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情种 > 第77章:李纨夜语

第77章:李纨夜语

    【李纨当前好感度:22】

    秦钟从穿堂中往院子里望去,就看见李纨领着碧月站在房间的门窗边。

    他对着李纨拱拱手,笑一下。李纨亦款款回礼,嘴角微微上扬。

    两人却谁都未曾说话。

    李纨看着秦钟、贾兰二人离去,嘴角竟露出欣慰笑容来。兰儿最近积极了许多,这些竟全是那人的功劳。兰儿不仅积极了,还愈发开朗,倒有一点大爷的风采了。

    【李纨好感度+5,阳寿增加5天】

    秦钟领着贾兰出了荣国府,登上马车往徐家去。徐家与荣国府不在一片区域里,荣国府位于皇城东面,那里都是公侯府邸,一个个富贵的很。

    当然比东面更富贵的,自然是皇城西边,西边王府扎堆。

    徐家位于南城,也便是外城。外城三教九流皆有,多商贾经济,是极为繁华热闹。

    马车从热闹中穿过,停在了一处较为冷清幽静的府邸外。

    秦钟才下马车,便感觉到今天徐家气氛与往日不同。

    庭院深深,幽静无声。甚至他还发现徐家内外有不少暗子,皆严阵以待,像是徐家来了什么厉害的大人物。

    秦钟领着贾兰从角门进去,直奔徐家园子。

    他竟发现往日徐家熟悉的奴仆面孔竟也未见几个,里面全是陌生之人。

    “不得了!”他暗叹着,“看来是真惊动了宫里,这位陈五爷可算有些本事。”

    贾兰亦感受到这颇为压抑的气氛,但他的表现却与秦钟截然相反。贾兰竟反而更加兴奋,只想:钟叔果然大能耐,这般阵仗便是荣国府里也未曾有过。

    【贾兰好感度+3,阳寿增加3天(当前好感度:37)】

    贾兰觉得自己真真跟对了人!不免呼吸都急促起来。

    秦钟与贾兰身前有人领路,直往温室方向去。等他们二人到了,秦钟才瞧得几个熟悉身影。

    园子里离温室不远的地方有几间屋舍,那里曾是秦钟留宿徐家时住的。今儿他却在那里瞧见了好几个月未见过的陈大爷。

    陈大爷身边是陈五爷,以及一位十五六岁的小少年。

    小少年衣着华丽,比贾宝玉还贵。

    最让秦钟注意的还是陈大爷今儿脸上的神情,或者说是气质,今儿的气质竟与几个月前见到的气质浑然不同。

    几个月前的陈大爷的气质是懒散中带着一点阴郁和厉色,今儿陈大爷的气质竟是豪迈威严。

    “这几个月里发生了什么?让人有了脱胎换骨般的改变。”秦钟心里好奇地随着领路人过去。

    他见了是陈大爷陈五爷等人,倒也不受徐家气氛影响,熟络地拱着手行礼道:“陈大爷、陈五爷好。竟没想这么一桩小事,让两位爷一并来了。”

    隆泰帝上下打量他一眼,面上本还有些喜色,却见了秦钟身上衣裳竟是秋香色,眼光又稍有不悦。

    秋香色素是贵色,往日里便是皇宫中也是非赐不得穿。只是这些年礼仪崩坏,加上江南织染业发达,竟不论王公贵族还是富贾豪商也都偷偷穿起秋香、石青之类颜色来。

    但是,把秋香色正大光明穿到皇帝面前来显摆的,秦钟是为第一人。

    忠顺王倒没注意这些,或者说根本没在意这点,笑声招呼着:“鲸卿可算来了,这位哥儿是随你来的?”

    秦钟点头道:“贾家荣国府的哥儿,他有这兴趣,便带他来瞧瞧。诸位大人不会介意罢?”

    忠顺王摇摇头,笑道:“咱们也带了一位哥儿过来,倒也算扯平了。”

    贾兰倒懂规矩,急忙抱手行大礼。“学生见过各位大人。”

    忠顺王与隆泰帝笑一声,“大爷瞧,竟也是个规矩的小子。”

    隆泰帝点点头,眼神却往太子身上去,唬得太子一跳。

    太子欲哭无泪。五叔是想坑死本宫啊?人家规矩行礼,本宫难道也要规矩行礼?他们能受得起?

    秦钟却早先抱拳问:“这位兄长如何称呼?”

    太子在隆泰帝与忠顺王眼神下,惊惧抱手还礼,急忙将称呼说了。

    隆泰帝这时才又恢复原来喜色,随口道:“礼也够了,开始收获罢!”

    大家也没搞个什么仪式,甚至连竹篓子也只拿了两三个,可谓是简单至极了。

    几人到了温室前,徐元益左领,秦钟右领,陈大爷、陈五爷二人中行一并下了温室。

    温室里这时的温度极高,秦钟才下去不久额头便出了汗水。他倒是先领了贾兰过来,问过贾兰认识与否,才开口说道:“玉米收获最好的时间得是玉米中下部位叶片发黄,玉米苞叶松散。玉米粒干黄坚硬,用指甲掐不出印子便可。”

    秦钟一面介绍,一面招呼着众人亲自上手收玉米。

    太子愣了一下,竟瞧见隆泰帝与忠顺王皆掰玉米去了,才紧忙钻进田里。

    不多时,几人皆是满头大汗。

    隆泰帝却与众人不同,他特意寻了一棒最大的玉米握在手中,沉甸甸的感觉让他眉开眼笑。

    【陈大爷好感度+1,阳寿增加1天】

    收获玉米倒比收割其他的粮食更快,不多时几人便装满了足足两大篓子,后又添了一个篓子来装。

    众人可谓大汗淋漓。

    等走出温室时,贾兰这小身板差点摔倒。大家忙去屋舍里遮阴避日。

    剩下一个温室里的玉米,就让随从们去摘了上来。

    “翻了一倍!”徐元益欣喜大叫一声,忙着便要给隆泰帝报喜。

    秦钟听到这个声音却不觉得意外,两个温室环境虽然差不多,但影响不同。在自然环境肯定是翻不了一倍的,温室里没有虫儿蜜蜂之类授粉,就连风都不大。如果不人工授粉,那里边能有长出许多玉米才怪!

    如果只按玉米粒来算,那对比才更加惨烈。现在还都是鲜玉米,没晒干了!

    【陈大爷好感度+1,阳寿增加1天】

    【徐星瑞好感度+1,阳寿增加1天】

    【小泽大爷好感度+1,阳寿增加1天】

    【陈五爷好感度+3,阳寿增加3天】

    【徐元益好感度+5,阳寿增加5天】

    【贾兰好感度+10,阳寿增加10天】

    ……

    贾兰呆呆看着秦钟,一脸不敢置信。“这就是钟叔弄出来的法子?”

    太子殿下小泽大爷也多瞧了秦钟两眼。“这秦钟还是有些本事的!”

    徐元益竟再次有了拜师的冲动,徐星瑞也不由高看秦钟。“这些玻璃窗没浪费!”

    几人在徐家吃了一顿玉米,一顿癞子玉米。

    那些人工授粉长出来的,陈大爷本想尝尝,但秦钟与徐元益都死活不肯。陈大爷与陈五爷方才作罢,只各自拿了一个人工授粉的玉米离开。

    “事情忙完了,咱们也该走了。”秦钟领着贾兰欲走。

    徐元益却道:“徐家今年在南城外种了十亩玉米地,再过些时间也该开花了!”

    秦钟:“???”

    关我屁事!

    秦钟带着贾兰马不停蹄跑了,等到荣国府里时,竟已天黑。

    “嫂子!”

    荣国府南北夹道穿堂里,秦钟突然叫住李纨。

    蒙蒙夜色下,窗堂灯笼摇曳。他打了个眼色,李纨让丫鬟带贾兰先回房沐浴。

    “嫂子,有一个事情得和嫂子禀明。今儿……”秦钟组织一番言语,琢磨着如何说贾兰竟突然冒出心思要跟他学搞农艺。

    唉~~

    他不是不愿意教贾兰,而是……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