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关平之暴击三国 > 第78章 朝见献帝

第78章 朝见献帝

    想到这里,关平手持雕弓,骑在马上冷冷一笑,高声喝道:“冤各有头,债各有主!汝等皆是天子亲军,休要替曹休贼子出力!不过既然各位都来了,也不能白跑一趟;本将今天就露上两手,让你们开开眼界!”

    “我这第一箭——”

    关平张弓搭箭,瞄准百步外的一枝画戟,嘴里说道,“要射画戟的小枝!”

    “嗖”的一声,雕翎箭正中画戟小枝!众皆惊惧。

    “我这第二箭——”

    关平又搭上一箭,瞄准另外一边旗帜上的红缨道,“要射远处旗帜上的红缨!”

    “嗖”的一声,箭芒闪处,旗帜上的红缨瞬间被箭芒带走!众皆胆裂。

    “我这第三箭嘛——”

    关平微微一笑,慢悠悠地搭上一箭,猛地对准曹休喝道,“要取曹休左眼的眼仁!倘若没取到眼仁只取了眼白,就算本将学艺不精,今晚自罚三杯!”

    “不、不要!”

    曹休听了吓得大叫一声,连连后退,一手挡在脸前面,生怕关平一松手取了他的眼珠;要是被关平一箭射中,自己非成了独眼将军夏侯惇不可。

    “且慢动手!”

    徐庶见状慌忙拦住。他见关平已经杀了曹休的威风,知道也该自己出来唱红脸当好人了;于是连忙上前劝解道,“关小将军且慢动手!曹休将军不过是想切磋切磋武艺,如今想来应该已经见识到了。是不是啊,曹休将军?”

    “是、是!”

    曹休听了连忙借坡下驴,连声答应道,“关将军果然是武艺高强、箭法超群,实乃养由基再世、李广利重生……哦不……是李广重生、李广重生!”

    曹休被关平这一吓,倒是给吓得不轻,思维也开始有些混乱,连李广和李广利也分不清了;

    见曹休已经认输服软,关平也就不再得理不饶人。正所谓得“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临别拱拱手,将来好见面嘛!

    “既然如此——”

    徐庶拱了拱手,冲着曹休说道,“曹将军,那我等就过去了?天子还在等着关将军前去朝见呢,不能耽搁太久啊!”

    “请、请!”

    曹休频频点头,连忙喝令众军士让开道路。

    几个把门军士将大门打开,恭送关平等人从容进入皇宫。曹休这才松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喃喃地说道,“好险、好险!怪不得夏侯尚当了关平的俘虏……”

    ……

    虽然献帝的皇宫已经成了一座大监狱,但里面的宫殿依旧巍峨壮观,不愧是天子所在、肃穆庄严。关平具朝服,拜于丹墀之下;徐庶引见,天子宣关平上殿。关平不敢怠慢,连忙趋步上殿,朝见汉献帝。

    “爱卿平身。不知皇叔近来可好?”

    献帝见是皇叔刘备派来的特使,连忙问道。自从刘备借讨伐袁术的机会离开许都,“衣带诏”事件便发生,董承等当事人都被杀死,刘备险险逃过这一劫;作为衣带诏的具名人之一,刘备算是献帝唯一的希望了。

    “托陛下洪福,汉中王如今甚好,有上表在此。”

    关平一边回答一边呈上表章。

    作为皇叔刘备派来的使者,关平这次也带来了刘备自称汉中王的上表;刘备称汉中王是受群臣拥戴,并未得到天子的正式批准,因此还需要汉献帝盖个章表示同意。

    徐庶接过表章,大声朗诵起来:

    “备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总督三军,奉辞于外;不能扫除寇难,靖匡王室,久使陛下圣教陵迟,六合之内,否而未泰:惟忧反侧,疢如疾首。曩者董卓,伪为乱阶。自是之后,群凶纵横,残剥海内。赖陛下圣德威临,人臣同应,或忠义奋讨,或上天降罚,暴逆并殪,以渐冰消。惟独曹操,久未枭除,侵擅国权,恣心极乱。臣昔与车骑将军董承,图谋讨操,机事不密,承见陷害。臣播越失据,忠义不果,遂得使操穷凶极逆:主后戮杀,皇子鸩害。虽纠合同盟,念在奋力;懦弱不武,历年未效。常恐殒没,辜负国恩;寤寐永叹,夕惕若厉。今臣群僚以为:在昔虞书敦叙九族,庶明励翼;帝王相传,此道不废;周监二代,并建诸姬,实赖晋、郑夹辅之力;高祖龙兴,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卒斩诸吕,以安大宗。今操恶直丑正,实繁有徒,包藏祸心,篡盗已显;既宗室微弱,帝族无位,斟酌古式,依假权宜:上臣为大司马、汉中王。臣伏自三省:受国厚恩,荷任一方,陈力未效,所获已过,不宜复忝高位,以重罪谤。群僚见逼,迫臣以义。臣退惟寇贼不枭,国难未已;宗庙倾危,社稷将坠:诚臣忧心碎首之日。若应权通变,以宁静圣朝,虽赴水火,所不得辞。辄顺众议,拜受印玺,以崇国威。仰惟爵号,位高宠厚;俯思报效,忧深责重。惊怖惕息,如临于谷。敢不尽力输诚,奖励六师,率齐群义,应天顺时,以宁社稷。谨拜表以闻。”

    ……

    “如此甚好,就依皇叔。”

    献帝听了不禁欣慰地说道。他看了一眼关平,又问道,“卿祖上何人?”

    “启禀陛下!”

    关平抬起头来,看了一眼汉献帝回答道,“臣本冀州一布衣,后遇汉寿亭侯关将军,被关将军收为义子。”

    “原来如此!”

    献帝点了点头,想起当年自己也见过关羽,并且封关公为偏将军、汉寿亭侯;

    又见关平相貌堂堂、气概不凡,因此顿了顿接着说道,“原来是美髯公之后!卿可谓美颜公也!汝义父乃汉室忠良,朕就加封你为汉寿亭侯!”

    关平连忙拜谢。献帝引关平出殿,到太庙,转上功臣阁内。帝焚香礼毕,引关平观画像。中间画汉高祖容像。

    献帝曰:“吾高祖皇帝起身何地?如何创业?”

    关平大惊曰:“陛下戏臣耳。圣祖之事,何为不知?高皇帝起自泗上亭长,提三尺剑,斩蛇起义,纵横四海,三载亡秦,五年灭楚:遂有天下,立万世之基业。”

    献帝曰:“祖宗如此英雄,子孙如此懦弱,岂不可叹!”因指左右二辅之像曰:“此二人非留侯张良、酂侯萧何耶?”

    关平曰:“然也。高祖开基创业,实赖二人之力。”

    献帝回顾左右较远,乃密谓关平曰:“卿亦当如此二人立于朕侧。”

    关平曰:“臣无寸功,何以当此?”

    帝曰:“朕想卿多年跟随皇叔有功,未尝少忘,无可为赐。”因指所着袍带曰:“卿当衣朕此袍,系朕此带,常如在朕左右也。”

    关平顿首谢。帝解袍带赐关平,密语曰:“卿归可细观之,勿负朕意。”关平会意,穿袍系带,辞帝下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