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返2016,从直播带货开始 > 第六十四章 大伯的认可

第六十四章 大伯的认可

    “在小七父母走后,她便就几乎与我相依为命,我也算是看着她长大的。她的性格我比较了解,一旦她认定的事情就算是十头母牛也拉不回来。

    当初她考上了省里了一本大学,因为家里没钱的原因便放弃了去念书。说起来也怪我,如果当时我愿意舔着脸皮去找别人借钱就好了,说不定...”

    大伯的语气之中带有一丝的悔恨与愧疚。

    在江明身旁的栗子七此时眼泪已经止不住的流落了下来。

    栗子七紧紧的握住了大伯的手,哽咽道:“大伯,你不要再说了。这件事情和你一点关系也没有,而且当初不读书也是我自己的决定,怪不得任何人。”

    大伯收了收泪水,面带笑意、欣慰地点了点头看着江明说:“小江!你是一个不错的孩子。看得出来我家小七很喜欢你,而你也很喜欢我家小七。”

    “我的思想可能比较迂腐,我不求你能给小七荣华富贵,只希望你能和她平平安安,快快乐乐的共渡余生。”

    大伯的话句句戳中了江明的泪点。在他看来栗子七的大伯十分的伟大,虽说他只是亿万农村普通老人之一,但是江明在他的身上看见大恩与大德。江明也不想像其他人那样来一场激昂的演讲,此刻他只想说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江明双手握住了大伯满是皱纹的手,眼神真切的看着大伯说:“放心吧大伯,你说到的事情我会全部做到,我一定会让小七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一旁,栗子七同样眼神坚定地点了点头道:“嗯嗯!放心吧大伯,我不是那种随意的人,江明哥哥对我很好,而且他人也很好,我相信我不回看错的。”

    所谓女大不中留,漏风的棉袄,老爹的心窝。

    大伯见栗子七那副激动的模样,只能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道:“行吧!你们的事情我认同了。只是李牛....”

    “李牛是一个好孩子,吃苦耐劳、老实本分。可惜就是心眼太小和沉不住气,不然我都考虑等过一两年将小七许配给他。”

    听着大伯的话栗子七怕江明误会,一副十分生气的模样撒娇道:“大伯!你再这样我就要生气了。”

    大伯见状连忙松手,一副十分心虚的表情道:“好!好!好!那我就不说了,你们两位年轻人继续聊吧。”

    说完,大伯起身离开了客厅。

    大伯走后栗子七和江明二人深情的互看了一眼,现在二人已经得到了大伯的认可,只不过江明总感觉缺点什么。

    思前想后,江明觉得少了一场盛大的表白。

    可是现在他的身边没助手,且没有太好的想法。江明决定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在自己回老家之前将这件事情给解决。

    不过在此之前有两件事情他需要解决,一就是帮助栗子七开展乡村带货,二就是解决李牛与栗子七之间的事情。

    虽然栗子七早已与李牛说明了自己的想法,但奈何李牛这个人是一根筋,江明打算抽空亲自为他开导。

    吃过饭后栗子七去拍摄视频,江明则是在村主任的带领下去深入的了解一下他们村的一些情况。

    在桃源村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人选择外出务工,剩下的留村人当中大部分都是老人与孩子,只有极少部分的青年。清源村虽地理位置十分的偏僻,但好在这里山清水秀、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这里夏天会有漫山遍野的桃花与桃树,秋天有柚子与苹果,而到冬天则是有橘子与甘蔗。

    清源村算得上是一方宝地,无论是那个季节都能有热销的水果。可是奈何这里的交通不发达,外面的货车想要进来会特别的麻烦。所以这样间接性的导致了他们的出货价会比其他地方的要低上许多,甚至在遇见滞销的季节,这也水果会烂在地里。

    村长给江明随便摘了一颗橘子,江明剥开橘子皮后尝了尝。这里的橘子水分都很充足,且果粒颗颗饱满,十分清甜可口,秒杀他之前吃过的所有橘子的口感。

    可就是这样的水果卖给水果商贩的出货价竟然才5-6毛一斤,根本就没有利润。

    江明简单的估算了一下,若是由他们公司承包下这里的业余,按照市场价6元钱一斤去售卖。除去人工、物流、包装等成本下来每十斤装的橘子他们的利润是三十多元。

    而这三十多元他完全可以提十元,然后将剩下的利润都交到农民手中。

    江明立刻向村长说明了自己的计划,村长在听说江明能每十斤为他们带来接近二十元的利润后也是一惊。他们清源村的地特别广,但是真正开发在种植的土地却很少。若是真的能如江明说的那样,那么以后他们清源村便就不再担心生计的问题了。

    村长在了解江明的计划后立刻到村委会召开了村民大会,村民名听说有脱贫的机会,纷纷放下了手里的活前来开会。而江明也特别耐心的向村中的老人们解释着自己这个计划的可行性与自己将来的措施。

    在村委会,江明手里拿着话筒站在人群之中激动的说道:“在未来我们会在咱们清源村成立了一个分公司,专门做咱们清源村和周边几个乡村农产品的直播带货。同时我们也会花钱给大家修路,甚至在未来为大家带来更便利的服务。”

    村民们听见江明要为他们修路后纷纷震惊,要知道清源村地处偏僻地带,距离他们最近的一条水泥公里有足足十几公里远。若是江明想要修通清源村的路,首先就要修通这十几公里的路。

    虽然修路的成本昂贵,且风险巨大,但江明并没有半点的犹豫。

    毕竟他要做的可不只是带货水果这么简单,而是水果为起点,覆盖了水果、粮食等农副产品等销售。若是能做成规模与品牌,带动周边乡镇加入,那么这一产业链的利润将是一本万利的。

    而想要完成这个计划的关键就是修通清源村,并且将他们的水果给卖出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