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玉润传 > 第三章

第三章

    算着我来宫里已经三日了,阿秋跟下边的宫女早已打成一片,吃了早饭自己一个人坐在连廊里发呆。

    一声尖锐的声音打破了我的宁静,只听着细声细气却又中气十足的男声叫着皇上驾到。

    我心一惊,皇上可算是来了,只看见外院里正在洒扫的宫女都放下了手里的活,跪在地上低着头,我不知自己是否也要跪下,一直傻站着看见皇上走进来。

    这个皇上看着似乎要比赵王低一些,但明黄色的长袍上绣着翻腾着的龙,连衣袍下的靴子上也绣着龙纹,他倒是一头乌黑的头发,紫金的簪子头发整理的没有一丝碎发,还未开口就感觉到威严。

    赵王虽也总是一副庄重的样子跟皇上比起来就更像是虚张声势。

    “公主,见了皇上要行礼的。”原来刚才的那个声音是出自这人,看着鬓边已经生了白发,本以为会是个年轻太监。

    “无妨。”皇上看起来好像有心事一般,也并不关心这些礼数。

    前几日是来了个嬷嬷教我见了人该如何行事的,可是着宫里的规矩实在繁琐,虽然嬷嬷讲的仔细,可我全然没听进去,只得今日见了人如此傻站着。

    “公主千里而来,刚进宫就病了,是朕招待不周了,姝儿也常念着你,今日一同去看看她吧。”皇上似乎一直都有些心不在焉,不过终于是要见阿姐了,我心里只有高兴。

    “摆驾,伏莘宫。”

    走着走着我只感觉越走越偏僻,路上能遇见的宫人也越来越少,我难免会想到是不是阿姐在这里并不受待见,这可与我这几日所听的传闻并不一样。

    但下了步辇我有放心了些,正红色的朱漆大门上挂着黑金的匾额,上边写着伏莘宫,看着门口打理的非常整洁的花草,连屋檐上的瓦片看着都是崭新的。

    走的越临近我越着急,一路被公公拉着说不可走在皇上前面。

    一路焦急,终于是进了阿姐的寝宫,我见这殿内的云顶用的都是上好的檀木,步入殿内,虽是深秋了却没有一丝寒意。

    原本只听说阿姐寝宫内铺的是白玉,竟没想到都是以蓝天暖玉凿成的,且从外殿就烧起了暖炉,越往里走就越暖和,想着皇上应该对阿姐是重视的。

    皇上只到门口便走了,只说还有别的事,让我好好和阿姐聊聊。掀开珍珠的幕帘,我终于见到了阿姐,我一下就扑进她的怀里不自主的流泪。

    “我听说阿姐病了都要担心死了。”本来是有一肚子话要说的,却都变成了在阿姐怀里的啜泣。

    “傻丫头。”我从前总是要像阿姐撒娇,如今她也想从前一般轻轻的拨开我脸上散落下来的碎发,又拍拍我的后背。

    “你在这里开心吗?皇上对你好吗?你究竟...是什么病?”我抬起头望着阿姐的双眼,才注意到阿姐惨白的脸,还是没忍住的问起来阿姐的病。

    阿姐挪开了和我对视的眼睛,眼神飘忽不知在看些什么,跟我说着她来这里后的日子。

    她初见皇上,皇上就封了她贵妃位,还另赐了封号,整个皇宫上下都震惊了。

    更多的声音是说她得不配位,从皇上还是王爷的时候一直跟着的贤妃也是生下了一位公主才只是正二品妃,而她初入皇宫就给了此等尊荣,实在不免让旧人寒心。

    可皇上并未理会这些,阿姐说皇上很尊重她,一开始她全然坦白了和亲是为了两国臣民不受战乱,也是奉了父皇母后的意思,本以为皇上多少会生气便不会再理会她了。

    但皇上并未生气,从那时起就对她相敬如宾,还教会她在这宫里如何处事,如何立足。

    宫里向来都是捧高踩低,皇上就在外给足了她地位和脸面,让宫里人无人敢来欺负她。

    皇上和阿姐很能谈得来,她说阿姐虽是女儿身却心里的理想抱负不比男儿少,常常两人说着话就到了深夜。

    皇上虽时常来看往阿姐,却从不逼迫阿姐侍寝。人人都知道阿姐很得盛宠,就怕盛宠之下再生个孩子,往后怕是更不好对付,其中最着急的就是皇后,可没人知道阿姐进宫数月还并未侍寝。

    正月十五中秋家宴过后,按着老祖宗的规矩皇上是要到皇后宫里歇下,可不知为了在夜里,宫女们只听见了激烈的争吵,皇上就去了御书房里看了一整夜奏折。

    虽不知为何争吵,皇后似乎也想要找台阶下,等着皇上下朝后备了早餐,去找韩公公通传。

    可得到的结果就是,皇上下朝就赶去了阿姐宫里,下边的人都在传皇后在宫里摔了进贡的好几套茶盏。

    但午后吃过饭,又有人见皇后在御花园里和丽嫔逗猫,看着心情很是不错。

    又过了几日阿姐就病倒了,一开始只是头痛头晕贪睡些,午时太医来了只说是受了风歇息几日就好。

    可到了第二日晚上就开始吃不下饭,浑身抽搐,呼吸不畅,皇上把整个太医院都叫过来折腾了半夜才保住了阿姐的性命。

    可说起缘由,一屋子太医都支支吾吾,不敢多说一个字。僵持了半天太医才说出是中了毒,中毒后一开始会没精神,逐渐呼吸困难,咽食困难,肌肉收缩,又或者对味觉听觉过度敏感,继而有惊觉的症状,会呼吸肌强直窒息而死。

    皇上大怒,命人不可透露出去一个字,又让贴身暗卫去细查此事,只能暗查不可声张。

    对外只说姝贵妃只是小病需要静养,从今日免去一切请安,任何人不得去打扰。也从那天,从距离御书房最近的玉华宫搬到了更远处的伏莘宫,且无召见,不得入内。

    一开始宫里众说纷纭,宫女太监们都在谈论此事,还有人想从太医嘴里套出阿姐究竟发生了什么。

    皇上听闻传了口谕,有任何人在散布谣言扣除半年俸禄,二十大板且掌嘴五十,由宫里的陈嬷嬷执行,宫里就没人不知道陈嬷嬷的。

    她从前是先太后身边的,手上有着特殊手艺,谁要是被她掌了嘴,那脸十天半个月的都不能见人。

    那些爱美的小宫女们便一个也不敢提起此事。

    命虽保住了,可阿姐的身体还是一日日的虚弱了下去,能吃的饭也越来越挑剔。

    御膳房送来的粥食,必须是得用专门的锅炉,一点调味品都不能加,还要每天喝那一碗碗黑漆漆的中药。

    我听着既心疼又气愤:“皇上若是有你说的这样好,为何不给你主持公道,下毒的是谁?我定是要杀了她。”

    “我与你说这些,并不是要你为我报仇,玉润我只是要告诉你,人心险恶,皇宫不是你该来地方,你早些日子回去吧。

    你见了我也好让你安心。也告诉父皇和母后,别担心我。皇上待我不薄,好坏总是有口气撑着。你出去切不可乱说给自己找麻烦。”

    “皇上说此事不可声张,遍自有其中的缘由。你还小,还能回家去陪父皇母后,可阿姐再也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你得珍惜玉润。”

    “也不知能不能看见我们的小公主嫁人的那一天,阿姐一定给你准备丰厚的嫁妆,没人敢看不起我都兰的妹妹。“阿姐一边流泪,一边又笑了。

    日色变暗了,阿姐与我说了许多话累的睡着了,外边的宫女也一遍遍的催了,我不舍的离开。

    在渐黑的天空下,还露着一点暗红色,我心里暗暗想着,一定要找到下毒之人,为阿姐报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