能钉得太深,以免钉到肉上引起马匹的疼痛;就是接近肉面也不行,马跑起来的时候也会有痛感。

    另外钉的时候要斜钉,让钉尖穿出马蹄侧面然后用锤子敲弯敲平,让蹄钉斜挂在马蹄子上,这样可以防止钉子脱落,这些都是关平穿越前在网上看到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