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玉润传 >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我却不知道前几日的军营大帐里赵王曾收到了两封密函。

    一封是盖着玉印来自皇上的密函,另一封还是来自皇上的密函,却是由皇上的暗卫首领亲自送来的。

    赵王见到暗卫的那一刻就知道上京城里出事了,心里想着皇叔就如此等不及吗?

    信到的当日他马上就收拾好了行囊,让自己的贴身侍卫叶昭拿着手符先行回去,去城外召集皇上的暗卫们待命,他次日就进宫去向我我父王借兵。

    那驿站里送来的密函上面写着皇上身体近日有恙,听闻赵王在外云游寻医,寻得以为神医

    希望可说服神医进皇宫为皇上也诊一诊,除此之外都是一些不咸不淡的问候。

    说是密函,上面的火漆分明已经是被人破坏又重新沾上的,这一路不知有多少人已经看过了。

    而皇上的暗卫送来的上面只有简单几个字:青鸟于林园。

    这是只有他与皇上才懂的,他与皇上幼时曾在御花园里遇见一只受伤的小青鸟,带回寝宫细心养了多日可还是不成,他们一起把这只小鸟埋在了林园里。

    他紧紧的捏着信纸,捏的一角都裂开了才稍稍松手,他知道这意思是皇兄怕是觉得自己没多少日子了。

    此时的皇宫内早已乱作一团,皇上称病多日未上朝,也并未声明究竟是何病。这些年里没到冬天皇上都会病上一场,可从未有一次耽误朝政。

    整个皇宫里充斥着各种谣言,还有人日日守在太医的府邸,想打探些消息。

    各方势力都看着皇后会作何反应,但她整日里闭门不出,不明立场。

    她身后的林相暗地里早已倒戈向燕王,而燕王也频频进宫到太后宫里,不知两人在谈论什么,却总有争吵声传出。

    如今的朝堂以林相和沈国公两脉争得你死我活,太后的意思也尚不明确,可燕王眼看着已经是等不了了。

    赵王远在一边也可想象出如今的上京城形势如何,也清楚此次回去,成王败寇在此一举。

    但他最大的筹码还是皇上的信赖,从皇上把统领暗卫和御林军的手符交给他的那天,他就确信皇上的遗诏里,一定会是他的名字,只是万不可让皇叔抢了先机,毕竟伪造遗诏可不是什么难事。

    他面对着我父王拿出了丰厚的筹码,来借我国的五万精锐。因为燕王私下养兵自重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在不清楚数量的情况下,还是要多带些人回去。

    筹码便是:若是他登上皇位,十年内不再对我国征收赋税,不必上贡等等,说这些父王连眼都没抬一下。

    直到他说出口:“王上,来了这几日也对这里有些了解。”

    “你们的疆土虽然土地肥沃可气候恶劣,除了种植的瓜果还算得上上品,可总种不出庄稼。

    若你此次助我一臂之力,我自会派人来教你们建构水渠,防洪治水,每年还给你们千石粮食。

    且我们两国向来交好,只要我在朝一日中原的将士永远不会踏入你们的疆土,如何?”

    说到这父王才稍稍抬起头观察着赵王。他说的倒都是实情,比起农耕技术我们确是不如他们中原人。

    我们即使有着辽阔的疆土和肥沃的土地,可还是有许多百姓吃不饱饭。

    因为天气实在恶劣,前些年天降大雨数日不止,整个天空都被乌云笼罩着,正午时分也不见一丝阳光。

    数十个村落被冲刷的只剩满目的凄凉,到处都是无家可归的流民。

    而近些年来又是大旱之年,有些地方已经有大半年没下过一滴雨,地上都已经裂出了一条条裂缝。

    他见我父王端着茶杯的手在空中顿了顿,然后抬头打量着他,就知道这事办成了。

    父王按照约定给了他要的,这其中居然是呼里延领队,而不是呼尔。

    他似乎十分急切,从那一日晚上偷偷见过后就再没来看过我。

    临行时他站在队伍的最前端,望着身后一片黑压压的人群。

    可我只能远远的望着他,虽然身穿着最普通的铠甲,但好像真的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帝王的气魄,没有丝毫少年人的稚嫩。

    那样锋利的眼神和强大的气场,我只在我父王身上见过。我总觉得眼前的人我似乎从来就不曾认识过。

    我站在城墙上有些伤神,总觉得临走时该来和我道声别。

    高处风大,凌烈的寒风刮的我脸生疼。阿秋替我披上了披风劝我回去,可我却总想再等等,万一他回头找我却没看见呢。

    最后却等来了呼里延,他穿着盔甲笨拙的爬上城楼,还不停的喘着粗气。

    一边扶着腰嘴里一边还说着,我在他家院子里埋下的果酒其实早就坏了,是他每年都替我更换一罐新酒进去。

    还在我们幼时的秘密基地里给我藏了许多好酒和蜜饯,足够我喝到他回来。

    又在阿秋耳朵边不知说了些什么。

    我笑着他一个大男人反而絮絮叨叨个没完。

    有些黑的皮肤里还透着红,嘴里不停的冒出白气,不知为何我看着他竟想流泪。

    或许只是这城墙上的风太冷。

    说完这许多话他转身就要回到队伍里,我看着他走几步便要回头望一望,我也怕着离别的气氛太过沉重,故意跑过去像往常一样踢了他的靴子。

    “替我照顾好赵王,回来本公主重重有赏。”

    说罢后,他就径直的走了再没回过一次头。

    我心里只当是他闹小孩子脾气,丝毫没有注意到他的表情开始变得阴沉,衣袍下的双手也紧紧的握起。

    往后我的生活又回归了平静。

    幼时的玩伴大多数都有了自己的家庭,没法子在跟我厮混在一起,呼里延也不在,我只好整日里呆在宫里。

    无非是和穆萨在宫里找点什么乐子,又或是跑去阿娘宫里撒撒娇。

    这中间还在屋里偷偷喝酒被丹珠抓到,训了我好几天,还把剩下的全都没收了。

    平淡如水的生活,但因为在家里总觉得十分幸福,在某些觉得孤单的时刻也会想念阿姐。

    但总归心里牵挂着赵王,想知道他后背伤好一点没有,回京的路上还顺利吗,也不知道呼里延这小子有没有欺负他。

    我每日里睡醒的第一件事,就是问阿秋赵王也没有来信,但得到的答案都是没有。

    我甚至觉得是不是把我的信给寄丢了,还决定亲自去公里的驿站找。

    到了后把满屋子的信件扒了个天翻地覆,管理这里的大胡子的男人满脸的怒气却又不好发作。

    阿秋连连道歉,才没把我们赶出去。我也觉得心里过意不去,往后的好几日都在这里帮他整理信件。

    但其实是想呆着这里,生怕错过我的一封信。

    在这里我见到了思念亲人的家书,又或者是亲人离世的噩耗,朋友之间的问候,还有恋人们的私语。

    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是满怀期待的走进屋里,带着笑或是泪水离去。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大半月,跟这里的大胡子叔叔也混熟了,但没有一点他的消息,我从开始的担忧逐渐心里开始难过。

    手里还在给信件分类,一滴眼泪却滴在桌子上。我在这里莫名其妙大哭了一场,搞的大胡子叔叔一个中年的未婚男人手足无措,从此更加坚定不会娶妻的想法。

    回宫里后,阿秋还要绘声绘色的给侍女们讲述我是如何的丢脸,我气的再也不想看见她了。

    既然他不给我写信,我就要主动出击去我父王那里打听情况,可我父王这几日都说自己忙自己忙,连个影子都见不到。

    好不容易逮到阿利耶爷爷,他也只是微笑着说些无关紧要的话,嘴里一点消息都打探不出来。

    我也不在自找无趣,却看见花园里正在除草的几个侍女低声说着什么,是不是还一起笑起来。

    我跑过去拍了拍其中一个人的肩:“说什么呢,这么高兴。”

    她们把我拉到一边,神秘兮兮的说道:“中原的那个小王爷公主见过吧,还来过咱们宫里呢。”

    旁边的还要不停的补充:“就是长得什么俊俏那个男子。”说着还捂着嘴一脸娇羞的笑着。

    我心里一惊,但是表面还装作一副不知的表情,等着她们继续往下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