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不是每次都那么顺利 > 第九章 黄酒米酒栗子酒

第九章 黄酒米酒栗子酒

    收集尸体,清扫血迹,杨家村上下,花了一个时辰收拾残局。

    当然,如果只是打扫战场,并不会用上这么多时间,马匪留下的战马,捕获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趁着一些落单的战马没有跑远,聂长河就要组织人手将他们困在村里。

    处理好这些杂事,妇人们就要开始重新生火做饭了,村民虽然已经仓促吃过晚饭,但急忙赶来的张飞等人却是空着肚子的。

    “什么,竟然还有这等事。”

    村长门前的广场上,村长与村民围坐在篝火旁,听着聂长河讲述去涿县的经过,不少人被气得咬牙切齿,同时对救自己的张飞,心中越发感激,为此,村长还特意拿出了珍藏已久佳酿。

    无论是哪个年代,酒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张飞今日可谓是喝得尽兴,大口大口的喝着,完全不带客气。

    “村长,我听杨志刚说,仆仆早就离开了村里,”聂长河吃着面饼,还不忘问村长仆仆的事情。

    “嗯,这事你想知道?”村长意味深长的看着聂长河,“我劝你还是忘了她,你们不是合适。”

    村长看着篝火,眼中闪过回忆不少回忆,那是他回到杨家村之前的事。

    “我只想知道他去哪了,安不安全。”

    “呵呵,”村长看着远处盯着自己的杨志刚,招了招手,示意杨志刚过来,“趁着你们两个小子都在,我就告诉你们吧。”

    看了看周围,村长让两人靠在一起蹲下,随后村长用力一拍,两人的头就撞在了一起,“哈哈,你俩小子还真听话,有些事不是你们能知道的,下次看你们还敢瞎打听。”

    “不敢了,不敢了。”

    其实聂长河知道仆仆没事以后就放心了,重生这么多次就是为了救她,现在知道她走了,反而变得轻松了。

    瞥了一眼失魂落魄的杨志刚,聂长河笑着摇了摇头,站起身,便朝着张飞走去。

    “张大哥。”

    “聂小子还有事吗?”张飞喝了一碗酒,舒服的长舒了口气。

    “张大哥明天就走了吧,”聂长河在张飞身边坐下,看着火堆有些出神。

    “嗯,俺在涿县还有买卖要管,不适合在外地久留。”

    “噢。”

    张飞看得出聂长河心里有事,只是他不喜欢打探,“来,喝酒。”

    “好,”接过酒碗,聂长河小抿一口,虽然味道不错,但是感觉到度数太低,顿时就没了兴致。

    “小子喝酒不行啊,就这一碗都喝不了吗?”张飞调侃道。

    “不是,这黄酒杂质太多了。”

    “杂质太多?”

    刚才是聂长河下意识回答,完全没有想到张飞听不懂,经过一番解释之后,张飞还是不明白,最后聂长河只能放弃了。

    “难道你会做更好的酒?”张飞兴奋的看着聂长河。

    “这,可以试试。”

    张飞的话提醒了聂长河,他在农村里帮忙制作过米酒,只是不知道现代的做法,会不会与这里的不同,总之他是觉得米酒要比黄酒好喝的。

    想到了就干,第二天张飞也不走了,这事跟村长一提,村长也愿意帮忙,带着张飞与聂长河去酒坊,这里还摆着一个大坛子,里面是等待发酵的黄酒,听村长说,没有几天就可以喝了。

    “村长,你是用桌上的这些东西酿酒?”

    “是的,”村长看着聂长河似乎不认识,便耐心的解释道:“这些是栗米,小米的一种。”

    “村长,有糯米吗?”

    “糯米?”村长犹豫了一下,肯定的回答道:“有!”

    糯米主要来自南方,但是村长家里有钱,一点点还是有的,“你等下我给你去拿。”

    趁着村长离去,聂长河便打量起酒坊,酿酒就是由古至今,酿造的工艺自然差别不大,只是聂长河看着一个坛子泡着生米,就知道为什么黄酒那么多杂质了。

    “张大哥,我用栗米先试试吧。”

    “我都随意,”张飞也有些兴致,就静坐在那里看着聂长河捣鼓着,“有点意思。”

    聂长河没有做别的事,就是拿了一些栗米煮饭,等村长过来的时候,整个酒坊都冒着黑烟,“哎呀,是走水了吗?”

    “没有,没有,那小子在煮饭,”坐在一旁的张飞要笑喷了,看着聂长河被熏得满脸黑色,顿时就忍不住笑出声了。

    “哎呀,聂长河,你快出来,还是让我来吧,”村长实在是受不了,好好的酿酒坊,这时候已经烟雾弥漫。

    “我说聂小子,你真的会酿酒吗?”张飞被呛得跑出房间,一脸疑惑的看着聂长河。

    “应该是会的,”不好意思的扣着后脑,聂长河自己都不相信了。

    “好了,你们进来吧,”清理了酿酒坊的火堆,一阵微风过后,烟雾就消散不少,“聂长河,你要做什么就跟我说吧。”

    “没做什么,我只是想把饭煮熟,其他酿酒的步骤是一样的。”

    “哦?”

    村长奇怪的看着聂长河,他酿酒一辈子酒,他敢说整个涿郡,再大一点就是整个幽州,没有一个人是用熟米酿酒的,“好!我再相信你一次。”

    村长用手指着聂长河,随后就埋头酿酒去了,今年不少地区遭遇大旱,粮食的价格一路飙升,村长家的余粮也不多,不过为了报答聂长河的恩情,他也是豁出去了。

    “张大哥,要不你先回去吧,等酒酿好了,我给你送过去。”

    “也好,”张飞甩干净头上的灰尘,整理了一下衣服后就出发了,看来他在涿县真的是有事要忙。

    看着张飞带着家丁离开,聂长河自己也回到了草屋,想起盘龙山上应该还有条鲫鱼,聂长河就背着竹篓上山了。

    竹篓是村长送的,为了让聂长河送木柴时方便一点,聂长河也不客气,顺便还拿了他们家一把斧头,这斧头可比自己做的石斧好用多了,去山上的路原本长满杂草,现在都被聂长河清除了干净。

    “呵,这鱼还在,”聂长河拿出石头,对水里的鱼就是砸,看着鱼靠近自己的时候,聂长河拿着削尖的木头,屏住呼吸,对着水里就是一插。

    居然是一击命中,聂长河感叹运气终于回来了,以前农村的生活没有白过。

    踩着溪中的石头跳上岸边,之前的教训还历历在目,聂长河这次非常小心,并没有下水去捉小鱼。

    在之前的地方架起火烤鱼,有着上一次的经验,这次的味道还真是不错。

    “明年就是黄巾之乱了,我得早做打算,”看着摇摆的火光,聂长河回忆着电视剧的场景。

    黄巾之乱的影响太大了,虽然很快就被平息,但对大汉朝后期影响不小,根据聂长河的记忆,黄巾之乱后的事件,应该就是桃源三结义了。

    狠狠拍了一下大腿,聂长河猛然站起身来,桃源三结义不就是在涿县,那么关羽什么时候来。

    聂长河抓着旁边的树干异常的兴奋,他可不想被大耳贼给抢了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