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我所向的生活 > 第十八章 好不容易回趟家

第十八章 好不容易回趟家

    国庆十一小长假,在这与国同庆的热闹时刻,何秋欢心坐上了回家的列车。几个小时的路程,跨过了山川河流,缓解了游子的愁思,体现了科技的发展。

    几年往返,让何秋深刻体会到了“时代”的发展,人性的改变。

    大一,她还是爸爸会专车去车站接的小棉袄;大二,她还是妈妈会专门做一桌盛宴的小宝贝;如今她大三,拖着几斤重的行李独自回家没有人过问。

    打开门,没有爸爸,没有妈妈,只有一个对着她的脸的屁股。

    “何冬!”

    “哦,你回来啦。”懒洋洋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弟弟何冬甚至都不愿意回头看他许久(其实也没有多久)未见的姐姐一眼。

    “你,过来,给我搬行李!”

    “为什么,你不是有手吗?”话虽这么说,何冬还是一脸不愿的起身去接何秋扔给他的行李。

    “让你拿就拿,别这么懒。”何秋顺势把自己身上的所有包袱都一股脑地塞给何冬,瞧着何冬被一堆重物压着颤颤巍巍地往自己房间走去。

    弟弟嘛,就是要使唤的,不然生他干嘛?

    何冬回来的时候何秋已经霸占了他的位置,没有反抗,他只是乖乖地找着沙发剩余的一角坐下。

    “你妈呢?”

    “不知道。”

    “你爸呢?”

    “去朋友家吃饭了。”

    “你问的?他们又吵架了?”

    “嗯。”

    经过在这个家里十几年的摸爬滚打,何秋已经非常清楚何建厦与李杜鹃女士的情感动向。

    在这个家里,孩子们是从来不会在乎当爹的死活的。如果有哪一天其中一个孩子主动向父亲询问其去向,那一定是夫妻两人吵架了而李杜鹃女士又不想开口,所以逼迫自己的孩子去当自己的传声筒。否则谁会去管何建厦的死活,他爱去哪里鬼混就去哪里鬼混。

    “他俩烦死了,天天让我问这个问那个的,自己又不是没有嘴。明明有家庭群,还偏偏要私发给我,让我转告另一方,有病!”姐姐回来了,何冬也就有了倾诉的对象。

    何秋十分同情地拍了拍自己弟弟的肩膀,因为她当年也是这么过来的。

    小时候不懂事,父母吵架了还会哭一哭,长大就看开了,把那两人吵架看作是来例假一样正常。就算半夜被两人的无效声音对波给吵醒,也能戴上耳塞,翻个身继续睡。

    吵架是免疫了,可是当传声筒这件事却越不过去。何冬还小时,家中只有何秋一个传声筒的时候,鬼知道何秋小小肩旁上承着全家通信这一担子有多重。

    她在那里看电视看得起劲,何建厦要出门了,李杜鹃就一把拎起她的后脖子让她去审问何建厦要去哪。

    何建厦也不是省油的灯,再关键的是有脑子的都知道她背后的主使是谁,所以他总是会揶揄几句,故意不老实交代。

    何秋也气呀,又不是她想要问的,搞她干嘛。要不是亲妈的刀尖都抵她脖子上了,谁理你!

    一开始还会好声好气地微笑询问,到最后直接冷脸漠视,仿佛一个没有感情的机器。

    “三包薯片,帮你解决。”当姐姐的,看到弟弟身陷火海自然不能不管不顾,更何况自己看这对“狗男女”也是不爽很久了。

    “真的?你有办法?”何冬狐疑道。

    “当然。”何秋拍拍胸膛,“毕竟我比你多活了好几年嘛。”

    午饭是属于李杜娟和两个孩子的,没有爸爸,没有盛宴,只有妈妈有些阴沉的脸。

    “今天早上的我有点手脚无力,都抬不起来了。”

    “你会不会脑子里也长瘤了?”何冬一脸天真样问道。

    “瞎说。”李杜鹃抬筷,作势要打人的模样,“你就不能盼点我好啊!”

    “我也觉得我的手抬不起来了,可能是我一个人带那么多的行李回家的缘故。”何秋幽幽地说。

    李杜鹃没好气道:“那你得问何建厦了,这是他的事。”

    何氏姐弟交换了个眼神,看来妈妈还在气头上。

    既然提到何建厦,李杜鹃顺势讲了下去,“冬冬,等会儿去问你爸他晚饭回不回来吃,不回来我就不做他的份了。”

    看到了弟弟求助的眼神,何秋开口道:“妈,你自己直接用微信问人家呗,打个字也就不算开口了。你让何冬去问,我爸又不是不知道是你指使的,我和何冬平常都懒得理他。”

    李杜娟冷哼一声,“我最近不想跟他讲话,发微信也不行。”

    她用筷子奋力地戳着碗里饭,夹到碗里的肉也翻了一个又一个跟头。

    余光中她看见何冬伸向鸡腿的手,用筷子往他手背一打,“不许吃,你也不看看你都胖成啥样了,这是给你姐姐买的。”

    何冬哀求道:“妈,咱家都一个月没买鸡腿了,我吃一个也不行吗?”

    “就是因为你太胖我才不买的,你姐今天回来了我才买的,你要是跟你姐一样瘦我就不拦你了。”

    何冬泄气地将手缩了回去。

    我这是又招谁惹谁了。

    又到了傍晚时分,何冬本想照例去问何建厦回不回来吃饭的,却被何秋打住,让其再等一等。

    过了一会儿,李杜鹃忍不住发微信问何冬问了没有。

    在何秋的指示下,何冬回复道:“问什么?”

    李杜鹃:“问你爸晚上回不回来吃饭。”

    何冬又在何秋的吩咐下,将聊天截屏编辑。

    “在家庭群里@咱爸,然后再把截屏发过去,这样大家就都能看到了。”

    何冬乖乖照做,想着妈妈看到信息后又羞又气的表情忍不住兴奋,“我妈不会骂我们吧。”

    何秋轻轻拍拍自己亲爱的弟弟的后背,“怎么会,最多也就是骂你。发的人又不是我。”

    何冬:……

    我怎么感觉自己又被人耍了。

    果然晚上何冬看见李杜鹃回来的时候脸都气红了。不过却没有像往常那样气势足,倒有些有气无力,“何冬看你干的好事,我就让让你问问,怎么还发截屏了呢?”

    何秋在一旁打圆场道:“妈你看,反正结果都一样,我爸不也回消息了吗,说他晚上会回来的。这说明就算是你发消息也一样的。”

    “我怕还不想他回来呢,看着他我就难受。”

    李杜鹃走进屋里,只觉身子有些发软,自己也没气到这个地步吧。没走几步,身子一塌,险些倒下,好在被何秋即时扶住。

    何秋看着妈妈的脸色实在有些不对劲,顺手往额上一摸,只感觉道滚烫,“妈,你发烧了。”

    “我就知道,难怪中午抬不起手来的。”李杜鹃的声音有些沙哑,“秋秋呀,等会儿吃完饭你陪我去一趟医院吧。”

    “哦,好。”

    “妈,我也陪你去吧。”何冬也凑了上来。

    李杜鹃甩甩手,“去去去,你就别过来给我凑热闹了,我看着你就烦,回屋写你的作业去。”

    何冬乖乖闭嘴,站在一旁看何秋扶妈妈在沙发上躺下,过一会又道:“要让我爸开车送你过去吗?

    李杜鹃黑着脸道:“我不想跟他说话!”

    何秋在一旁端着水,眼珠子转了转,想到了什么,放下水杯,将何冬约到了一旁。

    晚饭时间一天没见人影的何建厦终于回来了。在餐桌上他一会儿问儿子最近学习学得怎么样,一会儿又问女儿生活费要不要添点。妻子就坐在对面,却是没有正眼瞧。

    可惜呀,儿子和女儿长大了,都有了自己小算盘,只在桌面上敷衍地应和着。

    “姐,你知道吗,我们班有个同学他妈妈最近查出脑癌了,脑子里长了个很大的瘤!”

    “是吗,这么吓人。”何秋配合地惊讶道。

    “是呀,他妈妈还挺年轻的,才三十几,姐姐明年还就要高考了。”

    “那出了这种事情,他自己心里估计也不好受吧。”何秋摆出一张同情的脸。

    何冬点点头,“我们老师之前也说了,近年来成年人的作息越来越不规律,直接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很多重大疾病都有年轻化的的倾向……”

    两姐弟就这样一唱一和地配合着表演。

    李杜鹃身体难受,一直垂着头,没有心思琢磨这俩在搞什么名堂。

    倒是何建厦,被两人说得脊背发凉,暗想有空要去做个身体检查。

    吃完饭,何秋收拾收拾就准备陪妈妈出门。

    何建厦看着母女俩整装待发的模样,有些好奇。逮着要回房间的何冬问道:“你妈和你姐怎么回事?你妈生病了?晚饭的时候就看她的脸色不太对。”

    何冬在脑里过了一遍晚饭前何秋交代的话,答道:“还不知道是什么病呢,得先去医院看了才知道。不过这几天,我妈就天天说她胃口不太好,什么东西都不想吃。”

    “胃口不好呀……”何建厦低头思考着。

    “是呀,你没回来吃饭都没看到。”何冬继续说道,“她这几天是上吐下泻的,后背酸疼,四肢无力。中午她还跟我们说她有点看不清路了,所以才叫我姐陪着她的,怕自己走到一半就趴下了。”

    何建厦惊讶道:“这么严重。”

    何冬连连点头,看爸爸脸上有担忧的声色,试探性问道:“那爸,你要去送一下他们吗?”

    何建厦刚想开口,转念一想又立刻改了口,“她们又没有叫我去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