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不是每次都那么顺利 > 第三十九章 为黄巾失败而早做准备

第三十九章 为黄巾失败而早做准备

    太守府的湖中凉亭,聂长河看着湖水渐渐出神。

    一旁的温恕没有出声打扰,而是喝着茶水,时不时的还抛下鱼食喂鱼。

    “太守大人,我想出兵冀州。”

    聂长河突然看着温恕,眼神中充满了坚定。

    他已经想好了,现在不能偏安一隅,趁着局势混乱,更要敢于拼搏。

    温恕看着聂长河的眼神,见他神色坚定,便同意了聂长河的请求。

    相比之前的亲自领军,这次聂长河愿意出兵讨伐黄巾,温恕也乐得清闲。

    只不过温恕不同意聂长河使用义军的名义,而是得用太守府的名义。

    对此,聂长河也无可奈何。

    ……

    第二天清晨,也是刘焉离开后的第二天,聂长河带着关羽张飞齐聚杨家村。

    由于盘龙山已经被烧为了灰烬,所以原本的居住在山上的盘龙军,也只能移居杨家村。

    此时杨家村的盘龙军已有两千余人,兵器甲胄无数,甚至还有从黄巾军那里缴获的攻城器械。

    “长河哥,你带人离开涿县,不会是出什么意外吧。”

    之前欺负过聂长河的男孩,年纪要比聂长河小上两岁,不知道从哪里听说了什么,跑过来对聂长河小声问道。

    “什么意外?”聂长河反问。

    “太守大人是不是撤了你们的官职,你们才带兵离开这里,”小屁孩好奇的看着聂长河。

    聂长河一巴掌打在小屁孩的头上,假装生气说道:“你是不是傻,我们代表的就是太守府,太守大人怎么会撤掉我们的官职。”

    其实聂长河一开始也会这么想,但竟然选择效忠温恕,聂长河就会相信对方。

    说到底温恕只是想更进一步,也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如果不是触及到他的利益,聂长河相信温恕不会乱来。

    这次出兵冀州,聂长河只带了盘龙军的一千人马,还有从涿县带来的一千县兵。

    这一千县兵是由关羽统领,都是新招募的新兵。

    当然,这也是温恕的要求,理由就是趁着这个机会,可以好好的练一下兵。

    挑选盘龙军士兵的速度很快,一个时辰后,大军便从杨家村一路南下前冀州。

    前往冀州的边界,严格来说需要两天的路程,但大军还需要安营扎寨,走个三天也算速度很快了。

    刘焉的军队是绕过大兴山往西走的,那一路比较远,但路途的县城会给他们提前补给。

    但聂长河他们不同,他们拿下是为了收复东林乡,虽然那里已经化为一片荒芜,但那里依旧有人盘踞。

    黄巾军不会杀害百姓,但黄巾军会将他们强制编入军队。

    这也是黄巾大败后,逃难的黄巾军,会重新聚集在家乡的原因。

    沿着官道前行着,聂长河的队伍已经越过了西坡村,可以看到东林乡了。

    这是他们一天的路程,聂长河打算在东林乡安营扎寨。

    “不对!”行走间,关羽突然拉住缰绳,侧耳倾听,“二弟,前方似乎有喊杀声传来。”

    张飞也勒住缰绳,细听以后说道:“没错,而且人数应该不少。”

    关羽张飞都警惕起来,唯独坐在马车里的聂长河一脸淡然,“应该是杨志刚在那里。”

    是啊,杨志刚被留在了西坡村,路上没见他出来迎接,应该是跑到东林乡来了。

    关羽张飞反应过来,纷纷收敛了杀气。

    “走,我们继续前进,”聂长河说道。

    聂长河的马车在前面开路,而关羽张飞护在两侧,这在远处一看,还以为是哪位大人物来了。

    “嘿!是两位大哥来了,”杨志刚兴匆匆的跑出来,赶紧给关羽牵马。

    “臭小子,到底谁才是你的大哥,”张飞看不过去了,自从杨志刚见过关羽的威风后,也要拜关羽为大哥,聂长河是劝都劝不住。

    “小心俺跟你绝交,”张飞瞪着杨志刚说道。

    “我同意。”聂长河也在马车里回应着。

    这让杨志刚又些尴尬,很想说聂长河为什么可以跟你们分别结拜,为什么自己不行。

    但是话到嘴边,杨志刚却说不出口。

    “杨志刚根骨不错,你就做关某的徒弟吧,”关羽大笑道:“这样不比兄长好吗?”

    好像是这么回事,但是张飞更不乐意了。

    如果杨志刚拜师,那辈分不就乱了。

    “俺怎么觉得关兄是故意在气俺,”张飞苦着脸,一脸不高兴的样子。

    “张兄莫气,我们各论各的,不要伤了和气,”关羽转头看着杨志刚说道:“你也算是个练武的料子,日后勤加苦练,未必不能超过你大哥。”

    张飞:“……”

    聂长河:“……”

    “我会努力的师父,”杨志刚就这样牵着关羽进了村,留下一脸震惊的众人。

    “关云长你别走,俺要跟你大战三百回合,”张飞一甩马鞭,朝着关羽追去了。

    聂长河苦笑,这辈子张飞与关羽没有结拜,反倒是更加洒脱了。

    聂长河独自领着大军进村,可到了村里,才发现关羽与张飞正在村口喝酒。

    此时东林乡已经有了雏形,相比以前,这里更像一个寨子。

    看来杨志刚在盘龙山没有白当首领,这东林乡的规模都可以赶上涿县了。

    只是外面的城墙是木制的,只能阻挡骑兵的冲锋。

    “二哥,你看我这寨子怎么样,”杨志刚得意的看着聂长河。

    “还不错,等有钱了,在外面加上一层石墙,那就更加了不得。”

    聂长河点点头,翻下马车,朝着城墙上走去。

    如果东林乡成为涿县南边门户,那么就可以有效的保护西坡村与杨家村。

    “很不错,现在东林乡招募了多少人马,”聂长河问道。

    “常驻人马已经有五百人了,其他的人需要去耕种,趁着开春的时候,得把粮食粮食种出来,”杨志刚咧嘴笑道。

    当然,这些也不是杨志刚想到的,而是他的父亲与东林乡村长商量的结果。

    “非常不错,”聂长河有点激动,他没想到杨志刚可以做到这种程度。

    “加大荒地的开垦,让西坡村还有杨家村多修建房屋,这样才能容纳更多的人。”

    聂长河可以预计黄巾军大败后的场景,数以万计的百姓流离失所,因为春季没有播种,而导致来年又有多少人饿死他乡。

    聂长河不愿意看到这种场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