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二天中午,探险团的剩下三位成员也都陆续抵达酒店。他们都来自美国:分别是女生物学家弗兰西斯卡,主要研究灵长类动物行为;美国著名新闻记者劳伦斯;野外求生专家盖伦。

    卡比拉打电话通知了所有探险队的成员,所有的成员都已到齐,是时候召集大家见一面了。

    餐厅内,探险团成员正坐在一张大桌上享用丰盛的午餐。这里的菜品种类繁多,而且菜名都很好听,有从比利时空运来的冰激凌和各种甜品,还有上好的法国红酒。

    卡比拉:首先非常欢迎各位的到来,我先再自我介绍一次,我是这次探险活动的刚果本地向导卡比拉,坐在我身边的是法蒂玛,他曾用钢叉和一头成年狮子搏斗并杀死了它,他将会在雨林探险中保护各位的安全。那么就也请各位简单地自我介绍一下。

    “我叫布莱克·斯坦利,没错,就是赞助这次活动的斯坦利集团的斯坦利,二十三岁。”

    “我叫克莉丝汀,很高兴认识各位,我和布莱克都来自比利时,今年二十一岁。”

    “我叫夏依娜,二十二岁,生物系在读大学生,出生在比利时,父亲是捷克人,母亲是比利时人。”

    “野外求生专家盖伦,三十一岁,登顶过K2,穿越过非洲三大沙漠——撒哈拉沙漠、纳米布沙漠、卡拉哈里沙漠,曾在亚马逊雨林中单人探险三个月之久。这次活动不会只是斯坦利集团为了产品营销,走形式的一次宣传吧,这么多看上去细皮嫩肉的年轻人,真的能顺利完成吗?”

    盖伦身形健硕,身材高大,长着标准的国字脸型,肤色是健康的小麦色,脸上没有一丝赘肉,一头散乱的棕色鬈发,眼中既透露着阅历匪浅般的成熟坚毅,又带着些许戏谑和玩世不恭,一身卡其色外套搭配灰色牛仔裤,穿着黑色的山地靴。

    “那你完全可以退出,盖伦先生,收起你那美国式的自负吧。”布莱克不屑地说道。

    “年轻人就是这么浮躁易怒,看在在场这么多位美丽的女士的份上,我就不和你这种浅薄的富二代一般见识了。”

    “二位一会儿再讨论探险活动吧,请让剩下的各位成员自我介绍完。”卡比拉打断了两人可能爆发的争执。

    “我叫劳伦斯,二十八岁,同样来自美国,纽约时报的新闻记者,有幸参加这次活动,很开心认识各位。”

    劳伦斯和金俊熙一样,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褐色头发梳得格外齐整,一双并无特点的灰色眼睛,脸型四方,颧骨很高,身材中等匀称,黑色印花衬衫,墨绿色牛仔裤,黑色休闲皮鞋。

    “我叫弗兰西斯卡,三十三岁,来自斯坦福大学的生物系教授,研究灵长类动物行为学。”

    “您看起来还是如此年轻漂亮,若不是您亲口所说,我都不相信您已经年过三十,和我脑海里成天坐在实验室里写论文的教授老太太简直天壤之别。”盖伦略带谄媚地恭维道。

    弗兰西斯卡确实能算得上典型的金发美女,面庞清秀,皮肤白皙紧致,蓝色瞳孔散发着碧波,神采飞扬,打扮也不像一般学者那样严肃庄重,身材高挑,凹凸有致,一身休闲装搭配棕色长筒靴,既有少女般的活泼,又带着成熟女性的性感妩媚。

    “谢谢您的夸奖。”

    “我叫金俊熙,二十五岁,来自韩国,是一位在非洲生活多年的职业导游,所以这次也是以探险向导的身份加入探险团的,曾经参加过很多次其他地区的探险活动,比如卡拉哈里沙漠的纪录片拍摄。”

    “随便一个外国的业余导游都可以胜任刚果本地雨林探险活动的向导吗,这是什么筛选规则?”

    金俊熙礼貌地对盖伦示以微笑,并没有生气。

    “孙墨语,二十一岁,来自中国的生物系大四学生,很高兴认识各位。”

    “我叫苏溪,二十一岁,和孙墨语是同学,很高兴认识各位。”

    “请问二位是情侣吗?”盖伦像个话痨一样又一次打断了介绍。

    “不是的,您误会了,盖伦先生,我们只是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

    “噢,那就代表我可以向您发起追求咯。放心吧,这次的探险活动,我会确保像您这样美丽的女士的安全的。要知道,像您这样年轻而富有活力、颇具东方特色的美丽面庞,对我而言是最难以抗拒的。”

    “嘁!”布莱克蔑视地看了一眼盖伦,但盖伦没有理会他。

    “克莉丝汀小姐是这位年轻富二代的女友吗,考虑换掉这种只会依仗自己家里势力财富的肤浅男人吗?像我这样阅历丰富,走遍世界的成熟大叔,或许才是年轻女士心灵最好的港湾。而他这样狂妄自恋的小屁孩,大概只能让您这样美丽年轻的女士在感情中委屈流泪而已。”

    克莉丝汀摇了摇头,无奈地不知该如何接话。

    卡比拉又一次打破了可能尴尬地氛围,说道:“那么,感谢各位的到来,具体探险活动的开启时间还未确定,就请各位在金沙萨短暂享受几天悠闲的时光吧,有任何问题都可以联系我。”

    “从未见过如此油腻还自恋的中年男人。”和苏溪、夏依娜一起回去房间的路上,孙墨语不屑地说道。

    “弗兰西斯卡小姐又何必辛苦去雨林中研究黑猩猩呢,这里就是有一个现成的灵长类动物供他研究。”夏依娜戏谑道。

    “怕是不止一个吧,布莱克也是个不错的研究对象。”孙墨语笑道。

    “夏依娜小姐今天午餐时候,看上去有些心不在焉啊,还在为昨天和克莉丝汀小姐吵架的事烦恼吗?”苏溪说道。

    “没有啦,可能昨晚没睡好,今天整个人没什么精神而已,下午我们一起去集市置办装备吧,进了雨林主要就是依靠自己了。”

    “好的,我们可是完全没有任何这方面的经验。”苏溪一脸无奈地说道。

    “其实我也没有,不知道能否喊上卡比拉先生一起,有他在肯定能准备周全。”

    “回房以后,我打电话和他约一下时间,况且这也属于他的工作范围,他也说过乐意给我们提供帮助,等我和他确定了时间,WeChat联系你。

    “好的,孙墨语,那我先回房了,顺便去看看克莉丝汀的状况,一会儿再见。”

    电梯到了31楼,苏溪挽着孙墨语的手走出了电梯,和夏依娜挥手告别。

    傍晚时分,置办完行李的三人和卡比拉一同回到了酒店。

    “真是辛苦您了,卡比拉先生。”

    “乐意为各位效劳,况且,我本就要为布莱克先生准备行李,所以只能说是和各位顺路而已。那我就先去准备别的事情了,祝三位晚餐愉快。”

    “您真是太客气了。”

    三人来到餐厅的时候,夏依娜的视线突然停留在了一位坐在窗边独自用餐的老人。

    老人有着一头银灰色但是茂盛的头发,戴着一副宽大的金边眼镜,隐隐透露着一丝威严与严肃。他神情果断坚毅,尽管已经年过六十,却给人一种精力充沛的感觉,没有一丝日薄西山的苍老,全身上下、从头到脚,都洋溢着一种典型的学者气派。

    “里奥·多特老师!”夏依娜激动地喊了出来。

    老人向声音的方向望了过来,立刻认出了夏依娜。

    “你竟然也来到了这里,亲爱的夏依娜。”

    “我在新闻上早就看到老师来这里的消息了,只是没有老师的联系方式,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您。”

    “我昨天晚上就入住这家酒店了。”

    “原来卡比拉说要接待的客人就是您啊。”孙墨语说道。

    “请问您就是那位反对蚊虫灭绝计划的里奥·多特博士吗?我也在新闻上看到您的消息了。”苏溪问道。

    “请问二位是?”

    “我新认识的中国朋友,也是我报名参加的那个雨林探险项目的队友。”

    “没错,我就是里奥·多特,来自比利时的生物学家,也是夏依娜的大学老师。很高兴认识两位年轻人。”

    “能认识您这样的大人物才是我们的荣幸。”苏溪有些惊喜地说道。

    “没必要奉承我,年轻人,我最不喜欢的就是奉承,况且我本就喜欢和年轻人打交道,和年轻人聊天是一件极其有趣的事,尤其是有自己思想的年轻人。你们的异想天开才是科学发展的原动力。说实话,若不是身体条件不允许,我都想参加你们的雨林探险计划了。”

    “老师的身体哪里会不允许了,我可是知道您去年还参加了在上海举办的马拉松比赛,跑完了半程,体力怕是比我们年轻人都好。”

    “可要是在雨林里遇到危险,我就成为你们的负担了。”

    “不会的,教授,看你精神矍铄,搞不好在雨林里比我们腿脚还利索。”

    “你们听说了金沙萨最近的怪事吗?”

    “没有,老师是听到了什么吗?”

    “是的,匪夷所思,这两天金沙萨的几家医院门诊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病人,他们都是来医院检查之后,发现了某种脏器的癌症。”

    “癌症?”

    “是的,但不是简单的癌症。这些病人在检查出罹患癌症之后的几天之内,就迅速出现了器官衰竭,癌细胞迅速转移至全身的多处器官,然后引发各处大出血导致死亡,还有的在病床上因为呕吐,导致胃部大出血,直接吐血身亡,死状惨不忍睹。”

    “所以就是从确诊癌症到转移扩散然后死亡,过程极其迅速?”

    “是的,有的患者都还没有来得及制定治疗方案,几天之内就暴毙而亡。而且最诡异的是,这些癌症患者起初确诊的癌症器官都各不相同。病人的数量这几天一直在逐渐上升之中,远超往年同期数据。”

    “所以这意味着什么?”

    “有一位对他们病症感到奇怪的医生给死者进行了尸体解剖,昨天收到了可怕的消息,那名医生也被检测出癌症了,现在已经被送入观察病房隔离。”

    “所以是癌症竟然会传染是吗?”

    “我还从未听过癌症会传染这种荒诞的事情。”

    “太匪夷所思了,难道是某种能引发癌症的病毒?”

    “在我印象中还从未听过有类似的病毒。”

    “生物学家们的确从来没有发现此类病毒,有些病毒尽管能诱发癌症,但也需要长期作用下引发的炎症和并发症,才能触发,很难想象有直接造成人类癌症死亡的病毒。”

    “会不会和前段时间的生物试验室爆炸事件有关?”苏溪想起来自己前几天刚来金沙萨时看到的那条新闻。

    “现在一切都是猜测,希望你们一定要小心,尤其是雨林更是病毒和各种微生物的温床,这些病毒也可能就是雨林里的动物携带出来的也不好说。刚果雨林是这个世界上最神秘也最危险的地带,HIV和埃博拉的源头可能都是这里。”

    “可如果是人工编辑的病毒从实验室泄露的话?”

    “也确实有这种可能,现在基因生物公司已经抛弃对自然敬畏的底线了。世界上的一切本就存在一个微妙的平衡,这些人毫无敬畏之心,肆意妄为的改造世界。就像我为何最近会来这里,是来参加响应反对蚊虫灭绝计划的会议的。制定这个计划的团队,完全不考虑整个生态链可能因为蚊子灭绝而导致崩溃。”

    “我说老头,你们这些保守的老东西为什么就是这么喜欢危言耸听啊?”布莱克不知道突然从什么地方冒出来插话道。

    里奥·多特没有因为布莱克的不礼貌而太生气,他继续解释道:“关于这世界上万物的平衡,又何止是蚊子和它们的捕食者们。大自然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整体系统,所以才会有洛伦兹提出的‘蝴蝶效应’,任何微小的平衡被打破,都会对整个大的宏观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

    “成天就会说些阻止科学发展的狗屁法则,你能证明蚊子被灭绝了,生态环境真的会崩溃吗?不过我之前听夏依娜说你是个天主教徒,那还真是不意外。”布莱克不屑地说到。

    “你别太过分了,布莱克!”夏依娜冲着布莱克投以蔑视地一撇。

    “你们知道吗,任何即使看似坏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比如地处北非、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撒哈拉沙漠,竟然和数千甚至上万公里之外的亚马逊雨林存在着一个微妙的平衡。”里奥·多特教授平静地说道。

    “这个我知道。”苏溪说道。

    “那你来说吧,孩子。”

    “因为亚马逊河湍急的水流,会带走雨林大量的泥沙,而这些泥沙中富含的磷,是植物生长必须的矿物元素。除了植物自身携带的磷,亚马逊雨林90%的磷会伴随着水土流失进入海洋。土壤中一旦缺少磷,那么在这边土地上生长的植物就会因为缺乏这种必须的矿物元素而无法正常生长。但是,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撒哈拉沙漠吹来的沙尘暴却恰好补上了这个缺漏。这些远道而来沙尘,尽管大部分会落在大西洋中,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跨越了大西洋,落在了亚马逊雨林之中。这些沙尘中富含的磷元素总量恰好和雨林水土流失带走的磷元素含量几乎相同,从而达到了巧妙的平衡。”

    “大自然,甚至是整个宇宙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系统,看似毫无关联的事物之间,其实都有着人类不知道的千丝万缕的种种关联,看似不重要,实际上少了哪一环都会引起平衡的破坏,而产生灾难性的后果。有气象学家甚至用大型计算机模拟过,这些沙尘甚至还和整个美洲大陆的降雨量有着密切的关联。”里奥·多特教授面露微笑地夸赞道。

    “其实人类社会也是这样的,微小的扰动总是会引起巨大的扰动。”孙墨语加入了话题的讨论,说道,“我举个例子吧,因为你在路口与一个朋友打招呼,导致你晚了三秒过马路。而就在两秒之前,一辆卡车呼啸而过,司机是个喝醉了酒的人,他直接开到了下一个路口,撞上了一家三口的小车,一位三岁孩子的父母当场死亡,孩子被送进了孤儿院,接着又被一对夫妇收养。因为身世的关系,他在学校经常被霸凌,但是学业优异。悲惨的童年遭遇和不正常的成长环境,导致了他孤僻的心理和极端的性格。长大之后,他因缘巧合,加入了极端组织,策划了某个城市的地铁恐怖袭击。而学业优异的他后来竟然弄到了制造核武器的原料,一次小的核爆炸导致了一场大规模核战争,成了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孙墨语接着话题继续说道。

    “你们这些理科生,成天就知道说些不靠谱的理论。这不过只是个假设吧,不过按照你的假设,假如那个朋友没有和你打招呼,被撞死的就是你了,那就什么都不会发生了。不过也许接下去会发生的事情会更糟,世界大战会开始的更早也不一定。”布莱克一脸蔑视地说道,“所以要是撞死的是你或许不是件坏事。”

    夏依娜微露怒色瞪了布莱克一眼。

    “没错,这只是单一线索的假设,实际情况是世界上各条线索是彼此之间相互关联与影响的。各种事件彼此之间就像波函数一样,有可能会出现抵消,又有可能会出现增强。”教授说道。

    “嗯,即使是增强的事件也有可能和别的事件再次发生抵消,所以世界的平衡也许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脆弱。”夏依娜补充道。

    “可是,尽量维护每一种平衡却也是保持人类生存环境安全的有效办法了。谁能料到萨拉热窝的热血斯拉夫青年对奥匈帝国继承人的刺杀,直接打破了各国之间脆弱的平衡,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呢。”教授对三位年轻人投以赞许的目光。

    “好了,我不要听你们在这里说些没意义的大道理了。”布莱克很不耐烦地说道,“我只知道昨天晚上,我在楼顶天台花园睡觉,夜里蚊子的肆虐简直让人发狂。它们成群结队在我床上的蚊帐四周飞来飞去,肆无忌惮地嗡嗡轰鸣,简直就像三流乐队吹奏的廉价老旧唢呐声,叫人心烦意乱。每当我意识模糊,快要入睡之时,却又被那刺耳的叫声吵醒。”

    “你完全可以回下面的房间休息,谁让你非要待在楼顶。”夏依娜调侃道。

    “噢,你根本不知道,克莉丝汀这个女人最近烦死我了,我不想睡醒的第一眼就看到她。”

    夏依娜再次冷冷地扫了他一眼,然后众人便不欢而散。

    布莱克独自回到房间,拿出手机,收到了一条完全出乎他意料的讯息,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