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想要去到森林的上层俯瞰整片森林海洋原本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过去的探险队员都是借助设备攀爬到树梢顶端,但是现在使用热气球飞艇让这一切变得简单。从飞艇上可以撒下去一张巨大的尼龙布网覆盖在一大片森林的树冠上,飞艇上的探险队员通过绳索可以下到树冠上方,甚至可以在布网上自由走动,观察雨林里发生的一切。在飞艇或树冠上看着森林上空的云雾蒸汽的感觉,仿佛置身漂浮着白色仙气的绿色仙境。在这片仙境的上方能够清除听到各种鸟类的昆虫的鸣叫声从四面八方传来,兴奋而好奇的探险队伍倾听着这美好的自然之声。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飞艇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并没有发现倭黑猩猩的踪迹,但是他们在离森林公园住宅区内大约二十公里的地方却有了个意外的收获,一块面积大约有三至五个足球场面积大小的盐沼地。

    中午一点之前,探险队一行十一人返回了住宅区,即将开始徒步在雨林中寻找倭黑猩猩的踪迹。

    “那里的盐沼地到了夜晚也许能看到成群结队的森林象或者非洲犀牛。”

    “不如今夜我们在那附近搭帐篷露营吧。”

    “是个不错的建议。”

    “所以现在我们还是应该先出发去找倭黑猩猩的踪迹,这是我们这次雨林之行的主要目的。天黑之前,再做打算,夜里返回这里休息或是在野外露营。”

    探险队员们开始了穿梭这片热带雨林深处的徒步之旅,目的地是地图上标注的黑猩猩种群曾经出现过的地方。然而,始料未及的各种困难考验才刚刚开始。随处可见倒下的树干阻塞了道路,氤氲的丛林处处险象环生。不仅要跨越落叶堆满地面的潮湿道路,他们还要在水蛭出没的小溪中跋涉数小时之久,延绵不绝的河道望不到尽头,整座森林仿佛将他们吞噬。这里面有着像花豹这样的大型食肉猫科动物,还有各种剧毒的爬行动物在暗处伺机而动。

    然而幸运的是,除了一些在林间穿梭的小狍子和小鹿,还有在树上奔跑的小松鼠,并未出现任何危险到他们人身安全的动物。

    “突然还觉得有些失望,我还期待能近距离看到花豹或者森林蟒之类的庞然大物呢。”孙墨语对身旁的夏依娜说道。

    “也许那样确实比较有趣。”

    “那你到时候主动去做它们的食物,让我们跑路。”走在孙墨语身后的苏溪听到后说道。

    “法蒂玛先生可是可以肉搏击败成年雄狮的勇士,你忘了吗。”

    他们需要寻找树木折断的声音或者树叶从树上掉落的声音,这也许能证明有黑猩猩正在树冠一带活动。而他们一行人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寻找黑猩猩使用工具的画面。

    透过森林的缝隙抬头望去,天空就像蓝色的海洋,云朵像白色的岛礁,而森林则宛若绿色波涛。

    今天的湿度之大,已经达到了100%,闷热的天气让人几乎无法行走,只需要步行半公里就让人全身湿透。

    在热带雨林这个周而复始的循环生态系统中,只有光明和黑暗,雨水和阳光,年复一年,月复一月,周复一周,日复一日,千万年都这样无限重复着,不曾改变过。上午,潮湿的空气被太阳加热后,开始上升,正是这些水汽让穿行于雨林中的探险队员们难以忍受。它们上升到树冠上方的天空,凝结成中午的云层,傍晚,雨水由此落下。

    “我的裤子里进了蚂蚁,有种百爪挠心的感觉,太难受了,那是一种完全无法用语言表述的感觉。”孙墨语说道。

    “欢迎来到刚果雨林,小鬼们,这还只是开始。”盖伦又一次嘲讽道。

    没有人理会他,所有人都低着头继续前进。

    “我真的很想放缓步伐,因为我想知道这片雨林有多少可以看,又有多少可以听。在这样美丽而危险的地方做研究,的确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可是距离目的地还有不少的距离,大家还是加快脚步,以便天黑之前能够返回住宅区,或者赶到盐沼地附近露营。”弗兰西斯卡说道。

    “这个世界上众多的热带雨林都已经剧烈萎缩了,只有极少数的还未被资本的利益触及,可供人们研究。这里是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化学家、昆虫学家以及其他想要分析研究这些丛林生态系统的人们的绿色天堂。”卡比拉说道。

    “是啊,像美国的研究人员,有时候会跋涉几千公里,去到一个极小的飞机场或者研究站,就为了研究这些。”弗兰西斯卡继续说道。

    新闻记者劳伦斯接过了话茬说道:“在这些地方做研究,确实是极具挑战性的事情。只是这样的生物天堂恐怕越来越少,新闻里关于热带雨林的生态报告正讲述着发生在地球上的惨剧。每天都有数万亩的森林在被摧毁,只为了给农作物、牲畜、马路、建筑物让出空间。几百年漫长生长的树木,一把电锯、一个伐木工、几分钟时间的组合,就让一根直径数米的原木轰然倒下。砍倒的树木顺流而下,运送到最近的木材加工厂,出口到世界各地,这就是雨林里树木的命运。”

    “这里是非洲之肺,树木利用阳光茂盛繁衍的同时,也向空中释放大量的氧气和水蒸气。曾经在这些雨林中生活的物种们每天都被逼向毁灭。如果这些树木再这样被无节制的砍伐,几十年后,恐怕非洲将再也看不到如此壮阔的绿色森林,并且生物的多样性也会因此消失。”

    谈话之间,附近的树冠竟然真的传出来黑猩猩活动的声音。

    “你们听到了吗?”

    “那是黑猩猩发出的声音吗?”

    “没错,我不会听错的。”

    一群人都兴致勃勃地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小心翼翼地走去,劳伦斯和盖伦都从背包里拿出来摄影机准备拍摄。

    远处的一颗高达乔木的树干上,一直黑猩猩正在用木棍挑开树皮,寻找树蜂的蜂蜜。这家伙太聪明了,他轮番使用能找到的各种长度和粗细的木棍,吃掉了这颗树上能找到的所有蜂蜜。短短几分钟,他就毁掉了树峰几年的劳动成功。

    “不得不说,毁灭这点上,他和人类还真像。”

    更多的猩猩出现在了视线中,有的对出现在雨林中的人类投以了好奇的目光。

    “我想他们或许能读懂你们的微笑或友好示意,但是千万不要和他们对视,那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挑衅。”弗兰西斯卡提醒道。

    “人类和猩猩还有什么区别?用火?这里的家伙们似乎学会了和人类一样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

    “或许人类进化直立行走,就是为了更方便使用工具。”

    “这些猩猩们的行为都是非天生的,需要向他们的父母亲学习、观察,然后慢慢累积经验。”

    “收获颇丰的下午。”

    探险队员们在这里驻足观察,两位摄影师则记录下了这珍贵的影像。

    “现在我们是否可以前往盐沼地露营去了?”卡比拉问道。

    “抓紧时间,我们可不是来这里旅游,否则天黑之前无法到达目的地。都给我打气精神来,尤其是来这里凑数的学生小鬼们。”盖伦大声说道。

    “走吧,露营装备我和卡比拉都已经准备好了。”法蒂玛说道。

    “我说那个叫布莱克的小鬼,你今天怎么看起来不太对劲的样子,平时一副趾高气昂吊儿郎当的样,今天怎么像蔫了的气球一样,都不见你吱声。”

    “他似乎人看起来确实不太精神。”劳伦斯说道。

    克莉丝汀扶起了瘫坐在地上的布莱克,准备继续启程。

    “我就说这些小鬼,根本受不了探险的恶劣环境折磨。这还只是第一天,我记得计划上写的时间是半个月吧?”盖伦嘲讽道。

    “没错,只是没想到才第一天我们就追寻到了黑猩猩的足迹,接下来的十几天或许可以安排很多自由计划了。”卡比拉说道。

    “要不让斯坦利家的私人飞机把我们送去大西洋海岸吧,正想去看看那里的卢安果海滩,毕竟我还从来没有欣赏过森林的边缘紧靠着大海。绿色和蓝色交汇、搭配白色的沙滩组成的景致,我只在影视资料里欣赏过。行不行,小子,你能决定不?”盖伦问道。

    布莱克没有回答,他状态的确有些不太好,脸色显得有些苍白。卡比拉走到了他身边,询问他身体状况如何。

    “要不我们回住宅区吧,我看他似乎真的身体支撑不住了。”孙墨语说道。

    “别忘了我们探险的目的,小鬼们。这里是非洲,这是在探险,不是在过家家,非洲的野外肯定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我们今天一天都没有遇到毒蛇猛兽已经算很幸运了,可不论何种困难你都得面对、得坚持、得继续知道吗?”盖伦说道。

    “可是这似乎远超了他们的经验,在户外探险中,每个人所了解的知识和经历区别很大。”卡比拉解释道。

    “那你带他回去吧,把你背包里的露营装备留下,剩下的人跟着我,我来当你们的队长,跟着我,我会在夜色吞没这片雨林之前,把你们安全带到盐沼地的开阔地带的。”盖伦信心满满地说道。

    “我愿意接受这个提议。”劳伦斯附和道,“野外露营,还是在热带雨林之中,会是美妙的经历。如果愿意继续的人可以跟着盖伦,虽然他性格让人有些讨厌,但是还是值得信任的冒险专家。有打退堂鼓的人可以跟着卡比拉和布莱克回住宿的地方。”

    “说我性格讨厌那句话有些多余,其它你都说的对。我们应该有更严格的纪律,行动更加紧密些。”盖伦说道,“剩下的人一共八个,大少爷的女朋友显然会跟着他和卡比拉一起回去,接下来队伍里的冒险专家就只剩我和法蒂玛了。我看那个韩国业余向导今天一天都没提出过什么有用的建议和看法,真是个指望不上的家伙。没有什么问题,大家抓紧时间赶路吧,你们三个也抓紧时间回去住宅区休息,大少爷要是撑不住就回金沙萨的大酒店歇着吧。天完全黑之前如果不能抵达预计的露营地点,我们八个人就会有生命危险,夜晚的雨林危机四伏。”

    刹那之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倾盆大雨紧随而下。

    十一个人的探险队分成了两组,卡比拉带着布莱克和克莉丝汀朝着森林公园内住宅区的方向走去,其余的八人由探险专家盖伦和本地向导法蒂玛带领,朝着地图上标记的盐沼地走去,余下的六人分别是生物学教授弗兰西斯卡、新闻记者劳伦斯、来自比利时的富家女夏依娜、中国学生孙墨语和苏溪、韩国导游兼职本次业余向导的金俊熙。

    盖伦确实是经验老道的野外探险专家,尽管性格不招人喜欢,他依靠着手中的地图和指南针的帮助,准确无误地把众人带到了他们期盼已久的目的地。

    法蒂玛和卡比拉已经开始搭起了露营帐篷,劳伦斯则在寻找绝佳的自动拍摄地点。

    “我们必须躲在帐篷内,摄像机会帮我们记录下他们的生活。要知道,森林象可远比栖息在森林中的花豹更危险,我们不是花豹的好食谱。猫科动物只会咬住你的脖子把你拖走,发怒的森林象却会直接踏平我们的营地。另外需要有人守夜,篝火也必须保持燃烧不能熄灭,你们现在去附近寻找被枯草落叶遮蔽住的、干燥的大象、野马、野牛的粪便,它们都可以用作燃料。”盖伦指挥着大家说道。

    “又灭了,我的天,这里根本无法生火,树叶都太潮湿了。”劳伦斯抱怨道。

    “感觉我的肌肉已经僵硬了,坐下的时候连屁股都觉得疼。”孙墨语对身边的夏依娜说道。

    “暴雨过后,这里的一切东西都是湿的,你能看到的一切,甚至连火都点不着。”法蒂玛解释道。

    劳伦斯仍然在坚持不懈地想办法试图生火,法蒂玛则在背包里找寻纱布条来给苏溪受伤的脚踝包扎伤口。

    “这样不仅做不了饭,烧不了水,更别说烘干浸透着汗水和雨水的衣服了,穿着这样湿漉漉的衣服去睡觉,夜里很容易感冒生病的。”

    谈话之间,金俊熙找到了一些没有被暴雨打湿的干草和枝条,从背包里取出了防水打火机和打火石,然后点燃了篝火。

    “没想到你还带了这玩意,看来你也不是多余的。”

    “都是经验,多谢夸奖。”金俊熙说着又从旅行包里拿出来野外滤水器,然后拿着几个杯子起身准备去附近的溪流接水,说道:“尽管雨林的降水很丰富,可还是需要这个,毕竟这里的溪水与河流可能藏着看不见的致病微生物。”

    “看来是我小瞧你了。”

    “金先生需要我帮忙吗?”孙墨语走了过来。

    “好的,我们一起去打水,火已经生好了,接回来足够多的水就可以做饭了。”

    夏依娜和苏溪也跟着加入了接水的队伍。

    “其实我以前也经历过不少野外探险了。曾经有一次,我作为沙漠探险的导游,带领着一群游客在北非沙漠里遭遇了沙尘暴导致迷失了方向,超过七天得不到水源的补充。就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我们发现了不远处的一片绿洲,那一刻,我们像疯了一样的冲向绿洲疯狂的喝着上天赐予我们的生命之源。”

    “没想到金先生的经历也如此丰富,也许只是性格有些腼腆所以一直不显山露水呀。”苏溪夸耀道。

    盖伦看了一眼金俊熙,皱了个眉头,似乎是被抢了风头有些不开心,但他没有说什么。他让所有人从背包里拿出准备好的食物,准备进行烹饪,然后按需分配。

    “真是个令人期待的夜晚,温柔的星光洒在我身上,仿佛置身梦境般令人沉醉。”弗兰西斯卡教授坐在一块裸露的巨大鹅卵石上,抬头望着浩瀚无垠的星空,自言自语道。

    金俊熙端着煮好的汤和烤好的羊腿肉来到她身边,她忙着欣赏这天籁美景,已然忘记了自己该吃晚餐了。

    黑暗渐渐笼罩着大地,直到最后一丝白夜也被彻底吞噬。空气变得安静起来,渐渐听不到林间鸟儿的啁啾,它们都在停在树梢上歇息了,只有夜莺还在婉转啼鸣,虫鸣声和蛙叫声则愈发清晰。篝火发出的光芒与漫天洒下的星光一起,照射在被晶莹剔透的雨水冲洗过的茂密树枝,映入眼帘的是一种奇特的墨绿色。

    劳伦斯找好了一个可以拍到整个盐沼地景致的石滩,架好支架。

    “它们真的会出现吗?”

    “当然,不论是犀牛还是森林象,夜晚都需要来到盐沼地补充水分和盐分,这是它们的生活规律。它们是群居动物,一起来到这里,它们需要的盐分就位于这儿的泥层之下,它们还需要在这里交配。等大家都用过晚餐了,就静静地待在帐篷附近,等待它们的出现就行了。”弗兰西斯卡教授信心满满地说道。

    “我的摄像机会把实时拍摄到的影像传回这里的笔记本,大家就能远远地欣赏它们自由自在的夜间生活了。”

    “大家其实可以先回帐篷内休息会儿,犀牛和森林象可能要后半夜才会来到这儿活动。”

    “我也要去给我的摄像机找个地方。”盖伦说道。

    “你的是夜间专用拍摄的吗?”劳伦斯问道。

    “不是,怎么了?”

    “普通的摄像机镜头反射的光可能会惊扰到这些庞大的野生动物,它们发起怒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我们才在离那儿几百米远的丛林边缘观察它们,你别想独吞今夜的拍摄成果了。”

    劳伦斯有些不开心地看了盖伦一眼,但是强势的盖伦直接无视了他,找到了另一处角度极佳的位置架设好了自己的摄像机,然后回到了自己的帐篷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