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梦往昔 > 第十九章 期末与寒假

第十九章 期末与寒假

    临近期末考试的最后几个星期周末,我们继续按照罗芸的计划有序学习。虽然我越往后面学越感觉学起来有些吃力,但我并没有放弃。有时,我弄懂了一些知识,又或者做对一两道难题,内心甚至还会产生一种成就感。

    《离骚》有句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即使强如罗芸,也会有遇到难题而陷入冥思苦想的时候,当然这也是正常的。每当碰到这种情况时,便是体现我们社团群体力量的时候了,这时,我们大家会用各自不同的思路同时思考怎么解题,要是我们所有人开动脑筋都没办法解答这个难题,那就只能请“救兵”了。

    “连罗芸都不会这题,怎么办啊?要不还是等到下星期去问老师吧!”

    “没关系,这道题我妈妈会做。”罗芸平静的说,看上去一点也不着急。

    “什么?”我和其他人都惊呆了。

    这是最让我们意想不到的情况,当我们遇到所有人都束手无策的难题时,罗芸的妈妈就会抽空上来为我们解答疑惑。后来我们才知道,原来罗芸的妈妈是当年全国著名H省财经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罗芸之所以能有现在这么好的成绩,其实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她的妈妈。

    总之就是,很厉害!

    直到期末考试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大家对期末考试也有较大的信心。期末考试成绩出来后,我的期末成绩为语文103分(总分150),数学75分(总分150),英语86分(总分150),物理63分(总分85分),化学56分(总分75分),历史26分(总分40分),思品27分(总分40分)。虽然总体成绩比期中考试的时候略有下降,但在我看来,这次期末考试却是比期中考试更加“真材实料的”、“去除了运气成分的”。况且我们现在更注重于打好基础,所以这一时的胜负……咳,总之,请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旁白:省流→其实就是菜,作者别狡辩。

    我:要不这部小说还是不要旁白了吧?换成旁黑旁蓝旁红什么的。

    ……

    罗芸的期末成绩依然很好,她的语文考了118分,数学99分,英语105分,物理73分,化学60分,历史28分,思品29分,不愧为我们龙樱社的社长,社团甚至全班最强之人!这样的成绩,可能在别的地方平平无奇,但在我们三石镇第三十三中学,这分数不仅可以在三个平行班傲视群雄,放到那两个火箭班里也能处于中上游水平。

    总之,我服。

    除此之外:

    吴珊语文108分,数学80分,英语95分,物理58分,化学48分,历史24分,思品28分,不愧是我们(2)班的英语课代表和当年的“三巨头”之一,英语成绩仅次于罗芸。

    胡筝语文97分,数学87分,英语89分,物理57分,化学53分,历史27分,思品25分,不愧为我们班的当年“三巨头”之一,学科发展也比较均衡。我想,像她这样发展,全科及格应该是迟早的事情,至少比我还要早。

    梁思慧语文95分,数学90分,英语74分,物理51分,化学55分,历史26分,思品24分。她是我们社团数学成绩仅次于罗芸的人,英语及格估计也是早晚的事。

    综上所述,照这样一直发展下去,我们社团所有人是很可能考上一所不错的高中的。

    另外,我还打听了刘林的成绩,他的语文101分,数学70分,英语76分,物理60分,化学57分,历史28分,思品25分,不愧是曾与我竞逐的对手,即使一个人也能学习到这种程度,我不能把他拉进社团实在是太遗憾了!

    早在领取通知书之前,我们便约定好要在寒假的每天(除了除夕到初七过节那几天)上午聚在一起学习。等到寒假开始后,我们便按照罗芸的规划,开始按部就班的对以前的数学和英语知识进行补习:慢慢地,我们从一单元到最后一单元,从上学期到下学期,初一到初二,就这样一点点地向初三年级迈进,日积月累,聚沙成塔。虽然补习以后,我们依然不能把以前学过知识的题全给作对了,但至少我们大致明白了,我们学了个什么,它的原理是什么,不再像以前那样“懵懂无知”。

    总之,我变强了,社团的大家也变强了。

    ……

    “我恭喜你发财,我恭喜你精彩,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礼多人不怪……”

    说起来,寒假比起暑假真的是很短。春节假期那几天也过得特别快,我的爸爸妈妈在除夕凌晨火急火燎地从C市坐长途客车赶回来,顺道又在Z市城里买了好多腌腊品,虽然我爷爷早已晒好了麻辣香肠、腊肉和腊排骨,但是我爸妈还觉得不够,又在城里买了腊牛肉、蛋黄肝、腊猪舌、腊猪嘴、广式香肠等带回来。到了下午,他们又急急忙忙在家里做糯米饭、夹沙肉、烧白肉、粑粑肉、炸酥肉等,终于在晚饭的时候做出一大桌饭菜作为年夜饭。虽然我爸妈曾经开过小餐馆,厨艺肯定是没话说,但我还是不太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弄一大桌子菜,然后,他们告诉我说:这样才有过年的感觉。

    或许吧!

    在我看来,只要爸妈能回家过年,我们一家人能在一起吃个团圆饭,这就已经足够了,餐桌上的饭菜是否丰盛真的无所谓!年夜饭上,我和爸爸妈妈、爷爷聚在一个饭桌前,我也和爸爸妈妈讲了关于我们学习社团的事情,我爸妈挺开心的,他们非常支持我在社团学习,也希望我能够好好读书考上大学,不要像他们那样文化水平低只能下苦力。然而,那时候我还没有真正体会到,多读书和少读书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可以有多大。

    ……

    到了初四下午,我爸妈就坐长途客车去C市准备上班了,家里又剩下我和爷爷两个人,我虽然心中不舍,却也无可奈何。不过还好,从初八开始,我便又能去罗芸家里跟大家一起学习了。

    今年和往年真是有些不同呢!

    2011年2月10日,新年初八。早上八点钟,我背上了书包,满心欢喜的前往罗芸家。八点十三分,我到了罗芸家的商店。此时,罗芸的爸爸正在往面包车上装货,罗芸的妈妈则在收银台那儿快速敲打着计算器,似乎是在算账。

    我走到商店门口,对罗芸的爸爸妈妈先后打招呼:“罗叔叔新年好!阿姨新年好!”

    “新年好小张!”罗芸的爸妈开心地回应了我。

    罗芸的妈妈微笑着对我说:“我们家罗芸七点钟就在三楼学习了,你们可要跟上她哦!”

    “哦!好,好的!”

    我感到有些吃惊,因为这个季节比较寒冷的缘故,我到了早上七点半才能勉强起床。而罗芸竟然七点钟就开始学习了,她是有多么强大的毅力啊?

    罗芸的爸爸装完了货,便开车出去了。罗芸的妈妈也在不停地敲打计算器,脸上甚至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看来春节这几天他们商店的生意很不错。

    “阿姨,那我先上楼了哈。”

    “嗯,你去吧!”

    “好的。”

    说完,我便独自爬上了三楼。紧接着,我走进社团的房间,只见罗芸正在安安静静的低头看书。也许是天气比较冷的缘故,只见今天的罗芸长发披肩,头上戴着一顶白色棉线帽,脖子上围着红色针织围巾,身穿白色毛衣——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罗芸没有扎马尾辫的样子,不得不说,这样也很美。

    刚一进门,罗芸就发现了我:“张宁你来了,新年好!”

    “新年好罗芸!”

    此时,社团的其他人还没到。我赶紧从我的书包里拿出一个礼盒,然后有些不太好意思地把它递给罗芸说:“罗芸,那什么,这个请你收下。”

    罗芸没有立即接下我的礼物,而是有些疑惑地问我:“这是什么呀?”

    “我……我想感谢社长帮助我学习!”

    其实,这个礼盒是我爸妈过年初三那天带我去Z市城里买的,他们说,要我选一样礼物送给罗芸表示谢意。毕竟人家帮我成立了学习社团,又是给复印学习资料,又是送我钢笔……总得有所表示,回礼人家。

    我见罗芸似乎还是不想收下礼盒,顿时有些急了:“你要是不收下,我…我就回家去!”

    罗芸笑了一声,这才伸出双手接过礼盒。

    “谢谢你!”

    罗芸对我说:“我可以打开吗?”

    “当然!”我回答道。

    罗芸打开礼盒一看,原来里面装的是一对粉红色半指保暖手套。

    为什么我会送罗芸手套呢?

    早在春节放假前,我便注意到罗芸时不时地会对自己的手哈气。于是,我猜测罗芸应该是有点儿冷。而且由于戴上手套不方便翻书和写字,所以罗芸没带手套,只能靠着哈气进行取暖。综上所述,我觉得罗芸需要一副不太影响写字和看书的保暖手套。可是什么手套方便翻书呢?大概只有半指手套了吧!

    “哇!你是怎么知道的?”

    她有些吃惊地看了我一眼,于是我便向她解释。罗芸听了很开心,她再一次向我道谢,然后就把一副手套戴在了她的手上。

    “很合适呢,也很暖和。”

    罗芸向我展示了戴在她手上的半指手套。忽然,她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对我说:“看来张宁同学很关注身边同学,也很为别人着想呢!”

    “呃,”

    我挠了挠头,只能咧嘴笑道:“还好吧,我只是偶然发现了而已。”

    “新年好罗芸!”

    这时,吴珊她们也来到了三楼社团所在的房间。见此情形,我只好不急不缓地走到我的“末席”位置,拿出今天需要补习的科目书籍。

    “大家新年好!”

    罗芸回应了吴珊她们,然后女生们就你一言我一语的聊起天来,就好像阔别已久的战友……过了一会儿,我们的补习便开始了。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着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我们的补习进程也终于到了初二下学期开始,这时,我们把初二上期的物理学科也纳入了我们的补习内容中。这段时间,我们所有人几乎都是“满勤”,大家似乎都铆足了劲在学习,不断地在进步。

    说实话,照目前这样的状况发展下去,我原本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的。然而,我好不容易在心里燃起来的火焰,却在初三下学期报名的那一天,彻彻底底的被浇了个透心凉……

    “二班,没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